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他鄉成故鄉,聽見周藍萍與四海唱片的音樂心事:專訪臺大沈冬

1962年,是什麼樣的年代?

臺灣電視史上第一個歌唱節目「群星會」開播。
金馬獎設立。
黃梅調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創作,隔年上映。
四海唱片出版《英漢有聲大字典》,媒體評為「震驚出版界的豪舉」。
周藍萍與四海唱片合作的《四海歌曲精華》系列開始發行,風靡華人世界。

那是電視、電影、唱片工業精彩起飛的年代,而這些都是國立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沈冬教授近年的研究領域。

國立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沈冬教授。
攝影/汪正翔

沈冬對音樂跨越國境的交流特別著迷,先是魏晉南北朝至唐代的璀璨樂音,接著是近現代東西洋音樂傳入中國後的迴響不絕。這些年,她鑽研戰後臺灣國語流行歌曲與唱片工業的發展,「我很想把1949年來臺的這群音樂人梳理清楚,這時毫無疑問的,周藍萍的名字就出現了」。

周藍萍與四海唱片:戰後臺灣國語流行歌曲的傳奇揭幕

即使沒有聽過周藍萍(1923-1971)的名字,也一定聽過他的作品。〈高山青〉(由周編曲)、〈綠島小夜曲〉、〈月光小夜曲〉,還有當年轟動一時,並獲得第10屆亞太影展和第2屆金馬獎最佳音樂的黃梅調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都是人人隨口便能哼唱一段的旋律,「這樣的音樂影響力,在臺灣音樂史上有幾人?」

隨著周藍萍的人生謝幕,他的音樂雖仍被傳唱,其人卻漸漸被時代淡忘,研究也幾乎闕如。於是沈冬四處收集報章雜誌、唱片、歌本,近年更走訪海內外做了數量龐大的訪談,才讓周藍萍的生命軌跡與音樂成就逐漸清晰。

「周藍萍的生命非常清楚地切割成中國、臺灣、香港三個階段」。在中國出生、接受音樂教育,1949年來到臺灣,不久便加入中國廣播公司音樂組,展開活躍的音樂創作。1962年被延攬至香港邵氏電影公司,配樂工作應接不暇,卻在49歲事業如日中天時遽然辭世。

周藍萍的創作身影。
攝影/汪正翔

拚湊時光記憶的過程中,沈冬輾轉聯繫上周藍萍的女兒周揚明,進而結識四海唱片的創辦人廖乾元(1926-2014)。兩人一見如故,這段緣份也為她的研究帶來許多驚喜。

傳唱臺灣原聲的《四海歌曲精華》

以語言教學唱片、歌本起家的四海唱片,憑藉廖乾元靈活的經營頭腦,用當時相當五棟房子的巨資請周藍萍規劃7張唱片。1962年首發的《四海歌曲精華》第一集就熱賣30萬張。

周藍萍赴港前,共製作12集《四海歌曲精華》,「其中11張都是他的作品,共有96首歌,其中65首由他原創編錄,這是我們目前收集到非常可靠的周藍萍的早期作品」,沈冬說。

《四海歌曲精華》既是周藍萍來臺後音樂才華的展現,亦飽含廖乾元的音樂理想。當時,臺人聽的多是香港流行歌,尤其1949年後,姚敏、姚莉等人紛紛自上海抵港,歌舞片風行一時,「廖叔叔說,我們要聽國語歌曲,得向被英國殖民、說廣東話的香港買」。

廖乾元感嘆,一首〈藍色多瑙河〉讓全世界認識維也納,可是臺灣沒有這種歌,因此他希望周藍萍多創作以臺灣為主題的歌曲。當時的周藍萍已做過《林投姐》等多部臺語電影配樂,對臺灣戲曲、歌謠、原住民音樂都有一定的理解,臺灣豐富的音樂資源滋養了他創作的靈感。

