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醫大通識教育中心林文琪,帶領醫事相關學生透過古琴認識自己的身體。
攝影/林俊孝
臺北醫學大學一間教室,兩側的透明玻璃櫃裡,擺放著一排又一排的古琴。這不是音樂課或國樂教室,而是北醫大通識教育中心林文琪教授推動「具身化學習(embodied learning)」的教學場域。
從「古琴與哲學實踐」到「藝術與身體知覺」,林文琪每學期開設的主題課程受到學生喜愛,這也是她過去20年致力身體教學課程研發,持續精進的心血結晶。你也許會好奇:在醫事人員的培育過程中,為什麼要安排一堂以彈奏古琴、雕琢儀態、身心學為主軸的課程?難道只是為了在繁重的專業訓練中添加一些調劑?──答案當然不是。
林文琪希望帶給學生的,是一場「以身體作為學習場所,透過身體經驗來建構知識」的體驗,即所謂的「具身化學習」。你馬上會發現,這樣的學習形式其實在日常之中俯拾皆是,但卻鮮少受到正視。
何謂具身化學習?
學習從來都不只是大腦的事,更是身體的事。但臺灣教育體制卻很少關心,學生該如何覺察、運用自己身體並進而建構知識?
圖片來源/林文琪
「具身」一詞,源自20世紀下半葉西方人文社會科學界興起的「身體轉向」。當時哲學家、心理學家相繼意識到,人類不只是資訊輸入-輸出的處理器。人與世界的關係,並非僅由抽象化的心智(或大腦)所中介;恰好相反,我們每個人的思考模式、與世界萬物互動的方式,都不可能脫離具體的肉身和感官而為之。
就像騎腳踏車或投籃,不可能光看書就學會。學習從來都不只是大腦的事,更是身體的事。林文琪指出,這個觀點在重視技術訓練的醫學大學尤為關鍵:「從聽診、觸診的準確度,面對面的醫病溝通與互動姿態,到執行手術的操作技術以及手感節奏,臨床技能的培養,遠遠不是背誦教科書或標準流程SOP就夠了,更涉及大量非語言知識,考驗學生覺察、瞭解、掌控自己身體的能力。」
也就是說,醫事工作終究是「身體力行」的工作。只不過,臺灣教育體制卻很少認真教導我們如何覺察、運用自己的身體。
新理念.舊傳統:古代以「身體」為媒介的教學靈感
自中國先秦以來,學習就是一場理論、實作相輔相成的活動,正是朱熹所說的「不離禮儀而言其義」。
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宋朝《女孝經》。局部。
立基於身體經驗的教學理念,表面看似接軌西方思潮,實則早有東方文化脈絡的實踐傳統。如《莊子》的「庖丁解牛」,描述技術純熟的庖丁在解牛時,達到行雲流水的身體經驗,故事中的庖丁甚至能從技術知識的角度,解釋自己早期解牛仍是「所見無非牛」,後來「未嘗見全牛」,最終達到「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的境界。
哲學系出身、專研先秦哲學的林文琪說,正是中西哲學的比較讓她起心動念,開發一系列具身化教學課程。西方哲學提供清晰的理論基礎,而東方哲學則提供了實踐方案。
「博士班研究禮學時,我意識到,文化知識不只透過經典來傳承,更仰賴身體實作與身體記憶。以古代的六藝來說:禮、樂、射、御、書、數,絕大部分都涉及身體實作,如果只閱讀文字卻光說不練,不免顧此失彼。」
舉例來說,現代人如果讀《儀禮》,很可能會搞不懂,為什麼要鉅細靡遺記錄從日常飲食到喪葬儀式的大量細節?卻忘了必須搭配身體動作,才能完整領悟,例如:眼神朝下、不直視君王的動作,正表達對君主的敬畏。《儀禮》每個動作背後的意涵和理論基礎,其實能在《禮記》的詮釋中找到答案,因此想讀通經典,必須從字面理解到引發身體實踐,進而帶來具身的理解,才算真正瞭解,這正是朱熹所說「不離禮儀而言其義」的禮學。
