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水千山,按圖索驥,尋夢桃花源──石守謙談東亞各國不斷交流的心靈秘境

鎌倉幕府末期,幕府模仿南宋的臨濟宗五山,命名了五所寺廟為「鎌倉五山」。當鎌倉幕府滅亡後,後醍醐天皇命名了京都五山,以取代原有的鎌倉五山。後在南北朝時期,五山成為足利幕府的主要支持力量之一。京都五山包括:天龍寺、相國寺、建仁寺、東福寺、萬壽寺、南禪寺等。圖為建仁寺(けんにんじ)法堂。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日本幕府時代,京都「五山」禪寺的和尚,每天都非常忙碌。他們雖然是一群禪僧,但因為研讀佛經,懂得漢文,所以不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除了日常的佛事與經營寺院,還必須充當幕府的事務官。政府官員都不懂漢文,這些「中國通」和尚,要幫忙起草對中國、朝鮮的外交文書,參與貿易,甚至擔任外交使節。幾乎沒有一天能得清淨。

但忙碌的生活,還是有讓他們心情愉悅的時候。幕府在明朝初年就與之建立「朝貢貿易」,中國皇帝很慷慨地贈予宋朝的古董,如宮廷製作的陶瓷器、繪畫藝術等。這些珍品不但一代一代傳下來,而且持續增添、購買。作為負責與中國交流的五山禪僧們,也就得以不時親炙這些難得的文物。

尤其是「山水畫」。即便在現代,當我們看到山水畫時,都會不由自主為其高雅的美感所震懾、悅服,何況當時的東瀛僧侶,他們不但欣賞,更想要學習,自己畫作。

中研院史語所石守謙院士說:「山水畫是有高度哲學性的人為藝術,你看到外面的山跟水,不會想到山水畫,它要畫的不是現實,而是理想。」這種乘載理想與哲學的藝術品,很自然就深受志於修行的和尚們喜愛,也開啟了山水藝術在中日之間的投桃報李。

山水畫的尋寶秘笈──《圖繪寶鑑》

五山禪寺的和尚通曉中國文化,所以也必須負責幫幕府將軍採購新的藝術品。但他們比較了解佛教的相關文物,對藝術界的知識就相對欠缺,該怎麼辦呢?

石守謙說:「在網路時代以前,我們要知道國外的藝術現況,可以參考《藝術年鑑》。現在更方便,直接搜尋Catawiki、Sotheby’s這些國際拍賣網站,就有各種藝術品圖錄,以及藝術家資料。而在幕府的時代,他們若想得到這些資料,《圖繪寶鑑》就是最好的參考。」

《圖繪寶鑑》是元朝夏文彥(約西元1312-1370年)製作的繪畫百科全書,把歷代至元末的出名的畫家,逐個介紹,著名畫家通常半頁,小畫家則有半行敘述。雖然歷代評價不高,因為專家認為書中評論抄來抄去(還常抄錯),但在那個資訊不發達的年代,能像《藝術年鑑》那樣,告訴讀者有哪些藝術家,專長是甚麼,評價如何的書籍少之又少,《圖繪寶鑑》便成為很重要的藝術參考書。

當時中國開始有收藏文化,畫作往往需要有人寫題跋。以前能寫題跋的人,只有像趙孟頫(西元1254年-1322年)這樣同時有書畫能力,又富含知識的藝術家,但《圖繪寶鑑》出現以後,就算對於藝術知識沒那麼了解的文人,也可以參考本書來寫。因此,幕府得到這本書,如獲至寶,就從中翻查有甚麼作品沒收藏到,然後請經紀人遠渡重洋到中國去買。

石守謙道:「我們可以想像,這些經紀人到了中國,就拿著《圖繪寶鑑》對藝術商人翻著,說:『我要買這個人的作品。』雖然不保證會買到真跡,但《圖繪寶鑑》開了一扇門,讓中日的藝術品可以進行這樣的交流。」

企劃腳本/梁偉賢、林俊孝  美術設計/林柏希

這些經紀人從中國帶回來的藝術品很多,幕府將軍不見得全買,因此就要培養鑑定專家,來判斷真贗。各個地方比較有財力的諸侯,也想跟將軍收藏一樣藝術品,於是他們周圍也會形成專家群。這些專家一方面為上頭提供專業的服務,一方面也因為有機會看這些珍品,逐漸自己發展出繪畫技巧。而他們的品味,更影響著將軍、諸侯們的嗜好。

