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如《達文西密碼》破解過程 ── 臺大王櫻芬揭開臺灣早期娛樂圈的神秘面紗

我們所熟知的音樂,其實不止是內容有著豐富多元類種的演化,像是古典、爵士、搖滾、流行、嘻哈等等,就連音樂的儲存、播放裝置,也隨著人類文明與科技的推展,有著多樣化的技術發展,除了現行的藍光DVD、DVD、CD,1970-90年代有卡式錄音帶,1948年推出的密紋唱片(LP),以及更古老的78轉蟲膠唱片(亦即粗紋唱片)。蟲膠唱片每一面只能錄製一首歌,長約3分鐘。臺灣日治時期的音樂生活,就是蟲膠唱片的天下。

在音樂史的發展中,這些蟲膠唱片背後的音樂產業是如何運作?古早時代天王、天后又是如何打造的呢?國立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教授王櫻芬笑說:「我像在一個黑暗的密室,依據眼前日治時代所留下的線索,破解各種奇怪的謎團。」

在音樂史的發展中,這些蟲膠唱片背後的音樂產業是如何運作?古早時代天王、天后又是如何打造的呢?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還原日本時代的臺灣唱片產業

現在讓我們一起回到二十世紀初期的臺灣,當時日本蓄音器商會(簡稱日蓄,後又成立日本哥倫比亞唱片)是最早將唱片工業引進臺灣的日本唱片公司,在1914至 1943年為止,總共發行兩千多面的臺灣唱片。1933年臺灣古倫美亞唱片正式成立文藝部,並更名臺灣古倫美亞株式會社,開始大量製作臺灣流行歌唱片,其中包括〈望春風〉、〈雨夜花〉、〈月夜愁〉等經典歌曲,直到現在這些歌曲還是被人廣為傳唱。當時最具代表性的古倫美亞歌手便是純純(1914-1943)。她與當時詞曲創作人鄧雨賢(1906-1944)和李臨秋(1909-1979)合作,唱出許多至今仍膾炙人口的流行歌曲。

純純活躍於1930年代到1940年代這段期間,唱了許多閩南語和日語流行歌曲,例如〈望春風〉、〈雨夜花〉、〈月夜愁〉等。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王櫻芬談及自身有關古倫美亞唱片的研究,最重要的突破就是關於日蓄產製過程的解密。她強調:「這是一次原創性研究,改寫了過去對於音樂唱片製作過程的認知。」

鄧雨賢畢生創作近百首曲目,關鍵作品為〈大稻埕行進曲〉,以〈雨夜花〉、〈望春風〉、〈月夜愁〉、〈四季紅〉為代表作,合稱『四月望雨』,被譽為「台灣歌謠之父」與「台灣民謠之父」。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要探究這些鮮為人知的秘密,必須有研究素材才可以窺知一二,但素材又該從哪來呢?其實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簡稱民博)珍藏,由日本哥倫美亞唱片1980年代所捐贈、於日本各個殖民地(臺灣、朝鮮、滿州、上海等)所錄製的金屬盤(又稱原盤),就是重要素材之一。

2012年王櫻芬從日本哥倫比亞公司得到新出土的一批資料,包含原盤清單、錄音日誌、新譜發賣決定書等,再輔以其他史料,如金屬盤、聲音檔、報紙、照片、圓標、樂譜等,詳實考證各個錄音的日期和地點。王櫻芬透過這些重要史料,反覆推敲古倫美亞的產製過程。

破解泛黃代碼 還原唱片背後的故事

錄音日誌詳細記錄了每一個音軌的錄音日期、時間、樂手與歌者、編曲家、使用哪些樂器等,每一個紙頁上的代碼皆有意義,都是唱片製作不可疏漏的環節。王櫻芬說:「這些原始材料本身是不完整的,所以要把更多的材料放在一塊兒互相驗證和補充,才能找出它們整體的意義。」

王櫻芬經由比對錄音日誌和原盤清單,設法讓這些泛黃的文字紀錄,重新從歷史中復活。
攝影/林俊孝

說到錄製唱片,很重要的是要知道在哪裡錄音?以及在甚麼時候錄製?王櫻芬透過錄音日誌、原盤清單、以及其他史料的相互比對,重建了每一個音軌的錄音地點和日期。另外王櫻芬還發現古倫美亞臺語流行歌的錄音集中於1933、1934、1939年。為什麼會集中在這三年呢?

