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得準、才學得穩!北市大胡潔芳剖析孩童的語言學習機制,尋求語言學習的最佳契機

學英文一直是許多臺灣人的煩惱。英語學習到底有沒有天賦?還是華語使用者的英語學習入門門檻比較高呢?有人認為母語會影響英語學習;也有人覺得天生沒有「英文腦」,事倍功半沒辦法;還有比較深度一點,討論KK音標和自然發音法等等問題。種種觀點,無非都是希望臺灣的學子能夠輕鬆入門英語,成為中英精通的雙語人。

臺北市立大學英語教學系胡潔芳教授,長年研究追蹤母語語言處理能力和外語學習之間的關係,她以「聲韻覺識」為重點進行考察,提出:「孩童的聲韻覺識能力,與外語學習的許多層面相關,例如記憶性的聯結、詞彙學習、詞語與句子的規則建構等等。」

聲韻覺識(phonological awareness

幼童從學習第一語言開始,就開啟一連串的語音分辨、分類、產出過程,生成聲韻解碼系統,這個系統是否有效,可以透過一些簡單的測驗來推知。例如能否聽出一個字的內在成分音?能否分辨聲學上不同的聲音,其實在所學的語言系統中歸屬於同類音?這種語音的敏感度攸關孩童內在的語言學習機制。如果孩童聽到像是「train」這個音時,沒辦法聽出其中的成分音,如中間含有/t/, /r/, /en/等聲音成分,表示孩童的「聲韻覺識」可能有問題。

聲韻覺識是掌控語音的能力,除了感知韻母和頭韻,也能夠增添、刪減及混合音素。
圖片來源/unsplash

聲韻覺識是「後設語言覺識」的其中一種,另外兩種為構詞形式的構詞覺識(morphological awareness),和文字結構的構字覺識(orthographical awareness)。對於孩童來說,聲韻和構詞兩種語言覺識,在早期口說語言之時,便會發展出來。構字覺識則比較晚,需要等到孩童先學會讀寫,才會逐漸發展。

胡潔芳說:「許多人誤以為聲韻覺識是語音的區辨。然而,聲韻覺識不是單純的語音區辨,而是聽出一個字詞的內在成分音的敏感度,也就是聽出不同的聲音實際上屬於同一音類的能力。」她從孩童的「第一語言」出發,研究孩童英語學習,孩童的主要溝通語言或「第一語言」的聲韻覺識與外語學習之間的關係。

每個人學語言時,自身都有一套語言學習機制,如果聲韻處理能力絕佳,學語言也比較順利。「在國外主要使用拼音文字,所以聲韻覺識很重要。但聲韻覺識不是聲韻的區辨能力,一個孩子可以聽得出兩個字詞聲音的差異,但不表示其具有良好的聲韻覺識。」胡潔芳以音樂比喻說:「我們或許可以區辨出兩段樂曲不一樣,或有大致的輪廓,能唱出同一段樂曲,但未必知道這兩段樂曲的音符系統。」

­「色彩的概念也很相似。」胡潔芳提及:「我們或許可以區辨兩個不一樣的顏色,但未必有足夠的覺知,可以看出這兩個顏色是由哪些色料混合而成?或共同擁有哪些色料?因此區辨和覺識內在結構是不同的兩種能力,前者是比較基本的能力,後者是對系統的覺察能力。回到語言學習,如果孩童不但能夠區辨字詞,還具有聲韻覺識,並建立有系統的聲韻表徵,語言學習就能觸類旁通,變得更加有效率。」

審視聲韻覺識和華語學習的關係

由於在英語世界發現聲韻覺識的重要性及個案彼此的偌大差異,到華語的世界,胡潔芳進一步思索聲韻覺識和臺灣孩童語言學習的關係:「這個跟學中文有關係嗎?學中文的孩子如果聲韻表徵有差異,會不會影響到中文的學習呢?」

過去許多西方學者認為,學華語學的是解讀圖像文字,圖像文字表意不表音,因此認為聲韻覺識對華語學習者而言並不重要。就此胡潔芳反駁,除了手語之外,無論學習什麼語言或什麼文字系統,人類大腦主要的語言處理機制,從牙牙學語開始,還是透過聲韻表徵。即便是手語,也有手語所謂的「聲韻」系統。

無論什麼語言,大腦主要的語言處理機制還是透過聲韻表徵。
圖片來源/unsplash

語言的學習和建立穩定的聲韻表徵有關,於是胡潔芳便針對國小學童,進行聲韻表徵和第二語言學習的一系列測驗。偵測聲韻表徵的穩定性,有很多方式,可以用孩童的第一語言(如華語)去偵測,也可以用孩童的第二語言(如英語)去偵測。然而,因為英語不是臺灣人日常生活所接觸的語言,所以用英語去偵測,偵測到的結果,可能大多是孩童英語學習資源的差異,而非孩童聲韻表徵建構能力的差異。

因此研究團隊選擇用孩童的第一語言去偵測,如果孩童連日常生活接觸的語言的聲韻表徵都不甚穩定、不甚精確,表示孩童可能在聲韻表徵以及系統的建構上能力不夠,進而影響其他語言的學習上,對於聲韻的處理方面可能會有同樣的問題。

「如果孩子基本的語言學習機制有問題,連帶就會影響後續的口語、讀寫和外語學習等發展能力。」胡潔芳分析說:「孩童的成長是漸進、連續的,因此前面若有一個發展環節出現問題了,就算伴隨著成長或學習發展,讓問題變得不顯著,可是當遇到學習外語時,語言學習機制的問題可能以另一種面貌浮現,轉變成外語學習困難。這裡講的是連串性的、發展性的語言障礙。也就是聲韻表徵、語言處理能力比較弱,在第一語言學習遭遇困難,學第二語言如英語時,都可能遭遇問題。」

