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元孝道──中研院葉光輝談華人孝道的內涵與影響

孝道是傳統華人社會中,一種很重要的家庭價值觀念,主導家庭互動關係和社會人際互動。

現代對於孝道有許多不同的檢視角度,有人遵循「傳統」,也有人認為古老的傳統已經過時了。「孝道」為何會有截然兩種不同的評價?「傳統孝道」究竟又是什麼呢?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葉光輝教授透過文獻回顧,與統計分析方法,將孝道內涵歸納為「相互性孝道」和「權威性孝道」兩種,整合及解決孝道信念對於個體性格、認知發展,以及人際互動關係具有正、負影響效果的爭議。

如今大眾所認知的「孝道」,其實與「傳統孝道」已有許多差異,葉光輝指出「孝」的構念上,隨著時代的演進,有不同的樣貌。
攝影/陳怡瑄

孝道的演變

孝的概念,築構於先秦時期(公元前5世紀),孔子將其彰顯至倫理規範中,例如父母撫養子女,子女孝敬父母,成為個人需遵從的行事禮儀及道德標準。葉光輝說:「《論語》中認為孝道是個人德行的起步,是個體應有的基本行為,亦是每個人的天性之愛,更是仁之根本。為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子女會給予精神或物質的回報,照顧與陪伴乃人之天性,這是此時期孝道觀念的主要內涵。」

到了西漢(公元前2世紀),孝道的概念有所轉變。葉光輝提及此,時期的君主為鞏固權威核心,將其對事父的孝行,與對君王的盡忠進行了結合。孝道便成為片面的、單向的,對外在權威的順從與服從。

至隋唐時期(公元7世紀),《孝經》被統治者奉為人倫治國的經典,並設為科舉考試的科目,加上家族制度趨向嚴謹,使孝道的倫理觀念朝向絕對主義發展,這樣的「絕對主義孝道觀」,至明朝(公元14世紀)發展到了極致,成為了強化君主獨裁統治和父權專制的工具。

「子曰: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於不孝。要君者無上,非聖人者無法,非孝者無親,此大亂之道也。」
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宋高宗書孝經馬和之繪圖冊五刑章(書)。局部。

到了民國建立後,「反傳統」的聲浪激起,此時期出現了許多批判孝道的知識份子,認為孝道會對個人的獨立性格有負面影響,亦礙於民主制度的建立。

葉光輝補充說:「受西方思潮所影響,這類針對傳統孝道的批判思維延續至今,親子關係的責任歸屬不再僅只有兒女,漸漸的在社會觀念上,父母也有連帶的責任。對子女的教養,也從約束及權威,轉為鼓勵及責任。」

雙元孝道模型

葉光輝認為以往以心理學角度探討孝道的研究,普遍缺少了定義架構、正式理論與標準化測量工具,他指出:「過去往往都是從單一角度切入,所以有人會說孝道會對身心發展有益,亦有人研究出對發展有害,乍看矛盾的不同論點,很令人疑惑。實際上那類研究得出的結果往往是片面化的,缺乏統整性的概念和測量方式。」所以葉光輝萌生了將孝道概念進行整合分類,並發展出測量工具的念頭。

透過文獻,葉光輝探討中國典籍:《禮記》、《四書》、《孝經》及著名家訓等各類典籍,蒐集眾多闡述孝道的語句與具體事例,經統計分析後,他認為華人的孝道概念可區分為:「相互性孝道」(reciprocal filial piety)與「權威性孝道」(authoritarian filial piety),兩種內涵性質及運作功能上明顯不同的孝道特徵。

  • 相互性孝道

葉光輝說:「相互性孝道發展的核心是親子由長期互動中建構出的親密情感,乃是由『奉養祭念』及『尊親懇親』兩個孝道觀念所組成,亦是不易受社會變遷所影響的核心孝道觀。」奉養祭念指因感念父母之恩,子女在物質上與經濟上願意奉養父母並給予照料與支持。

那麼何謂尊親懇親呢?指的是感念父母的生育及養育之恩,子女在情感上及精神上表達出對父母的敬愛與關心。

葉光輝以著名的二十四孝故事「戲彩娛親」為例:「周朝時期的老萊子,為孝順年邁的父母,自己雖已年過七十,常穿五彩色衣,手持搖晃鼓如小孩子般戲耍,以博爸爸媽媽暢懷。有一次為雙親送水,進屋時跌了一跤,他怕父母悲傷,乾脆躺在地上學小孩子哭,二老大笑。可見老萊子與父母擁有深厚的情感,以逗樂父母,成了特殊奉孝一種方式。」

二十四孝之「戲彩娛親」。
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清曾衍東二十四孝八屏。局部

「相互性孝道信念是一種屬於主動自願的、跨越情境的、作用力強的、具正向功能的規範信念;是現代孝道教育的核心要素。」葉光輝說明與之相對應的儒家思想,乃是以「親親」人際互動原則作為運作機制,其個人對於親屬網路關係中愈親近的人,在情感上便與他們較為親密。

相互性孝道可以視為照顧、陪伴、關心與支持父母行為的重要來源,葉光輝強調,此展現了從先秦時期便展現的「相對主義孝道觀」的特徵。

  • 權威性孝道

「權威性孝道」當中含有兩種孝道觀念:「抑己順親」是指由於地位的卑下,子女應該壓抑或犧牲自己的需求來迎合與遵從父母的願望。如俗諺「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父母的要求,子女應當滿足,即使父母做了具傷害性的言行,子女應當隱忍,不可違抗。

