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醫學生,你累了嗎?長庚林妍如從「復原力」談臨床訓練的職場適應

「實習醫學生都說自己是『路障』」,長庚大學醫學系林妍如教授笑說。「他們在護理站寫報告,護理師走進來說,『同學,借過借過』,他們就被趕到會議室,接著一群醫師走進來,『同學,我們要開會』,他們就像路障被移來移去」。

這群實習醫學生(clerk)剛結束四年的基礎醫學教育,並完成第一階段國考,終於進入五、六年級的臨床醫學教育。專長醫療組織行為的林妍如觀察,「他們有點像新進員工,摸索職場適應,摸索以後怎麼選科,摸索他未來會長成什麼樣子」。

長庚大學醫學系林妍如教授。
攝影/汪正翔

醫院菜鳥的職場初體驗

職場新鮮人,免不了經歷一段時間的震撼教育,林妍如說,「實習醫學生最大的震撼應該是實際的醫療現場比他們想像中更活」。

過去四年在教室中模擬各種案例,醫院的人生百態卻沒有唯一解答,「最大的壓力來源其實是病人,他們會發現病人不是你說一是一,說二是二,病人可能會和你爭論,甚至是不遵從醫囑的」。

林妍如形容,實習醫學生和一般公司的新進員工很像,身分卻是模糊的,因為他們還未取得醫師執照,仍是一位「學習者」。「但穿上白袍,病人看他的眼神就不一樣了,他必須在病人面前展現一份自信」。

不同於已克服重重關卡的主治醫師,實習醫學生在學習和職場適應都面臨很大的壓力。他們必須面對真實生命,實際運用過去習得的知識,同時學習社會化,在節奏快速、工作量大的職場,表現得「像個員工」。而如何輔導學生走過這段路,也是醫學教育重視的全人教育。

臨床實習訓練是習醫生涯中的一大轉折。
圖片來源/Unsplash

長期研究組織行為,林妍如很好奇,有哪些人格特質會影響實習醫學生的職場適應力?

最初她從成就動機和「五大人格特質」切入,也就是經驗開放性(open to experience)、嚴謹自律性(conscientious)、外向性(extraverted)、親和性(agreeable)、神經質(neurotic)。

「老實說,醫學生的五大人格特質都很穩定,成就動機和學習能力也很強,他們要通過兩次的國家考試,能力是無庸置疑的。所以我特別想知道還有哪些特質可以培養?以教育的角度來說,可以培養才有改變的力量,最後我找到的就是『復原力』(resilience)」。

跌倒後再站起來的力量

復原力是指人在面對壓力、逆境,能發展出成功、生存、正向因應的能力,以及面對挑戰的彈性適應行為。簡單來說,就是當人遭遇挫折時,有辦法再站起來的能力。

林妍如提到,復原力最早被談起是在911事件後,早期主要關注人在遭遇重大意外災害、身心重創、親人逝世時,是否有重新振作的力量。「醫學教育界大約在2012年也注意到這個議題,包括復原力如何增進醫療人員的生活品質、醫療照護品質和永續醫療人力等」。

相較於在校學習,臨床學習的階段產生更多與身心健康有關的福祉問題。
圖片來源/pixabay

以臨床教育的階段為例,實習醫學生面臨智力、體力和毅力的考驗,加上他們必須輪流在不同科別實習,等於每隔一段時間都要重新適應全新的職場,因此許多研究也關注實習醫學生的心理健康與情緒耗竭(burnout)的問題。

林妍如說:「學習者在臨床場域的壓力不可避免,壓力一定會影響到臨床福祉(well-being),導致情緒耗竭,甚至影響行醫初衷,那我們有沒有辦法降低壓力所引起的身心傷害?」

面對身心負荷,復原力來幫忙

林妍如的研究招募93位六年級學制的五年級醫學生,透過問卷、復原力量表等工具分析,發現實習醫學生因臨床職場訓練要求而產生的壓力,確實會造成工作倦怠、影響行醫滿意度。

她也分享一個有趣的觀察,當實習醫學生進入新環境,前三個月復原力就會下降,過一陣子適應後,又會逐漸回升。「可見復原力是可變的,我一直希望找到一些特質,除了可培養,還可以強化」。

林妍如的研究發現,實習醫學生的復原力對其工作倦怠與行醫滿意度扮演重要角色。
圖片來源/pixabay

林妍如提到,職場壓力大致可分為「肢體負荷」和「心理負荷」。根據分析,復原力對於肢體負荷具有正向的調節作用。她認為這表示肢體方面的壓力可以透過熟能生巧而緩解,「例如你不太熟悉怎麼操作儀器設備,對檢查技巧比較生疏,剛開始的肢體適應和協調度其實是一種負擔,經過練習就會比較熟稔」。

但同時她也發現復原力對心理負荷的影響似乎有限,「目前看起來,復原力在精神負荷這一塊的恢復效果就沒有那麼好,至少統計上沒有顯著的關係」。林妍如認為,或許與實習的職場節奏有關,每換一科,適應壓力就隨之而來,挑戰持續存在,因此較難有明顯改善。

