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貨膨脹」是什麼?! 臺大李怡庭院士帶你揭開貨幣的秘密

臺大經濟系李怡庭教授,於2022年獲得中央研究院院士殊榮。
攝影/林俊孝  

過去一年,世界局勢匹變,從中美貿易大戰到烏俄戰爭,升息、降息成為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人們開始化身經濟學專家,對中央銀行(後稱央行)的貨幣政策侃侃而談。還不時聽到有人說:「沒那麼難!政府只要不斷降息,或者印很多鈔票,便可以讓經濟越來越好?!」

事實上貨幣政策很複雜,稍微閃失便會影響到全民食衣住行,臺大經濟系的李怡庭教授,正是這方面的專家,她長年在經濟學領域深耕,在2020年擔任央行理事,更於2022年獲得中央研究院院士殊榮,從實務到學術皆深入參與其中。

說到李怡庭的大學生涯,她並非經濟本科生而是就讀國貿系,這在當時是熱門的科系,有著許多到大企業工作的機會。不過,她話鋒一轉表示,直到大四修了門國際經濟學的課,期間老師提及經濟學大師的生活、思想點滴,讓她突然茅塞頓開、不停掉淚,於是默默立下報考經濟研究所的決心。

在大學時期,李怡庭覺得人生目標是多關注人與社會。而人的一生,從呱呱墜地到日常消費、工作,然後老去,這些不正與「經濟學」息息相關?

石頭也能當貨幣?

經濟學和你我每天都會使用的「錢」密不可分,但貨幣本質又是什麼?把時間拉回到「以物易物」原始交易的千年前。李怡庭說:「當生產越多,交易越顯頻繁,物資儲存跟著攀升,人們為滿足更多交易,貨幣就這樣誕生了!」。

談到貨幣誕生,還得瞭解「雅浦島石幣(Rai Stones)」的有趣故事。距今不遠的20世紀初,位於太平洋西北部加羅林群島(Caroline Islands)的雅浦島島(Waqab; Yap),當地原住民仍使用石頭當作貨幣,斷定價值的方法,便看其「大小」,越大顆價值便越高,反之則越低。

你或許會疑惑,若想一夜致富,不就沿途撿石頭便得以成真?李怡庭露出微笑說:「並不是這樣。」

島上有位酋長會依據石頭大小記錄其價值,像小石頭到處都撿得到,便會斷定成毫無價值。石頭貨幣故事,帶出巨石必須「紀錄」,李怡庭分析說:「一般人不會扛著大石頭進行交易,這樣太麻煩了!」有次一位村民想帶塊巨石回到島上,卻不幸遇上船難,人雖然保住了,但價值連城的巨石卻石沉大海,但經由酋長判斷,最後仍決定將這塊石頭記錄下來,列為該村民的財產。

20世紀初,加羅林群島的雅浦島島,當地居民利用石頭作為貨幣,石頭錢由大而堅固、厚實的石輪組成,中心處有不同大小的孔,能以木桿插入方便運輸。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石頭貨幣就像現代你我都在使用的「貨幣」;酋長的「記錄系統」則類似於銀行、信用的存在,必須用到「記錄技術」,李怡庭說,「很難想像能出現這樣的機制,也正是經濟學注重的貨幣與信用。」但在經濟學裡不單只有生產、消費而已,交易間還有諸多「障礙」。

李怡庭的拿手絕學:「貨幣搜尋模型(search monetary models)

要如何排除交易障礙,讓經濟更活絡呢?「物盡其用、貨暢其流」便是最好的說明。但資源如何妥善利用,交易過程怎樣「不卡卡」,其中藏有無數學問。李怡庭分享說:「『貨幣搜尋模型』探索到底是什麼『障礙』讓交易不順暢?這些交易障礙又怎麼讓人們發展出工具來解決這些問題?當你瞭解這些基礎,也能進一步預見未來金融趨勢。」

在經濟的世界裡有著各式各樣的「交易障礙」,舉凡:交通不便;支付工具偽造;銷售平臺上,買賣雙方訊息不對稱等,導致產品不符買方認知;賣方出貨拿不到貨款;公司資產出現灌水、欺瞞等狀況,這些都屬交易障礙。

