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CASBS對話,思考世界的重要問題:專訪臺大葉素玲

美國史丹佛大學有個「傳說」,山坡上有個神秘的中心,可以俯瞰整個校園景致,而且是很難進得去的。

這不是什麼校園奇談,它是「行為科學高等研究中心」(Center for Advanced Study in the Behavioral Sciences,CASBS)。創立於1954年,是繼普林斯頓大學高等研究中心(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後,全球第二所高等研究中心,至今成就了30位諾貝爾獎得主及多位重量級學人。

黃昏時,從CASBS的研究室遠望史丹佛校園景色。
圖片來源/葉素玲提供

每年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齊聚一堂,領域橫跨經濟學、社會學、政治學、心理學、人類學、比較文學、歷史學等。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的葉素玲特聘教授也於2019年經由科技部「臺灣-史丹佛人文社會科學領域人才培育計畫」(Stanford-Taiwan Social Science Fellowship Program,STSS)選送,前往展開九個月的學術研究交流。

「現在回想起來,真是一段奢侈的時光」,葉素玲笑說。

透過對話,讓知識與思考加乘

葉素玲說,來到CASBS後,中心主任瑪格麗特.列維(Margaret.Levi)在第一次大家自我介紹的場合就說:「沒有績效,好事才會發生。」(No KPI, so great things can happen.)

在這裡,唯一的要求是敞開心胸與人交流。所以學者們必須住在距離中心15英里之內,每週至少四天在中心吃午餐,而且不能教學、兼職,「那一年,你必須放掉所有的事情」。

葉素玲攝於CASBS大門。
圖片來源/葉素玲提供

她在CASBS的一天,大概是這樣的:早上進研究室專心工作,中午一到,即使忙到捨不得停手,也要放下工作和大家共進午餐。飯後相約散步,也是CASBS的傳統。

看似輕鬆的閒談,其實大多圍繞著彼此的研究議題,有時聊著聊著,靈感就這麼出現了。葉素玲說:「所以之前來的『學長學姐』都提醒我們,九個月很快就過了,如果來這裡還埋頭苦幹一定會後悔,多和其他學者互動,才能創造無限可能。」

而交流期間最重要的「大事」,就是每週三上午的討論會,由每位學者提供一場30分鐘的主題報告。題目由大家自選,這一年的主題包括氣候變遷、難民人權、美國選區分配、醫療保險、去殖民女性主義小說等。「要讓不同領域的學者都聽得懂,還要回答來自各領域專家的問題,即使是身經百戰的學者,都要卯足全力準備」。

每週三的討論會,跨領域的學者齊聚對話。
圖片來源/葉素玲提供

AI會取代人類嗎?關鍵在於「意識經驗」

長期投入意識與AI的研究,同時兼任臺大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中心副主任,葉素玲決定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探討「在AI時代,人類何以獨特?」她說這個選題既困難又冒險,也沒有實徵資料,主要來自她多年來累積的想法。

「我對AI、意識、心靈成長方面的議題很有興趣,其中最感興趣的是在人工智慧的時代,人類為什麼是獨特的?我們最後會被機器控制或取代嗎?如果缺乏獨特性,人和機器有什麼差別?」回顧人工智慧的發展,和心理學的關係始終密切,尤其來到史丹佛大學,匯聚高科技企業的矽谷就發源於此,有很多機會和矽谷的人才討論,在CASBS思索這個問題也格外有意義。

過去AI致力於模擬人類心智,但當AlphaGo在2016年打敗世界棋王李世乭後,繼之的AlphaGo Zero不再受限於人類的知識。甚至過去認為人工智慧無法達到的創造力、情緒、愛,也隨著科技日新月異,讓機器有了表現的可能。

例如喬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Tech)音樂技術中心發明的機器手臂Shimon,不僅自彈自唱,還能填詞作曲、發行專輯;而根據人類發展理論創造的機器人Baby X,看到蜘蛛甚至會產生和人類一樣的驚嚇反應。如此一來,人類的獨特性何在?

當人工智慧也具有創作力,人類的獨特性何在?
圖片來源/Unsplash

葉素玲提出她的看法,「從認知心理學的觀點,人類是獨特的。這個獨特性在於我們有意識經驗,我認為『意識』是人與AI最後的疆界」。

她進一步說明,意識分為「取用意識」(access consciousness)和「現象意識」(phenomenon consciousness),前者是指各種認知,以及取用這些認知作為記憶和語言陳述的歷程,後者則是指主觀的意識經驗。

「我認為人工智慧再怎麼進步,也只能逼近『取用意識』,無法真正擁有『現象意識』」,葉素玲說。尤其具有主觀意識的現象意識多需要經過訓練,例如透過靜坐冥想訓練專注力、自我覺察,這些經驗往往超越字句所能描述。

或許機器在遙遠的未來可以讀取知覺的資訊,並透過大量儲存記憶而擁有「記憶自我」(remembering self),能夠像說故事一樣,說出過去和未來發生的事情;但它無法擁有「經驗自我」(experiencing self),也就是它始終無法「親身體驗」那些感受。

人們透過「體驗」認識世界,例如靜坐冥想的內在經驗,往往超越字句所能描述。
圖片來源/Unsplash

葉素玲說,人類一直以來是透過「體驗」來感受並認識世界,這是機器無法做到的事情,「『體驗』是我們認識世界的方式,它不應該被忽略」,她也呼籲以更開放的態度看待意識的議題。

以靜坐為例,有人會在靜坐中淚流滿面,有人會感覺與天地合一,「這些體會有時只能意會不能言傳,也許有一個『意識場』,把我們相連在一起。如果我們沒有『共通的意識』,其實無法彼此溝通,那個『共通的意識』以現在的科學可能測量不出來,但不代表它不存在」。

討論會的最後,葉素玲引用美國心理學家之父威廉.詹姆士(Willian James)的話,「我們就像海洋上的島嶼,在表面分離,但在深處連結。」(We are like islands in the sea, separate on the surface but connected in the deep.)

