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臺灣暖心醫療 中國醫大蔡文正從醫務管理、癌症研究下手

蔡文正指出,醫療之所以能成為臺灣驕傲,「醫務管理」功不可沒。

踏進醫院,迎面而來的空間寬敞明亮、機能完備,櫃臺與醫護人員溫暖親切,路標指引清晰易懂,不論掛號、看診、批價、領藥、回診,流程簡潔明快,這些都是臺灣人現在再熟悉不過的就醫場景。

但在布幕背後,為了讓醫師、護理師、藥師、放射師、物理治療師……等各職類的專業工作者流暢合作,必須先建立完善的臨床路徑、醫療流程、照護規範,確保動線規劃與資訊流通,協調醫療器材等軟硬體,更得在現行健保制度下,顧及醫院的財務收支。一所大醫院,彷若一座龐雜無比的機器,需要兼具效率與人性的「管理」,才能運作如常。

什麼是「醫務管理」?中國醫藥大學醫務管理學系特聘教授蔡文正指出,醫療之所以能成為臺灣驕傲,這門學問正是幕後功臣。透過醫療成效的評估、管理方法的導入,醫院更能深入理解並滿足病患與家屬需求,增進服務品質與量能的同時,也提高收益,達到雙贏局面。

而臺灣醫療最難應付的對手,無疑是長年居於國人十大死因之首的「癌症」。從科學實證的角度來看,我們如何善用現代醫療與國家政策,幫助自己和家人遠離癌症的威脅?對抗癌症時,「中醫」有用嗎?蔡文正從自身曾罹患骨癌的生命經驗,結合健保資料庫的量化分析總體視角,為我們娓娓道來。

長年居於國人十大死因之首的「癌症」。我們該如何善用現代醫療、國家政策,幫自己和家人遠離癌症威脅?
圖片來源/Unsplash

生命的轉折:踏入醫務管理的化工系男孩

大學唸化學工程的蔡文正,畢業後入伍服役,在海軍陸戰隊擔任預官,打算退伍後出國讀研究所。不料人生無常,他在出國前感覺膝蓋不舒服,到醫院檢查,才發現自己罹患骨癌。「骨癌是惡性度很高的癌症,當時醫生並不看好,認為我大概三到六個月就會走了。」

當時雖已進行截肢手術,癌細胞仍轉移到肺部。蔡文正又陸續經歷四次大手術,超過一千瓶點滴,兩年半時光,往返於病房、病房外的世界,他從此和醫院結下深厚淵源。

「如果把病人形容為客人,我就是熟客,對於醫院照護、管理品質,有最深刻的體會。」回憶起30年前往事,他看見積極的面向,「醫學是深奧且多變,高度專業的領域。因此,醫院管理不能只是沿用企業管理那一套,而需要更專精的知識。」

身體康復後,蔡文正依然選擇出國深造,取得博士學位,但不是化工博士,而是醫務管理博士。後於1998年學成歸國,當時臺灣全民健保制度才剛實施不久,各地公私立醫院對醫務管理大多仍一竅不通,從行政、治理、體制到組織文化,常常是因循舊慣,逐漸不敷時代要求。

蔡文正身歷其境體會到,醫院管理不單只是沿用企業管理那套,需要更專精的知識,毅然決然從化工專業,轉移到「醫務管理」上。
圖片來源/Unsplash

杜絕紅包文化,邁向現代管理:從「長庚模式」談起

爬梳臺灣醫務管理的歷史沿革,蔡文正提到,早期臺灣醫院盛行「收紅包」文化,造成諸多不公平與弊端;而臺灣民眾普遍對於私立醫院缺乏信心,身體微恙也要往公立醫院跑。直到長庚醫院出現,情況有了轉變。

