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種晶片也作農耕——陽明交大莊雅仲帶你探索新竹的多重宇宙

「談起新竹,任誰都會想到『竹科』。但,你知道新竹人也務農嗎?」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莊雅仲教授笑著問道。

1979年,臺灣首座科學工業園區籌備處在新竹成立,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簡稱竹科)逐漸成為新竹的代名詞,新竹搖身成為臺灣發展高科技產業的重鎮。人們逐漸遺忘,這裡曾作為北臺灣的糧倉,遍地是適合農作的良田。

「四十多年來,以竹科為核心的都市計畫,不斷改變新竹的城市紋理,大量農地轉換為建地,種起樓房與道路。然而,儘管有了晶片作為新竹的『新米食』,但仍有些人並未遺忘新竹的過去。」多年的田野工作,莊雅仲記錄新竹的土地變化,除了半導體產業之外,另一股綠色力量正悄然而生。

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莊雅仲教授
攝影/古佳立

臺灣第一座科學城?

「當人們談起新竹作為『臺灣矽谷』時,往往會認為這本是新竹的城市命運。但實際的情況更為複雜,竹科在選址後仍不斷擴張,連帶影響了新竹的整體規劃。新竹的都市化建設密集地集中在這四十多年,幾乎都是為了配合竹科的成長需要。這是臺灣任何一座城市都沒有的情況。」也因此,身為人類學家、也作為新竹居民,莊雅仲想從人文視角看待科技產業如何牽動一座城市的發展。

作為漢人最早在北臺灣建立的城市,新竹是座擁有三百年歷史的古城。早於1980年代,竹科尚未出現以前,新竹的在地產業類型仍屬勞力密集的傳統產業,並以玻璃工業聞名。可以想像,高科技產業突然進駐,為當時的新竹帶來很大的衝擊。

竹科正式成立後的第一個十年仍處在開創階段,儘管一切都如火如荼地進行,但沒有人知道它的未來會如何。1980年,聯華電子成立;1987年,如今的半導體產業龍頭台積電也在園區內設立晶圓廠。但是一直要到1990年代,竹科才開始有爆炸性的成長,並逐漸成為主宰新竹發展的一大力量。

台積電位於新竹科學園區的晶圓五廠
圖片來源/
Wikipedia

「如今看來,沒有人會質疑竹科的成功,它實現了一個小國也能在國際上佔有一席之地的夢想。然而,以園區為界,卻形成了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竹科內,不僅擁有完整的科技產業群落,也有自成一格的生活體系。從道路規劃、高級住宅,再到商業設施,猶如遺獨立的「特區」,與竹科之外的市鎮環境形成對比。

莊雅仲解釋:「當一座城市出現了兩種不同頻率的發展步調,常會造成當地居民的困惑與心理不平衡。」政府因此在1993年拋出了將新竹打造成一座「科學城」的構想,希望平衡園區與地方發展,也就此確立了新竹整座城市的發展定位。

至於作法,便是一邊透過土地徵收來擴大竹科面積,一邊制定各式都市計畫與政策法規。例如2000 年以來的「璞玉計畫」和「科三計畫」等區段徵收開發案,從新竹縣竹東到竹北一帶的廣大農業地區,逐步地納入都市用地的範疇。

科學與農業的土地之爭

為了打造科學城,政府主要採取兩種土地徵收方式。一是「一般徵收」,竹科在新竹市的擴張主要採取此做法。雖然徵收規模有限,但政府不會給被徵收者替代土地作為補償,而是以現金強制購買該土地。被徵收的農民往往只能放棄原有的農地而接受補償金,卻也很難再購得合適耕種的土地。

二是「區段徵收」,此做法主要用於新竹縣。自前縣長陳進興在竹北地區開創全臺首個大規模區段徵收以來,新竹縣在過去的四十年裡進行了不下十次的區段徵收。由政府劃定區段性的徵收範圍,被徵收者可選擇接受相應的補償金,或另以建築土地作為補償(又稱抵價地)。

儘管區段徵收看似是比較好的徵收方式,但莊雅仲也指出:「區段徵收時常會衍生出超額徵收的問題。由於該做法並不是針對一計畫需要多少地,便徵收多少地,而是在考量區域整體發展後,刻意額外徵收土地以利後續開發。因此過程中就有可能涉及一些不當的利益操作、房價炒作,使得區段徵收的公共利益價值受到質疑,也存在剝奪居民基本居住權利的疑慮。」

經徵收而來的土地,政府會變更使用項目,將原本只能蓋農舍的農地,改為可以蓋大樓的商業用地或住宅用地。又或者是將土地進行重劃,將大面積的農地劃為道路、文教區、產業區等。像是受到衝擊最大的竹北地區,經歷數次區段徵收之後,如今區域內有「縣政特區」與「高鐵特區」等都市規劃,土地面貌已被大幅度地改變。「很難想像,竹北地區過去是個擁有一千多公頃稻田的大米倉。收成季節時的稻浪非常壯觀,規模甚至比今日的池上稻田還要龐大。」

