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三歲定終生?還是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為什麼同一個家庭長大的孩子,長大後卻走上不同的道路?真正影響孩子成長的關鍵,是先天(nature),還是後天(nurture)?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張鑑如教授說:「研究幼兒發展的人,對這些問題會很好奇,到底是天生資質比較重要,還是後天培養更有效?有沒有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
幼兒發展大不同,影響孩子成長的關鍵,是先天還是後天?
圖片來源/xFrame
投資幼兒教育,報酬率比定存更高!
不同年齡層都有值得研究的議題,為什麼特別關注幼兒發展?如果國家政策投入數十年、數十億的成本關注幼兒,真的值得嗎?
張鑑如提到,「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也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詹姆斯.赫克曼(James Heckman)曾研究,投資孩子的哪一個階段最能發揮經濟效益?」
從經濟學的角度發現,投資0至5歲的幼兒,報酬率高達13%。因為這時的幼兒大腦最有可塑性,各方面快速發展,若在此時投資孩子的教育,能大幅減少未來的社會成本。
「這比定存利率高很多吧!」張鑑如笑說,「尤其現在強調『早療』,如果孩子發展有狀況,及早介入的效果最好」。基因、遺傳等影響幼兒發展的先天因素就像建築物的藍圖,「最後蓋得好不好、穩不穩,很重要的還是後天環境」。
大樣本、長期追蹤,更具政策價值
要回答先天或後天的問題,需要「縱貫期」的追蹤調查。張鑑如說:「縱貫期,是指追蹤同一個人,而且是從小到老。」
過去有許多研究分別關注不同年齡的幼兒,但這樣的做法未必能準確觀察幼兒發展,「因為那並不是『同一群人』」。因此,要真正瞭解人的成長發展,縱貫期研究不可或缺。
歐美國家自90年代末期,就投入大量資源建立幼兒發展長期追蹤資料庫。從新生兒開始追蹤調查,至少超過十年,且樣本數動輒上萬人。例如英國British Cohort Study(BCS),自1970年成立至今,第一批新生兒樣本已追蹤超過50年。
反觀臺灣,長期追蹤的研究仍是鳳毛麟角。張鑑如說,侷限在特定族群與地區的單一研究,很難掌握國內幼兒發展的歷程與變化,調查資料也不易累積或流通,加上樣本缺乏代表性,研究推論與政策價值都有侷限。
此外,臺灣的社會環境、文化背景有其特殊性,例如嚴重少子化、晚婚、隔代教養、多元族群的家庭組成,這些臺灣的社會現象,需要本土的調查資料來呈現。
Kids in Taiwan!催生「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
學界長期的盼望,終於催生出由科技部支持的「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建置計畫」(Kids in Taiwan: 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Child Development & Care,KIT),一個具有時代與本土文化意義的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
圖片來源/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建置計畫
建立資料庫,茲事體大。由張鑑如主持的建置計畫,從2011年先啟動三年的先期研究,2016年計畫正式展開全臺調查。透過長期追蹤調查同一群幼兒從0歲開始的健康、認知、語言、社會情緒、身體動作發展歷程,及家庭環境、托育等情形,希望有助於瞭解臺灣幼兒發展的趨勢與變化,以及影響幼兒發展的環境因素,以提供擬定兒童健康、福利、家庭教養與托育等政策參考。
資料庫採用隨機抽樣,選擇臺灣本島各縣市、不同家庭社經背景,包括新住民與原住民幼兒。透過問卷調查、個別施測、經驗訪談等方式,分別追蹤出生3個月和36個月的兩組幼兒樣本,採訪對象包含幼兒家長、照顧親友、教保人員、國小教師等。
第一批樣本總共完訪超過8,700位家長,迄今回收超過95,000份問卷。當年第一批36個月大追蹤的孩子,如今都是小學生,3個月大的孩子也五、六歲了。如此大樣本、跨地域的調查,主要有賴全臺走透透的面訪員,無論抽樣在何處,他們都使命必達。
無論上山下海,颳風下雨都跑在第一線的面訪員團隊。
圖片來源/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建置計畫
「我們的計畫沒有休息的一天,因為每天都有孩子出生」,張鑑如說。這兩年多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也對調查影響不小,因此最新一期的計畫首度加入「動態調查研究」,希望了解疫情期間幼兒的生活與學習情形,忠實紀錄下這個時代幼兒的生活脈絡。
共讀不嫌早!每天十分鐘,和孩子翻開一本書
計畫推動至今,陸續透過「中央研究院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SRDA)釋出資料,並以工作坊、研討會、記者會等形式分享調查結果。
根據目前的成果,張鑑如也分享幾個值得關注的議題,首先是近年臺灣大力推動的「親子共讀」。
過往研究普遍認為「共讀不嫌早」(it’s never too early to start reading together),建議共讀可從幼兒出生後就開始。根據計畫對36個月大幼兒的調查,臺灣的資料也支持親子共讀對幼兒發展的各面向都有幫助,其中效果最顯著的是認知記憶和語言表達能力。
和孩子一起閱讀、為孩子朗讀,讓親子共讀成為規律的家庭活動。
圖片來源/Unsplash
