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對美的事物感興趣,高中開始囊括各大美展獎項,看似要從事藝術創作的少年畫家,後來卻走了一條截然不同的醫學設計之路。
「上次回臺藝大演講,學弟妹的表情都是一臉詫異,在想『這個學長到底哪裡來的?』因為我講腦神經科學、談醫療輔具,他們覺得怎麼和自己學的落差那麼大」,臺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教授曾俊儒笑著說。
在藝術與科學之間走跳的曾俊儒,懂美學也懂工程,從電影中捕捉創新靈感,也講求實驗室的科學數據。這樣結合左腦和右腦的設計思維,他想為即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的臺灣打造一個怎麼樣的未來?
曾俊儒因學習繪畫與雕塑接觸解剖學,後來也成為醫學設計的養分。
攝影/黃詩茹
醫學不能用猜的:從使用者出發,重新定義工業設計的角色
對曾俊儒來說,設計的核心就是「解決問題」。
「不管開發什麼產品,都是為了提供解決方案!」因此,「定義問題」便十分重要,「問題是什麼?誰產生這個問題?要怎麼解決它?」曾俊儒強調,定義問題其實就是在做使用者研究、了解使用者需求。
「比如腦性麻痺兒童的家長會自行開發輔具,很多都是設計師沒有想到的東西,為什麼?因為市面上沒有任何產品能滿足他的需求,只好自己做」。曾俊儒說,要知道問題在哪裡,就必須做研究,「尤其醫學不能用猜的」。
然而,他發現,在傳統產品開發的作業流程中,市場調查與使用者需求的研究經常被忽略。「資訊工程師要等所有要求都列出來才能測試功能規格,之後工業設計師再加入,很多人都只能做外觀」。如此一來,往往到後期才發現產品不符合市場所需而回頭修改規格,徒增許多成本。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曾俊儒運用「同步工程」(Concurrent Engineering)的方式,讓工業設計在產品開發初期就參與進來,透過跨域平台串連不同的專業人士。「我一直相信,創新發展是有方法可循的,而且是有機的,它是一種系統性思考。系統思考其實就是在談複雜問題的規律」。
透過同步工程串聯不同專業的思維,對品質、成本、生產流程與使用需求做更完整的規劃。
圖片來源/Pixabay
那麼,創新產品的規律是什麼呢?
曾俊儒提到,創新產品需要「管理」、「工程」與「設計」三大領域的加入,這些專業人才有各自的背景和術語,彼此溝通時常遇到挑戰,「但他們有個共同的焦點,就是使用者」。
於是,以使用者為中心,曾俊儒提出一套「創新產品設計與開發方法」(Innovative Product Design and Development Approach,IPDD),其中包含定義市場機會(Identify opportunity)、了解機會(Understanding opportunity)、機會概念化(Conceptualizing opportunity)、實踐機會(Realizing opportunity)與成果展現(Showing results)五個階段。
這套流程也被曾俊儒稱為「5O方法」,就像一個GPS,能指引產品設計師有系統地瞭解使用者的需求、找到市場機會,而不是沒有方向地盲行。
「創新產品設計與開發方法」的五個階段。
繪圖/鄭喬尹
用「5O方法」打造全方位、多角度的高齡照護
曾俊儒主持的「全方位智慧型健康照護服務模式暨平台」 (Intelligent Comprehensive Interactive Care,ICIC) ,便是依循「5O方法」設計出長者專屬的全方位健康照護。只是,當大家都在談高齡照護,市面上也充斥各式輔具時,為何還要設計這樣的產品呢?
曾俊儒先從使用者經驗來「定義市場機會」和「了解機會」,他觀察到目前高齡照護產品普遍存在兩個問題。首先,沒有區別不同年齡層的需求差異,「65歲以上都被視為『高齡』,但每十年都有世代差異,健康長輩和失能長輩的需求也不同,但全球現有的系統都沒有完整了解不同階段有哪些需求。70歲還很健康,需要的照顧不多; 80歲開始嚴重退化,需要功能性輔具、電動輪椅、外骨骼支架協助行走」。
其二,是許多健康照護系統專注於生理監測,強調系統的功能性與安全性,服務模式卻未必照顧到使用者需求,忽略長輩無法快速適應科技的問題,以至於接受度不高,無法被市場廣泛使用。
曾俊儒強調,設計並非只有「產品」,還有「系統」與「服務」,尤其醫學設計必須考慮這三大要素,才能確實提升醫療品質。「例如,產品做出來後,要如何讓不熟悉科技的長者願意使用,就需要將教育訓練、情境、誘因都設計到軟性服務中」。
看到這些問題, ICIC計畫便以高齡者為中心,串連產品、系統與服務,透過智慧科技照顧各年齡層長者在食、「醫」、住、行方面的不同需求。簡單來說,ICIC系統包含「健康醫療大數據資料庫」與「健康醫療友善平台」,長輩可以透過平台連結到他需要的醫療資源;醫師則利用系統為長輩設計居家健康管理與復建計畫;資源開發者可以蒐集營運數據,並運用平台做為營銷通路;而研究者也能利用大數據進行相關研究。
「全方位智慧型健康照護服務模式暨平台」透過智慧科技,照顧長輩的食、「醫」、住、行。
繪圖/鄭喬尹