另外一種是「護親榮親」,則是出於角色的要求,子女應該盡力榮耀雙親及延續家族命脈,這類概念通常會加諸於長子身上。長子承擔家族使命,需要為家族盡心盡力付出,作為其他族人的榜樣,可能會透過成就表現以顯家族榮耀,以及不得不承擔家族經濟等觀念。

葉光輝說明:「權威性孝道發展的核心,是人們對『子女』這個社會角色的角色認同,屬於具有變遷屬性的孝道觀念,易受社會價值觀遷移所影響。」它反映華人家庭關係的性別與輩份階序,子代需認同親子輩份與性別地位在社會階層的規範,進一步彰顯應有的孝道行為。

「它連結到漢朝至明清時期的『絕對主義孝道觀』,並以儒家的『尊尊』原則作為運作機制,意思是個人應該尊敬與順從在關係網路中處於較高地位的人。」葉光輝進一步說明:「權威性孝道信念是一種屬於被動壓抑的、具情境特定性的、作用力較弱的、常具負向效果的規範信念,唯有父母在沒有施加更嚴重的暴力對待時,才能發揮正向功效。」不過在現代社會中,權威性孝道僅能當作相互性孝道無法彰顯功能時的替代性或輔助性元素。

雙元孝道模型檢視自主性

葉光輝建立了「雙元孝道」的模型之後,進而檢視兩個最為人討論的爭議議題:孝道是否會影響個人自主性?孝道究竟會對親子關係有害還是有利呢?

葉光輝笑說:「很多人說華人太重視孝道了,所以自主性較低,但往往所談的自主性,是西方強調的個人主義,指個體化自主性,而忽略了個體之外,還有關係自主性。」

關係自主性指透過強調「自己與他人間關係和諧」、「人際關係品質」以及「自我超越」等行動,達到與他人相依的自我認同,並展現個人意志的能力。

重視情感面的相互性孝道,有助於青少年的自主性發展。
照片提供/Keith Barnes

若帶入相互性孝道與權威性孝道模型概念,可發現相互性孝道對個體化自主性,及關係自主性皆有正向的效果;權威性孝道則在個體化自主與關係化自主有不同的作用,其對個體化自主性有抑制效果,但卻能促進關係自主性的發展。葉光輝說:「以雙元孝道的模型下,有更細緻的意涵表現,『孝道』不能全然地概括對自主性有正面與負面的影響。」

重視情感面的相互性孝道,有助於青少年的自主性發展,葉光輝以西方的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為例,說明若親子關係良好,形成安全依附,在個人的自尊、自主性、人際互動中,都能有良好的表現。

雙元孝道模型檢視親子關係

人與人的相處不免會發生衝突,俗話說牙齒都會咬到嘴唇了,何況是日夜相伴的家人呢?因此親子衝突更是每個人都曾遇過的「正常現象」,過去有些人會片面理解,親子衝突是孝道太過強勢所造成的結果,葉光輝認為應該以雙元孝道的不同運作機制個別區分討論。

「當兩種孝道信念結合時,在抑制親子衝突發生頻率上,會具加成的效果。」葉光輝先提出了結論,進而再細加說明。

相互性孝道會增加父母以兼容並蓄或折衷妥協的方式,解決親子間的衝突;權威性孝道則較易讓兒女以自我犧牲方式順應父母,壓抑自我需求。所以當父母還能勝任角色責任,提出了非子女所願的要求或期待時,相互性孝道以及權威性孝道都能抑制親子衝突發生的頻率與強度。

但當父母本身行為逾越社會角色,做出如情緒暴力、言語行為暴力等言行,權威性孝道便無法產生對衝突抑制的功能,僅能靠根源於親密情感基礎的相互性孝道,才能具備些許的功效。

葉光輝歸納道:「當權威性孝道及相互性孝道都低的時候,親子的互動關係最糟糕;而相互性孝道高、權威性孝道低,或是相互性孝道與權威性孝道都高的話,親子則擁有最佳的互動關係。」

葉光輝強調相互性孝道和權威性孝道應當同時並存。
攝影/陳怡瑄

對於父母而言,子女有不可取代的地位,例如僅有子女理解父母的喜好,及過去相處時獨一無二的回憶,這樣的親子之愛,是他人無法給予的。葉光輝認為這便是個人應該表達對年老父母更多情感照護的緣故,親子之間應當同時並存相互性孝道及權威性孝道兩種模式,並從中取得適當的平衡及相互調節,彼此才會有更好的互動關係。

採訪撰文/吳景濱
攝影/陳怡瑄
編輯/張傑凱

研究來源:
葉光輝(1999-2000)。親子衝突與孝道。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一般研究計畫)。
葉光輝(2003)。雙元性孝道信念、親子衝突與身心適應。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一般研究計畫)。
葉光輝(2008)。親子衝突與青少年內、外化問題行為:負向情緒激發中介歷程與衝突類型、孝道信念的調節機制。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一般研究計畫)。
葉光輝(2011)。青少年親子衝突歷程的建設性轉化初探。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一般研究計畫)。
葉光輝(2014)。成人親子衝突歷程中情感與關係的正向轉化:針對年老父母照顧安排脈絡下的探討。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一般研究計畫)。
葉光輝(2016)。臺灣高齡社會下的家庭歷程:正向轉化的探討──(總計畫暨子計畫九)外包孝道的可能功能:以孝道雙元模型解讀家庭老人照顧分工型態的當代演化。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一般研究計畫)。
葉光輝(2019)。全球變遷下子女的普世義務與新興親子議題:以雙元模型解讀孝的另一面。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一般研究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