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之外,你所不知道的烏來:政大樂酷團隊的社區走踏

烏來,新北市南端的熱門景點。上山泡溫泉、逛老街,是許多人的烏來一日遊。傍晚人潮散去,遙望老街山腰處,有一棟房子靜靜地亮起燈,泰雅族的孩子暱稱它「有斑點的房子」。

「有斑點的房子」,其實是「政大∙烏來部落工作站」。由政治大學政治系特聘教授湯京平、民族系副教授王雅萍率領的「烏來樂酷團隊」,將廢棄工寮變身培力基地。部落的孩子像螢火蟲紛紛聚集,族人在「手作坊」開課分享串珠、烘焙等好手藝。這棟美麗的房子,見證了大學和社區相遇的故事。

樂酷團隊將廢棄老屋改造成「政大∙烏來部落工作站」,部落孩子稱它為「有斑點的房子」。
圖片提供 / 政治大學社會實踐辦公室

Doing Nothing But Everything的樂酷哲學

「大學如何影響並回饋社會?」從這個叩問出發,湯京平自2013年起組織跨科系的「烏來樂酷計畫」。「樂酷」(Lokah),是泰雅語的Hello,當大學走進部落,當研究者遇見族人,他們開始探究如何讓部落保有泰雅文化特質,適度與主流經濟「脫崁」(disembedded),反過來利用城鄉差距打造「made in烏來」的永續品牌,從「另類發展」的角度創生社區經濟。

位處南勢溪上游,被劃為「水源保護地」的烏來是大台北重要的水源區。長期以來,土地與水源使用受到限制,即使有豐富的天然資源發展觀光,當地的溫泉旅宿和老街餐廳多由漢人業者經營。族人想在烏來謀生,並不容易。

本地經濟發展受限,加上鄰近都市的就業拉力,部落青年紛紛出走台北,人口外流導致部落文化傳承斷層。尤其,樂酷團隊注意到,族人真正在意的,不只是單純的發展停滯,還有伴隨發展而來的不正義。

政治大學政治系湯京平教授帶領「烏來樂酷計畫」,創造大學與社區的夥伴關係。
攝影 / 黃詩茹

其實,最初和部落接觸並不順利。初次拜訪,族人就直白地說:「交朋友可以,做計畫就不要了吧?」來來去去的研究者,能為部落做什麼?樂酷團隊相信,歷史悠久的大學可以作為促進社會正義的參與者,師生和居民共同在社區場域中實驗解決社會問題的know-how。

邊摸索邊紮根,樂酷團隊提出Doing Nothing But Everything的行動哲學,身體力行先於理性思辨,避免象牙塔式的抽象思維,以具體實踐行動的展開,建構理性在人間的作用。在議題上「不挑食」,盡可能將觀察到的議題扣連回社區經濟的範疇,不陷入先入為主的成見和特定的操作模式,憑著頻繁的社區走踏,逐漸累積族人的信任感。

風災之後,從「你們」變成「我們」

2015年重創烏來的蘇迪勒颱風,是樂酷團隊的關鍵轉折。南勢溪上游的土石流造成大台北供水中斷,土地的超限利用再度成為新聞焦點。樂酷團隊深知,大學的專長不在於緊急救災,卻能利用研究能量與調查技術掌握災害全貌,以「深描」為災後重建打下基礎。

於是,他們調出衛星影像、航照圖等資料,定位坍塌點,對比風災前後的地貌變遷,釐清風災與部落開墾的關連,也對土地管制政策提出反思。除了落實管制,建議先根據真實地質地形重新畫定土地使用分區,才能從根本解決土地超限利用的問題。

樂酷團隊一方面以「助產士」的姿態「催生」災後的重建主體,傾聽地方詮釋、收集地方知識,以行動研究為方法歸納災害經驗,一方面尊重部落的議題選擇,和族人一起發現問題,並以研究資源為社區提供智囊。

風災後,烏來成了孤島,族人撤離到新店的「大豐社福館」避難安置。共食共寢的生活,孩子躁動,老人家也無法休養,聽到這個消息,樂酷團隊的師生主動募集物資前往陪伴,以課輔和手作緩解不安。充滿誠意的持續互動,讓樂酷團隊從「你們」變成「我們」,他們感覺自己被部落接納了。

樂酷團隊串聯學術資源,帶著泰雅織女走進博物館進行織紋調查分析,把文化「織」回來。
圖片提供 / 政治大學社會實踐辦公室

工藝復振 把文化「織」回來

重新發掘部落特色,需要尋找具有傳統文化識別,且令族人感到驕傲的產業。樂酷團隊很快地發現,泰雅族的織布文化是很好的切入點,從這個角度出發,他們自問:大學如何以知識創意發動創新引擎,扮演地方經濟的推手?

