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中風、心臟病絕交 中正翁嘉英談保護心血管健康的心靈之道

中正大學心理學系翁嘉英教授透過臨床研究發現,一個人的性格、情緒、壓力與生活方式,甚至於社會加諸的期待與要求,都可能對心血管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攝影/黃國彰

一名個性火爆的董事長年事已高,兒子卻不願意繼承父業,某天父子倆在辦公室激烈爭執,董事長在震怒之下突然神情痛苦地緊抱胸口,昏厥倒地、緊急送醫──這是台灣八點檔常見的經典橋段。你可能也聽過「氣急攻心」或「我會被你氣到心臟病發」的說法,這些對急性心臟病發的通俗描繪有科學根據嗎?情緒會如何影響一個人的心血管健康?

長年來,心血管相關疾病在國人十大死因佔至少三項(2019年國人十大死因:第二為心臟疾病、第四為腦血管疾病、第八為高血壓性疾病)。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高血壓、腦中風、心肌梗塞等泛心血管疾病平均每年在臺灣奪走超過三萬條性命,更別提導致失能或其他後遺症的患者數。中正大學心理學系翁嘉英教授在臨床實務與研究中看到,這項糾纏無數臺灣家庭的生理病症,原來和我們的心理世界有著密切關聯:一個人的性格、情緒、壓力與生活方式,甚至於自認為大家都該信奉的社會期待與要求,都可能對心血管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心理與心血管,這兩個『心』其實息息相關。」

急性發作的心血管疾病,背後有不可忽略的慢性過程

遍佈人體全身的血管,每一秒都隨著心臟搏動,輸送血氧與其他養分到體內各部位的組織,一旦重要的血管阻塞,得不到血氧的組織很快就會壞死,進而危及性命。俗稱的心臟病發,大多指負責供給心肌血氧的冠狀動脈發生阻塞;如果是腦血管阻塞,就是所謂的腦中風。

當一個人情緒激動,通常伴隨心跳加快、血管收縮、血壓上升的自主神經反應,這時再加上血管內的凝血與發炎機制也被啟動,進而就可能加速動脈粥狀硬化(atherosclerosis)的速度,長期累積下來,造成血管阻塞。「如果把血管想像成河道,突如其來的情緒爆發就像一場洪水,把河岸沖壞。」翁嘉英進一步解釋,「當血管中的內皮細胞(endothelial cell)破損,身體便會啟動凝血機制以進行修補,同時啟動發炎機制將脂肪包覆於管壁中,這樣一來,等於加速動脈粥狀硬化的速度。」

情緒除了造成長期慢性的血管堵塞,急性情緒壓力的角色亦不容忽視。血管內壁突起的纖維斑塊(由凝血斑塊加上包覆於管壁內的脂肪所形成),在激動情緒所引發的心跳血壓擾動下,容易破裂形成血栓(thrombosis),進而堵住了前述長期累積而狹窄的血管,情緒壓力下的血管急速收縮惡化這個過程,導致血液流不過去,造成急性心肌梗塞發作。失去血氧供應的心臟組織,很快就會壞死。

血管分秒伴隨著心臟搏動,輸送血氧、其他養分到體內各部位的組織,一旦重要的血管阻塞,得不到血氧的組織很快就會壞死,進而危及性命,即俗稱的心臟病發、中風。
圖片來源/pixabay

這麼說來,八點檔董事長心臟病發的橋段確實有些道理。但實際上,情緒暴怒只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就如河道地貌大多源自長期的地質過程,一條健康的血管本該乾淨且暢通,只是隨著年齡增長逐漸淤塞。除了高油脂高膽固醇的飲食習慣、抽菸外,生活中的慢性壓力與情緒緊張,都在持續累積血管內的纖維斑塊(即粥狀動脈硬化的元兇)這些才是影響心血管健康更劇、卻緩慢而不易察覺的慢性過程。

所謂「氣急攻心」是劇烈情緒波動伴隨心跳、血壓急速上升,造成血管內斑塊剝落,進而引發凝血反應,形成血栓的急性過程。然而,血管斑塊的來源終究是個人長期生活習慣、心理與社會壓力因素等慢性過程的累積。
企劃腳本/林義宏  美術設計/林柏希

翁嘉英提到一篇經典文獻,指出心理因素在急性心肌梗塞發生的後天危險因子中佔有32%的影響。人類的性格、情緒、壓抑與壓力,如何在生活中緩緩累積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心理危險因子:敵意性格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每個人的情緒反應卻大不相同。有些人長期傾向對身邊的人事物抱持負面的態度與認知,時不時生氣動怒,心理學上稱為「敵意性格」。

當一個人習慣性暴怒或情緒緊張,等於陷入內皮細胞破損與凝血形成血栓的惡性循環。臨床醫學已知敵意性格是動脈硬化、冠狀動脈心臟病的危險因子,翁嘉英則帶領學生進一步以實驗方法探討敵意性格和血管健康的關聯。

