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流動如水,從小女神到媽祖──中研院張珣探究兩岸文化媽祖

二○二○年,疫情險峻的時刻,媽祖登上新聞版面。

三月肖媽祖。

那是臺灣行之有年的宗教盛事。每年百萬信徒浩浩蕩蕩,跨越縣市,為期九天的行腳,偏偏碰上新冠肺炎。媽祖繞境到底該如期舉辦,還是暫緩?網路上的民調將問題抽換詞面,轉問:人們要充滿信心虔信媽祖會保庇,還是不要讓媽祖擔心,中止大型聚會?

討論許久,繞境最終還是喊停,但影響層面甚廣,包括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層面,更彰顯出媽祖信仰在臺灣的重要性,彷彿榕樹下交纏的根,盤住整塊土地。

「多年下來,我們的媽祖信仰,不管是祭祀儀式,還是組織管理──管理委員會、廟產登記、內政部管理規範,已有一套法律規章。這是對岸沒有的,也是他們正在學習的榜樣。」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張珣長年研究「文化媽祖」,追著媽祖信仰的傳衍軌跡,腳蹤踏遍全臺、中國沿海、港澳與東南亞。這是她田野調查後,提出的觀察。

張珣長年研究「文化媽祖」,追著媽祖信仰的傳衍軌跡,腳蹤踏遍全臺、中國沿海、港澳與東南亞。
攝影/張傑凱

信仰有它的堅持

嚴格說起來,臺灣的媽祖信仰能繁花盛開,並非一蹴可幾。張珣細數民間信仰曾遇過幾波變革:「明代轉清代是一波,日本現代化改造為其二,一九四九年國民政府來臺灣,又有一次改造,媽祖信仰才逐漸擁有完備制度。」

我們或許能提出預想:臺灣的香火從發源地福建分靈而來,當我們逆流回看本源,按理可找到媽祖信仰的脈絡。

然而,這個假設在現實中遇到了障礙。

「媽祖信仰的儀典、制度,一開始是清楚的。」張珣說:「中原宗教祀典源於禮部,中央會定期派地方官巡視,禁止淫祠淫祀。一直以來民間信仰都由中央治理,但民國以後,信仰不歸國家管理。加上文革徹底破壞,兩代記憶消失,現在的人已不知道那些典章制度,譬如籤詩,也沒了。」

豈止籤詩,連媽祖神像都是新造,和臺灣媽祖戴后冠、披朝服,予人雍容華貴的富態呈現極大差異。福建的媽祖像面貌年輕姣好,扮相不再如傳統士大夫婦人。

福建湄洲島的媽祖和臺灣媽祖戴后冠、披朝服,予人雍容華貴的富態呈現極大差異。圖為湄洲媽祖群像。
照片來源/張珣提供

臺灣神像出自泉州師傅之手,饒有文化底蘊。但也有個案。一九八○年代,北港朝天宮與湄洲祖廟締結姊妹廟時,廈門大學藝術研究所教授李維祀以少女形象創作媽祖,一尊供在朝天宮頂樓,一尊置於湄洲山邊的最高點。後來,李維祀又造了一尊,安於臺南林默娘公園內。張珣說:「李教授按唐朝佛菩薩的造型,希望展現博愛的精神。他的創作比較符合西方現代美學,透過藝術、哲學取代民間信仰,屬於新中國思想。」

然而,林默娘公園的遊客不多,信眾也不太去。「民間信仰其實滿保守的,信徒仍習慣媽祖在廟宇裡面,那邊才有晨昏陰陽的轉化,這與五行的觀念有關,連帶影響這邊的媽祖靈驗不靈驗。」林默娘公園放不進傳統的五行架構,讓信徒難以信服。她接續道:「所以信仰有它的堅持,就算是流行的電音三太子、玻璃廟也一樣,信仰看似有變化,但變的是枝節末梢,核心不會變。」

臺灣信仰的核心不變,但是歷經文革的中國,怎麼看待媽祖信仰呢?