沈冬收藏的《四海歌曲精華》。
攝影/汪正翔

系列性規劃的《四海歌曲精華》收錄了〈回想曲〉、〈傻瓜與野ㄚ頭〉、〈出人頭地〉、〈虹彩妹妹〉等經典歌曲,張張熱銷,讓臺灣的國語歌曲在港滬之外走出自己的路,更攻佔東南亞華人市場。「加上後來的梁祝電影大紅,更加推升周藍萍和四海唱片的地位,開啟了華人國語流行音樂的黃金歲月」。

沈冬說,「如果沒有四海唱片,周藍萍的作品就散掉了。因為有《四海歌曲精華》,他的音樂得以留存下來」。年事已高的廖乾元甚至將四海唱片450張黑膠唱片、照片、書信、合約等珍貴資料「託付」給她,「廖叔叔說,我把所有的東西都給你,讓你做研究」。

在沈冬的協助下,廖乾元將這批資料贈予臺灣大學圖書館典藏。四海唱片1,600多捲唱片母帶則交由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進行修復與數位化,「總共9,000多個音檔,都是當年在臺灣錄製,是真正的臺灣原聲」。

乘著歌聲的翅膀,你的我的〈綠島小夜曲〉

揭開周藍萍的音樂傳奇,就不能不提創作於1954年的〈綠島小夜曲〉。由周藍萍作曲,潘英傑作詞,秦晉、紀露霞、紫薇、鳳飛飛、蔡琴、羅大佑等人都曾翻唱。

其中,紫薇在1962年由四海唱片錄製的33轉,創下20萬張的驚人銷量,甚至賣到斷貨。廖乾元回憶,當年隨經濟部到馬來西亞參加商展,華人區大街小巷都在放這首歌。他跑到當地的唱片工廠,發現三臺壓片機都在壓〈綠島小夜曲〉,「廖叔叔告訴我,四海唱片賣一張正版,外面至少有三張盜版在流通」,沈冬笑說。

沈冬收藏的各式唱片和歌本。
攝影/汪正翔

回溯〈綠島小夜曲〉的身世,是音樂家的繆斯邂逅。孑然一身的周藍萍,因為指導金甌女中合唱團,遇見一位臺灣女孩,於是在一個仲夏夜,將款款情愫寫成這首定情之作,而女孩後來也成了他的妻子。

取法自歐洲中世紀小夜曲(Serenade)的〈綠島小夜曲〉,將月夜中的南方島嶼描繪成與世隔絕的愛情桃花源。沈冬認為,周藍萍透過這首情歌傾訴戀慕,也表露他對戰爭的厭棄,對平靜生活的嚮往。

「他來到臺灣一個家人都沒有,結婚時也沒有主婚人,甚至他根本不姓周,他們是在戰亂中失去身分的一代。他們真的很想有一個安身立命的地方,能夠自由戀愛,〈綠島小夜曲〉就是這樣的情感」。

這樣的臺灣情懷在周藍萍作曲的〈美麗的寶島〉依然可見,「美麗的寶島,人間的天堂,四季如春啊,冬暖夏涼,聖地啊好風光」。這一系列歌詠臺灣的歌曲,將臺灣描寫為山川優美、安居樂業、男女情愛的樂園,沈冬稱之為「臺灣想像」、「愛臺歌曲」。

雖然這樣的臺灣經驗尚稱淺薄,歌詞也未必反映真實的臺灣社會,卻充滿熱情與寄望。就像〈綠島小夜曲〉中四季常綠的「綠島」,不是後人以為的臺東火燒島,而是充滿希望與新生,讓他有了家、有了工作成就的美好臺灣。

〈綠島小夜曲〉推出後在亞太地區傳唱不輟,翻唱者不計其數,甚至傳到馬來西亞後,當地人也覺得歌中的綠色島嶼是指他們的家鄉。沈冬說,「好歌是有翅膀的,大家自然而然就喜歡,都覺得這是『我們的歌』,這就是好歌引起的共鳴」。

沈冬與研究團隊出版《寶島回想曲:周藍萍與四海唱片》(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攝影/汪正翔

