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虛擬到實體,從閱讀到終身學習:中央陳德懷搭建的人文科技世界

在日裔英籍作家石黑一雄《克拉拉與太陽》(Klara and the Sun)的世界,人工智慧機器人是小女孩的成長夥伴。心思細膩的「愛芙」(Artificial Friend),一路陪著女孩長大、學習、感受生命。

這部科幻小說的情節,一如國立中央大學學習科技研究中心陳德懷教授30年前的預想:虛擬學伴、機器人、人工智慧,將會在未來慢慢結合。

國立中央大學學習科技研究中心陳德懷教授。
攝影/黃詩茹

從一對一的虛擬學伴,到150萬人的亞卓市

早於1988年,陳德懷在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攻讀電子計算機系博士時,就提出虛擬學習同伴(Learning Companion)的概念,並開發出原型系統,讓虛擬師生當真人學生的學習同伴。

進入國立中央大學任職後,陳德懷開始建構網路學習系統。他笑說:「那個年代,很多人沒聽過網路,常有人問我,『網路和學習有什麼關係?』隨著學習科技的發展,現在已經不用回答這個問題了。」

來到千禧年,陳德懷建構了後來人所共知,連美國歐巴馬政府也在教育白皮書上參照一筆的網路平臺「亞卓市」(EduCity)。以虛擬城市為概念,亞卓市讓學習資源透過Web2.0技術共享,150萬亞卓市民包括學生、教師、家長、學者線上交流,「誰都可以來開課,14歲的小孩也能教程式語言」。

在臉書和智慧型手機誕生前,陳德懷已打造超過1,700所學校、150萬名學生參與的亞卓市。
圖片來源/陳德懷提供

作為全球第一個網路學習城市,陳德懷認為,亞卓市最重要的貢獻在於開啟臺灣對於網路學習的觀念,但他也在過程中,意識到數位學習的「兩條接縫」。

從發現接縫,到「無縫學習」

「第一條很明顯的接縫,就算網路有很多資源、亞卓市受大家喜愛,但一般學生只能在電腦教室摸到電腦」。當時還不是「班班有網路,生生有平板」的年代,教室中通常只有教師能使用電腦,課堂仍以教師為中心,於是造成線上學習社群與真實課堂間的接縫。

第二條接縫,來自學校、家庭和課後教育間缺乏溝通橋樑。「我感覺有些現象不太合理,為什麼學校教育教一套,課後教育教另一套?」特別是因應考試的加強課程與補習,雖然提升了成績,卻削弱孩子的學習動機。

2006年,陳德懷正式提出「無縫學習」(Seamless Learning)的概念。「跨越時間、地點、有連續性。你在學校學完這些知識,可以透過網路學習和課後家教延續」,只要有求知慾,從課堂到生活處處都是學習情境。

推動無縫學習,陳德懷從「閱讀」著手,因為他認為閱讀是終身學習的基礎,要推廣不受時空限制的無縫學習,必須先培養孩子主動學習的基本能力。不論何時何地,打開書本那一剎那就是一個無縫學習的空間,再加上技術與網路社群支援,「隨時隨地」都是學習場域。

攝影/黃詩茹

從興趣驅動,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

投入「明日閱讀」的研究,陳德懷回溯自2000年,曾志朗院士上任教育部部長後的第一項政策,首推閱讀。「我是搞科技的,又是數學背景,所以很好奇為什麼閱讀這麼重要?」

長期投入學習科技,他也開始反思,在網路發達的現代社會,不乏各種資訊刺激,孩子卻越來越少主動閱讀,甚至抗拒閱讀。臺灣雖然推動閱讀十多年,但要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提升親子共讀的比例,仍不容易。因為太多指定書單、書摘或讀書心得,快樂閱讀成了課業壓力,不自覺地破壞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這不僅是教育現場的觀察,也是陳德懷的自身經驗。他曾推薦女兒一本他認為的「好」書,卻讓她不再愛看課外書,「因為她是看爸爸指定的書,是為我而看,我破壞了她的閱讀興趣」。於是他回到孩子的角度思考:如何培養閱讀興趣,讓孩子因為好奇而閱讀?

