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60年代到20世紀末,臺灣經濟始終能夠高速成長──臺大吳聰敏從數據看臺灣四百年經濟史

臺灣曾有一段期間被稱為「臺灣錢,淹跤目」(Tâi-uân tsînn,im kha-ba̍k),意思是財富多到像是潮水一樣,漫淹到每個臺灣人的腳邊,比喻當時的經濟環境很好。但是,臺灣並不是一直都是那麼富裕。如果你問今天年紀大於60歲的長者,大部分的人會告訴你,他們小時候的生活相當貧困。

「臺灣經濟從1960年代初期開始高速成長,人民的財富持續累積,至今不衰。」臺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吳聰敏於2023年完成專書《臺灣經濟四百年》,由數據解析臺灣自荷治時期以來的經濟。全書的最後一部分即分析1960年以來的高成長。

今年(2023)出版的《臺灣經濟四百年》分析荷治時期以來的經濟發展,重點放在所得水準的成長。
攝影/汪正翔

臺灣經濟從日治時期開始發展

吳聰敏將臺灣經濟發展史分為四段時期:一是荷治至清治末期;二是日治時期,三是1945年到1950年,四是1950年國民政府遷臺以後。清治時期,臺灣的經濟長期停滯,人民的所得水準上升是從日治初期開始。

「日治臺灣之前,滿清政府統治臺灣時間雖長,但消極治臺。對北京來說,臺灣不過只是個彈丸邊陲小島,無關緊要。」吳聰敏提到,但日本政府治理臺灣的做法完全不同。

日治初期開始,日本投入許多的資源推動基礎建設。最早是公共衛生與醫療體系,接著是交通建設、土地調查、戶口普查等。1908年縱貫鐵路全線通車,以及基隆、高雄港築港工程完成,使臺灣有了現代化交通系統。

「這些基礎建設便是臺灣現代經濟成長的起點。」吳聰敏指出,1905年土地調查事業完成後,臺灣的土地產權制度比日本本土更完備,也可能是全世界土地產權制度最完善的地方。他說:「土地產權明確是市場制度與經濟成長不可或缺的條件,同時也使國家的稅收更加穩固。臺灣今天的土地產權制度之運作,仍然是以1905年土地調查事業為基礎。」

1928年日本鐵道部於《臺灣日日新報》元旦特別刊之中,刊登臺灣觀光地圖。圖中繪有臺灣鐵道、車站全圖,並標註了臺灣的八景、十二名勝。
局部。圖片來源/wiki

二戰後的經濟黑暗時期

二戰末期,臺灣的經濟體制在1940年前後轉型為戰時的管制經濟體制。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臺灣由國民政府所接收。出乎許多人的意料,1945至1950年臺灣的經濟陷入黑暗時期,主要原因是,戰時的管制經濟體制並未回復為市場經濟體制。不幸的是,經濟管制所造成的米荒與惡性物價膨脹,都對社會產生重大的影響。

一般人認為,民眾在市場上買不到米的米荒情況,與惡性物價膨脹都是供給減少所造成。不過吳聰敏說,「供給少只會造成價格上漲,不會買不到米。米荒是國民政府的管制政策造成。」國民政府以強制徵購的方式,低價取得農民生產的稻米,目的是提供給軍公教部門消費。

吳聰敏進一步指出,惡性物價膨脹也不是因為生產不足,而是「經濟管制的結果」。戰後初期,國民政府忙於內戰,中央政府的財政赤字嚴重,因此,在接收臺灣之後,即從臺灣汲取資源。最有名的例子是糖業。日治時期的糖業都是民營企業,國民政府接收後,把四家糖業公司合併,變成公營的臺糖公司。

臺糖公司變成公營事業後,營運與訂價都受到政府管制,因而出現嚴重虧損,不得不向臺灣銀行借錢。因為臺糖公司是公營事業,臺灣銀行無法拒絕其借款的要求,導致貨幣發行量越攀越高。

除了放款給公營事業外,臺灣銀行也大量放款給政府機構。戰後初期,公營事業與政府機構是臺銀放款的兩大對象,臺銀被迫放款是臺灣戰後惡性物價膨脹的根本原因。

1949年底國民政府撤退到臺灣,臺灣銀行被迫印鈔票放款的情況在1950年代初期並無改變。主要原因是央政府的財政赤字有增無減,1950年軍費支出占中央政府預算的90%。吳聰敏感慨地說道:「在20世紀的一百年裡,我認為,那五年堪稱臺灣經濟最黑暗、社會最緊張的時期。1947年發生查緝私菸所引起的二二八事件,箇中原因也可以追溯是國民政府的經濟管制所致。」

出口擴張:比便宜更便宜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美國提供軍事與經濟援助給臺灣,才解決了中華民國政府的經濟困境。

「美援的影響不僅是提供金錢,更重要的是改變臺灣的經濟管制政策。」吳聰敏說:「當時美國認為,援助其他國家最好的方法,是促進其經濟成長;也唯有讓受援國家的經濟成長,才能讓局勢穩定下來。所以採取各種行動影響臺灣。」