不用侵入性的測量儀器,如何得知血管的健康狀態?「我們看血管彈性。」研究團隊利用血壓計搭配超音波儀器,觀測血管在血壓帶加壓、放鬆後彈開的比例。血管彈性越低,即硬化程度越高,表示血管已經淤積了長期憤怒造成的血栓與斑塊。結果發現:敵意性格越高的人,血管果真比較缺乏彈性

部分人們長期抱持負面態度與認知,心理學稱之為「敵意性格」,久而久之也影響到了心血管健康。
圖片來源/pixabay

「這些研究參與者並不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卻能看到這樣的研究結果,」翁嘉英驚訝的說,「敵意的效果竟然這麼顯著,我自己也被嚇到了。」

心理危險因子:壓抑敵意

面對壓力,人體會自動進入備戰狀態,啟用不經意志控制的自主神經反應,如前述的凝血與發炎機制、心跳加快與血壓上升,都是演化上有助於物種存續的生理機制。

「可是現代人面對的壓力情境不再需要打鬥求生,反而更常要『壓抑』。」翁嘉英解釋,敵意、憤怒會引發心跳、心輸出量上升的自主反應;但壓抑情緒表達、肢體動作的習慣,卻會造成身體周邊血管反射性收縮,將過量的血液擠回軀幹核心,久而久之,便容易造成高血壓。

「當你在壓抑,自主神經反應卻已經先行,被壓抑的情緒無以宣洩,凝血與發炎機制依然在運作,反而變成血管的負擔。」翁嘉英說。

考量台灣本土文化特性,翁嘉英特別從敵意性格中區分「壓抑敵意」的子類型,並發現壓抑型的人在回憶並述說自己的生氣經驗後,儘管經過一段時間,血管的收縮反應卻遲遲不會消失。「就像講完以後,他繼續在心裡拿這件事折磨自己──『目睭金金人傷重(指人碰到無可奈何的困境時,眼睛瞪得大大的,宛如失去靈魂)』。」她說,「至於表達型敵意的人,他們話講完也生氣完了,血管很快彈開。」

翁嘉英提醒,壓抑情緒表達、肢體動作的習慣,久而久之,容易造成高血壓。
攝影/黃國彰

清心減壓營:安定下來,認識自己,改變生活

研究釐清了心理與心血管的關聯,但解方呢?「依照心理學定義,性格是一個人難以變動的穩定特質,我們能怎麼辦?」翁嘉英笑著說,「我當時的想法很簡單:做做看才知道!」

翁嘉英與大林慈濟醫院心臟內科合作的「清心減壓營」就這樣誕生了,一系列為期八週的心理介入方案,以冠狀動脈心臟病患者為治療對象,嘗試藉由撫平他們躁動不安的心理世界,減緩心血管健康繼續惡化的趨勢。

清心減壓營的第一步是心理衛教與放鬆訓練。理解情緒與心血管健康的關係後,患者們開始學習放鬆全身肌肉,讓呼吸變慢、變深、變均勻。翁嘉英提醒,不論靜坐、瑜珈、散步、氣功、正念,只要能安定自己,都是可行的做法,「先把自己安定下來,才有可能重新整理自己。」

第二步是自我覺察。「人的心智通常周遊在外:我要比別人更好、比別人強、獲得什麼成就、開好車、住好房……這些東西都在外面。」她話鋒一轉,「現在,你要把心思轉回自己身上:你在生活中體驗到哪些情緒?你喜歡哪些時刻、不喜歡什麼事物?」療程循序漸進,唯有認識自己的真實喜好,才能前進下一個關鍵步驟──做一件讓自己開心的事──從一個點開始,改造充斥壓力與負面情緒的生活。

清心減壓營透過兩步驟:心理衛教與放鬆訓練、自我覺察,幫學員逐漸改造充斥壓力、負面情緒的生活。
圖片來源/翁嘉英

做一件讓自己開心的事?

翁嘉英回憶起曾向清心減壓營學員們提問:「上次讓自己開心是什麼時候?」起先現場一片沉默,後來有位婦女拍桌怒吼說:「憑什麼要我放下家務,去做讓自己開心的事;怎麼可以放下工作,去摸魚偷閒呢?」

翁嘉英這才發現,人們之所以充滿負面情緒、習於壓抑、受困於心理壓力與不健康的身體,背後或許存在更深層的社會文化根源。除了學習如何處理憤怒、敵意、壓抑,或如何降低自主神經反應對身體的傷害,真正治本的解方,應該回到一切的上游:「減少壓力源」。

或許,危害身心健康的壓力是「虎姑婆」

「小時候,爸媽告訴我們:你要是不乖,半夜就會被虎姑婆抓走、吃掉手指頭。」翁嘉英緩緩地說,「就像我們從小被教育,如果不照別人的要求做──好好讀書、考試、工作、賺錢──以後就會碰上非常嚴重的後果。這些災難預期心理不斷在我們身上造成壓力,直到年紀大了,才發現人生中曾經產生的很多疑懼,其實來自根本不存在的虎姑婆。」

「但是,考試成績差,上不了理想大學,沒達到他人期待,人生就完了嗎?」翁嘉英問,「人非得活成這樣不可嗎?」我們能不能有其他的選擇與彈性?