不過這樣的結論,有些人可能會詮釋成:母語學得好,第二個語言才學得好。胡潔芳強調不是這樣,那是語言學習機制建構完整與否的問題,語言學習需要有一個運轉機制,也需要有語料。運轉機制有問題,無論處理什麼語料大概都會有問題,但不表示用這個運轉機制處理一種語料後,才能處理另一種語料。她說:「基本上語料越多,對語言學習確實越有利,而孩童對聲音處理速度越快,學習語言也就會更快。」

跨語言轉換

我們進一步追問:如果孩童的母語不同,比如他第一個接觸的語言是印歐語系或華語語系,是否會影響到英語學習的速度與效果?就此胡潔芳先是自謙,自己較少做這種跨語言之間的比較,的確有學者認為語系的遠近會影響第二語言的學習,但如何影響會因為所探討的語言層面,如聲韻、構詞、句法、文字系統,而有所不同,也會跟受試者的第二語言發展的程度有關。

「以前人們認為英語難不難,端看你第一個語言和英語的距離,但那種說法的角度,比較像是人腦中有許多個語言區塊,運作和激發某個區域便成為大家關注的課題。但現在雙語、或是多語的概念不是這樣,語言不是分區運作,而是整個大腦一起運作,形成一個網絡,變成個體所有語言資源的一部分。」

過去有些研究者,以學習多個語言彼此間會不會產生干擾的角度,看待語言學習,但在我們平常的生活中,本來就會接觸到各式各樣的資訊及語言,這並不是「干擾」,而是每個人的語言使用方式,本來就會因為生活、工作環境與說話對象不同而不同。

語言學習的機智大同小異,豐富的系統,像是一座水庫,最後都可以融會貫通。
圖片來源/unsplash

新加坡有一種口語被稱為「星式英語」(Singlish),當地人會在口說英語之中,夾雜方言,例如閩南語、馬來語或華語。而那是地方發展出來具有豐富特色、能有效溝通的語言,新加坡人彼此間用星式英語溝通,但面對外國人時,他們就會轉換成標準新加坡英語,淡化地方方言特色。胡潔芳由這個案例,指出一個重要觀念:「對於多語者而言,跨語言就是他所擁有的語言資源,除非因場合需要,需要刻意使用某一種語言,語言的流動使用是很自然的事。少一些些嘲諷,少一些些價值判斷,多一些些尊重,或許是我們雙語教育上需要努力的地方。」

語言學習都是運用一樣的機制,一個人的語言資源就像是一座水庫,水庫中的水可能來自甲、乙、丙等不同的河川,水進到水庫,就不會再分是哪條河川的水。胡潔芳強調:「水庫集水區越廣,水庫可運用的資源就越豐富,無論你學的是中文、閩南語、客家語或英語,最後都成就你的語言資源。」

教學現場中的聲韻覺識

如果第一語言的聲韻覺識與外語學習有關,那麼是不是增強孩童第一語言的聲韻覺識,就能同時增強外語的學習能力呢?是不是該等孩童的第一語言的聲韻覺識發展成熟後,再去學習另外一個語言呢?

胡潔芳先強調,基礎研究的結果要詮釋到教學現場,必須非常小心。第一語言的聲韻覺識與外語學習有關,是因為第一語言和第二語言用的是同樣的學習機制,雖然處理的是不同的語料。孩童第一語言的聲韻覺識薄弱,表示他的語言學習機制可能有問題,但不表示訓練他第一語言的聲韻覺識,就可以增加他的外語學習能力。

孩童一般可以透過日常的語言接觸,自然而然地內化所接觸語言的聲韻系統,發展出後設認知能力。有些孩童可能需要多一些的聲韻覺識活動,引導他們覺察、掌握、支配自己語言的聲韻系統。

而國外孩童之所以可以單單透過增加聲韻覺識的訓練提升英語能力,是因為平日生活中有足夠的英語接觸,有了足夠的語料,聲韻覺識訓練能協助語言學習機制運轉的更順利,但如果沒有足夠的語料,聲韻覺識的訓練就好像讓一個學習機制空轉而已。

臺灣的教育環境是:教師在現場盡力教學,然而孩童仍屬於華語環境之中。
繪圖/張力予

「單獨訓練聲韻覺識提升英語學習在國外可能有效,但在缺乏適合環境的臺灣,訓練可能只增加孩童對聲韻覺識測驗的熟悉度,未必能轉換成外語學習能力,對於學習能力的提升有限。」胡潔芳認為,日常生活缺乏英語環境刺激,與其單單訓練孩童的聲韻能力,不如提供孩童故事書、帶孩子唸謠、念韻文、玩玩聲音等活動,都能讓孩子在以華語為主的環境中,多多接觸到英語,增加對英語聲韻的敏感度。

採訪撰文/施靜沂
編輯/張傑凱

研究來源:
胡潔芳(2000-2002)。外語字彙學習之語言要素:由母語音韻覺識談起。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一般研究計畫)。
胡潔芳(2003-2004)。音韻覺識與新詞學習:音韻規律學習能力之影響。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一般研究計畫)。
胡潔芳(2005)。外語詞素覺識習得的音韻基礎。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一般研究計畫)。
胡潔芳(2010-2012)。探討外語詞彙形義快速配對學習之語料與學習者變數。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一般研究計畫)。
胡潔芳(2012-2014)。由英語為共通語探討語音差異與詞彙表徵建立之關係。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一般研究計畫)。
胡潔芳(2016-2019)。由早期語境制約敏感度預測學童外語閱讀能力之發展。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一般研究計畫)。
胡潔芳(2019-2021)。外語學習者跨情境詞彙解義研究:統計學習或猜測學習。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一般研究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