但當時的國民政府原本採取經濟管制政策,後來為何會改弦易張,改採市場經濟體制呢?吳聰敏笑說:「美國人各種威脅利誘啊!」

臺灣的紡織業發展可往前推到日治時期,規模龐大,1950年代成長增加了十倍以上。圖為創立於大正八年(1919年)的臺灣織布株式會社,是臺灣首間以機械動力織布機進行生產的紡織廠。
圖片來源/wiki

吳聰敏舉例說明:臺灣紡織業從1950年開始全面發展。到了1952年,紡織業的產出已經足夠供應全臺人口穿用,如果繼續發展,產品可以外銷出口。但問題來了,因為政府管制匯率的結果,紡織品無法出口。

「假設美元匯率管制為1比20。也就是說在臺灣賣新臺幣80元的衣服,到了美國市場上,就要賣4美元。但是,其他國家出口到美國的衣服只賣3美元,結果根本沒有人願意買臺灣製的。相對的,如果匯率是1比40,則這一件衣服的價格變成2美元,自然更有價格的競爭力!」

1950年底,在美方負責臺灣經濟援助的機構──美國合作分署的推波助瀾下,臺灣啟動一些政策改革,其中之一就是把匯率調整為1比40。結果就是出口擴張的大爆發,臺灣經濟高成長的時代,來了。

臺灣經濟高飛的時代,來了

吳聰敏說:「經濟成長就是所得成長,用數字來看會更清楚。我以1967年和2019年的高職畢業生起薪相互比較對照,前者在當時的起薪是新臺幣480元。從1967年到2019年,臺灣的物價上漲為6.6倍,因此,以2019年的幣值計算,1967年的起薪等於3,168元。但相對的,2019年高職畢業生的起薪平均是25,260元,很清楚可以看到,在以上期間,薪資水準上漲為8倍。」

以上是高職畢業生為例。而如果看GDP(PPP)成長率,在1960到2000年期間,臺灣的GDP成長率高達6.5%,在全世界排名第一。吳聰敏指出:「在人類歷史上,像臺灣從60年代到20世紀末長達40年的時間裡,始終能夠高速成長的經濟現象,是極為罕見的,冠上經濟奇蹟之名,並不為過。」

1960年代的高經濟成長,除了紡織業之外,另一個重要的產業是電子業。美國的電視機製造產業,在1960年代已經全面發展。在激烈的競爭下,降低成本日益重要,因此,美國工廠相繼外移到其他國家,比如鄰近的拉美、南美,以及臺灣。

而且,當時許多國家因為歷史的因素,對於外資移入境內持保留態度,甚至可以說是不歡迎的。而臺灣的各種政策和整體氛圍,因為美援的關係,相對友善許多,這也造就美國廠商更願意來臺設廠。

吳聰敏分析道:「當時美國的勞力成本,高達臺灣人的15倍,工廠來臺無疑可以大幅降低生產成本,即便是加上運輸成本,都很划算。而且,臺灣人勤奮、組裝技術、品質優良和高效率,同時政府竭誠歡迎外資的政策,使得美國廠商爭相來臺設廠,這都厚實了臺灣的電子產業基礎。從這時開始,臺灣也逐漸從原有紡織業的勞動密集產業,轉向了資本、技術密集產業。」

市場經濟制度

經濟學家吳聰敏。
攝影/汪正翔

吳聰敏審視臺灣經濟四百年以來──尤其1960年代以後──的經濟政策,提出一個總結:「臺灣戰後以來經濟成長經驗,驗證了經濟學研究的結論。1945到1950年的惡性物價膨脹,就是管制政策所造成的。而幸運的是,美國對臺灣的經濟援助,促使臺灣轉向為市場經濟制度,也啟動了臺灣的高經濟成長。」

良好的經濟制度是經濟成長最關鍵的因素。經濟學家長期研究的結論是:市場經濟制度比起管制經濟更有利於經濟成長。

臺灣的IC產業和技術,得以從60年代以來,電視機的映像管加上電晶體、零組件等零件構成技術中發跡,與後來積體電路發展概念相結合。例如臺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臺積公司)於1987年成立,技術起先落後英代爾公司(Intel Corporation)。但30年之後,臺積公司後來居上,一躍為晶圓製造的領先者。除了遇到高階晶片成為現代科技不可缺少的零件之外,市場經濟制度也有益於產業發揮。臺灣在IC製造上的能力,讓臺灣的戰略優勢攀升,更是始料未及。

採訪撰文/沈眠
攝影/汪正翔
編輯/張傑凱

研究來源:
吳聰敏(1996)。1945──1949年的臺灣經濟。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一般研究計畫)。
吳聰敏(2003)。日治初期臺灣土地產權制度之演變及其影響。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一般研究計畫)。
吳聰敏(2005)。臺灣1905──1950年 GDP 之估算與長期物價統計。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一般研究計畫)。
吳聰敏(2008)。台灣經濟四百年。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學術性專書寫作計畫)。
吳聰敏(2023)。台灣經濟四百年。臺北:春山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