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拓跋鮮卑沒有自己的文字,過去主要仰賴《魏書》一類的史書來認識北魏,而近來出土的墓葬材料,讓人們有機會用新的眼光來看待這段歷史。
圖片來源/林聖智
對現代人來說,人過世後,無非是一抔黃土、甚至是一把火的送行,但在古代,對於墓地設計是非常講究的,涉及的不光是緬懷先人、表現孝行、找到風水寶地而已,還會考慮往生者在「地下世界」,要如何過活?
這不只是禮學或宗教史的範疇,更是藝術史家、史學家、考古學家所關心的課題。學者嘗試從片段的出土材料中拼湊那些史書所沒有記載的歷史,而中研院史語所林聖智在他2019年的著作《圖像與裝飾──北朝墓葬的生死表象》,便是以北朝的墓葬圖像為主題。
北朝是指「魏晉南北朝」裡面的「北朝」(西元439年—581年),包含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和北周等五朝,其統治集團由多民族組成。南朝(西元420年—589年)包含:宋、齊、梁、陳等四朝,為漢人所建立的王朝。林聖智解釋說:「過去中國早期繪畫史的研究重點,不是漢代、唐代,就是南朝,北朝相對受到忽略。」
不過,隨著各種遺址的發現,讓經歷1400多年掩蓋的北朝貴族的墓葬,總算重見天日,不只讓南北朝的研究有了轉機,還能一窺當時的地下世界與文化脈絡。
「具體而微」的地下世界
北魏的墓室大概長這樣:首先是可容一人通過的墓道、甬道,打開墓門,就是長寬各三公尺左右、高約兩公尺多的墓室。墓室正中是木棺或石棺(有的是石牀),四周擺著各種隨葬品。墓壁畫繪於墓頂和四面牆壁,分成上下層,形成上天下地的結構。上層為天界,有各種神獸和星宿,下為人界,表現墓主生活的情境。墓門則有衛士等守護墓主的圖像。
以北魏太武帝時代(西元435年)的沙嶺壁畫墓為例。這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北魏紀年壁畫墓,墓主破多羅太夫人是北魏貴族的妻子。此墓墓頂已遭到破壞,無法得知全貌,不過可知四面壁畫分為天界與人界,例如:北壁的天界有各種神獸,其下方為大型的「儀仗出行圖」,中央是高大的馬車,馬車前方有擡鼓、持幡的人,以及樂伎、緣幢、倒立等百戲。
企劃腳本/梁偉賢、林俊孝 圖片提供/林聖智 美術設計/林柏希
從這個墓葬的結構我們就可以看出,這裡面有代表天界的星宿和神獸圖像,也有代表生活的墓主夫婦、飲食、庖廚、出行圖,簡直要把墓主生前的生活和天地宇宙,都在墓室裡「重現」。
北魏是拓跋鮮卑所建立,建國後擴大與其他部落、部族合作,將他們納入統治集團中,史家將這一混融多族的政治集團稱為「代人集團」。林聖智補充說:「北魏拓跋鮮卑沒有自己的文字,過去主要仰賴《魏書》一類的史書來認識北魏,而近來出土的墓葬材料,讓人們有機會用新的眼光來看待這段歷史,所以相當珍貴。」
深具意義的「天界」圖像
對以游牧射獵為業的鮮卑族來說,天界壁畫中的「神獸」是有獨特意義的。「鮮卑」一詞的原意,學者認為可能是「瑞獸」、「神獸」。鮮卑拓跋部的部落遷徙,先有神人指示應往南,然後由兼具牛馬特徵的神獸導引路徑,歷經數年,才來到原為匈奴所據的漠南之地。因此在壁畫中的天界安排神獸,顯示平城時期的北魏人不忘本的神獸崇拜。
「鮮卑」一詞的原意,學者認為可能是「瑞獸」、「神獸」。在壁畫中的天界安排神獸,顯示平城時期的北魏人不忘本的神獸崇拜。
圖片來源/林聖智
隨著後來北魏文化的發展,墓葬圖像愈來愈豐富,其「天界」也產生了更多變化:
出土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的北魏漆棺棺蓋(約西元486年),上方描繪東王公與西王母,中央為彎曲的天河,左右兩側有各類神獸。
圖片來源/林聖智
由出土自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的北魏漆棺棺蓋,可看出人們對當時死後世界的藍圖。上半部為天界,下半部為人界。天界分成兩邊:右邊是日,日下為東王公,左邊是月,月下是西王母。
中間貫穿天人界的長條狀是「天河」,裡面有小小漩渦,代表河流,河中有小蓮花,並有鶴由下往上飛,代表墓主可以通過天河飛昇到天界而成仙。