比如他們早在十四世紀就買到了南宋畫家牧溪、玉澗的作品。兩人都是禪僧,名氣並不高,中國的藝術界對他們毫不重視。但他們的作品卻被日本人視為第一流的收藏,原因就在於,這些幕府、諸侯的鑑定專家,都是禪寺的和尚。牧溪、玉澗都是禪宗,讓他們倍感親切,身為藝術文化顧問,當然引導上頭去欣賞、喜歡、購買,至今也都變成日本國寶級的收藏品。

宋朝畫家牧溪跟玉澗都是禪宗和尚,雖然在中國知名度有限,卻在日本大放異彩,圖為牧溪〈觀音猿鶴圖〉。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日本水墨畫之父,也深受《圖繪寶鑑》影響

雪舟和尚(西元1420年-1506年),是在室町時代(1336年-1573年),把山水畫跟水墨畫傳到日本的重要中間人。他曾經是相國寺的知客僧,對於中國書畫藝術,早已無限嚮往。1467年,他隨著幕府的貿易船來到中國,經杭州、鎮江、南京,一路北上,來到北京。

雪舟和尚是把山水畫跟水墨畫傳到日本的重要中介。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雖然與沈周(西元1427年-1509年,「吳門四家」之一,與文徵明、唐寅和仇英並為明代最重要的畫家)處於相同時代,雪舟在中國的三年期間,並不認識他。當時沈周還沒這麼有名,且與雪舟往來的,多半是宮廷藝術家。然而宮廷藝術那種歌頌太平盛世的畫風,不是雪舟能夠認同的。雪舟喜愛中國繪畫的「雲山」(雲氣很多的山水畫)系統,而雲山系統的代表人物,就是牧溪和玉澗。

至於雪舟是從何得知牧溪、玉澗的呢?便是通過《圖繪寶鑑》。藝術家需要清楚知道自己是站在甚麼位子上創作,所以雪舟很想知道云山系統是怎麼建構起來的?《圖繪寶鑑》給了雪舟這樣一個歷史架構,讓他能將自己置入這個脈絡,安身立命。

這就是東亞文化世界的分享。雪舟後來回到日本,將他在中國學到的畫技發揚光大,一代大師,影響深遠。

沈周(1427年-1509年),明朝畫家,吳門畫派的創始人,明四家之一,儘管在中國大有名氣,但因雪舟和尚對其不熟悉,在日本知名度不高。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日本摺扇在中國蔚為風潮

這樣的分享,並非全部從中國單向傳播,而是互有往來的。比如日本人學了水墨畫的技巧之後,也有成品回傳,在中國掀起潮流,那就是:摺扇。

日本的摺扇從宋朝開始就風行東亞世界,並為中國上層人士所喜,比如蘇東坡就非常愛用日本摺扇。中國官員出使到高麗的時候,高麗看到他們都拿扇子,也加入製造的行列,成為兩國貿易的一環。日本京都有一條街,專門賣朝貢或貿易用的扇子,「扇屋」很多,到現在還存在。

明朝之後,中國也模仿日本製造摺扇。扇子上可以作畫、提字,以山水為主題的畫作,造成流行,深受中國消費者歡迎。因為需求量很大,當時的畫家都畫作摺扇。畫一張立軸,在明朝時可能要好幾兩,但摺扇只要兩三錢,十分之一的價錢,就可以大量流傳。

這種風潮一直流行到20世紀初。石守謙形容:「民國之後,明朝的摺扇已經很貴。上海的上層人士還有拿摺扇的習慣,愛好風雅的人,提著唐寅畫的扇子去參加酒會,不得了,大家就會覺得你很有身分品味。」

日本的摺扇風行中國,中國也出現教人畫扇子的「扇譜」,傳回日本。書上的畫也給日本畫壇很大的影響。就這樣往來反復地你傳我,我傳你,大大促進了藝術的交流。

日本摺扇不僅促進中、日藝術交流,也在18世紀的歐洲引領流行。(圖片翻攝自:《扇物語》(東京:Pola 文化研究所,2008),津田紀代編,頁9。)
圖片翻攝/林俊孝

東亞各國對桃花源的共同追求

這樣的交流,不僅限於圖象與物品的往來。在精神上,中國對桃花源的追尋,也迅速傳染了東亞各國。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是個失落的夢,這篇文章描繪了一個無憂無慮、無政治、無戰亂、卻永遠找不回的理想世界,讓無數的後代文人輾轉反側。他們雖然沒去過桃花源,卻說出各種各樣的版本。《搜神後記》、《異苑》、《周地圖記》等書,都記載了不同版本的桃花源。唐代舒輿《錄桃源畫記》說他見過「古桃源圖」,宋朝的蘇東坡甚至還說他去過,但他們真的找到了嗎?誰也不知道。

