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西式教育,為什麼還要考試?臺師大周愚文分析晚清教育制度改革的背景脈絡,帶你了解廢又不止的考試制度

我們的成長過程中,總伴隨著許多考試。不管是大大小小的入學考,抑或證照或工作,考試如影隨形,彷彿一種闖關制度,闖過了,才得以踏入另一個階段。

但是科舉被廢止近百年了,為何考試制度仍然在我們的生命歷程不斷出現呢?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周愚文教授審視滿清、日本、英國、美國等學制,以宏觀全面的角度,帶我們深切解析當中國傳統考試制度遇到歐美文化的衝擊,教育體制是如何轉化、複製和演變。

周愚文從教育觀點的角度,重新審視晚清教育變革的背景與脈絡。
攝影/陳怡瑄

清朝光緒皇帝在1904年正式實施西式學制,將各級書院改為學堂、督促地方設立新新式學堂。周愚文指出:「這場教育改制變動的幅度,說是『教育革命』也不為過。但是過去我們都知道,清廷的教育新制,學習自日本,可是為什麼不學習當時已在中國流傳的英國制度?更為什麼後來被美國制度所取代,延續至今呢?這是我想解決的重要問題。」

廢與不廢之間的科舉制度

「清朝廢除科舉一方面有內部改革聲浪的需求,但更多的原因是為了因應列強入侵後所產生的連帶效應。」周愚文提及,歐美強權希望能夠改變清朝,將滿清中國納入全球化的體系之中,也有利於往後不論是外交、經貿或國事上的協商。尤其在1901年的辛丑議和時,列強意圖轉化清朝的傳統教育,朝現代教育的改制,便是其中重要的事項。

「在廢科舉之前,晚清政府其實有相應對的措施。先在1902年頒訂了《欽定學堂章程》,明定學童6歲入學,分為三級:初等教育11年、中等教育4年、高等教育6年以上,總計至少21年。」周愚文表示,乍看學期很長的「壬寅學制」,有其文化傳統的考量在裡面。過去俗稱「十年寒窗無人問」,中國傳統的學習歷程相較於西式教育,是較為漫長的。緊接著,1904年再有《奏定學堂章程》改定7歲入學,從小學、中學、到大學約21年內完成。

不過這兩套西式學制實施後,原有傳統廟學制(儒學+孔廟)從此廢除,1905年再下詔廢除科舉制度,更意味著過去仰賴科舉晉升、獲取官位的中國傳統文人,前途立刻化為烏有。

中國從隋唐以來,科舉制度歷時將近千年,成為中國士大夫謀求社經地位的唯一途徑。圖為清代畫家徐揚繪製蘇州考場,約1736至1796年間。
圖片來源/wiki

周愚文說:「東方有東方的環境、人文與背景,一昧的西化,不一定是好的,反倒讓人無所適從。傳統制度也有好的部分,比如充滿人文精神的書院,所以我們現在就看得到有書院捲土重來的趨勢。」

他強調滿清並非囫圇吞棗般的全盤接納西式教育,制度能否和精神完整貼合,才是最重要的根本。所以周愚文在漫長的文獻比對下,試圖找出在這短短的數十年之間,中國內部的教育環境,如何「教育轉移」?

多元體制的晚清教育局面

「晚清的教育現場是錯綜複雜的局面。」周愚文說明:「除了科舉持續進行,同時也因敗戰和『師夷長技以制夷』的理念等緣故。國內同時存在英、美等新式教育體系。」

1843年英國已有教會在華辦學,主要是想推廣宗教、招攬更多信徒,以免學費的誘因,招收下層社會的子女,教導中文《聖經》。1860年簽訂〈北京條約〉,明文允許西方傳教士入內陸傳教,英國傳教士從港口往內辦學,上海也出現了西式學堂。

同期間也有美國境內的許多教派,來到中國創辦自家學院。1900年後,各教會在晚清動盪之際,依舊陸續在華創設學校。1909年,美國更將清廷的庚子賠款退還,作為清華學生赴美留學的經費,這樣措施培育了日後民國幾位重要人物,如梅貽琦、胡適等人。

但周愚文強調,英國教育經驗對晚清影響力偏低,以及在華傳教策略的不積極,反映了美國新教的主動性較高。到了1904年,美國的教會學校有1,096所,占在華教會辦校的58.7%,已居各國之冠。

美國教會學校覆蓋率提升的因素很多,周愚文比較地方文獻和朝野議論後歸納出:「英國距離太遙遠,清廷不曾派出官方教育考察團,對他們的制度不夠了解。加上採取地方分權主義的英國政府,沒有完整的一套教育體系,教會彼此之間又有爭議。所以,英國人雖然在中國興辦教會學校,在清廷官、私學堂擔任老師,規模都不大。」

1900年前後,中國境內同時存在傳統科舉、英式和美式教會教育以及日式維新教育等三套制度。圖為1879年美國聖公會在中國上海創辦的聖約翰書院(Saint John’s College)舊影。照片攝於約1905年,當時已改名為聖約翰大學,成為美國政府認可的在華教會學校。
圖片來源/wiki

而美國方面,教會、傳教士的熱情遠高過更早接觸清朝的英國人,周愚文以首位美籍牧師裨治文為例:裨治文於1830年抵達廣州,在華長達31年。除傳教佈道外,也翻譯了《聖經》、出版書籍和報刊。更重要的是,撰寫介紹美國教育制度的《美理哥合省國志略》,廣為流傳。而且還在澳門、香港、上海等地辦初等學塾,教育貧童,即使所屬美部會並不支持,他也不改其志努力推動募款辦校。

