• 首頁
  • 人物訪談
  • 知識專欄
  • 人文經典
  • 學門領域
  • 認識我們
  • 訂閱電子月報
搜尋
Logo
Logo
Logo
  • 首頁
  • 人物訪談
  • 知識專欄
  • 人文經典
  • 學門領域
  • 認識我們
  • 訂閱電子月報
首頁Parent CategoryPrimary/Child Category
人物訪談

「照顧」與「自立」不是對立詞:東吳周怡君對臺灣長照政策的再思考

人物訪談

「照顧」與「自立」不是對立詞:東吳周怡君對臺灣長照政策的再思考

編輯部 - 2025年11月5日
知識專欄

「我想當個懂科學的哲學家」──與陽明交大嚴如玉一起追蹤科學知識的演化

編輯部 - 2025年10月29日
知識專欄

這個「天下」是怎麼回事?臺大張登及帶你了解動態的天下秩序

編輯部 - 2025年10月22日
知識專欄

鬼故事不退流行,現代世界為何依舊鬼影幢幢?成大林明澤談「鬼魅敘事」

編輯部 - 2025年10月15日
人物訪談

從舉重到洗手——中山曾銘裕談防疫影片中的「金牌溝通術」

編輯部 - 2025年10月8日
人物訪談

想著一隻貓,就可以成佛?! 台大哲學系耿晴談《大乘起信論》

編輯部 - 2025年10月1日
人物訪談

我來、我見、我參與──科博館葉蓉樺將展覽結合社會性科學議題,促發觀眾思辨

編輯部 - 2025年9月24日
知識專欄

當虛擬世界的浪花打進教室——南應大謝旻儕用XR打造沉浸式帆船體驗

編輯部 - 2025年9月17日
知識專欄

「永續」不只選大眾交通工具,中山謝旭昇告訴你主動式交通也可以很「永續」

編輯部 - 2025年9月10日
人物訪談

別怕教室裡的身分認同差異,那是看見「人本身」的契機:政大李淑菁談「交織教育學」

編輯部 - 2025年9月3日
人物訪談

不再害怕看醫生——臺大王雅青談「多元性別群體」的看病焦慮

編輯部 - 2025年8月27日
知識專欄

旅行在自然之美的版畫,中央謝佳娟帶你欣賞英國貴族如何在土地上作畫

編輯部 - 2025年8月20日
人物訪談

那些萬曆與大臣們的恩怨情仇,台師大林麗江從版畫考察人性

編輯部 - 2025年8月13日
知識專欄

當法律和正義矛盾,誰先誰後?臺大顏厥安帶你認識拉德布魯赫公式

編輯部 - 2025年8月6日
知識專欄

數學的坑怎麼補?南大林素微破解迷思、研發系統、搶救「爛數學」脫困

編輯部 - 2025年7月30日
人物訪談

痛要怎麼說出口?政大吳治勳從心理學看見疼痛的本質

編輯部 - 2025年7月23日
人物訪談

來神山部落,吃一碗「原味」愛玉——中山王宏仁談林間野果的文化消費

編輯部 - 2025年7月16日
人物訪談

部落的歌,舞臺的聲——與北藝大陳俊斌一起聽見原住民音樂的歷史與未來

編輯部 - 2025年7月9日
人物訪談

一部用60幾種語言寫成的絕世小說,台師大梁孫傑談翻譯喬伊斯《芬尼根守靈》

編輯部 - 2025年7月2日
知識專欄

「不插電」也能學程式?逢甲洪耀正為孩子創造一款「程式桌遊」

編輯部 - 2025年6月25日
人物訪談

流亡半世紀,他們是難民,也是經濟推手?陽明交大潘美玲揭秘西藏人的異鄉生存經濟

編輯部 - 2025年6月18日
人物訪談

揭開臺灣家族企業的世代密碼:義守鍾喜梅談傳承、治理與社會流動

編輯部 - 2025年6月11日
知識專欄

從A到1的「仿生」智慧:一隻小蝸牛,啟發高大鍾宜璋的設計「超能力」

編輯部 - 2025年6月4日
知識專欄

發掘多元族群孩子們的天賦技能,臺師大陳學志締造幽默優勢中心的教育氛圍

編輯部 - 2025年5月28日
人物訪談

「不平等」為何令人又愛又恨?中研院江彥生從社會心理實驗窺見複雜人性

編輯部 - 2025年5月21日
人物訪談

不孤獨的公民社會:中研院曾國祥以儒家自由主義填補民主的心靈缺口

編輯部 - 2025年5月14日
知識專欄

消費即是慈善?中山張純端剖析「善因行銷」背後的消費心理學

編輯部 - 2025年5月7日
知識專欄

測試你的「中文腦」——中央吳嫻帶你一窺大腦的規律天賦

編輯部 - 2025年4月30日
人物訪談

為何是「生日快樂」不是「生日高興」? 台大中文系張麗麗談語言的「生物性」

編輯部 - 2025年4月23日
人物訪談

醫生、麻將和電影:成大陳文松與吳新榮的跨時空對話

編輯部 - 2025年4月16日
更多

瀏覽本站建議使用IE10以上、MS Edge、Firefox、Chrome或Safari等瀏覽器。

© COPYRIGHT 2025 人文.島嶼平臺

made by bounc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