葉飄零雲飄蕩,永懷家在山那邊

相較於〈綠島小夜曲〉的「臺灣想像」,經歷戰亂流離的周藍萍自然也在作品中表現他的「中國情結」。創作於1958年的〈家在山那邊〉便是鮮明一例。

〈家在山那邊〉原是電影《水擺夷之戀》的插曲,電影描繪漢族青年與傣族姑娘在家國大義下的愛情故事。沈冬分析,〈家在山那邊〉的歌詞其實脫胎自1936年由張寒暉(1902-1946)創作的抗日歌曲〈松花江上〉。

〈松花江上〉寫於918事變後,第一句歌詞唱道「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兒有森林煤礦,還有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而由《水擺夷之戀》男主角王琛親自作詞的〈家在山那邊〉,則寫下「我的家在山的那一邊,那兒有茂密的森林,那兒有無邊的草原」,兩者確實思路相近。

沈冬說:「我相信周藍萍一看就知道王琛的歌詞脫胎自〈松花江上〉,所以他也借用〈松花江上〉的第一句,作為〈家在山那邊〉的旋律淵源。」沒有反共歌曲的直白吶喊,卻有精緻的藝術歌曲形式,〈家在山那邊〉也成為50年代反共國策下鼓舞臺灣人心的重要歌曲。

隨著政治局勢轉變,後來這首歌被淡忘多年。直到1989年5月27日,鄧麗君為了聲援八九民運,在香港演唱這首歌,當時歌名稱作〈我的家在山的那一邊〉。沒有原唱的慷慨激昂,她以柔軟語調演繹海外華人無法歸返的「家」。

沈冬提到,〈松花江上〉是為了抗日,〈家在山那邊〉是為了反共,〈我的家在山的那一邊〉是為了爭民主,「這首歌是三代中國人想家、找家的故事」。雖然歌曲的訴求對象不同,卻道盡三代中國人的時代哀音,也正是周藍萍「中國情結」的核心。

攝影/汪正翔

如果〈綠島小夜曲〉是新生,〈家在山那邊〉就是鄉愁,「周藍萍希望在臺灣安身立命,但他也會想家,這兩種情感的確都在他心裡」。

細數周藍萍的作品,他在臺灣創作〈綠島小夜曲〉、〈美麗的寶島〉、〈南海風光〉等曲,「可是他沒有為香港寫過一首類似〈綠島小夜曲〉的歌曲,因為他在香港就是拼命工作,沒有這種餘裕。周藍萍對臺灣有一種鄉土之愛,對他來說,家鄉就是臺灣」。

「我讀到他們對臺灣的情感,真的會流淚」。

隨著研究開展,沈冬編輯周藍萍的作品清單,高達600多項、500多首歌曲,他的洋溢才華與多產令人驚嘆。她對周藍萍的理解不僅來自於分析音樂文本,從小學習國樂的背景,也讓她對周藍萍的創作思路心領神會,「他是中廣國樂團出身,我可以理解他的音樂思維,知道這句旋律從哪裡來,所以做這個研究很有趣」。

攝影/汪正翔

這些年,沈冬四處走訪當年與周藍萍相關的人士,包括莊奴、楊秉忠、李行、靜婷、凌波等人,追尋逐漸凋零的記憶,也是和時間賽跑。同時也陸續策劃展覽、音樂會、放映會,她堅持大眾文化必須走入大眾,才能觸動人心。讓臺灣原聲重返舞臺不只是懷舊,她更期待啟發新的創作方式,重新詮釋經典。

沈冬說,研究做到後來有一種使命感,「我想讓大家知道,曾有這麼精彩的音樂出現在這塊土地上。我想讓大眾了解他們的人生,他們在那個時代的所思所念。我們多提供一些資料,後人就能有比較客觀的認識」。

 

採訪撰稿、編輯/黃詩茹
攝影/汪正翔

研究來源
沈冬(2013)。1950-60年代臺灣國語流行歌曲中的臺灣想像與中國情結──以周藍萍、楊秉忠作品為研究中心。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一般研究計畫)。
沈冬(2015)。周藍萍與〈綠島小夜曲〉──戰後臺灣國語流行歌曲的亂離與樂園。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學術性專書寫作計畫)。
沈冬(2018)。黑膠樂音之源──四海唱片母帶數位化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一般研究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