湯京平說,泰雅族非常擅長織布,尤其泰雅圖騰具有鮮明的識別性與文化深度。復振傳統織布工藝,打造文化體驗,既能深化烏來觀光,也能促成部落的合作經濟。織布,就是部落重新自我肯定的解方。

然而,織布工藝的復振之路並不平順。部落「四大織女」之一的周小雲女士無奈地說,三個女兒的成長過程中,也曾想傳授她們織布技術,卻都被拒絕了,「學校不會考,為什麼要學?」,三台織布機於是束之高閣。

加上長期都市化的影響,烏來的織布文化產生技術和記憶的雙重斷層。織女們年輕時離鄉工作,中年返鄉才重拾織布技術及圖騰,甚至連母親的織布都沒有留下。樂酷團隊再次思考:大學可以為織女做什麼?為了彌補傳承缺口,他們帶著織女走進台灣博物館的庫房,攤開七十多件從日治時代保存下來的傳統衣飾,織女們得以分析、整理織紋,重新把記憶中的圖騰織回來。

由政大與烏來織女合作的「小書籤計畫」,親手編織2,200張編織書籤祝福大一新鮮人。
攝影 / 黃詩茹

同時,為了傳承織女的好手藝,樂酷團隊從種植苧麻開始,摘採、抽取纖維、日曬、染色,從頭學習做工細膩的泰雅織布。並於2014年春天發起「小書籤計畫」,由政大師生和織女在三個月內親手製作2,200張編織書籤,作為大一新生的入學祝福。看似單純的「動手做」,其實也是文化體驗經濟的實驗場。

樂酷團隊的社會實踐有一幅行動學術的藍圖,其中,國際連結是一開始就設定的重點目標。因此,工藝復振作為計畫核心,除了校內和社區策展,第三年就前往北海道的白老、阿寒、二風谷等地展覽,並與愛努原住民的傳統工藝交流。隨後,樂酷團隊帶著織女們前往洛杉磯交流,從烏來到北國,再走向西方世界,登上國際舞台的泰雅織布,讓織女們對部落文化與自身手藝產生自信。

從書齋走向社區,串連點線面的實踐能量

透過數年的密集交流,樂酷團隊社會實踐的想像不斷開展。透過「小太陽計畫」,政大學生每週陪伴部落孩子舉辦文化傳承課程;協助福山部落舉辦「德拉楠創意市集」,讓部落產生全新的合作經驗,形成公共事務的討論平台,藉以蓄積部落動能。也發起「IT獵人計畫」,將數位學習技術帶入部落,輔助泰雅獵人記錄珍貴的山林智慧。

樂酷團隊邀請政大國際學生以「我看部落,世界看我」微電影計畫體驗社區實踐。
圖片提供 / 政治大學社會實踐辦公室

過程中,樂酷團隊也驚喜見證長期休眠的「部落會議」被重新喚醒。部落會議的運作,代表族人願意關心公眾事務,創造出公共性的對話空間與集體決策的機制,將個人利益轉化為公共議題,後續更發展出公基金及農業合作社等組織。

如今,湯京平帶領政治大學「社會實踐辦公室」延續樂酷計畫激發的行動火苗,持續串連各方行動社群。例如從烏來擴大至新店溪流域的「河域倡議」,期待將文化「光點」(spotlight)串連成文化「智帶」(brainbelt)。同時,由政大串連十五所大專院校團隊的「USR山水同盟」,將大學社會責任(USR,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的能量向外輻射。

由政大串連十五所大專院校的「USR山水同盟」,持續發揮大學社會責任(USR,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的影響力。
攝影 / 黃詩茹

社區工作,不期待一蹴可及,更多的是漫長等待與徒勞。不複製他方的成功模式,樂酷團隊走進社區發展在地經驗,和部落締結一段真誠的夥伴關係。湯京平形容,這段探險的路程宛如學術人的納尼亞之旅。過程中,反思學術名山的社會貢獻,也思索知識份子的社會責任,更帶著學生從真實的社會現象中學習。

這一趟以烏來為起點的奇幻旅程,作為學術人的另類志業,持續開創大學社會實踐的行動想像。或許,未來會出現更多具實踐精神的教師社群、解決社會問題的實作課程,甚至是校內創業培訓。行動學術的實踐知識建構正在涓滴累積,大學和社區,還有無限可能。

採訪撰文 / 許文薰
編輯 / 黃詩茹
攝影 / 黃詩茹

研究來源
湯京平(2013)。大學社會實踐的制度創新:政大與烏來的樂酷發展-大學夥伴關係與整合式社區治理的實踐。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
湯京平、王雅萍主編,《串:政治大學行動學術的實踐》(台北:政大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