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臘神話中,普羅米修斯為人類盜奪天火,被宙斯處以重複被鷹食肝的苦刑,可知火焰自古以來成為人類文明的指標。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在希臘神話中,普羅米修斯(英語:Prometheus ; 古希臘語:Προμηθεύς)為人類盜奪天火,被宙斯處以重複被鷹食肝的苦刑;東方也有類似的人物-閼伯,為了保存火種,命喪於天帝降下的大洪水中。從這些故事可以知道,火焰自古以來成為人類文明的指標。
當人類有能力製造光,就彷彿擁有了全新的世界。整個西洋美術史也都圍繞著對光的渴望與追尋而發展。到了現代社會,光的應用與技術,尤其是LED科技,更是日新月異。
LED為發光二極體(Light-emitting diode)的縮寫,為能夠發光的半導體電子元件,從最初只能發低光度的紅光,發展到後來的各種單色光,包含白光,於是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LED燈的運用。台灣也有自己的LED產業鍊,於全球銷售。但你知道,台灣還有結合科普與藝術的跨域展覽「關渡光藝術節」嗎?
藝術科普、科普藝術
2016關渡光藝術節
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的戴嘉明副教授是「關渡光藝術節」的催生者,從藝術節的命名到概念發想與整體內容規劃,他都著力頗深。講起關光節(關渡光藝術節的簡稱)的緣起,也是頗有一番掙扎,「大概是5年前,我發現北藝大白天看起來很美,但晚上很空很黑,我最初的想法是,如果這裡晚上也能有藝術的氛圍,就再好不過。」
戴嘉明說:「台灣有不少燈會,但大多走通俗路線,造型都是民間和神話或生肖,比較不像國外的光節,有許多藝術的成分,甚至能夠用光展示城市的風貌。」譬如法國每年12月舉辦四天的里昂燈光節(Fête des lumières),或同樣在12月進行的日本大阪光之饗宴,就是將光的藝術品,與城市的街道、建物以及自然環境做結合。
里昂燈光節起源於17世紀,1643年的黑死病在法國肆虐,里昂的人民紛紛在教堂祈禱, 使得里昂在這場病疫中倖免。自此之後,每年12月8日里昂人民都會擺放蠟燭來表示對聖母的感謝,演變為今日的里昂燈光節。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另外,美國加州Pasadena市定期舉辦的A×S FESTIVAL,每年針對不同的科普主題,將科學的原理與知識應用至人文藝術的互動作品、裝置藝術、藝術展演上,如2011年的主題為「火」與「水」,不但有科學於建築、陶瓷、工藝等藝術領域的應用與展示,甚至透過音樂會的形式來展現。
戴嘉明意圖打造北藝大校區的新面貌,因此提出「藝術科普、科普藝術」的概念,經由科技藝術作品展示,從而傳播科普知識,讓民眾在觀賞藝術品的同時也能長知識,在感性與思維上皆有啟發。
如此理念一方面獲得科技部的認同與補助,另一方面也有民間產業三得電子無償提供相關產品與設備,新媒系遂在2016年開啟了第一屆關渡光藝術節,共計10件作品,並延請藝術家舉辦科普講座及工作坊共23場,也有QRcode 能夠連結網路上的學習單,提供參觀者瞭解該作品與科普的連動關係。2016 關渡光藝術節 《Blue Dream》高德亮、黃懷陞、許巽翔
圖片來源/戴嘉明提供、黃湧恩攝影
戴嘉明舉例說明,他指著窗外北藝大校園裡兩座對望的鐘樓,就有光作品《Blue Dream》,藉由拉線,將雷射光打在上頭,促使建物連結,彷若之間的對話是可視覺化。這項作品也介紹了「雷射」一詞的起源,雷射原意是「輻射的光放大」(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其最初中譯名是1964年《光受激發射情報》雜誌編輯部邀請中國科學家錢學森所命名,取為激光,既體現光的本質,又描述此類光和傳統光的不同之處,唯LASER直接音譯而得的雷射同樣也廣為使用。