開發過程中,也有不少被保留下來的文化資產。位於高鐵特區的「新瓦屋」曾是六張犁林家祖厝聚落所在,後因土地徵收而捐贈給政府。但在文化人士與居民的呼籲下被保留。近年,新瓦屋也成了新竹的文創聚集地。
圖片提供/陳淑容

然而,莊雅仲也提醒:「竹科擴張帶來的矛盾,不能簡單化約為土地資源與文化價值觀的競爭。一方面,我們會在新聞上看到面臨家園被徵收的居民,頭綁布條在公聽會上抗議,甚至帶著稻穗北上示威。但另一方面,被徵收者內部其實仍存有不同聲音,認為被徵收其實更符合經濟利益,希望家鄉能跟上竹科核心區域的發展。」

從「科學城」到「有機共和國」

「在臺東池上種田,大家都覺得很合理,來臺東就是去追逐世外桃源。但你如果想在新竹務農,就很有可能被質疑是在阻礙國家發展,要當農夫怎麼不去別的地方?」

儘管如此,這座科技之城尚留有一些未種下晶片與高樓的綠地。為此,莊雅仲親身參與新竹的新農耕生活網絡,發現新竹不只仍住著農夫,甚至為了因應城市變化而又有不同類型的區別。

除了仍舊堅持務農的舊居民,還有許多像他一樣因爲工作才搬到新竹的外來移民,他們開始在自己的社區開闢「都市菜園」。更有部分菜園主其實是當初被區段徵收的農友,轉而在抵押地上種菜。這種科技生活與自然生活在新竹並存的景象,莊雅仲稱之為「有機共和國」。

在不同的都市計畫下,多數農業用地都已重新規劃,有的已經實施,但有的仍在審議。莊雅仲便視仍在審議的區域為「新疆界」。他說:「新疆界是個舊聚落、農地、荒野、大樓與基礎建設的混雜區域。那裡甚至發展出特殊的農耕活動,一些人會在新疆界上承租土地經營農場,相互交流、傳授種植蔬果的技巧。從新竹市水源里與千甲里,到新竹縣的芎林上山村、竹東三重里、和竹北東海里等地區,都能找到這樣的景象。」

曾獲臺灣「冠軍米」殊榮的田爸(田守喜)便是竹北地區種植稻米。莊雅仲分享道:「作為中年後返家務農的全職農夫,田爸累積了一套自己的農事理論,並堅持不用農藥,而且只用有機肥料。從選種、育苗、插秧,到打田整地、收割碾米,事事親力親為。近年,田爸也和清華大學的相關團隊合作,嘗試灌排水自動化技術、自動監測稻田等。既維護自身稻田的品質,同時建立大數據資料庫,讓其他想務農的人也能快速掌握種植知識。」

莊雅仲與「新疆界」區域農民一同農作(挖樹薯)。
圖片提供/千甲農場食物森林小隊

此外,除了像田爸一樣自產自銷的專業農夫,新竹另有多個推廣「樸門」、「秀明」或「米之神」等自然栽培的農場,提供個人、家庭或團體共耕或認租土地,教授種植技術、彼此共享作物,屬於體驗式農耕活動。

這樣的風氣不只塑造了另一種城市樣貌,也由於多數人選擇採取有機或友善耕作的方式,讓長期面臨工業污染風險的新竹,還能保有一點喘息空間。近年,莊雅仲經常能在新竹沿山甚至靠近市區的田野中發現老鷹蹤影,也會聽到其他人談論看見牠們的經驗。

「有次,我和在芎林山坡農場種植的阿伯樂農友討論此事,他也說當他開始種植時,老鼠過來了,後來老鼠不見,蛇過來了,現在蛇跟鼠都少了,因為老鷹回來了!我們將此現象歸因於生態友善田地增加的緣故。」

農耕生活也進一步帶動小農市集、食農商店與相關體驗活動的興起。不論是有組織性的或個人經營,農友們的收成都能透過這些管道推廣給更多新竹住民。像是在高鐵特區內的「新瓦屋」就成了小農市集的一個重要據點,還有位在清華大學內的「竹蜻蜓綠市集」等,都可見到新竹正發展一股新的食農文化。

莊雅仲也在陽交大六家校區內的閒置空間種植木瓜樹。
攝影/古佳立

「新竹是一座人口高度流動的城市,也許因此特別願意接受新事物。許多新居民是因爲竹科的工作而遷移至此,但他們同時也很關注新竹的土地正義、新農業運動等議題。」

因此,莊雅仲希望下次當大家再提及新竹時,除了傲人的半導體產業,也別忘了它還是一座正蓬勃發展農耕生活的多元城市。

 

採訪撰稿/謝重斌
編輯/馬藤萍
攝影/古佳立

 

研究來源
莊雅仲(2019)。「都市菜園:重返自然與在地」。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 (一般研究計畫)。
莊雅仲(2015)。園區與社區:城鄉再想像與地方政治。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 (一般研究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