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情緒科學遇上文化觀點:中研院張仁和談躁動世間的安身之道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張仁和點出,隨著網路、社群媒體的蓬勃發展,娛樂訊息唾手可得,但現代人的生活非但沒有感到幸福,卻可能更鬱卒。
攝影/林俊孝

童話故事總有個happy ending:「從此以後,他們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但是,被當作同義詞的「幸福」與「快樂」,真的可以劃上等號嗎?如果人生只是為了追求正面的情緒,是否就構成「幸福」的定義?

回到現實,一滑開手機,有趣的短影音引人發笑;廣告商品琳瑯滿目,代言人與業配網紅堆滿笑容推薦產品;方便的網路購物,人人皆可隨時滿足消費欲望,更別提五花八門的串流平臺、遊戲與娛樂產業。當時代進步,快樂看似垂手可得,人類有變得更加幸福嗎?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張仁和點出,隨著網路、社群媒體、消費社會蓬勃發展,為現代人的生活注入大量歡笑時刻,然而另一方面,這種生活型態卻也弔詭地伴隨日漸緊湊的生活節奏,引起身心問題。

「追逐快樂,就能獲得幸福」──是不是一場橫亙古今的大誤會?張仁和從西方正向心理學的省思出發,援引東方智慧與本土文化觀點,結合最新情緒科學證據,嘗試重新審視「情緒」的角色,進而思索「情緒」與「幸福」之間的關係。

全球正向心理學的文化反思

2000年前後,以時任美國心理學會主席的Martin Seligman(1942-)為首,一群心理學者亟欲擺脫上個世紀學界偏重「負面」議題的窠臼,呼籲研究者們將眼光從精神疾病、身心違常等現象,轉移到人類心智與行為積極、光明的一面,幫助人們開展生命的正向潛能。

這股「正向心理學」的風潮,鼓勵大眾培養樂觀自信的正向自我,並且研發各式各樣的技巧,引領現代人從正面角度看待自己,將認知思維與情緒感受導向「更好」的方向。

然而,過度追求正向的文化對許多人來說,卻成了一種壓力。如果真的不幸遭遇挫折與負面情緒,形成的期望落差甚至容易使人陷入更深的責難,進而隔絕了生命困境中蘊藏的意義。張仁和就讀博士班期間,反思的聲音逐漸浮現:「我們開始發現,當一個人發展出追求高張、膨脹的正面形象,其實也產生相應風險。包括無法面對挫折,不願接受他人的中性建議,甚至展現攻擊性。」

不同於西方價值觀,東方文化強調因禍得福、福禍相倚的觀念,注重正負兼容與寧靜平和,可能是現代人更需要的情緒修養。
圖片來源/Unsplash

張仁和意識到,當時正向心理學的主軸──追求正向自我,試圖趨樂避苦──其實正呼應北美個人主義的文化價值觀。而這樣的自我與情緒觀,恰巧與東亞文化強調的「平和與平衡」,形成鮮明對比。如同黑白相生的太極圖騰,人的情緒是否也能在變化萬千的生活世界中有所辯證調和,保持彈性,在浮動後仍能歸於寧靜?如此的情緒修養,在充滿過量刺激的現代世界中,會不會才是更理想的安身之道?

超越「趨樂避苦」,邁向「平和與平衡」

回到科學角度,一個人理想的情緒狀態,是什麼模樣?

當然「情緒」的概念本身是一把大傘,囊括五花八門的情緒類別,甚至不同文化體系往往蘊藏獨有的情緒類別,這較屬於文化人類學的研究範疇。而在情緒科學領域,為了具體勾勒普世人類的情緒起伏變化,同時又要將所有人的情緒狀態放在同一把尺上參照比較,心理學家建立了一套原則性的理論架構,將情緒依兩大維度做區分:「強度(arousal)」與「價性(valence)」。

「強度」指的是情緒所引起的生理激發強烈程度;「價性」則是指情緒之於個人的主觀意涵,位於正面到負面兩軸之間的某一定位。舉例而言,「興奮」是一種高強度、正面價性的情緒;「無聊」則是低強度的負面情緒。這兩個維度,構成所謂的「情緒方格」。

情緒方格以「強度」和「價性」二大維度,刻劃人類多樣的情緒。我們一天之中的情緒變化,都可在方格上描繪成一條連續曲線,繼而進行量化分析。
原始圖片/張仁和提供   美編/林俊孝

一天之中,人的喜怒哀樂,所有情緒起伏動態,都能描繪在這張情緒方格上,轉換成一條條的曲線路徑,繼而進行量化分析。一個人最理想的情緒動態,是每分每秒都圍繞在「高強度」的「正面」情緒嗎?