接下來,就進入到「機會概念化」與「實踐機會」的階段,曾俊儒說,團隊在這個階段面臨許多挑戰。「當時從電子、晶片設計、軟體到醫療知識,跨足很多領域,有些已經不是我熟悉的範圍,加上大量資訊(如各種疾病病徵)的蒐集與導入,一一克服這些關卡就像爬百岳,是一段辛苦也喜悅的過程」。
當時,協助參與測試的長輩就問曾俊儒:「曾老師,這個我們要去哪裡買?」老人家的期盼,曾俊儒一直放在心上,提醒自己「產品必須要能落地」,持續將 ICIC推動至「成果展現」,也就是商品化的階段。
他語重心長地說:「很多研究計劃或學研技術做完就躺在實驗室,很可惜,如果能商業化,技術就會不斷迭代。但這也是困難的地方,目前ICIC正在努力串連,希望能夠落地,甚至走出臺灣,面對更真實的情境和需求,對學術研究會更有意義。」
「全方位智慧型健康照護服務模式暨平台」後臺介面示意。
圖片來源/曾俊儒提供
醫學設計除了功能,還有美和感性
工業設計的產品百百種, 曾俊儒選擇研究醫療照護產品,想要解決什麼問題呢?他認為, 「就醫療而言,光達到功能性的康復(recover)是不夠的,還要兼顧品質,讓病人能接近自己理想的生活狀態。這件事不是工程專業就能完成,必須要有設計介入」。
「醫院治好一個傷患,讓他能再次行走,但走路的品質如何?或者癌末病人,臨終這段路如何走得好、心理如何準備?」曾俊儒說,這些都是醫療中重要的人文與科學問題。
那麼設計可以如何介入醫學,讓每個人得到更好的照護品質呢?回歸到使用者,曾俊儒認為,醫學設計不僅要講求功能和臨床效能,還要符合使用者需求和經驗,產生最佳的產品使用服務體驗,進而創造差異化的使用者感知價值。
工程可以解決功能上的問題,而設計能解決認知上的問題。他問道:「為什麼很多長輩不願意帶拐杖出門,寧可帶雨傘?因為他們不願意被別人認為自己老了,這其實是心理層面的問題。如果我們將拐杖設計成精品配件,長輩可能就願意用了。認知的改變很重要,可以讓人跨出這一步去使用產品。」
曾俊儒強調,產品、系統與服務缺一不可,有誘因才能提升長輩使用的意願。
圖片來源/Unsplash
就像對許多人來說,到醫院就診通常不是件愉快的事,尤其冰冷的檢測儀器讓人備感疏離。近年來,醫療器材也開始經歷人性化的「變身」,開始關心病患的 Kimochi(心情)。
「什麼形狀、材質、顏色的醫療儀器會讓人感到更友善、更親切呢?」希望改善患者的使用感受,就是「感性設計」(Kansei design)的思維。
曾俊儒說,這個概念源自日本的「感性工程」(Kansei engineering),初期在探索汽車線條設計「怎樣是陽剛的、怎樣是陰柔的」,以生產出適合男性與女性消費者的產品。「雖然不同時代背景的美感經驗會有差異,但人們的大腦一直在對產品造型做相關判別。感性設計就在思考如何將這些判別運用到產品設計上,帶給使用者舒服的感受」。
於是,醫療儀器逐漸跳脫金屬的機械造型,曲線更加柔和,材質更加親膚,甚至會結合情境設計,「早期小朋友進入冷冰冰的MRI(核磁共振影像掃描)中會害怕、哭鬧,後來MRI結合影像技術,設計出與卡通人物交談的情境,讓孩子能放鬆、順利地完成檢查」。
設計有一種功能,是指示未來
近年越來越多科技導入健康照顧的產品,例如Apple Watch和小米手環,可以協助搜集與監測生理數據。曾俊儒說:「精準醫療需要大數據,如果越多人願意戴,就有越多數據可以協助醫療人員判斷」,他相信醫療產品從醫院走進家庭,也是未來的趨勢。
血壓計過去也是在醫院使用的設備,如今已廣泛走入大眾家庭。
圖片來源/Unsplash
「我能想像的未來,以後的醫院可能不像現在有幾千床,而且不是民眾去就診,而是醫師走入家庭,名醫也能透過視訊到偏遠地區行醫,甚至視訊診療也有機會觸診,這些都是可以實現的未來」,曾俊儒說,「設計有『指示未來』的功能,現在聽起來雖然是很大的夢,但只要知道需求,想辦法落實,前瞻型設計也可以在五年、十年內達成」。
然而,不管這個未來如何,都離不開人 。「不了解人,就不會了解需求。從人文的角度出發,設計符合使用者需求的產品,才能改善人的生活品質,必須『以終為始』去思考。」
曾俊儒認為,除了醫護,管理與設計人才也能夠協助解決醫學臨床的問題。
攝影/黃詩茹
尤其醫學設計橫跨複雜的專業領域,為了倡導以人為中心的產品、系統和服務,曾俊儒於2018年成立「臺灣醫學設計學會」,除了整合設計學和應用科學的知識,也協助媒合醫界、學術業與產業界的專業人才,「目前幾乎每一科的醫生都有,至少是一個合作的契機,不然一般人要去敲這個門是有難度的」。
他也提醒學生,做設計必須有工程的訓練,天馬行空的想法,終究需要落實。「尤其是做醫學設計,你和醫生討論,他們只看實證(evidence base)。你有沒有理論依據?能不能被驗證?」
迎接超高齡社會,需要科學思維,也需要美學涵養,更需要研究與設計的能力。唯有結合人文與科技,平衡美感與功能,才能好好解決醫療過程中遇到的疑難雜症。
採訪撰稿/翁筠婷
編輯/黃詩茹
攝影/黃詩茹
曾俊儒(2015)。以高齡者為中心之全方位智慧型健康照護服務模式暨平台建置開發與導入。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吳大猷先生紀念獎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