1978年設立於桃園林口的長庚醫院,當年,創辦人王永慶(1917-2008)借助人稱「臺灣醫管之父」的張錦文(1934-2012)之力,規劃、起造這所醫院,引進現代化的醫務管理模式,禁止醫師收取紅包,更打破以往的固定薪資制,改為導入國外論量計酬的醫師費制度(PPF,proportional physician fee),讓醫師收入回歸體制,也提升工作積極度。

這些做法不僅成功杜絕紅包文化,良好績效更引起各地醫院爭相學習,甚至挖角長庚的醫師與管理人才。醫務管理的觀念與實踐涓滴滲透,慢慢成為臺灣醫療界主流,為臺灣各醫院帶來一番新氣象,民眾現在看病,也很少再刻意區分公、私立醫院。

桃園林口的長庚醫院創辦人王永慶,借助「臺灣醫管之父」張錦文之力,引進現代化的醫務管理模式,並嚴禁醫師收取紅包,替臺灣醫療開啟新氣象。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從業務績效、病患福祉到醫院文化:醫務管理的專業追求

一般所說的企業管理,涉及人力資源、策略、品質、行銷、財務、作業管理、動線規劃……等方方面面,醫務管理同樣涵蓋甚廣,其中,如何提升「顧客滿意度」更是一項關鍵。

增進病患福祉,同時提升醫院口碑,正是醫務管理的核心關切。以一名開刀後的住院病人為例,舉凡病房空間的舒適程度與機能、術後照護品質、隱私與安全、飲食與活動、醫療檢驗的流暢度,都是醫管極其重視的環節。

「我們的責任,是讓醫院能為病患提供最棒醫療、最全面的服務。」蔡文正說道,醫務管理最終要追求的並非績效、收益,而是正面的「醫院文化」:從病人踏進醫院的那一刻起,每一個接觸點,都能感受到醫院真心誠摯的服務熱忱;院內的專業工作者,也都能以互相尊重的態度協力合作。

COVID-19疫情肆虐全球,醫院的分艙分流、動線規劃,也屬於醫務管理一環。「學習醫務管理,絕不只是學習『管理』。」蔡文正說,「還要瞭解醫院內各職類人員的專業歸屬,要搞懂流行病學、感染控制,更要熟稔當前的健保給付制度。如果不懂這些,卻想管理醫院,只能是隔靴搔癢。」

醫務管理的知識運用,如今已成為各大醫院日常。蔡文正近期更與醫院管理領域專家學者一同推動「醫管師」證照,爭取這門專業能獲得國家認證。

蔡文正指出,醫務管理最終要追求的並非績效、收益,而是正面的「醫院文化」,讓病人從踏進醫院的那一刻,都能感受到醫院真心誠摯的服務熱忱。
圖片來源/Pexels

面對癌症這檔事,最重要的是「不要逃避」

親身經歷過癌症與化療,蔡文正相當清楚,臺灣人何以聞「癌」色變。健保資料庫中一行行的數據,背後代表著每一名罹癌患者的恐慌、疑懼、沮喪,以及漫長療程下的身心煎熬。

數據顯示,癌症患者「五年內的存活率」幾乎完全取決於「期別」。如果在第一、第二期,或更早的第零期發現癌細胞,有很大機會透過治療延緩病程,提高存活率。但若到第三、第四期才發現罹癌,治療相對較麻煩,治癒也較困難。

問題是,癌細胞有時默默滋生,患者全無感覺,便已蔓延各處,要如何「提早發現」?