「所以我接下來會思考,能不能從養成環境,例如臨床導師的協助、職場氛圍、工作與生活的平衡等等,給他們一些協助? 」

不忘初衷的啟發式教學

提升實習醫學生的職場適應,學校可以怎麼做?林妍如先提到「導師」(mentor)的重要性。

她笑說,「大家真的都很呵護這群醫學生,你會發現一位醫學生就有不只一位導師。」除了關心學生課業和生活的「一般導師」,目前許多醫學系都規劃由醫師擔任「臨床導師」,提供醫學生精神性和社會性的支持。

同時,也會以課程或社團的形式,安排醫學生在低年級就進入醫院見習,例如長庚大學的正式課程「初步見識醫院」。「學生會在一年級下學期、二年級上學期到醫院見習,不是去觀摩臨床,是跟著教學型的醫師,感受職場步調,觀察老師怎麼做醫病互動,讓他們慢慢適應醫院節奏,不要五、六年級進去才被震撼到」。

學校提供的資源與支持,也有助於學生培養面對臨床訓練的負面壓力。
攝影/汪正翔

林妍如近期研究也發現,臨床教師的教學方法對於實習醫學生的職場適應扮演關鍵影響,而觀摩臨床教師的工作身影,也會影響學生的選科方向。因此,她建議臨床教師多使用引導式的教學方法,一問一答、親自示範,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加以引領,「有點像『教練』的概念」。

「用啟發式教學方法,去挑戰學生的智能,讓他們透過自問反思看清楚自己的能力,也看見醫學的價值。除了可以減少學生的情緒耗竭,更重要的是他們會找回當初喜歡醫學、選擇醫學的初衷」。

成績之外的追求?

除了學校和老師的支持,林妍如也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可以為未來的職場適應暖身。

她先說到大家自小熟悉的五育:德智體群美。「身為老師,又是組織行為研究者,我常在想德智體群美可以做什麼?後來我發現其實這就是國際都在談的『全人』(holistic)」。

根據她的研究追蹤,一到四年級智育成績好的學生,進入實習後,臨床技能的考試成績確實比較好,「但我也發現,他們比較容易有情緒耗竭」。林妍如說,成績好的學生,自我要求高,比較在意競爭,進入職場也更容易緊張,精神壓力相對來說較高。另一方面,德育、體育、群育成績較好的同學,實習時普遍有較好的職場適應,也比較少情緒耗竭的問題。

林妍如曾訪問多位資深醫師的養成歷程,這些醫界前輩的分享與她的研究結果不謀而合,尤其許多人不約而同提到「運動」的重要。進入職場後,同時面臨工作和家庭壓力,醫師前輩多認為有一個強健體魄是很重要的,「他們年輕時學武術、學國標舞,執業忙碌後,很多人都選擇最單純的『走路』」。

所以林妍如常鼓勵學生「均衡發展」,致力學習的同時,不要放棄體能的培養,也不要放棄休閒,「你可以去參加服務隊、擔任社團幹部,不一定要花很多時間,但不要全部放棄。這些都可以幫助未來的職場適應,你會比較輕鬆的面對真實社會,情緒耗竭就會比較少」。

攝影/汪正翔

工作與生活平衡的世代對話

一路研究醫師的養成過程,林妍如也發現其中的「世代差異」。例如選科,前輩醫師通常是早早立定志向,現在的醫學生則會保留彈性,「他們心裡有個底,但不太會先入為主,他會覺得多看看再判斷。也因為這樣,我們怎麼塑造一個友善職場,對他們未來選擇專業也很重要」。

還有進入臨床後,資深醫師認為臨床技術就是苦練,好還要更好,年輕醫師則會考量工作的適量和壓力的合適性。「不是只有臺灣,其實很多國際研究都發現,世代的價值觀在改變,千禧年後的孩子都很在乎工作與生活平衡」,林妍如說。

她觀察到,很多醫學生會利用時間從事偏鄉志工、參與服務隊,「所以他們不是跑去玩喔,那就是他們的『生活』。這兩個世代用不同的方式詮釋醫學,老一輩是在職場上不斷努力,現在的醫學生覺得他也可以從生活實踐醫學」。

攝影/汪正翔

從主治醫師的職涯成就、住院醫師的專業認同、專科選擇,再由復原力探究實習醫學生的職場適應,林妍如彷彿一路回溯一位醫師的養成。她笑著說:「我一直很喜歡組織行為這個研究領域,裡面有很多故事,可以讓我更了解這些醫師是如何一路長成如今的樣貌」。

 

採訪撰稿/黃詩茹
攝影/汪正翔
編輯/黃詩茹

研究來源
林妍如(2012)。醫師職涯專科選擇(I)─早期臨床學習經驗、學習者特質,與學習環境脈絡之前瞻性研究。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一般研究計畫)。
林妍如(2017)。新制醫學系六年學制之教育成效評估:復原力在臨床場域訓練之調節角色及其養成因素探討。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一般研究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