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師也有復仇者聯盟?──臺師大陳佩英的教師網絡學習社群

電影「復仇者聯盟」(The Avengers)敘述超級英雄集合起來,組成一個超人團體。集結眾人之力,似乎便可以解決更困難的危機。然而1+1>1有這麼輕鬆嗎?在電影劇情中,演繹過無數次幾位超級英雄彼此嫌隙、衝突、進而和解的情節。

現實中,教育現場的教師們,個個身懷絕技,如同這些超級英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的陳佩英教授規劃並組織教師的「力量聯盟」──網絡學習社群(Networked learning community, NLC),除了成功整合跨領域的超級英雄們之外,更藉由社群模式,影響並帶動近千名不同區域、不同專長的中學教師們,幫助他們習得跨領域素養的課程與教學知識。

陳佩英規劃組織網絡學習社群,影響並帶動近千名不同區域、不同專長的中學教師們,幫助他們習得跨領域素養的課程與教學知識。
圖片提供/陳佩英

教師組成社群在國外約莫90年代中期興起,臺灣則是在政府策動和學界引介下於2010年左右發展,主要是因為教育工作環境丕變,第一線教師需要組織起來,一起面對教育層出不窮的改革。這十多年來最明顯的是教師從課程的執行者轉為研發者,因此教師的課程發展與教學設計能力非常重要,更是教師專業品質提升的關鍵。

在108課綱推行之後,面對全新的素養課程與教學,教師是否已經準備好了?教師能否理解或掌握新式課程的理念和教學實務呢?陳佩英藉由研究和問券調查發現,教師渴望獲得同儕支持、組織學習、和更多素養課程設計知能,換句話說,如今多數教師尚未完全跟上新課綱的變革。

因此,陳佩英希望集結多位教師共同協力,打破舊有課程與教學框架,研發專業學習的流程與工具,組構課程設計的「深學習增能模式」,透過關照實務的脈絡、營造空間、夥伴對話和工具操作四個面向,打開教師們的課程設計經驗,提升教師專業知能與認同,進而將新課綱的教育目標轉化為實體課程。

在固有體制中尋求自我成長

陳佩英(中)讓教師經由行動和對話,轉化過去習以為常的工作模式與關係,為可以互惠和互賴的支持系統。圖為區域素養種子工作坊。
圖片提供/陳佩英

「最初是想嘗試看看,嘗試結合幾位老師,看能不能一起打造出新式教材。」陳佩英認為,教育改革除了由上而下挹注資源之外,還可以透過改變教育思維、教學方法、評量模式等方式,讓教師過去習以為常的工作模式與關係,經由行動和對話,轉化為可以互惠和互賴的支持系統。

這種由下而上自然匯流,可以解決體制下的教育改革中難以涉及的問題,讓教師可以持續學習、互相成長。她強調:「好的專業學習社群要透過網絡,彼此交流,把成果和經驗分享到其他學校去。」

「深學習增能模式」以新課綱的終身學習素養能力為出發點;第二層是工作坊課程的設計理念與流程;第三層為教師課程與教學專業知能的發展與積累;最後一層為促進教師嘗試跨領域素養課程發展與試行,持續協力探究形成持續增能的循環等四個層次。陳佩英參採了系統性觀點的實踐層面與路徑,轉用於課程設計的整體規劃。

108課綱中提倡未來人才培育目標,牽動著課程理念與教學範式的變革,尤其強調跨領域教學、素養學習等新知能,讓傳統學校不論在課程與教學、學生學習、學習環境和設備、學校組織運作等方面都隨之改變。

在教育現場,並不是只有學生才需要成長,教師主動積極精進教學專業,更有助於連帶提昇學生的學習成效。「但起初大家對於這樣做有沒有用?抱持問號。」陳佩英回憶十多年前的教育環境,闡述當時與高中校長一起設計初階和進階專業學習社群工作坊,引進非教育專業的組織學習模式,協助各校教師組成社群,一起學習、一起領導。

並不是只有學生才需要成長,教師主動積極精進教學專業,更有助於連帶提昇學生的學習成效。圖為「回歸教育本質:系統思考與社會情感學習的跨國交流工作坊」老師們合照。
圖片來源/學拓網

然而這段整合過程的艱辛,是陳佩英沒設想過的。她提到,當時成員覺得這個團隊格外具備意義的關鍵是「主體意識」:「學校組織或政策有其侷限性,由上而下的改革比較緩慢,而且很難看見細節去解決教學現場的問題。」由教師自發組成跨校網絡社群,可以專注於從事切身的教學問題,而非出自行政主管的規定,因此參與意願也就更高。

「過去的教改都不盡理想,為什麼呢?」陳佩英補充說明:「如果能夠同時提升教師的熱誠和積極性,並且能夠相互交流和學習,是不是能夠找到新的途徑?」於是陳佩英從一開始促成教師的跨校網絡學習社群,到組成教師跨領域的網絡學習社群,由下而上的教師動能已經不可同日而語,教師已經習以為常。

教師的跨領域社群比同科更為挑戰,在課程的設計與發展當中,經過多次討論與磨合,做出一份份包含課程目標之擬訂、教學策略與評量的選擇與組織,及實施後的回饋檢討,讓課程與教學更能滿足學生學習的需求。