蔡文正指出,癌症患者當初會發現自己罹癌,大多來自三種管道:1.未出現症狀時,先預防性進行篩檢而發現; 2.因為察覺到症狀至醫院看診,進行檢驗後發現;以及 3.因為急性症狀送醫,到了急診才發現確診。

以大腸癌患者為研究對象,實際比較三種「癌症確診管道」,蔡文正發現在「急診」確診者,通常為時已晚,患者大多分佈在第三、第四期;透過「篩檢」得知者,往往還來得及治療,甚至可以直接開刀,處理掉尚未擴散的癌細胞;經由「門診」確診的期別分佈,則位於急診、篩檢之間。

不同癌症確診管道的期別分佈差異:蔡文正發現,經由「篩檢」發現癌症的患者,大多仍在有利治療的早期階段,但如果是被送進「急診」才發現癌症,大多已是癌細胞開始擴散的第三、第四期。
企劃腳本/林義宏  美術設計/林柏希

「透過哪個管道發現罹癌,決定了癌症期別,癌症期別又決定了存活率。」因此,政府提供大腸癌、口腔癌、子宮頸癌、乳癌等四種癌症的免費篩檢補助,確有其道理,蔡文正建議大眾善加利用。為預防後患,必須提前部署,癌症亦然。

蔡文正也發現,每個人從確診到開始治療之間的時間差,其實不盡相同。許多人會在確診罹癌後出現逃避、抗拒的心態,「病人會說,我要去問第二意見、做民俗療法、調養生息,堅持認定自己不太可能會得癌症。」

然而,不論因為何種理由延遲治療,代價就是死亡風險,隨時間持續攀升。以乳癌為例,若在確診超過半年後才開始治療,患者的死亡風險將是確診後15日內開始治療的1.8倍。「如果真的不幸確診,務必儘快開始治療。」蔡文正結論道,「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並非空喊口號,而是基於臨床證據的建議。

治療癌症,可以尋求中醫嗎?

蔡文正坦言,當年治療骨癌的過程中,自己也曾尋求中醫輔助。他會在化療空檔去看中醫,服用煎劑、調理身體,試圖降低西醫治療方式造成的副作用。「這些經驗讓我對中醫產生信心,展開另一系列的研究。」

會找上中醫的癌症患者,或許本來就具備某些特徵,和那些只使用西醫的患者有所不同,因此,即便兩者的療效有差異,也不一定是來自中醫,而可能混淆了其他因素的影響。考量這點,研究採用的統計方法,必須更加細膩嚴謹。

蔡文正首先針對癌症類型、年齡、性別、共病、所得、居住地、醫療機構層級等項目,為患者資料進行配對後,才開始進行比較,盡可能排除其他干擾因素的混淆。

結果發現,至少在乳癌、大腸癌患者身上,西醫為主、中醫為輔的治療方案,比起僅使用西醫,能降低兩成左右的死亡風險,同時也能有效提升他們的生活品質。就算計入尋求中醫的費用成本,搭配中醫輔助的癌症治療仍更符合成本效用,無論對病人或健保署而言,都是相對划算且有成效的作法。

結合個人經驗與科學研究,蔡文正從兼顧病患福祉與醫院績效的角度,提供有效應對癌症的三種策略:「定期篩檢」、「盡早治療」、「結合中西醫」。
企劃腳本/林義宏  美術設計/林柏希

走過罹癌的衝擊,踏進醫務管理的世界,蔡文正深知對抗癌症需要醫院與病人的相互理解、彼此合作。他繼續在學校中傳授管理醫院的眉眉角角,也持續擴展研究版圖,從醫療政策、醫院體制等角度,探討各式癌症或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如何在醫院中得到最具成效的醫療服務。

蔡文正深耕醫務管理多年,於2021年7月獲得110年度教育部師鐸獎殊榮。
影像提供/蔡文正 

採訪撰稿/林義宏
編輯/林俊孝
攝影/W. Xiang

研究來源
蔡文正(2018)。比較癌症篩檢、門診或急診確診之大腸癌病患期別、存活情形、生活品質、成本效果及成本效用之差異。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一般研究計畫)。
蔡文正(2017)。比較有無接受中西醫結合治療之乳癌、結直腸癌病人生活品質及成本效用分析。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一般研究計畫)。
蔡文正(2015)。癌症病患確診至開始接受治療期間之不同對病患死亡風險之影響及相關因素。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一般研究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