調查也發現,在育有36個月幼兒的臺灣家庭中,有67.6%的父母每週至少和孩子共讀一次,而32.4%的父母少於每週一次或從未共讀。這些數據其實都低於英美國家2至6歲的幼兒家長,有五成以上每週與孩子共讀6至7次。
張鑑如對這樣的現象表示憂心,因為閱讀興趣與能力的養成關鍵,正是從幼兒階段開始。「親子共讀真的很重要,建議家長再忙也要養成習慣」,當共讀成為例行的親子活動,也會讓孩子產生安全感,並對照顧者產生信任感。
有人問,孩子總是喜歡讀同一本書,會不會學不到新東西?張鑑如認為不必擔心,這代表孩子對這本書還抱持好奇與熱情,而且重複閱讀會加深他們對書本內容與詞彙的理解。遇到艱澀的詞彙,家長也不用刻意跳過,反而應該「讀出來」,和孩子一起討論,才能擴充他們的詞彙量和理解深度。
此外,張鑑如與團隊針對36個月大幼兒的共讀研究也發現,過往最常探討的家庭社經地位因素,並沒有「直接」影響幼兒發展,而是透過親子共讀的中介產生「間接」影響。調查結果也顯示,「如果要鼓勵社經地位較不利的家庭做親子共讀,協助他們增加家中的書籍數量是值得考慮的策略之一,根據國外的經驗,也確實是有效的做法」。
相較於先天的家庭社經背景,後天的教育養成對孩子影響更大。
圖片來源/xFrame
現代父母難為,3C育兒行不行?
另外,張鑑如也提醒家長多留意「3C育兒」的現象。促進幼兒發展的關鍵是與人互動,但隨著科技產品推陳出新,臺灣幼兒花上更多時間在聲光效果十足的電子產品,其中又以電視和智慧型手機為最多。
根據追蹤,3至5歲的臺灣幼兒中,有超過九成在家會使用電子產品,而且使用的比例隨年齡成長而增加。其中,5歲幼兒使用的比例高達98%,平均每日使用時間為1小時36分鐘。高於世界衛生組織與衛福部國健署建議的原則:2歲以上,每天看螢幕不超過1小時。
透過數據印證,張鑑如語重心長地說:「幼兒長時間接觸3C真的不太好。」幼兒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越長,對精細動作、語言發展、注意力、情緒表達等能力確實有負面影響,而這些能力未來都會影響孩子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學習成效與人際關係。
當生活高度仰賴電子產品時,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使用習慣,也是重要的家庭課題。
圖片來源/Unsplash
有賴資料庫跨地域的大樣本,團隊分析發現,北部幼兒接觸電視以外的電子產品的時間,明顯少於中南部幼兒。而且家庭社經地位越高,幼兒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越少。張鑑如也提醒,「社經地位較不利的家庭,家長可能忙於工作,或還不了解相關資訊,需要更多政策關注,如果家庭功能不彰,就要盡早介入協助」。
雖然使用電子產品難以避免,研究團隊仍提醒,家長應該協助把關幼兒每天的使用時間,不宜超過1小時。也建議幼兒園多運用多媒體之外的活動進行教學,並設計護眼的親子活動,讓「家、園」攜手,守護幼兒的靈魂之窗。
深化研究,建立幼兒發展的預測指標
「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作為華人地區第一個以幼兒發展為核心的資料庫,張鑑如細數這段過程,「真的是一言難盡,很辛苦,也感謝許多貴人相助」。
2019年於科技部舉行「幼兒發展向前走」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建置計畫記者會。
圖片來源/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建置計畫
每一個樣本都得來不易,期待後續長期追蹤,讓資料庫更加茁壯。張鑑如也期許,透過長期縱貫資料,希望能找出影響幼兒發展的「保護因子」、「危險因子」,提供相關政策參考,深化資料庫的社會影響力。
幼兒發展領域是跨教育、心理、社會、醫學、公衛、生物科學的學門,目前釋出的資料,已陸續由各領域的研究者分析應用,轉化成學術成果。張鑑如說:「這個資料庫是公共財,歡迎大家多取用,探討各種議題,提出對孩子有幫助的實務和政策建議。未來的訪查,也需要民眾共襄盛舉。」
採訪撰稿/許逸如、黃詩茹
編輯/黃詩茹
研究來源
張鑑如(2011)。幼兒發展資料庫先期研究。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一般研究計畫)。
張鑑如(2014)。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建置計畫。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推動規劃補助計畫)。
張鑑如(2017)。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建置計畫(第二期)。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推動規劃補助計畫)。
張鑑如(2020)。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建置計畫(第三期)。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推動規劃補助計畫)。
林佳慧、劉惠美、張鑑如(2019)。家庭脈絡下的親子共讀與幼兒發展關係-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的應用與分析。教育心理學報,51 (1),135-159.
楊婧、張鑑如 (2021)。臺灣幼兒電子產品的使用及對幼兒發展的影響: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之運用。教育心理學報,53(2),257-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