張珣直指文革破壞後,那些被手下留情的廟宇神像,都是經過民俗學界調查,認為具有民俗學價值的,才得以保留。許多媽祖廟在文革時期權充辦公處,只存建築空殼,裡面沒有供奉神像。一九八九年兩岸開放,臺灣的媽祖信仰抵達對岸,看見賢良港媽祖故居殘破不堪,信徒們紛紛捐錢重修土木。

她回憶道:「中國嚴格控管宗教活動,官方僅承認五大合法宗教,有佛教道教,卻無民間信仰,許多媽祖廟未向行政部門登記,遭政府取締。當兩岸要進行媽祖信仰交流時,問題浮出檯面。」

思量多時,對岸提出折衷方法,將媽祖視為「習俗文化」,非「信仰」。也就是說,官方不把媽祖當成宗教信仰,而視為民俗學,隸屬文化部門。因此,二○○九年,媽祖信俗成為第一個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是以「媽祖文化」來登記。

既然不把媽祖當成信仰,對岸將媽祖發展成觀光事業,以觀光的角度經營廟宇,漠視媽祖的宗教層面──靈驗經驗,但媽祖真的能從信仰脫殼,只有觀光符號嗎?

截至二○一九年,張珣多次前往福建,發現自一九八七年兩岸交流以來,大甲鎮瀾宮的媽祖回娘家,將信仰儀式帶回中國,修補對岸已遭毀的信仰記憶,時間累積,加上中國經濟起飛,人們祈神拜佛,對岸的信徒又恢復祭祀。

時間累積,加上中國經濟起飛,人們祈神拜佛,對岸的信徒又恢復祭祀。
照片來源/Yan Yan Chen提供

與臺灣相比,張珣形容目前中國的媽祖廟宇、供品、紙錢、香火實在過猶不及。「他們真的過度狂熱地拜。我才理解歷代政府為什麼會管束民間信仰,否則什麼亂象都有。你問信徒拜的是什麼神,他們也不一定知道。」

福建和海南島有著不一樣的媽祖

縱然媽祖原鄉福建與傳統產生斷裂,但媽祖原鄉的意義依然存在。

原鄉認同放在臺灣,指的必然是莆田媽祖。可是在東南亞,「海南媽祖」可謂獨樹一幟,對於這群海南島移民的信眾,媽祖的原鄉是海南島。

張珣早在九○年代便注意到海南島的媽祖信仰,但礙於對岸尚未開放,遲遲未成行。過了十年,「當時有一個國科會『兩岸人類學比較研究』的計劃,我原來打算做臺灣、福建民間信仰比較,想說何不趁機去海南島?」不過,一切也不是那麼容易。

「中國仍將信仰視為迷信,不可能讓臺灣學者隨意進行田野調查,必須和當地大學建立合作平臺,才有辦法進山、進部落。」她說:「剛好和中國社科院宗教研究所取得聯繫,也碰巧有位大陸學者前一年才去海南島蒐集資料,便委由他協助介紹當地道教協會人士。」

連絡多時,終於在二○一二年,她整裝出發到海南島。

抵達海南島省會海口,道教協會安排了副會長林國權先生擔任地陪,張珣費時兩周,環島一圈,考察數十間廟宇,發現媽祖從湄洲到海南島,信仰文化充滿差異。

從高處鳥瞰湄洲媽祖廟。
照片來源/張珣提供

她說:「宗教信仰的傳播靠移民,由莆田到福建南方,經廣東,再到海南島,遷移的過程多少出現『在地化』的情況。在海南島,福建移民的後代稱呼媽祖,廣東移民後代則稱天后。」

另個差異顯現在廟宇匾額上。明代稱媽祖為天妃,清代施琅收服臺灣,康熙皇帝將媽祖升格為天后。海南島廟宇裡,清代在明代廟宇上進行修建,但當地人沒有將匾額去掉,造成前殿的匾額寫天后宮,後殿寫天妃廟不一致的情況。

「時間就像個三明治,一層一層保留下來」,張珣說,「政治改朝換代,過去的典章制度就表現在廟宇裡。廟碑、廟宇、民間信仰是歷史的活化石。」廟宇保存時間移動的軌跡,當地人未必懂,甚至還誤以為天妃、天后是兩姊妹。

類似的案例並非孤例,在黃龍港天后宮裡,媽祖神龕旁有一張「說麻姑化天妃記」的照片,將麻姑與媽祖視為同一人。

無獨有偶,海南三亞地區的廟宇常看見當地住民祭祀媽祖、洗夫人和水尾娘娘,合稱為「三姊妹」。從文獻考察,洗夫人是唐代協助中央政府平定海南島少數民族的巾幗英雄,水尾娘娘則是當地的小女神。張珣說明:「臺灣沒有發現同樣案例。福建的媽祖廟只有一尊媽祖。當媽祖往外傳播,與當地信仰結合才能落地生根,這反映不同地區民間信仰在地化的表現。」

