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網紅作家,先從犀利評論開始!成大閔慧慈的獨家寫作攻略

成功大學外國語文學系閔慧慈教授研究認為,寫作不幸卡關,可尋求老師、朋友建議,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學習功效!
攝影/黃國彰

寫作是一門功夫,唯有長期紮實的鍛鍊,才能一點一滴累積實力。然而,相較於母語寫作,外語或第二外語的寫作往往更令人難以施展拳腳:陌生的海量詞彙,多變的特殊文法,費解的篇章結構,總是越寫越如陷入五里霧中。怎麼辦呢?

成功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特聘教授閔慧慈指出,這時候,與其耗費大把光陰「閉關修練」,不如向外尋求同儕、教師的協助,與他人互相「切磋砥礪」,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學習功效!

小說家的背後,有出版社編輯;學術研究者的論文發表前,必須經過同儕審查的嚴謹程序;就算是臉書網紅、部落客,寫好文章後可能都會先請親朋好友評閱一番。「表面上,成功的寫作者身影看似孤獨,但實際上,寫作是一項需要面面俱到、超越自身觀點侷限的工作。」閔慧慈從多年外語寫作教學與研究經驗出發,慎重提點:「每個人都需要借用旁人的眼睛,來審視自己文章的盲點。」

為何評論?評論者能幫你「突破盲點」

寫文章是否讓你寫到、想到懷疑人生?除了讓自己關機沉澱,找到好的「評論者」,將幫你突破盲點!
圖片來源/pexels

每個人可能都有過類似的經驗:剛寫完一篇文章,從頭閱讀一遍,深感是自己的嘔心瀝血之作,看不出有什麼地方需要修改,直到最後腦袋突然當機,「看不懂自己究竟寫了些什麼」,就這樣一直卡關在初稿的半成品狀態,遲遲無法修改、潤飾出最終成品。

閔慧慈點出,這是因為寫作者已經深陷自身觀點,無法抽離。一種常見的解方,是後退一步(stand back),把文章收進抽屜,去做點別的事情,讓處在不同狀態的自己重新檢視文章。而另一種更有效率的做法,則是把初稿交付值得信賴的「評論者」來突破盲點。

當寫作者被自己所寫出來的文字給困住,就需要站在不同角度的評論者從旁協助,才能看出寫作者的盲點(writer’s blind spots),然後拆解重組。
企劃腳本/林義宏  美術設計/林柏希

盲點從何而來?閔慧慈分析,外語寫作的學習者通常同時也是外語本身的學習者,光是駕馭基本的詞彙、文法便已稍嫌吃力。因此,外語寫作的學習之路絕非一人所能獨自走完,我們都需要和旁人攜手同行,擔任彼此的引路人。

實際進行研究,閔慧慈發現,好的評論確實足以點石成金。當學生的文章被評論者仔細分析,並且經過有意識的修改後,品質便能顯著提升。從基本的措辭、文法,到更高層次的邏輯連貫性、文章結構鋪排,都出現明顯進步。可見聆聽評論者的意見,能讓寫作者得以跳脫固有框架,從嶄新讀者的角度重新看待自己的作品,進一步修整出更完善的成品。

如果接受他人的評論那麼重要,應該由誰來擔綱「評論者」的角色?

外語寫作對許多人來說,光詞彙、文法就讓人嚇到吃手手,更遑論通篇邏輯、架構、風格等調整,但找到對的人攜手同行、組隊打怪,將加速升級外語寫作力!
圖片來源/pexels

誰來評論?教師同儕比一比

就如同寫作,「評論」也是一門功夫。理想而言,經驗較多的寫作教師,若擁有充裕時間、心力,固然能提供高品質的評論與建議。「但這是個現實的問題。」閔慧慈舉例,一位老師如果只教一個20人的班級,每出一次作業就要細膩評論20篇文章,這已是沉重負擔,更別提現實生活中寫作教學師生比。

閔慧慈好奇的是:「毫無評論經驗,處於新手階段的學生,有可能在較短的時間內,被訓練成接近教師程度的評論者嗎?」

人們常誤以為,評論者一定要比寫作者具備更高的寫作能力,但這並不是事實。」閔慧慈發現,只要經過一個學期嚴謹訓練,超過半數學生所給予評論的內容特徵,就已經能趨近於有經驗的教師,尤其在「指出問題」、「釐清問題本質」方面,學生評論者的表現,幾乎和教師相當。

雖然,教師評論者仍相對善於捕捉寫作者的意圖,也更能提供細緻的建議,但研究結果破除了「學生無法評論學生」的迷思,更挑戰「教師的評論必定優於學生」的傳統觀念。

慧慈的研究破除了「學生無法評論學生」的迷思,更挑戰「教師的評論必定優於學生」的傳統觀念。
圖片來源/Unsplash

閔慧慈笑著說,「但其實教師就跟學生們一樣,也只是一位讀者呀。」評論之所以重要,並不在於評論者的能力或經驗。評論者所做的,只是從一個相對清澈、客觀的視角,引導寫作者再次「閱讀」自己的作品。