「先有交易,才有制度」李怡庭強調說,每個時代因應不同技術,導致不同交易障礙。以現代社會而言,因應網購產生大量金流,導致系統時常當機,為使交易順利,電商平臺開始與第三方支付公司合作,建置完整金流系統,達到「貨暢其流」之目的。因此,政府必須在電商平臺、第三方支付與消費者三方間,建立合理規範制度,才能讓經濟更活絡。

生產、購買蔬菜的農夫、貨運業著、商店到消費者。看似簡單交易行為,但在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有著各項難題,如:運送、冷鏈、支付工具等,任何環節出問題都會影響交易價格。
圖片來源/Unsplash

貨幣與通貨膨脹

貨幣有計價標準、價值儲藏等功能。但你能想像手中的貨幣突然一文不值?其實這現象和「通貨膨脹(inflation,簡稱通膨)」有關,而「貨幣搜尋模型」的重要性便在於發現,貨幣價值是怎麼決定的?又是哪裡出了問題讓物價飛漲?

羅馬帝國偷工減料打造銀幣,導致劣幣驅良幣,引來嚴重通膨。
圖片來源/wiki

通膨最經典案例來自於羅馬帝國(Roman Empire)。羅馬從西元 54 年,皇帝尼祿(Nero Claudius Drusus Germanicus,37–68)登基開始,因大量建設公共建設、長年征戰,導致財政短絀。羅馬政府竟私自將銀幣中的銀成分降低,甚至將原本只能熔煉10枚銀幣的銀,擴大成14枚,當初以為國家財富可以因此倍數成長,但卻導致市場上劣幣驅良幣,帝國經濟隨之衰敗、覆滅。或許當初即時發現貨幣出問題,就能阻止羅馬衰敗,可惜歷史沒有如果。

面臨通貨膨脹,央行需阻止民眾通膨預期的「自我實現」

「物價穩定」是全球央行的一致目標。李怡庭早期研究曾指出,當政府對經濟體影響力(介入經濟活動的程度)夠大時,會影響民眾使用特定貨幣的意願,還有貨幣流通程度,以及貨幣本身價值。

李怡庭表示,人們願意接受一種貨幣作為支付他們提供勞力、產出的工具,是因為相信也可以用這貨幣,以他們所相信的價值,買到期待的服務或商品,而這「相信」正是貨幣價值的重要來源。同時這份「相信」也會影響一張紙鈔的未來價值會不會越來越低,也就是人們對未來通貨膨脹的預期。

發行鈔票的央行必須建立制度,同時採取適當的政策影響人們對貨幣價值的信心。也就是說,當面臨通貨膨脹的威脅時,央行得阻止民眾通膨預期的「自我實現」。

李怡庭假設一種情況:如果少了央行干預,民眾會因為經濟危機、戰爭,開始預期貨幣可能沒有價值,便會迅速把貨幣換成商品、外幣,導致物價持續攀升,人們發現預期的物價上漲發生了,就更恐慌地想把手上貶值的貨幣換成「值錢」的東西,導致物價漲得更為迅速,結果民眾對通膨的預期也就確實實現了。歷史上許多國家都曾因為這種情況,出現上億元換一顆馬鈴薯,也就是典型的惡性通貨膨脹,而經濟學將這種現象稱之為「自我實現的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管理民眾對通膨的預期很重要,不能讓民眾認為物價會越來越高。」李怡庭解釋。高通膨可能造成經濟的危機,甚至會形成嚴峻社會對立。衡量「物價」的指標,最常使用的就是消費者物價指數 (Consumer Price Index,簡稱CPI),它是用來衡量一般家庭消費食衣住行育樂價格水準變動的情形。

CPI通常將基期年的指數定為100,做為基準。若今年消費者物價指數為110,代表基期年用100元買到的商品及服務,現在必須花110元才能買到相同商品和服務,表示一般物價水準上漲了10%,也代表貨幣的購買力下降,CPI的變動率是衡量通貨膨脹的重要指標。