2018 關渡光藝術節《游泳克》
關光節至2019年已來到第4屆,戴嘉明表示,除了作品更為多樣多元外,也加入更多元素,「第2年光節的開幕式因為天候的緣故,移到游泳池,進行雷射表演,光和水的結合非常美,讓人經驗。所以,第3屆也繼續在泳池舉辦,並和音樂系合作,讓女高音一邊歌唱、一邊划船。今年泳池整修,我們跟舞蹈系聯合,讓舞者在淺水跳舞,一樣結合燈光。關渡光藝術節持續在成長,不止是光的裝置與技術,而是不同藝術的大型跨域展演。」
2019 關渡光藝術節《壞運動》
讓光有生命力
由關渡光藝術節作為延伸,戴嘉明後續啟動了另一個通過科技部補助的研究計畫,即是產學合作的「養光計畫」,一方面協助三得電子產業提升,二方面也是從關光節展演中,發現光和水面的結合相當迷人,讓戴嘉明起心動念想要開發。
當今科技雖然不乏漂浮LED燈,但很少與環境互動,譬如隨著水的波動拍打而變換燈色與節奏。戴嘉明講:「馬祖有藍眼淚現象,那是名為渦鞭毛藻(dinoflagellate)的夜光蟲(Noctiluca scintillans),群集在海面,夜間時受海浪和風的擾動影響,就會發出大片淡藍色螢光,美得不可思議。」在他的預想裡,漂浮LED科技應當也能夠有同樣的效果。
馬祖藍眼淚現象,是名為渦鞭毛藻(dinoflagellate)的夜光蟲(Noctiluca scintillans),群集在海面,夜間時受海浪和風的擾動影響,就會發出大片淡藍色螢光。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戴嘉明乃著手推動養光計畫,「養光,就是把光養在水面上,所以它必須是太陽能設計,不能插電,而且必須感測環境的變化,有所變化,就像含羞草一樣。我的想像中,光是有生命力的,可以跟周遭自然地對話。」他的團隊乃從LED內部的感應模式開始做起,第1版是只要波浪有變化,LED燈就能產生互動。不過,如果是放在湖上,無風無漣漪時,怎麼辦呢?於是就有了呼吸模式,會有忽明忽暗的效果。最終誕生能夠經由WIFI連線直接控制燈光變動的功能。
目前戴嘉明團隊所設計的養光產品造型,分別有球形水黽、霸王蓮、光纖水盤、單位拼貼、光球等。養光LED產品的優點,除了漂浮LED可在水面上使用,依據太陽能板自行蓄電的綠能設計,與Wi-Fi無線網路結合可隨輸入訊號,來改變顏色、明暗,不只是固定形式的發光裝置外,它還可以將LED燈,經由磁條連結,依水池大小擴張成各種規模,並且利用白天充電、晚上放光的綠色環保機制,提供更有魅力的環境氣氛。
關於養光製品的可能性,戴嘉明表示,一般來說,湖面投影難以辦到,除非水很髒,否則無法將影像投影在水面,這是由於水會吸光的緣故。他的語氣樂觀:「但我們所開發的LED技術,卻是大有可為。只要將它們大規模串連起來,放置在湖面,就是巨大的水面上螢幕,經由光影設計,看見一幅畫也不稀奇。」另外,在城市造景方面,目前都集中在立面影像經營,例如台北101的牆面燈光設計,但水平面上的光藝術幕則很少見,如果能夠平面加上立面的組合,戴嘉明也相信能夠讓地景、城市環境變化更形豐富。
攝影/林俊孝
採訪撰文/沈 眠
編輯/林俊孝
攝影/林俊孝
戴嘉明(2018)。養光-具有感測的漂浮式太陽能LED產品開發。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 (產學合作研究計畫)。
戴嘉明(2016)。科普資源整合:科普藝術節-以光藝術活動實現科普知識傳播。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 (大眾科學教育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