陳佩英表示會來參加網絡學習社群的教師,大多是發現自己遇到瓶頸需要去改變,跨校模式的社群能夠提供更多異質和多元的可能性。「例如其中有位教師對於自己的作文教學非常有自信,來到這邊,發現需要放下成見,讓大家檢視,重新學習。」陳佩英描述團體裡勢必存在差異,反而讓教師得以藉此打磨傲氣和耐性,成員除了開拓視野之外,更多的是自我省思和自我成長。

過程中有人退出也有人加入,她一邊發展高中跨校教師組隊,一邊協助教師試行課程,再經由同儕學習的相互激盪與情感支持,形成轉化課程觀、教學觀與學生學習觀的重要路徑。最後集眾人之智,團隊統整出一本因應素養教學的《探究策略示例55》實作手冊。

陳佩英帶我們翻閱這本厚實的巨作,緩聲說道:「這本就是我們的心血結晶,裏頭有很多實用工具,都可以呼應108課綱的素養教學,但很多老師可能都不知道有這本書,這些資源很寶貴。」

因應素養教學而生的《探究策略示例55》實作手冊是陳佩英及其團隊的心血結晶。
攝影/林俊孝

「這些成果都是希望能夠鼓勵教師組成社群,進行課程協作,在互助互惠下提升彼此的專業成長。」陳佩英說:「教師經由參與社群,在教學工作上持續學習,才能夠漸漸主動面對學生學習問題,和學校的變革議題。」

摸索建立「網絡學習社群」

陳佩英與其網絡學習社群引進工具操作,以設計思考和系統觀設計學習的敏捷流程,共學、共創與共享的模式,打破傳統教學的「孤島慣性」,幫助教師跳脫舊有課程、教學與評量的框架和慣性思維,藉由持續探究內化,無限循環下去。

陳佩英笑說:「當時找了國、英、數,和歷史、地理、公民的老師,分兩組,這些老師吵吵吵,吵很兇。」因應時代的變化,跨領域素養導向的課程設計是未來的趨勢。她回憶當時,起初找來的不同領域的每位教師各有專業,「在臺灣都是在專業上首屈一指的教師,但當這些人齊聚一堂,那可真是……經常會討論出火花。」

要如何讓學有專精的專家們接納且內化不同專業?並且加以融合成跨領域的課程呢?陳佩英起步得早,挫折也不少,她體會到跨領域課程設計的困難。因此從中汲取教訓,參考國外如芬蘭、香港、美國、加拿大等國家的變革經驗,重新思考和歸納,再找教師實作練習,反覆碰撞,建構新式的增能工作坊。

新式工作坊的學習內涵強調新課綱的課程目標,及理解與實作跨領域素養導向課程的重要元素,在課程設計的過程中,鼓勵學員盡情探索主題,創思發想,腦力激盪教學內容與方法,並依據學生與學校條件產出跨領域素養導向的課程、教學與評量模組。

為了發展科際整合的課程意識,工作坊的流程從柔性的圖片接龍或打開話匣子的破冰活動開始,讓參與者透過圖片進行故事串聯,或交換教學工作的美好經驗,接著再以影片討論內容,模擬教師的跨域對話和形成共同理解的過程,也就是從自然與人文現象中,找尋重要素材並形成可發展的主題課程。

為了發展科際整合的課程意識,工作坊的流程從柔性的圖片接龍或打開話匣子的破冰活動開始,讓參與者交換教學工作的美好經驗。
圖片提供/陳佩英

「對我來說也是學習,一直都有新的東西需要我去學,全心全意投入其中,我女兒甚至問我,到底哪個是你女兒,是計畫還是我?」陳佩英對女兒的質問常常無言以對,也代表了她在研究與實踐上的深深投入。

陳佩英與其團隊在臺灣施行了近百個工作坊,持續滾動修正,精緻化課程設計流程,讓學習變得有感。她欣喜的說:「每當工作坊結束後,成員大多會回到原學校,協助建立新的學習社群,或者成立校內的教學工作坊,我們的精神和成功經驗,得以影響到教育現場的其他教師,這是最讓人高興的事情!」

透過不斷閱讀、持續增能,集眾人的智慧研發跨領域素養導向課程,並轉化成工作坊的內容與形式,除了幫助教師專業成長,也能累積在地實踐知識,並在國內外發表臺灣的改革經驗。

陳佩英與其團隊成員希望在十二年國教的願景下,為臺灣教師闢出一條坦途,最終目的更是企盼學生具國際競爭力,能在二十一世紀活出自我。陳佩英微笑地說:「臺灣很可愛!有一群不求回報的老師,投入去改變:改變做法、改變關係、改變文化。有點像策展人,或修補匠,手邊有什麼技術什麼材料就拿來用,去把東西修補起來。很多人在教育上默默做著很重要的事情。」

採訪撰文/賴修淯
編輯/張傑凱
攝影/林俊孝

研究來源:
陳佩英(2018)。跨界網絡學習社群課程共力與實踐之研究。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 (一般研究計畫)。
陳佩英(2016)。教師實踐社群的專業資本蓄積歷程研究:行動者網絡理論取徑。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 (一般研究計畫)。
陳佩英(2015)。制度創新與政策改革:北歐經驗與台灣行動–(子計畫三)從網絡學習至制度創新:借鏡芬蘭經驗與台灣教育實踐之研究。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 (一般研究計畫)。
陳佩英(2013)。學習社群之系統發展:從學校本位至網絡模式。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 (一般研究計畫)。
陳佩英(2011、2010)。專業學習社群比較研究:分散式領導取徑。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 (一般研究計畫)。
陳佩英(2008)。教學創新與專業學習社群之研究。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 (新進人員研究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