從情緒面看興趣,是一個人對某事物或某題材表現得投入、沒有空閒、關心關切、全然投注、渾然忘我的狀態。陳德懷也和一群國際學者發展出「興趣驅動創造者理論」(簡稱「趣創理論」,Interest-Driven Creator Theory),透過興趣、創造、習慣,打造自我追求學習的環境。

陳德懷解釋,興趣驅動創造者理論的假設是讓孩子由「興趣」出發,將學習過程視為「創造」過程。如此一來,不僅能享受學習、釋放學習能量、獲得成就感,學業表現也會提升。當養成「習慣」,孩子也就成為終身創造者,發展出面對未來世界的關鍵能力。

出自《明日閱讀:明日主題學習的基礎》,頁292。
圖表美化/鄭喬尹

推廣MSSR, 打造「明日閱讀」

從理論到實踐,啟發孩子的閱讀興趣,必須先打造適合閱讀的環境。尤其陳德懷發現,許多學校沒有每天固定的閱讀時間,於是他首先推動「身教式持續安靜閱讀」(Modeled Sustained Silent Reading ,MSSR)。透過教育部國教署的推廣,目前已有超過1,600所學校參與。

鐘聲響起,孩子到班級書櫃挑選自己想看的三本書,回到座位上,開始安靜閱讀。教室前方,老師也安坐閱讀喜歡的書。這時候,教室鴉雀無聲,沒有交談、廣播,也沒有考試和打掃干擾,孩子一天就從15至30分鐘(一般學校會從15分鐘開始,慢慢增加到20分鐘、30分鐘)的晨讀開始。

興趣驅動創造者理論強調從「興趣」出發,所以在推動閱讀時,鼓勵學生自由選書,「如果他對這本書沒興趣,隨時可以停下來換一本」。一開始,學生可能會閱讀偏食,「在不影響興趣的前提下,老師可以鼓勵他看得更廣更深」。

曾有老師告訴他,「臺灣推動閱讀很久,但有些學生從來沒看過老師拿起書來閱讀」。他笑說,推動閱讀變成叫別人讀,但自己不讀,「所以MSSR是否成功,『身教』才是關鍵」。

老師放下手上雜務,與學生一起閱讀,而且必須閱讀自己喜愛的書,不能敷衍了事。「人的行為和學習是透過腦神經中的『鏡像神經元』(Mirror Neurons)模仿而來!」他更鼓勵校長親自投入,以身作則讓閱讀成為學校的文化。

宜蘭縣大洲國小,由校長帶動閱讀。
圖片來源/陳德懷提供

此外,MSSR強調「博覽群書」,透過「薦書」和「聊書」,加強學生的吸收(Input)和產出(Output),呼應興趣驅動創造者理論中的「創造」。

陳德懷重視學生要有舞臺,「書讀多了,自然想和別人分享,把書中的內容與自己過去的經驗結合,就是知識創造」。因此,「薦書」是將自己喜歡的書推薦給別人,「聊書」則是透過二人聊書、小組聊書、全班聊書,讓學生扮演說書人。

苗栗縣永貞國小的同學進行小組聊書。
圖片來源/陳德懷提供

為了填補課堂和線上社群間的第一條接縫,陳德懷也建構「明日書店」線上平臺,讓學生的閱讀成果視覺化。每讀完一本書,就能即時在系統上記錄,並用文字、影音、繪圖等方式推薦,對閱讀歷程產生擁有感,人人都是書店店長。

除了薦書、聊書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有老師鼓勵學生撰寫閱讀心得,甚至主題創作。陳德懷笑說,「一開始學生只寫三個字:『很好看』,老師就鼓勵他,『很厲害啊!下次多寫一點!」學生一邊學打字、一邊練習寫心得,再下個學期,就能寫200多字了。「當然一開始錯字很多,老師也不糾正,只是鼓勵他多寫。於是學生的文章從沒有標點符號,到有標點符號,到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陳德懷說,「先有量,量多的時候,質也會起變化」。寫作如此,閱讀亦然,「剛開始,學生可能連安靜閱讀五分鐘都撐不下去,一年後,當他開始感興趣,五分鐘過了,他也不知道,因為讀不過癮」。