無形的社會期待、具體的親友目光,加諸各式各樣的「應該」在我們身上;然而,這些「應該」所許諾的好處卻不一定是我們自己真正需要的,關於「如果你做不到會怎樣」的威脅更不見得是事實。「虎姑婆」式的魔咒讓我們活在憂慮與壓力之中,為了實現那些「不這樣可不行」的人生目標,長期處於身體操勞、精神緊張,也慢慢在血管埋下疾病的不定時炸彈。

來自社會期待、他人目光、或自我期許,虎姑婆式的壓力魔咒,常使我們看不到生活的美好之處和人生其他的可能性,令我們變得不快樂也不健康。讀書、考試、工作、賺錢、成家立業,當每個生命階段的目標被固定鎖死,人生就不再是一段旅途,而是充滿壓力的標準化作業程序。
企劃腳本/林義宏  美術設計/林柏希

在競爭對立的社會氛圍下,媒體不斷散播何謂人生成功、體面的典範形象,人人都害怕自己被淘汰或被取代。「在這樣的社會裡,人沒有被善待,不論善待自己或善待別人皆是如此。」翁嘉英感嘆道。壓力對人們的身體與心靈造成雙重傷害,催生出一個個不健康也不快樂的心靈。

「不吃不睡、為事業賣命、自我壓榨,其實都是一種長期養成的習慣。習慣並不好改,但絕非改不了。」從習慣心理學的角度切入,反省舊有習慣之餘,翁嘉英更提出另一組取而代之的生活原則:降低壓力、緩和情緒、善待自己的身心。這些原則背後的核心概念,就是「自我慈悲」。

自我慈悲:心靈+心血管健康的兼顧之道

翁嘉英回想起在清心減壓營那位怒吼的婦女,拍桌一週後,當團體分享「做了甚麼讓自己開心的事」時,她說:「我暫時放下家務,騎摩托車去外頭繞一繞。就只是這樣。」沒有要傷害他人,一個小小的自我允諾與善待,鬆開他長久的自我禁錮,人變得柔軟,與之前判若兩人。

自我慈悲,也就是善待自身,具體實踐方式很簡單:發自內心、主動而為,做一件對自己好、讓自己開心的事。平時不以為意的日常生活,只要仔細聆聽內心的聲音,就能覺察真正為自己帶來喜悅的事物。攤開你的情緒地圖,把自己引導到比較快樂一些的地方,就等於照顧自己的心理與心血管健康。

自我慈悲,具體實踐方式很簡單:發自內心、主動而為,做一件對自己好、讓自己開心的事。
圖片來源/pixabay

以自我慈悲為核心的臨床治療方案,不僅改變患者的敵意態度與負面認知,也改變了他們對待身邊人事物──更重要的是,對待自己的方式──他們的生活也由此改頭換面。就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而言,具體療效包含穩定情緒、降低敵意、降低血壓、緩和心跳、舒張血管。

由於親身經歷過心血管疾病發作,參與療程的患者或許比一般人更具有改造生活的動機,但每個人都能試著從改善生活習慣做起,保護心血管健康。「說到頭來,都是老生常談──多吃蔬果、多運動、作息正常,國小健康教育都講完了,身為大人的我們卻很少做到。」回到心理層面,翁嘉英結論道:「辨認生命中的虎姑婆、把牠請走,減輕生活壓力;覺察自身情緒,善待自己,就是在為自己的生命負責。」

保護心血管健康不只從作息、飲食做起,翁嘉英認為,應回到心理層面:「辨認生命中的虎姑婆、把牠請走,減輕生活壓力;覺察自身情緒,善待自己,就是在為自己的生命負責。」圖為翁嘉英2012著作《轉角找回好心情:清心減壓最能實做的8堂課》。
攝影/黃國彰

採訪撰稿/林義宏
編輯/林俊孝
攝影/黃國彰

研究來源
翁嘉英(2006)。冠狀動脈心臟病臨床心理介入方案之發展以及立即與短期療效評估。科技部(原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一般研究計畫)。
翁嘉英(2009-2010)。以情緒與情緒調節檢視敵意與D型人格之冠狀動脈心臟病心理病理機制及認知行為團體治療方案發展。科技部(原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一般研究計畫)。
翁嘉英(2019)。情緒調節與血壓。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一般研究計畫)。
翁嘉英等人(2016)。心臟心理社會復健方案:認知行為團體心理治療取向。中華心理學刊,58,143-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