到底哪個是真的呢?桃花源真的存在嗎?石守謙說:「桃花源存不存在,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去尋找。這個故事的主題精神,就是『尋找』。」

朝鮮王子安平大君(李瑢,西元1418年-1453年)就曾經夜夢桃源,而命宮廷畫家安堅(生卒年不詳),畫作〈夢遊桃源圖〉。後來還建造了「武溪精舍」,證明自己真的去過桃花源!其尋夢之苦心孤詣,可見一斑。

朝鮮王朝宮廷畫家安堅(生卒年不詳),〈夢遊桃源圖〉。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令人訝異的是,以桃花源主題的山水畫,竟也為五山禪僧所追尋。為何這些和尚會那麼喜歡桃花源呢?他們不是出家人,應該嚮往西方極樂世界嗎?石守謙解釋道:「當時五山中的南禪寺,是禪宗的基地。這些禪僧雖然因為俗務的忙碌,讓他們身不由己,但通過對桃源圖的鑑賞,卻可以讓他們做到『心隱』,提醒自己,要像尋找桃花源一樣,堅持自己超脫世外的夢。」

企劃腳本/梁偉賢、林俊孝  美術設計/林柏希

「意象」可以讓不同的人產生「共感」

石守謙認為,山水畫是在傳遞理想,而其中最具形象的是桃花源。事實上,桃花源裡頭是甚麼?沒有人知道,美食?好酒?服裝跟外頭一模一樣?你講不清楚。但每個人都能感受到桃花源的美好。

「這就是文化意象,」石守謙解釋:「意象比真正的形象更重要,不用講太清楚就可以明白。這個意象是中國的、日本的、還是韓國的?都無所謂,別人有了一個意象,你就不用自己重新建立,學起來就好。意象本來就是互相傳遞、互相分享的。」

石守謙認為,意象比真正的形象更重要,它不屬於任何國家,得以互相傳遞、分享,豐富了人們心靈。
攝影/林俊孝

由於這樣的分享精神,日本人對桃源意象的追尋,從幕府時代一直延續到現在。

京都朝北方開車40分鐘,一座偏僻的山上,是由神慈秀明會出資、著名建築師貝聿銘設計的「美秀美術館(MIHO MUSEUM)」。石守謙認為這是貝聿銘(西元1917-2019年)最好的作品,因為他的設計理念,就是模仿桃花源:「彷彿若有光的隧道」是通往桃花源的必要途徑,他們就在通往美術館的山裡挖個隧道;桃花源外是桃花滿地,他們因地制宜換成櫻花;庭園圓形的門,就是從桃花源來的山洞;桃花源裡有各種美食,美術館的商家也販賣各種健康的有機飲食。館內收藏的作品,不光有日本的,還有全世界各國的寶藏。

美秀美術館(MIHO MUSEUM)是位於日本滋賀縣甲賀市的私立美術館,創辦人為神慈秀明會創始者小山美秀子。建築由貝聿銘設計,於1997年開館,獲美國《時代周刊(TIME)》選為全球十大建築。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石守謙嘆道:「他們在1997年建好之後我就去了,非常感動,桃花源竟然在京都的山裡出現!」

臺灣以前也曾經有過桃花源熱潮,比如1986年賴聲川編導過「暗戀桃花源」舞台劇;1995年黃春明寫過《小李子不是大騙子》兒童劇,不時演出,並在2000年後承辦「新桃花源運動」,持續社區的綠美化工作。然而這種對理想世界的追尋,越來越罕見,現代人似乎更在乎流行、時尚,以及各種「小確幸」。

石守謙笑道:「現在偶爾去一些餐廳,能看到牆上掛著漂亮的畫作,也覺得不錯了。」或許,現代人的追求,已經和古人不一樣了吧!但只要看到漂亮的山水畫,能駐足欣賞,無論你是本國人、外國人,依然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意象,而從中得到片刻的「心隱」。這就是山水藝術的永恆魅力。

雪舟和尚〈秋冬山水圖(秋景圖)〉。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採訪撰稿/梁偉賢
編輯/林俊孝
攝影/林俊孝

研究來源

石守謙(1994)。宋元明之外銷畫──有關十三至十五世紀傳入日本之浙江繪畫的研究。科技部(原國科會)研究計畫。
石守謙(2009)。補助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圖書計畫規劃主題:亞洲美術史:近代台灣與東北亞關係美術史。科技部(原國科會)研究計畫。
石守謙(2012)。《移動的桃花源》。臺北:允晨文化 。本書獲科技部人文及社會科學領域「2020最具影響力研究專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