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批判思考」(critical thinking)?十個人可能會有十一種答案。
古希臘詩人阿爾基羅庫斯(Archilochus)曾講過一則寓言:「狐狸懂很多事,刺猬則只知道一件大事。」當這兩種動物面臨威脅時,狐狸會據他所知,找出最合適的解決辦法;但刺蝟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只會把自己捲成一顆球。
屏東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簡成熙教授說道:「待在單一系所久了,會被特定知識餵養習慣,就像刺蝟;若保持開放態度,接受不同領域知識的薰陶,就能變成狐狸。而我認為,『批判思考』的概念及實踐方法沒那麼複雜,其實就是對知識保持開放態度,像狐狸一樣靈活應對事物!」
屏東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簡成熙教授
拍攝/馬藤萍
從哲學理解「批判思考」
不論國內外,培養學生具備「批判思考」的能力,都是高等教育的一大目標。「批判思考」一詞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期的哲學思想。在蘇格拉底(Socrates)與柏拉圖(Plato)的時代,便有對「批判思考」定義的辯論。到了十七世紀啟蒙運動(Enlightenment),當時人們的生活處處無不受制於王權、宗教與家族,哲學家們於焉在思想上擺脫外在束縛、追尋自由。因此,「批判思考」再次被提起,直至今日都是經常被提及的重要概念。
在當時,「批判思考」中的「批判」,是「判斷」的意思。也由此衍生出了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哲學著名的三大批判:探討知識來源、範圍與界線的「純粹理性批判」(Critique of Pure Reason)、討論何為道德客觀標準的「實踐理性批判」(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以及談論美感與真理的「判斷力批判」(Critique of Judgment)。
簡成熙解釋:「自古希臘時期乃至於啟蒙時代,『批判思考』都立基於『理性』,即排除個人的主觀和偏見,以客觀態度恢弘心智、汲取知識。漸漸地,這樣的哲學精神也啟發了後來的西方教育理念。換言之,教育不應是由上而下的把一套既定價值灌輸 (indoctrination) 給學生,而是培養他們如何運用理性態度,豐富自身思維,乃至於規劃人生理想。」
然而,既是哲學方法,也作為教育目的,對於「批判思考」的落實方法,也出現不同見解。其中,分析教育哲學派(Analytic Philosophy of Education)強調「批判思考」的重點在於邏輯強化,避免判斷受制於意識形態。但批判性教學派(Critical pedagogy)則主張不單只是邏輯訓練,更需引導學生接收各種知識,敢於思考、提問,建構自己的世界觀。
綜合各種論點,簡成熙認為「批判思考」所要強調的不只有邏輯、推理,而是我們能否透過知識打開自身眼界,並將它們實踐於生活之中。更精確地來說,「批判思考」是一個接受知識、理解知識、到應用知識的過程。
「人的思考一定聯繫著對象——也就是所謂的『知識』。」
圖片來源/Unsplash
別讓「科目」限制你
那麼,我們如何培養「批判思考」的能力?以學校教育來說,簡成熙指出首要關鍵是不僅得具備特定的專業知識或技能,更要擁有『共通能力』,正是我們常說的跨領域學習。」
「試問,一位法文系學生應該學習哪些知識?假如系上教授開了一門『法國歷史』的課,那麼修課的學生除了法文系以外,應該也會包含歷史系的學生對吧?又或者是中文系和其他外文系學生,也能來上『法國文學』的課嗎?」
「近年,經常聽聞長輩感概年輕人畢業後的工作,與他們所唸的科系無關,並視之為沒有學以致用。但他們忽略了每個知識領域從來都不是獨立存在,彼此都是有關連的。」
建築師可以只會設計房子而不懂歷史和藝術嗎?金融分析師只需要看財務報表而忽視人類行為與環境變遷嗎?也就是說,準確區別不同科系學生要學習哪些知識,其實是一件困難且與現實不符的事。所以,換個角度來看,若我們片面地以科系背景去檢視一個人的職業,便顯得十分狹隘。學生應該是被允許在探索各種知識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職涯方向才對。
簡成熙也補充道:「能夠掌握越多不同領域知識的人,往往越能擁有開放胸襟與客觀態度,面對外在的人事物,從而具有更完備的『批判思考』能力。這也正呼應了近年熱門的教育關鍵字——『博雅』(Liberal arts)教育,也稱作通才教育。」
「Liberal arts」源於拉丁文,帶有對「普遍(知識)理解的渴求」一意涵。因此,不同於過去講求專業、專才的教育模式,博雅教育強調「文理並重」。因為,每個知識領域都有被學習、運用的價值,甚至帶來相得益彰的效果。
博雅教育對綜合性知識學習的重視,亦是培養「批判思考」能力的關鍵。
圖片來源/Unsplash
「批判思考」怎麼教?
