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謝明良帶你破解散落臺灣海峽的海底寶藏!

圖片來源/Pixabay

當代生活對食具器物頗為講究,甚至許多人以家中有知名品牌的碗盤壺杯為榮,企圖藉此展現自身品味。不獨現代人如此,古人也同樣有類似的競逐,尤其是陶瓷精品。

唐宋時期、浙江紹興(舊名越州)的瓷窯,名為越窯,所在地主要在今浙江省上虞、餘姚、慈谿、寧波等地。越窯之名,最早出現在唐代,因為施釉均勻,瓷器上散發著青翠瑩潤的光澤,光彩照人。其燒製的青瓷器具,聞名於世,乃是陶瓷世界極為精緻的工藝品。

越窯之名,最早出現在唐代,因為施釉均勻,瓷器上散發著青翠瑩潤的光澤,光彩照人,是陶瓷世界極為精緻的工藝品。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而臺灣在澎湖及嘉義東石外海,都有該系青瓷標本出土,臺灣大學藝術史所珍藏了兩批越窯青瓷,碗盤居多,臺大藝術史研究所謝明良教授的〈臺灣海域發現的越窯系青瓷及相關問題〉就是以此為依據,找尋線索來解開這些瓷器的身世、年代之謎。

吃慣大魚大肉,其實清粥小菜也不錯

越窯最有名的是9世紀的法門寺祕色瓷,品質絕佳,稱為祕色,是指最上等的越窯「千峰翠色」青瓷,僅作為貢品,亦或者供皇帝使用,一般人民都不可以使用。

越窯祕色瓷僅作為貢品,亦或者供皇帝使用,一般人民都不可以使用。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到了五代十國時期的吳越國,越窯由錢氏所掌控,一方面向北方進貢外,二方面也大量外銷。至宋朝,越窯也成為國家重要的財政來源。陶瓷器偏重,故少有北方絲綢之路的陸運,畢竟駱駝運不了太重的商品,因此陶瓷較多用船隻來運送,而既然走海運,難免碰上船難,於是部分沉沒的陶瓷器就在澎湖地區被發現。

謝明良說:「做這個專題,有幾個動機,首先,我雖然長期從事中國陶瓷研究,但我身為臺灣人,總是想要做跟臺灣有關的研究,這是為了滿足自身的情感。其二,這也是能夠跟國際接軌的議題。其三,我接觸過日本學者關於福岡出土的越瓷標本報告,他們的分析很細緻,可以拿來對比澎湖的越窯青瓷。最後,我也想提供自己對臺灣海域越窯系青瓷標本分類與定位的補充與修正。」

謝明良從過去臺灣考古的普遍現象談起,過去中國考古學之父李濟在河南安陽殷墟的挖掘,使殷商文化由過去的傳說,變為可被相信的歷史。之後他來臺灣,一邊教書,一邊整理,使得殷商文化的真實樣貌得以被更多人看見。

李濟被認為是「中國考古學之父」。所主持震驚世界的河南安陽殷墟發掘,使殷商文化由傳說變為信史。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過去臺灣學界深受李濟的影響,偏向大時代、大歷史,對臺灣考古的研究最多到新石器時代,其他時期不被看重。「這有個說法是,他們吃慣大魚大肉了,怎麼會想要清粥小菜呢?」謝明良語氣平穩:「但我反倒認為,就算是清粥小菜也還是有意義的,不能視若無睹。」

謝明良強調,臺灣的考古確實比較困難,比如古人的遺跡經常與後來居民生活的場所重疊,所以難有倖存,到了1980年代開始才有高雄的鳳山舊城考古,再來則是2003年臺南的熱蘭遮城遺跡。

謝明良於其中也做出一定程度的貢獻,譬如從鳳山舊城裡發現有日本陶瓷,熱蘭遮城則有東南亞以及歐洲器具,包含荷蘭煙斗等,都是由他參與古物辨識,逐步拼起臺灣歷史這塊拼圖。

過去臺灣學界偏向於大時代、大歷史,謝明良語氣平穩:「但我反倒認為,就算是清粥小菜也還是有意義的,不能視若無睹。」
攝影/林俊孝

三步驟破解被遺忘的海底寶藏

1980年代謝明良在嘉義布袋一代的古董商那,獲得一些越窯青瓷碗――據他瞭解,那是東石外海與外傘頂洲周邊地區,當地的漁民進行網蝦作業時,意外撈得的寶貴文物,但這些越窯青瓷碗產於何時?何地?這些謎題開啟了謝明良想一探究竟的想法。