答案顯然不是。「如果那樣,人應該就算是『過嗨』了。」張仁和笑著說。事實上,目前相關研究證據紛紛指向「心平氣和,正負均衡」才能表徵一個人活得最幸福、圓滿的情緒動態。

「就像我們不希望自己的心律忽高忽低、大幅震盪,而是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張仁和比喻道,「健康」的快樂情緒就如同運動,可以在一段時間內加速心跳,休息後又能順利回到穩定的基線狀態(baseline),有益於心肺適能,但最好別讓心律時時刻刻都居於高點。

而在情緒價性上,就像攝取多樣營養素有益身體健康,情緒的多樣性也有助於心理健康。呈現在情緒方格上,體驗多元情緒的人就像走過不同角落,懂得觀賞不同情緒的旅行者。

每種情緒的存在,都有其功能意義

皮克斯電影《腦筋急轉彎》(Inside Out)將每一種情緒都描繪成一名獨立角色,在大腦中互動、交織成豐富的情緒體驗。張仁和指出,人類情緒經驗的複雜度(complexity)近年逐漸被賦予情緒多元性(variety)、豐富度(richness)等功能性的正面意涵,受到情緒科學研究者高度重視。

憤怒、悲傷、不滿等負面情緒,過去都曾被當作個體適應不良的指標,但近期學者開始承認這些情緒的積極意涵。張仁和舉例:「憤怒(anger)可能代表你正處於某種不正義或不公平的處境,這時候表達出來,有助於爭取自身權益,也進而能維護社會正義,是個人能動性的展現。」

多樣化的正、負面情緒,共同構成細緻豐富的情緒經驗,可能具有意想不到的身心效益。問題是,「情緒」時時刻刻都在變化,這樣一個變幻莫測的研究目標,如果只是邀請參與者來到實驗室,透過實驗刺激刻意引起某些情緒,很可能無法反映真實情況。該怎麼辦?

為了跳脫實驗室的時空限制,從更貼近日常生活的角度觀測人們的情緒動態,張仁和在研究中採用經驗取樣(experience sampling)的方法蒐集資料。

所謂經驗取樣,就是以人的「日常經驗」為整體,並從中擷取片段,謂之「取樣」。在張仁和的研究中,參與者無須被關在實驗室裡,而是照常過著自己的生活──唯獨有些不同的是,在為期兩週的時間內,參與者每天需要在幾個指定時間打開手機,用Line、網路表單回報當下真實的情緒狀態。值得一提,在此研究中,張仁和更嘗試突破以「個人」為單位的方法慣例,改為以「情侶」為研究對象,探討親密關係中雙方的情緒如何互相影響。

結果發現,從個體差異的角度來看,當一個人擁有越豐富的情緒經驗,亦即在生活中較常體驗到不同類別的正負面情緒,果真會伴隨較佳的生活滿意度與人際適應。這表明了情緒複雜度具有生活適應上的正面效果。

張仁和研究發現人們在生活中愈常體驗到多元類別的正負面情緒,會伴隨較好的生活滿意度、人際適應。
圖片來源/Unsplash

「更重要的是,我們還發現情侶如果其中一方擁有較高的情緒經驗豐富度,對於另外一方、也就是他的伴侶,也有提升心理健康的效果。」從個人層次延伸到親密關係,張仁和透過跨時間的經驗取樣追蹤,驗證且拓展了多樣化情緒經驗的效益,也再次印證了健康的情緒動態並不是一味追逐快樂,而是:看清楚自己的情緒,和「它們」好好相處

停下腳步,覺察自我:日常生活中的情緒修煉技巧

我們的大腦每天都在接收大量資訊:亦真亦假的社群貼文、短影音、灑狗血的新聞標題,分分秒秒讓情緒被迫跌宕起伏。放下手機的那一刻,還來不及察覺剛才的資訊爆炸之旅對自己產生了什麼影響,手邊緊接著又有下一件事要做。

如果想脫離上述迴圈,讓自己回歸「平和且平衡」的狀態,可以怎麼做呢?張仁和建議,不妨可使用「正念」(mindfulness)的觀念與技巧,在波濤洶湧般的資訊海中,幫助自己穩住「自我」這艘船,也安定自己的情緒。

源自佛禪思想的「正念」,強調專注當下、充分覺察,有助於現代人收斂心神,取回受到外界環境瓜分的注意力。例如:「數息法(全神貫注於自己的吸氣、吐氣,每呼吸一回就數一次)」和「動中禪(在身體移動中感受自己的肢體如何動作與有何感受)」,都能幫助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脫離心不在焉的心智狀態,覺察自己原本習慣化的肢體運作,靜觀自己的心緒起伏。甚至在日常生活中,搭捷運時,也嘗試把手機停下,將注意力放到外在環境,會發現許多不一樣的風景。

而在情緒調節上,張仁和特別提到禪宗經典《金剛經》論及的「了了分明」。

舉例來說,當我們碰到挫折,像考試考不好,可能有人會馬上聯想「自己是個糟糕的人」,進而陷入巨大的負面情緒漩渦,這就是一種自動化的思考習慣。所謂「了了分明」,則是將自己和事件本身、事件所引發的念頭與情緒拉開距離──你今天寫了這張考卷,筆下答案跟正解有些不同,造成最終的分數不高,僅此而已。難過、落寞的情緒可能會因此找上你,但你仍能冷靜看待這些情緒的生與滅。

在寧靜安定的狀態下觀看自身內在,為其賦予意義,將更能幫助我們為自己的情緒做出精確的標記(labeling),這也是造就情緒豐富度的一個關鍵歷程。

張仁和提醒,情緒訓練就像運動一樣,需融入生活習慣,且長期培養。
攝影/W. Xiang

採訪撰稿/林義宏
編輯/林俊孝
攝影/林俊孝、W. Xiang

研究來源
張仁和(2018)。正念與情緒多元性:個體層次到人際層次之整合性探討。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新進人員研究計畫)。
張仁和(2021)。平衡與平和:情緒向度與動態性調節對自我和人際關係之影響。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優秀年輕學者研究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