明日書店系統介面,學生可透過評星、文字、畫圖、錄音等四種方式推薦書籍。
圖片來源/陳德懷提供

家長與老師共乘的「親師方舟」

為了消弭學校與家庭間的第二條接縫,陳德懷在學校MSSR的基礎上,繼續推動家庭MSSR,讓安靜閱讀成為家庭中的親子活動,並再次運用學習科技的助力,設計「親師方舟」平臺。

「親師方舟」的概念來自聖經「挪亞方舟」,但他搭建的是一艘連接家庭與學校的虛擬方舟。登上方舟,家長可以進入「線上課程」上課,和孩子擁有共同的閱讀空間,分享閱讀歷程,互相推薦書籍;而「親師通訊」讓聯絡簿與公告電子化,增加親師交流。

透過親師方舟平臺,打造連結學校與家庭的無縫學習社群。
圖片來源/陳德懷提供

「多數的家長都很關心孩子,但要有方法,我們建立一個閱讀的目標,家長就知道怎麼做」。透過從興趣出發的MSSR,並借助數位工具搭建連接學校與家庭的橋樑,陳德懷期待架構出「明日閱讀」的骨架,讓「無縫學習」得以實現。

終身學習者,累積閱讀的複利

科技如今無所不在、多姿多采,不禁讓人疑惑未來是否會迎來第三條,來自虛擬世界與現實間的接縫?未來還需要實體學校嗎?甚至閱讀,仍是未來學習無可取代的必然路徑嗎?

陳德懷肯定地說,「實體學校一定會繼續存在,但會改變,只是改變得比較慢。我們的工作就是加快改變,讓它更適合未來的孩子」。一如疫情期間,遠距教學成為不得不的必然,面對面的互動更顯珍貴,「因為實體學校有很多隱藏課程(Hidden Curriculum),包括人與人之間如何交流。雖然網路世界彷彿很熱鬧,但你還是一個人躲在家裡」。

他分享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雪莉.特克(Sherry Turkle)的《在一起孤獨》(Alone Together),當科技拉近了彼此距離,卻讓人類害怕親密交流,「這是很危險的」。

陳德懷投入網路學習的歷程,伴隨著電腦與網際網路的發展歷史。
攝影/黃詩茹

談到閱讀的不可取代性,陳德懷也給出肯定答案,「閱讀就是典型的『自我學習』。終身學習者,必然是終身閱讀者」,而「終身學習者」正是108課綱的願景。「文字是抽象的,它是符號和符號的互動,開啟我們的想像。影像有它的發揮空間,但不能完全取代文字和閱讀」。

就在網路發展邁向元宇宙、物聯網、虛擬貨幣的此時此刻,陳德懷有感而發地說: 「我們這些做數位學習的研究者權力和責任很大,因為我們基本上是在設計未來的社會。數位學習,就是設計未來的教育。」

自認從小就是個好奇的人,中學時期書看得多、類型廣,或許也影響陳德懷後來研究的多元面向,「可能工作和生活都是興趣驅動吧」,他笑說。無論世界如何變動,電腦視窗分頁打開多少個,他相信閱讀不會消失,「閱讀依然會是所有知識的來源」。

 

採訪撰稿/Ching W.
攝影/黃詩茹
編輯/黃詩茹

研究來源
陳德懷(2012)。打造創造者社群之數位學校。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一般研究計畫)。
陳德懷(2016)。建立無縫學習社群:連結家庭與學校閱讀。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一般研究計畫)。
陳德懷(2016)。興趣驅動之提問式主題閱讀。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一般研究計畫)。
明日閱讀研究團隊(2016)。明日閱讀:明日主題學習的基礎。臺北:天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