原來在於要從臺灣將所有成員都移動到日本,非常耗費成本,所以需要密集、大量錄製,之後才可以慢慢發行。王櫻芬舉例說,譬如1939年9月就一次錄製50幾首流行歌,而這些歌曲回臺灣後才緩慢陸續發行,從中可瞭解到原來當時古倫美亞的臺灣流行歌曲,都是集中在這三年錄製完成。

且當時的歌手,明明是同一個人,但唱國語歌、歌仔戲歌曲卻有不同的藝名。王櫻芬指著其中一張表單表示,「像這首歌錄音的時候曲名叫〈文明女〉,發行的時候被改成〈跳舞時代〉。而純純這位流行歌歌手,錄音日誌寫的是她的原名清香。」原來當時日蓄唱片為了控制人事成本,演出人員往往要流行、傳統並行,且依樂種和商標的不同,用不同藝名發行歌曲,再加上那個時代沒有電視,不知道歌手的實際樣貌,才會出現純純與清香、愛愛與月娥其實是同一人的獨特現象。

王櫻芬回憶說:「當時日思夜想的都是古倫美亞唱片這批文獻材料,所有線索與條件放在眼前,縝密地分析,將文件裡面的代碼,從意義不明,到因為不斷對比、查證,而破解其意義。」她宛若電影《達文西密碼》裡湯姆.漢克飾演的教授羅伯.蘭登,專注地思索歷史中的謎團,將之破解,一步步接近、觸及並解密日治時期臺灣人的音樂生活與產業製作、生態。

從錄音地點 窺探背後的錄音邏輯

王櫻芬經由比對錄音日誌和原盤清單,設法讓這些泛黃的文字紀錄,重新從歷史中復活。
圖片來源/Pixabay

根據原盤清單和錄音日誌的紀錄可以發現,錄音地點包含日本與臺北,至於為何要將臺灣歌手與樂人移往日本錄音呢?王櫻芬研究過後發現,在臺灣的錄音,多為傳統樂種或歌仔戲,主唱者人數多,樂種較多元;在日本錄音的歌曲,多為漢洋融合或流行歌,主唱者人數少,樂種較為集中。不過也有傳統樂種到日本錄音的情形,因此或許錄音的音質也是另一考量。

王櫻芬推論,唱片工業從西方經由日本傳播到殖民地臺灣,由於錄音設備和洋樂人才不足,必須因應在地的條件,是故產製策略定然要有所調整與轉化,從中推論出古倫美亞決定錄音地點和派遣人員,是以錄音內容和音質作為考量。由於臺灣欠缺西樂的演奏和編曲人才,錄音技術和設備也較差,若演出的內容需要西樂或較高音質,人員前往日本錄音才是最好的選擇。

王櫻芬認為過去臺灣欠缺西樂的演奏和編曲人才,錄音技術和設備也較差,若演出的內容需要西樂或較高音質,人員前往日本錄音是最好選擇。
圖片來源/Pixabay

王櫻芬殫思竭慮,保持熱情與專注地投身日治時期音樂歷史的研究,逐步還原當時臺灣音樂唱片的製作過程。就算只是一張錄音大合照,王櫻芬也能夠指出相片中誰是誰,他們的衣服也都有端倪,穿漢服的,就是錄漢人傳統音樂,西服裝扮則是流行樂,云云。王櫻芬對古倫美亞唱片產製策略的總結是:「漢樂為主,臺北錄音。洋樂為主,東京錄音。密集錄音,慢慢發行。一人數角,樣樣都行。」

圖片來源/Pixabay

採訪撰稿/沈 眠
編輯/林俊孝
攝影/林俊孝

研究來源

王櫻芬(2006)。殖民化、現代化與全球化:日治時期古倫美亞臺灣唱片研究。科技部(原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

王櫻芬(2008)。閩臺東南亞78轉南管唱片研究。科技部(原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