至於裡面的小蓮花,很可能是受到佛教影響。佛教在東漢末期傳入中國後,墓葬也開始出現類似佛像的裝飾。其實在沙嶺壁畫墓(西元435年),就可以看到伏羲跟女媧之間,有一個圍繞火焰紋的摩尼寶珠。佛教意涵中,摩尼是各類寶珠、寶石的總稱,具有不可思議的神力,可以除病、解毒、調節冷熱,並散發光明,神力更勝日月。
沙嶺壁畫墓甬道頂部的〈伏羲女媧圖〉(西元435年),顯見佛教、漢文化的影響。
圖片來源/林聖智
太和十八年(西元494年)北魏遷都洛陽之後,隨著鮮卑政權進一步發展為北魏國家,洛陽時期墓葬中的佛教元素隨之淡化,反映出隨著鮮卑族「漢化」程度的加深,中原的禮儀典章制度逐漸完備,逐漸採儒家的喪葬禮儀為主,導致墓葬中的宗教圖象也產生了變化。
透過墓葬圖像,不只可以體驗當代人們的想像世界,還可以觀察到人世間的政治變化,顯示地下世界與地上的世界,是彼此相互影響的。
粟特人墓葬與北魏的相關性
這種相互的影響,也表現在粟特人的墓葬之中。
粟特人(Sogdians)是中亞古代的商業民族,原本生活在中亞阿姆河和錫爾河之間的澤拉夫善河流域,包含今烏茲別克、塔吉克和吉爾吉斯等國家,經商範圍從拜占庭到中國,控制了絲綢之路的貿易。從東晉末年開始,在中國西部城市如敦煌和武威建立聚落,後來移居長安和洛陽,伴隨民族融合逐漸消失於歷史記載中。
粟特人主要信奉在地化的瑣羅亞斯德教(Zoroastrianism),在唐代被稱為「祆教」。其聚落內建有祆祠,為政治宗教中心,也具有凝聚民族向心力的作用。他們的領袖叫薩寶,北魏統一北方後將薩寶納入中國的官僚體制。
4到6世紀之間,中原歷經分裂戰亂,前秦曾統一北方,但只有維持數年。對於身在漢地的粟特人而言,北魏才是實質上統一北方、建立真正和平安定的政權。北魏設置薩寶,對祆教也態度友善,又帶來和平、穩定的貿易環境,這些事情都讓粟特人對北魏產生深厚的感情。
瑣羅亞斯德教(Zoroastrianism)是伊斯蘭教誕生之前中東和西亞最具影響力的宗教,古代波斯帝國的國教。信徒在火前禱告而又得名為拜火教。圖為北周史君墓(約西元580年)中人首鳥身的祭司與火壇。
圖片來源/林聖智
北魏時期實為粟特人在地化的重要階段。與此同時,北魏的墓葬文化已逐漸為入籍的粟特人熟悉,並轉化為自身的文化。林聖智解釋說:「粟特人的墓葬,跟中原墓葬有很多類似,過去學者們多半認為這是『漢化』的結果。其實精確來說,應該是『北魏化』。」
北魏圍屏上的圖像配置,基本上以墓主夫婦圖像為中心,供奉墓主的侍者、家屬或是〈孝子傳圖〉則排列於墓主化像的左右兩側。雙闕則位在石牀的前方,左右對稱。在雙闕上多刻畫儀仗圖,石牀的圖像相對於圍屏,多為鎮墓或保護墓主有關的題材,如:畏獸、神獸,兩側牀足有獅子,中央則為獸首。
這些北魏墓穴的圖像佈局,竟然也可以在來自中亞的粟特人墓葬中發現。如何南安陽出土的北齊石牀,在目前所知的粟特人葬具中年代較早。墓主遺體放置於牀上,石牀的結構與圖像布局都受到北魏文化的影響。
在安陽粟特石牀石闕(約六世紀中葉)可發現對稱性與兼具朝內朝外的布局,繼承自北魏石牀。其中,北魏平城時期的石牀中的佛教圖像,也在安陽石牀出現,但身分變成祆教的護法神。
企劃腳本/梁偉賢、林俊孝 圖片提供/林聖智 美術設計/林柏希
雖然在安陽石牀所處的年代,北魏早在西元534年已經滅亡,進入北齊、北周的時代了,但粟特人還是採用有別於北齊、北周統治階層所慣用的葬具,刻意選擇當時受到忽視的北魏葬具傳統。也許這是粟特人對北魏依然懷有舊時情感所致。
林聖智指出,需跳脫傳統以南朝為中心,而北方受到南方的影響的論述,應嘗試用「北朝觀點」,重新審視中古繪畫史。
攝影/林俊孝
林聖智認為,目前中古時期的繪畫史論述中,北亞游牧牧民族的貢獻沒有合理的評價。一般的看法是:南朝才是重心,而北方受到南方的影響。但林聖智認為卻是要反過來,從游牧牧民族怎樣看待、運用圖像,探討圖像對他們的意義是甚麼?不同的政治集團如何透過這些圖像來建構他們所認知的世界?他嘗試運用考古材料,藉由「北朝觀點」來重新審視中古繪畫史。
北魏宋紹祖墓出土的鎮墓獸(西元477年)。
圖片來源/林聖智
採訪撰稿/梁偉賢
編輯/林俊孝
攝影/林俊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