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來自齊國,老子不等同於道家 師大陳麗桂帶你了解「黃老思想」

師大國文系陳麗桂,在其著作《老子異文與黃老要論》,試圖帶你了解「黃老思想」。
攝影/林俊孝

「黃老」是戰國時代興起的學術思潮,諸子百家爭鳴和它有深切的關係。然而一直到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出土黃老帛書前,學者除了「清靜無為」之外,無法得知其詳細內容,更不清楚它是西漢「文景之治」的指導思想。

「黃老」到底怎麼出現?後來又為何消失?黃老研究的代表學者師大國文系陳麗桂,在其著作《老子異文與黃老要論》中有深度剖析。她語帶神秘地說:「黃老就是《史記》司馬談『論六家要旨』所說的『道家』!」

也許你會生疑,「道家」不就是「老莊」?怎會是黃老?莊子跑去哪?「黃」又是誰?怎麼會跟「老」綁在一塊?

陳麗桂笑道:「因為齊國被田氏篡位了。」

姜太公隱居垂釣於渭水之濱,武王前往拜訪,邀他入朝輔政。
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明朝戴進《渭濱垂釣圖》。局部。

尊賢容眾、崇尚事功的立國風教

當年周武王(1076 B.C. – 1043 B.C.)消滅商朝、建立周朝,姜太公功勞最大,受封於齊。齊國位居東海之濱,夷族的原民文化根深蒂固,於是太公「因其俗而簡其禮」(尊重、順應當地文化來治理,不將整套周文化強加上去),果然快速安定秩序。

姜太公本是周武王「尊賢」而禮聘出來輔政,因此他治理齊國,也非常尊重、任用賢才。就算後來田和(?- 385 B.C.)篡位,承接姜齊富厚的政治、經濟遺產,也依然秉持著這股精神,才能延續齊國強大的霸業。

《戰國策》記載:田齊宣王(350 B.C. – 301 B.C.)見顏斶,說:「你過來!」顏斶也說:「大王過來!」宣王很不高興,臣子對顏斶說:「你是臣,可以叫君過來嗎?」顏斶回答:「我聽大王的話過去,是貪慕權勢;大王聽我的話過來,卻是愛才。」最後宣王服輸。這就是齊國「尊賢容眾」立國風教。

陳麗桂說:「齊國一面背山,三面環海,雖然可耕地少,缺乏發展農業的條件,卻有豐富的大海資源,適合經商;商人遊走天下,機靈多智,注重現實而講求效率,因此齊人也崇尚事功。」靠著這種崇尚事功、尊賢容眾的精神,齊國長期國力雄厚,從姜齊的桓公開始就是春秋首霸,一直到戰國的田齊,依然號稱「東帝」。

就在這裡,他們塑造了「黃帝」

過去諸子僅談堯、舜、禹、文武等聖君,從未提及黃帝,但在稷下學者鑄造下,黃帝戰蚩尤、敗共工、滅炎帝的各種傳說,在戰國中期傳揚開來。
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宋朝《夏禹王立像》(局部)

田齊為了改變「篡位」的不良印象,開辦「稷下學宮」(相當於現代的中央研究院),用優厚待遇,廣聘各國賢才。管吃、管住,不予官職,只談學問;一人來、或一群來都歡迎,而且可以自由來去。一時羣賢畢至,當代著名的學者,如孟子、荀子、鄒衍、慎到、宋鈃、尹文等,都曾來過,助長了中國學術史上「百家爭鳴」的輝煌盛況。

傳說中,黃帝(約2711 B.C. – 2599 B.C.)原是數千年前的原始部落領袖。過去儒、墨推崇古聖王,都曾講述堯、舜、禹、湯、文、武,卻從未提及黃帝。在稷下學者塑造下,黃帝戰蚩尤、敗共工、滅炎帝的各種傳說,以及掛上「黃帝」之名的各種著作,霎時豐富地傳揚開來。

陳麗桂解釋:「姜齊是炎帝後人,而黃帝是接續炎帝之後的部落領袖,所以田齊就奉黃帝為祖先。這是為了顯示自己也有高遠的來歷,取代姜齊,只是光榮歷史的再現。」從此,以稷下學宮為核心、大量附會黃帝的各家各派著作紛紛出籠,造成盛大的學術思潮。

田齊原本來自陳國,東周時期偉大思想家──老子(571 B.C. – 471 B.C.)是陳國人,他注重精神的清靜超越,也多談治國的無為之理,與田齊承繼姜齊霸業的宗旨相合。於是,一種「治身」與「治國」並重,以黃帝為標幟、以轉化的老子思想為核心的「黃老思想」便誕生了!

將玄虛的「道」,落實為能操作的「術」

一般我們將老子歸屬「道家」。道家一詞,首見於《史記》司馬談(140 B.C. – 110 B.C.)〈論六家要旨〉,他說:「其為術也,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

意思是說,道家以《老子》清虛、卑弱為重要精神原則,是因循客觀規律,又兼融陰陽、儒墨、名法等各家思想的統御之「術」。

司馬談的這個定義,過去讓學者一頭霧水,因為印象中,《老子》不但崇尚「無為」,反對「有為」,而且反對「名」、反對管理,更經常批判儒家。如何是一種治國之「術」?還兼採各家思想?