相異於上面的案例,海口市關聖廟廟裡華光大帝旁邊配祀千里眼、順風耳,明顯誤置。「大概是將文革後剩下的神像兜在一塊,不明所以就這樣祭拜。」她說:「當地道協表示會糾正錯誤。我不置可否。無論正確或錯誤,在人類學來說,都有意義。」

媽祖配祀千里眼、順風耳在一般民間習俗中較為常見;海口市關聖廟廟裡則是華光大帝旁邊配祀千里眼、順風耳。
照片來源/左、Yan Yan Chen提供;右、張珣提供

張珣認為,一個現象牽涉到很多當事人──道協、廟祝、本地人、外來學者、官員,不同行動者代表不同訊息。華人民間信仰不像基督教、伊斯蘭教有教會,有專門的神職人員,有主日學。「傳統上我們汲取神學知識都靠口傳,信仰知識比較混亂,這是華人民間信仰的特色。然而這些多元發展都有其意義,不必定於一尊。」

對於海南島,錯誤的意義在於那裡是邊疆地區。任何官方政策抵達,遠比中原地區還要慢,沒有緊密跟從中央信仰、知識系統,當地人只知道媽祖是民間信仰,拜就好,廟宇才會出現明清的廟額並存、配祀神錯誤,對他們來說朝代更迭可能影響不那麼大。

準媽祖現象興起

考察媽祖信仰與媽祖文化時,張珣留意到地方小女神的興起,好比臺灣的六房媽、玉二媽。她將這股逆勢看漲的潮流,稱為「準媽祖現象」。

她說準媽祖的現象在80年代外國學者華琛(James Watson)的「標準化理論」已有論述。華琛認為中國幅員廣大,由國家認可林默娘為正統媽祖,頒發官方的廟匾額,確立儀典,初一、十五地方官祭祀,藉著典章制度標準化整個中國境內的媽祖信仰。

標準化是由上而下的官方力量。宋元明清都是官方推動,但總有力有未逮之處,特別是國家、地方行政力量減弱,未標準化的地方小女神就會冒出來。

「我們還可以問一個問題:地方小女神是怎麼冒出來的?」張珣說:「華人民間信仰其實神人不分,人死後有靈,作祟地方、保佑地方,都會被當地人祭拜。好比姑娘廟,能夠顯靈一百年就變成小女神,和媽祖靠攏。」

張珣又以宋怡明(Michael Szonyi)的「堆疊理論」解釋媽祖由小女神而標準化的形象變遷。宋怡明以關公做例子,漢末三國時代的關雲長成為我們現今認識的神明形象,是過世之後,憑著後人的傳說、傳記所賦予的神格說法,時間累積之下不斷堆疊上去。

神明形象憑著後人的傳說和傳記,賦予的神格說法在時間累積之下不斷堆疊上去。
照片來源/Yan Yan Chen提供

張珣援此來看媽祖。宋代以降,當地地方志、傳記、筆記小說,都記載蔡姑婆、錢四娘,福建仙遊縣還有三夫人廟,可知史料所言不假。「媽祖冒出來,將其他小女神掩蓋、收編,譬如錢四娘、蔡姑婆的神力變成媽祖的一部份,成為我們今天認識的媽祖。媽祖信仰就是一個集大成,這是堆疊的另外一種說法。」

由小女神到媽祖,由媽祖到準媽祖,信仰流動如水,澆灌在庶民文化裡,萬壑樹參天。

採訪撰文/徐禎苓
編輯/張傑凱
攝影/張傑凱

研究來源:
張珣(2011)。國家與地方社會:台灣與中國的人類學比較研究–總計畫暨子計畫二:國家、民間信仰與地方社會:媽祖信仰在海南島、福建與台灣的比較研究。科技部(原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 (一般研究計畫)。
張珣(2017)。全球脈絡下的臺灣宗教:國族認同、宗教流動、文化跨界比較研究–(子計畫四)移民、移動與跨界:當代台灣民間信仰與其跨國廟際網絡的建立。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 (一般研究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