自中國先秦以來,學習就是一場理論與實作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活動,「書畫論」要有相應的書畫實作,「琴論」要有相應的古琴實作。於是林文琪開始學習雅樂舞、彈奏古琴,透過實作深化自己對經典的理解,具身化教學並重實踐與反思的路線也隨之浮現。
由技入道:具身化教學的醫學人文價值
為什麼選擇古琴?林文琪從獨具特色的「減字譜」說起:「現在常見的五線譜,標記著抽象化的『聲音』。而在全世界的記譜系統中,古琴的減字譜相當特別,它不記聲音,而是記『動作』。演奏者應該用左手的哪一指按在第幾弦、第幾徽的位置,右手以什麼指法撥弦,這些成就一個『音』的動作元素,都濃縮在獨創的方塊字中,形成一種記錄動作流程的曲譜。」
古琴的減字譜乍看像是無字天書,實則詳細記載演奏者的身體動作,而非僅是記錄抽象化的聲音。
攝影/林俊孝
原來,彈奏古琴並非爵士樂般的自由揮灑,而更像一場高度侷限的身體儀式。林文琪解釋,正是當身體進入一套既定的動作之流,彈奏者的身體與心靈反而獲得轉化,通往不同的動作模式與心理狀態。從臨摹具象的身體動作,到摸索抽象的琴藝之道;從認知上的「知」道,到實作上身體能做「到」,以至於覺察自己在技術實作中所展現的知「道」,是一趟「由技入道」的身心轉化旅程。
「粉蝶浮花勢」古琴指法手勢譜,並輔以圖文來形容彈泛音時左手在弦上輕觸,欲去不去,似留不留的動作狀態。
圖片來源/《新刊太音大全集·手勢圖》,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北京古琴研究會《琴曲集成》(第一册),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版,第63—80頁。
好比中國思想經典強調的恭敬、慈愛、中庸等價值,也無不能透過古琴彈奏和雅樂舞等身體實踐,在腳步快慢、表情、身體彎曲程度、眼神位置等細緻動作中,將抽象的理念轉化為在舉手投足間「做出來的」恭敬、慈愛、中庸,形成一種身體的理解。
體育課鼓勵跑得快、跳得遠的學生,音樂課幫演奏出動聽樂曲的人打高分,但林文琪強調,在具身化學習裡,身體動作的「成效」並非重點。關鍵在於,運用身體時要能夠凝神關注、用心覺察、仔細調控,體會發生在自己身體中默會而內隱的「知道」,接著進行外化的敘說、書寫、繪畫。
除非特別訓練,一般人平常很少會意識到自己身體重心、呼吸節奏、心跳韻律的改變,以及這些身體狀態的變化如何牽動內在心緒,更別提將私密的身體內在狀態,外化為可溝通的語言符號。因此,除了端正儀態、彈奏古琴、跳雅樂舞等實作,「身體覺察」與「身體書寫」的環節也相伴相隨。透過反思書寫,幫助學生傾聽自己身體訴說的話語,認識到技術學習需要身心並進,甚至學會自行詮釋各個儀態動作、彈奏指法背後的深意。
更重要的是,技術操作是一種有「目的」的行動。彈奏古琴並非依樣畫葫蘆,而是在制式約束的身體動作中蘊藏「價值追求」,換言之,除了「知道」,我們還需要思考「如何做到」以及「為什麼這樣做」。這正呼應臨床技術的專業訓練過程:縱使醫學技術都有明文SOP,實務上卻往往不是模仿照做即可,每次練習操作的手感、力道、韻律,都需要加以覺察改進,背後隱含著「避免傷害病患」、「改善預後」等醫學倫理價值。
「什麼──你要教呼吸治療系的學生跳舞?」
