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在臺灣都吃什麼?隨中山趙恩潔加入印尼留學生的文化餐桌

「穆斯林在臺灣都吃什麼?」

近年,越來越多不同國家的留學生走進臺灣的大學校園內。然而,無論來自哪裡,身處異鄉的他們總都會面臨一個共同的挑戰——適應當地的「飲食文化」。

「街邊的一碗滷肉飯、燙青菜,這些看似再平常不過的臺灣小吃,卻有可能成為在臺穆斯林生活中的地雷。。燙青菜也會淋上豬油或肉燥,但這三個字沒有一個字暗示豬的存在。」中山大學社會學系趙恩潔教授笑著表示。

曾在印尼爪哇進行長期田野工作的她,回國後,意外的發現,對印尼人而言原本被視為理想當然的飲食規範,來到臺灣這個滷肉王國突然間變得一切都必須打上問號。因此,趙恩潔開始關心這些不吃豬肉的人如何在臺灣也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飲食空間。


目前臺灣的穆斯林人口約有30萬人,其中包含本地穆斯林、留學生和外來移工。他們為臺灣帶來很不一樣的飲食文化體驗。
圖片來源/
Unsplash

穆斯林留學生的「臺」漂日記

2012年夏天從美國結束學業回臺的趙恩潔,為了不想要斷了跟博士班田野地印尼的聯繫,便開始在臺灣找尋與印尼有關的新研究議題。當時,她參加許多與印尼文化研究相關的研討會,並在過程中結識了許多穆斯林留學生。從他們身上趙恩潔發現到,臺灣的飲食文化對穆斯林學生來說十分不友善。

為了適應走三步就會遇見一間滷肉飯、連一盤「燙青菜」都會有豬肉燥的飲食環境,有一群穆斯林學生開始在這座充滿「豬肉」的島嶼上,開闢一條自己的「求生」之道。

趙恩潔指出:「特有的飲食規範,使身處異地的穆斯林留學生更加團結,他們會成立社群,比如最具代表性的臺灣科技大學的國際穆斯林學生會(NTUST-IMSA)和印尼學生會 (NTUST-ISA)。社團裡不僅有印尼人,還包含了其他國家種族的穆斯林,他們會與臺北的各個清真寺、印尼商店、清真印度料理餐廳等店家進行串聯,製作出自己的飲食地圖。」

「不過,雖然臺北的清真餐廳跟其他城市相比來說比較多,但外食費用對於多數留學生來說仍然偏高,所以他們更傾向自己去市場買菜、親自下廚。此外,超商的食物因成分標示相對清楚,購買方便,也是穆斯林留學生的熱門選擇。此外,他們也常相約到大型清真寺,一同採買肉類食材,並享用清真寺定期的免費禮拜餐點」

但趙恩潔也分享道,隨著來臺灣的穆斯林留學生漸增,許多大學內的學生餐廳也紛紛重視這些學生們的飲食文化。臺科大就是臺灣最早有清真專區的校園餐廳。在2013年左右,一位阿爾及利亞老闆透過學生的牽線,在校園內賣清真便當,後來受到校方幫助,更是入駐校園餐廳,開了第一間地中海餐廳。

漸漸地,當這項需求有了一定程度的規模後,在校方與學生組織的協助下,地中海餐廳便正式進駐臺科大校園。後來,這群穆斯林留學生還設計了雙語菜單,甚至開發了手機應用程式,搜羅全臺各地的穆斯林友善空間。


如今在臺灣的一些大型公共場所,如車站、校園或大型景點內,都可以看到特別設置的「穆斯林祈禱室」。此圖的祈禱室位於桃園第一航廈轉機站。
圖片來源/
Wikipedia

只是不吃「豬肉」而已?

為了更好地在臺灣生活,穆斯林留學生逐漸發展出一套「求生」守則。然而,對於非穆斯林的人來說,「清真」一詞的意涵仍舊模糊。多數人以為「吃得清真」就是不吃豬肉,但真的只是這樣而已嗎?

趙恩潔為我們回溯歷史:在十三到十八世紀的東南亞,伊斯蘭信仰經由商人的腳步和平傳播。在當時,只有少數宗教專家會有一套嚴格的成為真正的「穆斯林」的標準。而許多新皈依的社群在辨識,改宗與否往往只是以便將「拒絕食用豬肉」作為皈依伊斯蘭的重要標誌。

到了現代,由於食品科技的複雜性,使得所有起源自肉類動物、但不知道當初屠宰方式的萃取物非常多,從冰淇淋、麵包、泡麵等等,都可能含有豬肉明膠等非清真物質。但這樣的觀念來自於一些伊斯蘭法理學上的判斷,其中也包含了將動物生命科學化、分子化的觀點;它既是伊斯蘭獨有的物質分類方式,但也因現代生物科學觀點轉化,形成相當特別的、混雜的認識論。這也是後來趙恩潔在2016到2024年期間一系列「清真檢驗科學化」系列研究計畫的靈感來源。趙恩潔解釋:「清真與非清真的區別之所以錯綜複雜,正是因為它並非一成不變的清單,而是一個隨時代與環境改變的動態概念。宗教法學者會根據不同經典法源與時代條件,做出多樣的解讀。」