只不過,「批判思考」聽著容易,也確實有道理。但,身為教育者,又該如何將這項能力教給學生呢?
為了讓學生明白廣泛接收各種知識的重要性,老師所扮演的引導角色至關重要。簡成熙表示:「『閱讀』仍是學習的基礎。老師可以先讓學生透過文本培養基本知識,接著提供不同案例或提示,讓學生體驗到知識的跨域特性,進而引導他們更主動深入的探索,並提出自身觀點。因爲啟蒙的核心精神便是學生對知識的求索與反芻。」
再者,「借古鑑今」也是培養「批判思考」不可或缺的方式。舉例來說,中國典籍《韓非子》中的名篇〈亡徵〉,旨在講述一個國家要滅亡的話,會出現哪些徵兆。其中一句寫道:「恃交援而簡近鄰,怙強大之救,而侮所迫之國者,可亡也。」意思是,一個國家若因依仗遠方盟國的支持而與鄰國疏遠,自以為有強大的外援而輕忽與周邊國家的關係,則可能會滅亡。
「回想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波蘭,西邊有虎視眈眈的德國納粹、東側是伺機而動的蘇聯。夾在兩大強權之間,當時的波蘭卻選擇和遙遠的英國結盟。最終下場,便是被這兩個國家瓜分領土,而這不正呼應了韓非的〈亡徵〉?兩千年前春秋戰國時代的情況,也發生於近代的歐洲大陸。甚至,這樣的悲劇其實已多次出現在人類的歷史長河裡。」
同時,簡成熙也指出:「韓非作為中國重要的思想家,沒有意外的話,〈亡徵〉僅會出現在中文系學生的讀書清單。但對於政治系、外交系的學生來說,這篇文章同樣重要,卻未必會被收錄在他們的教科書。」
這種「思想」與「實例」兼具的教材,往往更能激發學生的「批判思考」能力。甚至,有沒有可能將這些不同學科領域的學生集合起來,彼此交流?若說一門知識是可以被不同領域的人所學習和使用的話。那麼,每個人的學習目的、聚焦內容,乃至於心得感想,必定都會有所差異才對!在某個共同知識的基礎之下,讓不同領域的學生彼此交流,除了可以強化學習,更能刺激他們發現自身所學與其他領域的連結性。
在《英美教育目的─分析傳統》中,簡成熙爬梳了英美教育哲學界對教育目的之討論。包含了批判思考、愛國主義、宗教與民主等當代重要的教育議題。
拍攝/馬藤萍
回頭想想,「批判思考」是個自古希臘時期便存在的概念,但為何直到現在仍不斷被提起,甚至大家越來越肯定這項能力的重要性?簡成熙認為,是因為現代人面對的知識量要比過去來得多,所處的社會局勢也相對複雜。種種因素在無形中都更加考驗在我們對知識的學習與掌握能力。
「我希望能將學生培養成狐狸,擁有足夠多的利器,應對各種問題與挑戰。畢竟,『批判思考』建立在廣泛涉略各領域知識,並樂於與人交流,而不是關起門來自己悶著想、或帶有偏見對別人進行批判。所以,身為老師,得讓學生感受到學習這門知識所帶來的價值不只一種,鼓勵他們去探索,才不會輕易地被學科框架限制了自己的認知與未來發展。」
採訪撰稿/李佳芳
攝影、編輯/馬藤萍
研究來源
簡成熙(2018)。英美教育目的論析專書寫作計畫。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學術性專書寫作計畫)
簡成熙(2023)。英美教育目的:分析傳統。臺北市:五南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