如何評論?不只是「改作文」

那麼,評論的技術、訣竅是什麼?閔慧慈提到,高中英文老師改作文,常常只是訂正文法、拼字上的錯誤,這還不能算是「評論」。「真正的評論能力,奠基在對文章所屬的『文類』具備充分的背景知識,以及深入且具批判性的閱讀訓練。

舉例來說,「記敘文」如何運用五幕劇結構呈現一個「故事」?如何運用生動的修辭、細節的摹寫,將人物與事件歷歷在目呈現在讀者眼前?如果讀到「論說文」,要怎麼分析一個段落內的論點、證據、反駁、反證,以及結論句?又該如何審視不同句子、段落間的邏輯連貫性?

另外,「學術論文」的基本架構與引用格式為何?專業程度較高的讀者,會期待看到什麼樣的論述鋪陳?這些關於特定文類的基礎知識,都必須先深入認識,並透過大量批判性閱讀、觀摩典範文本,累積評論與分析的經驗歷練。

「當然,知道是一回事,實踐又是另一回事。」閔慧慈指出,擁有前述「宣告性知識」還只是評論訓練的第一階段。接下來,更要透過實作練習,轉化為「操作性知識」,從字面上的認知,深化成為身體力行的寫作習慣。

閔慧慈認為,當學生透過實際操作,內化這些評論技巧,建立自我標準,也就能身兼雙職,成為一個有辦法自我審視的寫作者。
攝影/黃國彰

寫作不是喃喃自語,而是一場對話

寫作的終極目的,在於與讀者溝通。」閔慧慈說道。而寫作者與評論者之間的溝通,最終而言,便是在促進寫作者與其他眾多讀者的溝通。

不過,溝通要順暢無礙,還是取決於雙方能否在「寫作意圖與目的」的層次達到共識。閔慧慈提到,有次兩名學生分別擔任寫作者、評論者,卻因為對「男性須服義務役」的態度不同,寫作方始終不願接納評論方的意見,評論方則堅決認定寫作方的文章漏洞百出,兩人於是陷入僵局。

想到寫作與評論的課程訓練,竟演變成一場辯論賽,閔慧慈略顯無奈地說:「他們都忽略了論說文的寫作目標是『說服讀者』,自己卻先吵了起來。」如果他們都能正確意識到,這場溝通的目的並非爭出輸贏,而是完成一篇論述有理、足以服眾的文章,兩人截然相悖的立場反倒可能成為助力,能使完稿呈現出更加客觀、全面的樣貌。

從最基礎的語言層次(文法、措辭),較專精的文類層次(篇章與段落結構、邏輯連貫性),到最深層的意圖與目的層次(文章欲表達之想法、觀點),一篇文章從初稿邁向完稿的過程中,評論者、寫作者的溝通便是在這些層次間往返穿梭,持續進行。藉由不同層次的評論與反覆修改,處於半成品狀態的初稿,才得以蛻變成為一篇更值得問世的文章。

一名好的評論者,既可以在最為基礎的語言層次上給予建議,對於特定文類也握有充足的背景知識,能針對整體內容架構、連貫性進行分析。更重要的是,若能和寫作者在較抽象的寫作意圖與目的層次上達到共識,雙方便能維持良好且具建設性的溝通默契。
企劃腳本/林義宏  美術設計/林柏希

懂得評論的寫作者,懂得寫作的評論者

「寫作」與「評論」可說一體兩面,兩者皆為寫作者必備的功課。在成為一名優秀的寫作者前,我們首先要成為一名犀利的讀者,有能力針對一篇文章的初稿,提出精確有理的分析與評論。從文體、結構、邏輯、鋪陳、修辭到文法變化,評論他人的文章時,同時也敦促學生反思自己的書寫方式,恰好讓 評論、寫作的訓練相得益彰。

「你在幫助別人的時候,事實上是在幫助你自己,從他人身上看見他人、自己的長處與不足。」無論程度為何,所有學生都可以在評論他人的過程中有所學習和反思。閔慧慈欣慰地說,這是將評論的環節融入寫作教學,帶來最珍貴的寶藏。

手邊的作業、報告繳交後別拋諸腦後!如果說寫作是一場對話,應從個人母語、外語寫作練習,到跨學科領域的學術寫作訓練,都可以試著納入「評論」的元素,提前啟動這場對話,培育出一篇篇更加豐富、有機的文字。
圖片來源/pexels

採訪撰稿/林義宏
編輯/林俊孝
攝影/黃國彰

研究來源
閔慧慈(2016)。同儕評論中給予與接受他人評論之類型與修改自己作文類型與品質之關係。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一般研究計畫)。
閔慧慈(2014-2015)。教師評論與同儕評論之長期性比較研究。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一般研究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