「遜尼派穆斯林依據的核心法源主要是《古蘭經》和《聖訓》,另外是「共識」與「類比」。前者是神通過先知穆罕默德所傳達的啟示;《聖訓》則是與先知同時代人的紀錄。而這些規訓內容都不斷在當代條件下經過辯證,也顯示出穆斯林對於清真概念其實具有靈活性。但我們之所以仍覺得清真飲食標準極其嚴格,或許是源自於對他者文化的陌生與誤解。」

不過有趣的是,很多穆斯林留學生都是第一次長期在國外定居。過去生活在自己的家鄉,飲食選擇從來不必刻意思考,更不會特別去強化自我的「清真意識」。相關的飲食與生活規範既是信仰,也是文化。直到他們來到臺灣,才真正開始摸索「如何吃得清真」這項課題。

其實不只是他們,而是全球的穆斯林,也都是到了二十世紀後期,因為紐澳牛羊肉品對全球輸送、看不出成分的加工食品在跨國流動,而先後意識到清真驗證不能只是像過去一樣只仰賴宗教權威與社會信任,而是需要經過科學方法的檢查乃至實驗室的檢驗。


除了不食用有衛生問題的肉品,酒精也因有擾亂心智之疑慮而被禁止。
圖片製作/馬藤萍

「清真認證」和飲食抉擇

隨著來臺灣唸書、工作或旅遊的穆斯林人口逐漸增加,我們也開始意識到打造穆斯林友善環境的重要。最顯著的改變是「清真認證」(Halal certification)的標示經常出現在生活中,不僅有些餐廳會貼有「清真認證」,許多食品包裝、甚至生活用品上也會印有這項標示。

「清真認證」常見於伊斯蘭地區,它代表了一項產品的製作過程,從衛生標準到屠宰過程,皆符合伊斯蘭教的律法,且未使用豬肉或含酒精成分。這幾年,臺灣許多企業和餐飲業者也紛紛申請「清真認證」,以吸引來自印尼、馬來西亞與中東等地的穆斯林。

當穆斯林移居至非穆斯林國家,他們變得需要更主動尋求清真食物,這時「清真認證」對於這些異鄉遊子顯得格外重要。它代表了一種保障,為他們提供了安心感,確保自己所食用的東西符合宗教規範。因為在一個非伊斯蘭文化的國家,認證標誌成為了他們判定食物是否適合的唯一可靠依據。

不過,儘管「清真認證」的原則基本一致,但具體執行和實際標準可能會隨著地域、法學派別和文化的不同而有所差異,這也使得清真食品和產品的全球貿易變得更加複雜和有趣。

但趙恩潔也指出,以現實來說,臺灣的清真餐廳多半擁有正式的清真認證,但往往因為這些餐廳的經營成本較高,導致價格昂貴,並不適合一般學生的日常預算。大部分穆斯林留學生看到清真標示的餐廳,反而卻步,覺得這樣的餐飲選擇過於奢侈,只能偶爾享用一次。

因此,為了更簡便,也出於經濟考量,有些人乾脆選擇素食。素食不僅成本較低,也可以有效避免清真飲食中的複雜考量。對他們來說,這成為了一種務實的選擇,也是一種對信仰的靈活調整。


中山大學社會學系趙恩潔教授
拍攝/馬藤萍

食物地景」是文化多樣性的縮影,能體現一個國家地區對不同文化的包容程度。今天,印尼美食、星馬料理已是臺灣常見的街頭景物,「營多麵」(Indomie)也成為許多人的宵夜首選,在在反映了東南亞飲食逐漸成為「我們」的一部分。

不過趙恩潔表示這仍遠遠不夠:「臺灣人對這些外來食物的接受仍流於表面。比如我們很早以前就有吃港式飲茶的習慣,但我們真的了解香港文化嗎?當然,這至少是一個開始,不僅讓這些外來者有更多選擇,也讓我們有個認識並且接納他們的機會。」

臺灣社會回應穆斯林需求的方式,不只走入便利商店會看到的清真友善專區、或打造豐富友善的清真地圖,更重要的是我們對於他們需求的理解與尊重。唯有如此,才能讓這些穆斯林在臺灣也能找到家的感覺。

 

採訪撰文/李佳芳
攝影/馬藤萍
編輯/馬藤萍

研究來源
趙恩潔(2015)。靈命的生物政治:科學式虔敬與清真素食的台印跨國運動。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新進人員研究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