在北醫大推動具身化教學,並非一帆風順。林文琪笑著回憶,早期由於師資不足,難以啟動系統化的課程。某次與麻醉科醫師合作,讓實習醫師在練習插管時輔以撰寫技術反思日誌,起初雖然獲得不錯回饋,可惜後來因為臨床業務繁忙而中斷。可見要讓時間滿檔的醫學院學生,將注意力回歸「身體實踐」,確實有挑戰性。
林文琪提到,另一次與呼吸治療系合作的經驗更是慘痛。當時她特別邀請包括舞蹈、劇場、身心等跨領域師資一同研發工作坊,期待運用多元形式傳授自我覺察、動作觀察、動作模擬等具身學習方法。原本希望同學經過一趟深入觀察、學習特定身體動作的心路歷程,未來再將這些經驗,轉移到呼吸復健、身體檢查評估等基本技術的學習上。沒想到卻引發部分同學不情願,並反應:「跳舞跟這門課有什麼關係!」
對林文琪來說,這句話猶如當頭棒喝──原來學生只把這堂課理解成「跳舞」和「戲劇表演」。她也因此瞭解到,在試圖融入具身化學習前,勢必要先打破人們對「學習」、「舞蹈」、「表演」既有的觀念疆界,才能迎接新的學習模式。從失敗中學習調整,後來再與呼吸治療學系的合作獲得許多成功經驗,並且逐漸融入臨床實習場域。
林文琪起初期待呼吸治療系學生從繁複肢體學習中,理解如何觀察、模擬動作,卻被誤會成舞蹈、戲劇表演課程,經不斷調整,至今已逐步融入臨床實習場域。
攝影/林俊孝
透過持續的教學研究,林文琪逐漸在推廣具身化教學的實踐道路上,找到更準確的切入點。她開始帶領團隊投入師資培育,連續多年以「聚焦.身體」為主題,辦理教師社群培力讀書會、工作坊,培養臺灣的具身化教學生力軍;她也在多年教學經驗下,累積豐富的理論與經驗,發展向不同背景的學生或合作對象進行具說服力的教學策略。
然而,具身化教學如何順暢遷移至不同專業領域的技能教學情境,仍有不少挑戰要面對。未來林文琪將進一步探索具身化教學於各個場域的實踐方案與教學成效,並且編製相關量表,期待具身學習的教學構想、實施方案能夠持續開枝散葉,影響更多人。
喚醒身體,重新認識世界,成為知識的創造者
林文琪期待,具身化教學可推廣至其他教學領域,喚醒更多沉睡的身體。
攝影/W. Xiang
如同匠人難以將技藝精髓化為語言文字,林文琪曾訪談一名聽診技術高超的醫師,據說能夠準確聽出病患心臟的受損部位,這位醫師的手寫病歷上,畫滿了只有他自己看得懂的心音軌跡圖,這正是透過敏銳且長時間的具身學習,才得以掌握、創造的「個人化知識」。
身體,讓人類得以認識世界、操作器物、實行儀式、保存記憶,甚至能在長期練習、精進技藝的實作經驗中,創造關於自身、事物、世界的新知識。這正是21世紀強調知識創新的重要課題。「可惜的是,臺灣『重觀念、輕技術』的教育風氣,容易使人遺忘了身體也是學習的工具。」林文琪感嘆。
在臺灣教育體制下,長年伏案苦讀的學子早已受到視覺主導、概念先行的知識系統影響,忽略了另一套以「身體實作」為主的學習系統。這正是林文琪研發具身教學課程所欲填補的缺口:讓遲遲未被善加使用的遲鈍身體,開始活絡筋骨。當AI已可掌握超越任何人類單一個體的語言化知識,透過身體學習的文化智慧顯得格外重要。林文琪更期待,具身化教學的實踐未來推廣至其他教學領域,喚醒更多沉睡的身體,帶來技術學習領域的深化與人性化發展。
最後,不妨休息一下,閉上眼想一想:每天我們使用身體,步行、談話、工作、休息,但你夠瞭解它嗎?我們要如何聚焦內隱的身體經驗,在日常的細緻體會中,開創個人化的知識?
採訪撰稿/林義宏
編輯/林俊孝
攝影/林俊孝、W. X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