通常物價上漲對富有階層影響較少,對低所得的民眾卻影響較大,因而通膨有「累退稅」的性質,也就是說,所得低反而面臨較高的稅率。以家庭所得分類看台灣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便可以發現,低所得家庭面臨的通膨率是高於全體通膨率的,譬如:2022年CPI年變動率是2.96%,但可支配所得最低20%家庭的物價指數年增率則是3.11%,高於全體的CPI年變動率;而可支配所得最高20%家庭的物價指數年增率則是2.82%,低於全體的CPI年變動率。

另外,因為資產價格飆升,房價高漲會移轉到房租,讓低所得民眾生活成本更高。所以穩定物價是央行的任務,有助資源的有效配置,不僅是保護一般民眾的貨幣購買力,更是保護低所得家庭的生活水準。

其實通膨是頭頑強巨獸,如果不幸被喚醒,就得用長時間的政策來壓制,還可能造成經濟嚴重衰退。第14任美國Fed主席柏南奇(Ben Shalom Bernanke,1953—)曾提及,貨幣政策的透明可以加強民眾對政策的理解和信心,更可以促進對政策的討論,進而提高執行政策的效率。過去幾年來全球通膨四起,當美國聯準會(Fed)利用各種政策打擊通膨,頻向「外界喊話」的目的,便在於遏止民眾通膨預期的「自我實現」,且必須表現出堅定態度,讓民眾相信,通膨才可能下降。

柏南奇(Ben Shalom Bernanke),美國猶太裔經濟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曾任美國Fed主席,他指出貨幣政策需要透明、開放和溝通,才可以增加效益。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其實臺灣央行還有許多制度得向其他經濟體學習,才能更為完備,李怡庭建議說:「『透明度』就是關鍵!」,以美國Fed為例,歷經2008年金融海嘯,到COVID-19疫情大爆發、烏俄戰爭等,其貨幣政策的調整脈絡,總會公開給產學業界參考,甚至作為研究依據。過去Fed抗通膨儘管也有失敗的時候,但檢討政策失利的原因,將做為下次抗通膨的養分,避免再走回頭路。而臺灣央行制度和貨幣政策的「透明度」確實還有待努力。

自由自在使用電子貨幣、支付,是自由的體現?

李怡庭無論是求學時期轉換跑道,參與各式學術研究,抑或是對於央行政策建議,其實都離不開「自由」二字。她感性說:「能自由自在追求新知識,就是極大的幸福」。

這樣的哲學觀,也反映在李怡庭對貨幣的態度上。由於實體貨幣逐漸被電子支付和數位資產取代,雖然讓人們交易更方便,但她卻認為實體貨幣有它重要的功能。

難道是因為電子貨幣會被駭客入侵不安全嗎?李怡庭露出微笑說:「這並不是我關注的事情。」大眾常以數位化作為國家進步象徵,但對她而言,那跟進步與否無關,反而可以從保護隱私的角度來思考。這類數位資產和電子支付的使用,需依賴「記錄技術(還記得「石頭貨幣」?)」,人們的消費足跡也可以被監控,但是可能被人監控的生活還算自由?所以真正的問題在於,一個社會願意拿多少「隱私成本」來換取方便。

「自由不易界定,但至少有兩種自由可討論,其一是依據自己的意志自由的去做什麼,另一則是可以不被干預和強制的自由。」李怡庭總結說。或許,我們可以思考,在科技的現代,我們究竟是變得自由,還是更加被束縛?

實體貨幣、電子支付哪個好?李怡庭提醒說:「關鍵在民眾願意拿多少的『隱私成本』來換取方便。」
攝影/W. Xiang

採訪撰稿/莊貿捷
編輯/林俊孝
攝影/林俊孝、W. Xiang

研究來源
Money Mischief: Episodes in Monetary History Paperback, by Milton Friedman, March 31, 1994
李怡庭(2016-2018)。資產流動性,資訊不對稱與貨幣政策。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
李怡庭(2019-2021)。流動性與信貸在具有風險性生產、整合困難和創新模型中的角色。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