圖片來源/葉素玲提供

她認為務實地思考,未來AI確實有可能超越人類,但在AI時代更值得思考人類何以獨特?為什麼是human being 而不是human doing?「我們要了解人的特性,更重要的是認識自己,這一點很難,但是很重要」。

這場發表獲得許多正面迴響,與會學者也拋出許多問題,例如在疫情的不確定下,人類應該如何因應?如何知道動物也有意識?細菌存在人體內,是否會和人類共享意識?熱烈的討論反映出這個議題確實觸及跨領域的關懷。葉素玲笑說,「我可能提供了一些『希望』吧?不然科技一直往前推進,大家會焦慮人該怎麼辦?」,經過數個月的醞釀準備,這場討論會也讓她形成新的思維與研究方向。

回到心理學家的角色,在AI時代,心理學家能做的事是更多,還是更少?葉素玲認為心理學家的角色仍大有可為,「心理學家研究人的心理,最了解人的需求,我們可以協助其他領域一起定義什麼是人的需求?一起研究AI對人的影響與因應之道」,唯有透過跨領域的對話和合作,建構AI與人和諧的互動關係,才是對人類長久有益的。

面對疫情挑戰,分享臺灣防疫成果

交流期間,正值全球疫情急轉直下,葉素玲記得很清楚,「3月16日,舊金山市長宣布當天下午進入三週的在家工作」,接著禁令擴及加州,接下來則是全美。

「CASBS也暫時關閉,活動改成線上進行,那天下午我離開中心時,下大雨同時又出大太陽,接著天空就出現彩虹」。她說那幅光景就像是啟示錄,要人們別失去信心,雖然風雨交加但不用擔憂恐懼,陽光一直都在。

圖片來源/葉素玲提供

面臨前所未有的疫情,葉素玲也在小組討論中分享臺灣的防疫成果,包括臺灣在疫情初期的篩檢策略、戴口罩、社交距離等政策,以及臺灣以防疫科技與口罩協助其他國家的Taiwan can Help案例。意猶未盡的學者們要求「安可」,再次邀請她分享臺灣如何利用入境訊息、電子圍籬追蹤病例。

葉素玲有感而發地說:「臺灣的防疫成功,讓全世界刮目相看,希望向臺灣學習。」作為唯一的臺灣學者,她認為透過STSS計畫的參與對臺灣的能見度很有幫助,「有人在,就有代表性,存在本身就有一定的份量。科技部支持這個計畫,達到的效益其實很大,尤其這些學者在各自的領域都很有影響力,未來也希望有機會邀請他們來臺灣」。

全體學者(2019-2020 fellows)合影。
圖片來源/葉素玲提供

從教育到研究,照顧「人」的需求

經過九個月的交流,葉素玲說這一趟旅程就像走出舒適圈,擴大看待問題的角度,尤其是透過跨領域的對話,獲得一加一大於二的知識加乘。「CASBS的目標很遠大,他們希望不同領域的學者來到這裡,思考世界的重大問題,並且解決問題」。

成立近70年,CASBS早已是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的典範。葉素玲提到,吸引研究者心嚮往之的,是CASBS的款待之道,「整個環境是溫暖關懷的,你會有被好好款待的感覺」。友善的環境和禮遇,創造出高水準的學術激盪,所以不少學者後來也成為中心的資助者,讓這樣美好的事情傳承下去。

葉素玲特別分享位於校園中心的靜坐中心Windhover Contemplative Center。校方以藝術家內森.奧利維拉(Nathan Oliveira)的巨幅畫作為主題,設計出這座綠意盎然、流水環繞的靜坐中心,師生隨時可以入內靜坐休憩,享受喘息的片刻,週末也開放社區民眾參觀。

位於校園內的靜坐中心,成為師生靜心休憩的空間。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一所偉大的大學會照顧『人』的需求,被照顧的師生就會感念」,葉素玲說。身心靈的照顧,是預防勝於治療,她思索在校園廣設心理輔導中心的同時,或許也可以打造類似的靜心環境,創造人與人、人與環境之間的和諧友善氣氛。

回到臺灣後,葉素玲重新投入忙碌的教研工作,同時為有興趣來臺研究的學人穿針引線。她期待未來臺灣也能建立類似CASBS的高等研究中心,透過邀請國際學者來臺灣短駐研究,先以小型的學術社群建立口碑,提升高等教育的前端研究,促進國際連結,「我相信臺灣有這樣的條件」。

 

採訪撰稿/許逸如、黃詩茹
編輯/黃詩茹

研究來源
科技部「臺灣-史丹佛人文社會科學領域人才培育計畫」(Stanford-Taiwan Social Science Fellowship Program,STSS)。
葉素玲(2018)。意識層次的探討-無意識、意識、與覺知。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特約研究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