周愚文進一步說:「因裨治文的努力,招收信徒獲得頗大成效,引發美國教會重視。1860年代,美教會派員到通州設立潞河書院,再升格為華北協和書院。到1893年,已建構了一套完整的教會學校系統。即使1900年庚子事變發生,也不退縮撤離。華北協和書院,1919年再與他校合併,成為重要教會大學之一的燕京大學。

建於1926年的燕京大學主校門。今為北京大學西校門。
圖片來源/wiki

甲午戰後的醒悟,想先學日本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清朝慘敗後,朝野共識要師法日本維新。同時英美教會發現辦學有助於推動傳教事業,便藉由報刊、書籍和公私管道,積極鼓吹改革建議,企圖為中國規劃未來的教育藍圖。

「儘管英美教會學校各有發展,但是清朝後來選擇以日本為師,而非英美。」周愚文強調,除了砥志礪行的改革理念之外,學日本的好處也很多:「像是日語有大量漢字,比起歐美更容易親近。前往日本考察的移動距離和花費,負擔也都較小。重要的是,日本政府正積極擴張在東亞的影響力,其中也包含推廣日式制度。同時滿清政府認為,日本的強盛是由於明治維新消化歐美各國經驗的成功,制度又具體實行過許多年,如果學起來,一定事半功倍。」

但是清廷起初仿效日式的改革,只看表面、求速成,問題不少。周愚文說:「清廷派人赴日訪問考察,卻往往沒有細讀前人的考察紀錄,訪查地點又一再重複,紀錄內容往往也會重複,考察經驗無法整合,始終難以連續與累積。而且考察人員又不是清廷中央的實際決策人,決策的重臣沒有訪日經驗,因此壬寅、癸卯學制就流於表面了,僅是日本學制的照樣複製,要推行到民間、地方,難度很高。」

另一方面,晚清仿效日式教育後,一方面允許英美教會設立教育機構,但官方卻不承認其資格,教會學校的畢業生學歷不被認可,失去了進入公部門的可能性。歐美教育的影響力連帶就更遜於日式學制之下。

隨著滿清滅亡,民國初期教育界開始出現「收回教育權」的呼籲聲浪。1926年國民政府成立後,規定教會學校必須立案,也就納入了管理範圍,實現教育國家化權力。不過民初留學生歸國,留美國的學生相繼在政界和教育界嶄露頭角,影響民初學制的制訂。後來便宣布改用與近現代更為相似的小學6年、初中3年、高中3年的美式「6-3-3」新學制,放棄日式學制。

謹慎、謹慎、再謹慎,從教育史反省教育變革

圖為北京國子監辟雍今景。國子監是中國傳統教育制度的最高學府,也是國家教育的主管機構。
圖片來源/wiki

晚清的教育,像是一輛多頭馬車,多種體制並存不悖。而科舉制度表面上被廢止了,但考試觀念並未消失。滿清到民國的學人,都試圖想要找尋一種新的教育體制,取代當時認為已然落後的傳統制度。

「教育發展不能獨立去看其中的問題或缺失,必須以長期性的精神,一點一滴累進,教育不是一蹴可幾,或一朝一夕就能完全扭轉或改變。」周愚文神色肅穆地說:「晚清以來,針對中國傳統教育制度的批判未曾停止過。」

華人一直希望建立一套不需要為了考試而考試的教育系統。但為了工作謀生、能力評斷,也為了有效的社會資源分配,需要公平的標準。所以即便科舉被廢除,但它背後的精神又以另外一種名義,比如高、普考,還魂在現代,並沒有真的消失。到頭來,考試就像鬼魂,潛藏在我們的教育裡。周愚文指出,其主要原因,就是華人社會自古以來對大家標準必須一致才公平的想法,制約了教育的發展。

教育並不是獨立存在的事,而與整個社會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包含國際情勢、文化脈絡和宗教背景等等。理想與實際面也往往有所差異。從教育精神要落實為教育制度,實際施行時總會有各種意想不到的問題。

因此,周愚文強調從教育史脈絡、以及現實層面來看教育改革推動的進程,有助於提醒教育者,要從問題的細項不斷調整與修正。時日一久,或許會慢慢地長成更好的模樣。他說:「教育如果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自然會造成不好的後續影響。我們說『百年樹人』,教育改革的影響,沒有長期去看是看不出好壞的,因此能夠傳承前人的經驗和教訓,了解過去對於教育制度的思辨歷程,有助於我們研討出更適於當下環境的體制。」

採訪撰文/沈眠
攝影/陳怡瑄
編輯/張傑凱

研究來源:
周愚文(2013)。影響晚清仿日建立西式學制重要人物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一般研究計畫)。
周愚文(2015)。晚清癸卯學制頒行前對英國教育的認識與引介。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一般研究計畫)。
周愚文(2017)。晚清癸卯學制頒行前對美國教育的引介與影響。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一般研究計畫)。
周愚文(2020)。動盪政局下的教育革命:清末民初教育制度的西化研究(1904-1925)。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一般研究計畫)。
周愚文(2021)。晚清教育制度西化的前奏:癸卯學制頒行前西式教育的借入。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出版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