田齊來自陳國,而陳國有位偉大思想家──老子,稷下學者轉化其思想,掛上黃帝招牌,附會黃帝事蹟,「黃老思想」因此誕生。
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明朝張路《老子騎牛》。局部。

直到1973年,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經法〉等「黃老帛書」後,學者才恍然大悟:司馬談所說的「道家」,指的正是「黃老道家」!

黃老之學如何兼採各家之說?簡單來說:

  • 天地有「道」,所以大自然規律地輪替運轉,萬物生生不息。「道」就是天地運轉的「度」、「法」、規律。所有人事作為(包含衣、食、住、行、祭祀、農事、政令、教育、使用物品等)若能配合自然規律來操作,必能如天地般平穩順遂、生生不息。這是「因陰陽之大順」。
  • 理想的領導者應該沉穩、淡定,依循法規運作,而隨機應變,就各類人材的專長、能力(「形」),給予適合的官職(「名」位),並考核其業績是否相符,如此「循名責實」,管理會更精簡有效。這是《老子》的「虛靜無為」與法家「刑名之術」的參採結合,為「撮名法之要」。
  • 法令的訂定,緣起於民間的需求與認可;立法的君主要率先奉行,才可以推動,這是儒墨的「民本」。

受到黃老的影響,漢代大儒陸賈、賈誼、董仲舒等學者,都有這種兼具儒、道、名、法和陰陽的黃老素養。司馬遷寫〈五帝本紀〉,把黃帝升格為中國歷史第一帝,從此「炎黃」取代了「黃老」,成為中國人普遍的共識與溯源。淮南王劉安(179 B.C. – 122 B.C.)主編撰的《淮南子》,更是黃老的集大成之作。

黃老之治為漢朝打下穩實基礎 

秦朝以嚴刑峻法治國,殘酷嚴控,勞役永無休止,弄得民不聊生,終於走向滅亡。漢初改變策略,採用黃老思想,得到了極好的成效。

漢高祖打敗項羽即位之後,長安經濟瀕臨破產,不得不在內政上「與民休息」;外交上,和親、懷柔,盡可能不打仗;同時頒布「推恩」之令,讓諸侯可以自行將封地分封子孫,於是封地一代一代地縮小,諸侯實力變弱,無形中消泯了中央與地方的矛盾對立。

陳麗桂說:「漢文帝(180 B.C. – 157 B.C.)和漢景帝(188 B.C. – 141 B.C.)都是黃老之治的典範人君,司馬遷卻說他們『頗雜刑名』,就是指他們施政『陽道陰法』──表面上『清靜』不干預,骨子裡卻是法家高效的刑名管理。」

跟秦朝不同的是,黃老之治簡化各種法令,又減輕刑罰、勞役,力行節儉,蕭規曹隨,讓社會生產力逐漸恢復。到了漢武帝(156 B.C. – 87 B.C.)繼位,全國各地糧倉滿溢,終於有實力放手改革政治,討伐匈奴,開疆擴土。

企劃腳本/梁偉賢  美術設計/林柏希

黃老精神的傳衍 

然而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黃老治術」由權力核心淡出。但黃老精神沒有消失,它融入中國文化的血脈之中,普遍表現在:

  • 政治上,力求溫潤合宜,有效卻不苛刻的管理精神和原則。
  • 養生方面,開展出中醫漸進而長期療養、調補的精氣養生論。中國古代有名的醫典《黃帝內經》,就是黃老養生、醫療之學的理論紀錄。
  • 宗教上,「道」被「戒」化為教規,或具象化為「太上老君」,成為華人普遍崇奉的生活戒律、信條與神祇──也就是「道教」信仰。

企劃腳本/梁偉賢  美術設計/林柏希

陳麗桂說:「《淮南子》曾為黃老提出一個『宜適』的新價值標準,來取代老子虛無難捉摸的『道』。所謂『宜適』,就是恰當好用,容易遵循,而且在乎他人感受,讓大家可以成就自我;是一種溫暖、清簡的心量,放大空間,講求效用,不勉強、不霸道。這與現代民主社會的理想相當吻合。」

因此《淮南子》也說,君臣關係是「相報之勢」:老闆提供工作,夥計好好做事,大家雙向回報,公平而尊重,這就是「宜適」。而現代人最需要的,正是這種溫潤包容、不霸道的「黃老精神」。

陳麗桂認為,相較於其他學說,黃老思想講求實用,多元包容關照,在乎他人感受,跟當代民主社會理想相當接近。
攝影/林俊孝 

採訪撰稿/梁偉賢
編輯/林俊孝
攝影/林俊孝

研究來源
陳麗桂(2020)。漢代思想與思想家。臺北:五南出版社。
陳麗桂(2020)。老子異文與黃老要論。臺北:五南出版社。
陳麗桂(2015-2018)。從各《老子》異文探討其思想之歧分與版本之價值。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一般研究計畫)。
陳麗桂(2013-2016)。「道」的異稱與衍化──以近年出土簡帛文獻為討論核心。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一般研究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