1980年代謝明良在嘉義布袋一代的古董商那,獲得一些越窯青瓷碗――據他瞭解,那是東石外海與外傘頂洲周邊地區,但這些越窯青瓷碗產於何時?何地?
攝影/林俊孝

第一步 分類

針對澎湖中西村沿岸與中屯嶼一帶,長年藏在海底的越瓷標本,謝明良首先採取日本學者森田勉的分類方案(根據日本學者龜井明德的分類,且由山本信夫修正、補充),將越窯系青瓷大致分成3大類:除碗盤的外圍底部、整體施釉的「Ⅰ類」、除碗盤的外圍底部、內裡底處有環狀排列燒痕的「Ⅱ類」,以及整體施釉、僅碗盤外底有燒痕的「Ⅲ類」。

美術設計/黃嬿羽

3種大分類細節上也有所不同,大略來看「Ⅰ類」和「Ⅲ類」是屬高檔品,「Ⅱ類」因為沒有塗滿釉,顯然是次級品,而且從外觀看來,可能是唐至五代時期的福建福州懷安窯所生產。

分類選擇上,謝明良特別說明,不同的學者往往有各自的分類命名,也就容易混亂,無法切實進行溝通,「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分類,但這樣的各自為政讓學術研究無法接軌,我比較傾向跟隨前人的腳步,讓分類變成有用、有意義,所有的成果都可以對話,並完整地累積。」

不同於自成一說且五花八門的分類,謝明良所採用的分類,不只有憑據,還可以跟世界各地採用這項分類的學者進行研究上的對話、補充,如此越窯青瓷的鑑定便由此橫跨地域、時間與國家相互探索。

第二步 從考古文物的樣式來探索

謝明良表示,帶有紀年的銘文器物不可完全相信,因為有可能是後人刻上去的。為找尋更多線索,他考據了多處墓葬出土的文物,包括遠從內蒙古陳國公主墓(1018年)所發現的考古文物,以及其他古墓所發現的越窯青瓷,跟澎湖所採集到的樣本一一比對,發現皆採用越窯「細線劃花技法」,以及「對蝶紋飾」主題,但技法上卻有簡、有繁,從中推測每件珍品專屬年代,以及期間製作上的演變。

澎湖發現的越窯青瓷,與內蒙古公主墓(1018年)等比對中,看出越窯細線劃花技法、裝飾主題的一致,由此推測各個越窯青瓷的專屬年代。
研究提供/謝明良

謝明良認為,「樣式論」為區別越窯青瓷的重要依據,他進一步說:「由於裝燒技法的改變促使作品外觀發生變化,而陶工為追求作品的某種造型,以及裝飾效果,同樣也會全心投入讓窯具、裝燒道具更加精進,而此相輔相成,彼此不斷要求、相互改進的進程,也成了時代的重要烙印,具有編年、分期時的參考價值。」

簡單來說,製作瓷器的工具、燒窯等,都會有所更新,而這也反應在瓷器的外觀上,譬如紋路技法等,在專家眼中,也就成為劃分年代的可靠證據。

第三步 歸納年代

謝明良經由對比諸如龍門窯、上林湖窯等區標本的青瓷形制、圖紋進行推測,澎湖越窯青瓷標本的「Ⅰ類」和「Ⅱ類」相當於唐、五代,「Ⅲ類」則是北宋早期至南宋,這批文物年代跨幅非常大,從9世紀至10世紀早期,到10世紀中期,乃至11世紀初,日後若有學者、影視工作者想了解、還原當時代的生活細節,這些文物便成為很重要的依據。

謝明良提出讓一般人也能理解的生動說明:「設想你拍了肖像照,在30、40、50歲各拍了3張,多年以後,後人仍然可以從照片裡的形貌,辨認出年代的前後時間順序。」

隨後謝明良帶著寬慰感講著:「面對學問之海,我瞭解自己的淺薄,以及所在的位置。但這不是說我的所作所為就沒有意義,相反的,我也有我的貢獻,就算只是經由瓷品樣式定出年代這件事,也是有它的價值。」

謝明良對研究的堅持,正如那些一方面繼承過往技藝,二方面又不斷更新裝飾燒製工具、方法的陶工,每一種小幅度的躍進,都會回歸到更大的時間洪流中,留下獨一無二的印證!

採訪撰文/沈 眠
編輯/林俊孝
攝影/林俊孝

研究來源
謝明良(2001)。探索台灣海峽和澎湖發現的浙江越窯系青瓷。科技部(原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
謝明良(2005)。探索熱蘭遮城遺址出土的十七世紀陶瓷。科技部(原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
謝明良(2006)。從亞洲區域的角度看台灣出土的貿易陶瓷。科技部(原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