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民間戲曲」,我們首先聯想到的可能是大甲媽祖遶境時的南管音樂、為神明慶生或酬謝神祇的野臺戲、又或是明華園歌仔戲等等。
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名譽教授王三慶笑著說:「現代觀眾所接觸到的傳統戲曲,多是由知識份子、文人雅士創作或改編而成。但早在這些戲劇形成以前,已有許多流傳於民間的地方小戲,在中國大大小小的城市裡被熱鬧地搬演著⋯⋯。」
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名譽教授王三慶
拍攝/馬藤萍
戲說從頭,民間小戲的前世今生
中國民間通俗的歌舞作品的演出紀錄,可以追溯至西周至春秋中葉出現的《詩經》、屈原的《九歌》等古籍經典。其中都記載了鄉村及宗族祭祀時,會用歌舞娛神、或表演巫戲。進入六朝、五代十國期間,一些流傳下來的歌舞戲弄文字,也成為國家重要祭典與宗教儀式的一部分。
到了宋元時代,這些民間戲文逐漸演變成人們能賴以維生的一項表演技藝。而其中的忠孝節義等人情義理情節,也被視為能默化潛移庶民百姓的非正式教育。當時走在人潮絡繹不絕的街道上,隨處可見插科打諢的丑角、民間說唱、武藝。
王三慶補充道:「隨著表演職業化,這些敷演於民間的小戲開始出現規則與角色區別。譬如會使用說或唱唸等音聲技藝、或透過不同的科介動作,表達事件因果、傳達人物內心。甚至人物臉譜會有不同的化妝方式,並衍生出『生、旦、淨、末、丑、外、貼』七種角色名稱。」
「每當有一位人物出場,也總會搭配上場詩一類的曲子或慢詞,接著會有一兩首主曲、過曲,最後才會是人物下場的尾聲或慢詞,一個段落才算完整。另外,創作者同時得考慮戲劇起伏、角色勞逸,安排熱鬧的喜劇場面或嚴肅悲泣的情節,在戲文中穿插合適的科白(動作、對話)與科介(表演提示)。」
如此完整且有規則的演出形式,已接近今天我們所熟知的戲劇作品,也就是一段有曲子與對話的段落,即構成一幕戲。而這也是最早具有成熟形式的中國戲曲——亦被稱為「南戲」,尤其興盛於宋朝時期的江浙地區。
儘管當時南戲最大特色即在於典雅不足,故事情節簡單、用詞俚俗,卻也因此充滿了平民百姓的詼諧野趣。同時為了彌補當時人民無法隨著表演劇團走唱,於是有了專供閱讀的劇本與輔助庶民百姓識字的不足,出版者往往會在故事劇情中插入圖畫,與文字並行,有如繪本漫畫。如今我們尚可以透過殘存戲文裡穿插的繪圖,想像古人演出時的景況。
元明以來,隨著南戲自江浙傳入泉漳潮州地區,與當地的南管音樂結合,也用區域內的語言聲腔加以表演傳唱,於是「南管戲」成為南戲的重要一支。南戲與南管變得密不可分,而這也是現代人比較熟悉的表演形式。
南管戲介紹。
影片來源/臺中國家歌劇院
以小見大,南戲裡的民間創意
如同先前提過,南戲的可貴之處便在於它創作於民間、發展於民間。所以透過現存的戲文內容,我們便可以對當時市井小民所關心的議題略知一二。
王三慶也分享了一齣近乎佚失的劇作——《劉瑾戲文》。故事講述了明朝大宦官劉瑾跌宕起伏的一生。「在明史上,劉瑾經常在太子面前演戲,深得太子所寵愛。隨著太子即位為正德皇帝,劉瑾在其手下,得勢且專權,引起其他宦官不滿、並因此密奏劉瑾謀反。最後,落得被抄家並被凌遲處死的下場。」
劉瑾死後,民間有感於古來宦官難以箝制,於是創作《劉瑾戲文》傳唱民間,用以教育世人,天道報應歷歷不爽。只不過,沸沸揚揚發生於宮中的軼事,民眾只能藉自身對於朝廷的片面理解,加入各種想像與臆測來進行創作。
從來沒聽過太監可以當上皇帝,於是相偕逃亡,奸計又不成了;李通奉命交出文貴寶眷,設計叫化子帶領他們扮成團夥,偷渡出城,然後才無後顧之憂,討伐劉瑾。
值得一提的是,《劉瑾戲文》創作的時間點,正好是明武宗正德皇帝即位(1505-1521)之際。無權無勢的普通百姓,便透過創作大宦官內臣掌權當政,表現朝廷上君不君、臣不臣的形象,藉以抒發「國家如此,豈能不亡」的無奈心情。
《劉瑾戲文》既體現人民想法,也保留了不少早期戲文的創作特色。不同於傳統上以生(男主角)、旦(女主角)主導劇情走向,該戲文裡卻有不少插科打諢的丑角橋段與民間習俗。雖是難登大雅之堂的民間小戲,卻在在反映了南戲就是專屬於老百姓的庶民藝術。
過去沒有照相技術,但我們可以在宋代之後的中國畫作中,發現戲曲、雜耍等表演藝術有規模地在民間熱鬧地上演。此圖為北宋張擇端所繪製的《清明上河圖》局部。
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對於皇親國戚的不滿或好奇,往往激發了許多故事的創作。王三慶指出,除了《劉瑾戲文》,明武宗這位頗具爭議的皇帝,自然也成為了百姓們熱衷的戲劇題材。其中有一齣名為《正德戲文》的作品,便是以明武宗正德十二年微服巡幸大同的事件為背景,描繪了他貴為九五之尊,竟四處風流的浪蕩行徑,甚至愛上民間女子。
「歷史上,明武宗普遍被認為是一位荒淫無度的皇帝。因此即便《正德戲文》的故事不完全符合史實,卻也是基於明武宗的行徑,再加入了小老百姓的想像和渲染。」可想而知,這類型的題材十分受歡迎,還出現了多種不同的改編版本,就連文人也躍躍欲試。例如:清代著名志怪小說家蒲松齡(1640-1715)所著的《幸雲曲》,以及華語影史上的重要佳作《江山美人》——稍年長一些的人或許還能哼上幾句,其中的情節內容都隱含著《正德戲文》的影子。
王三慶打趣地說:「別小看這樣的民間野趣!儘管南戲戲文已失散不少,也鮮有人再提起。但南戲的創作立意、特有的庶民視角與教化元素,早在潛移默化中對後世的戲劇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滄海遺珠,「南戲」的傳承使命
在南戲的創作表演外,也有不少曲文傳唱於民間社團及廟宇儀式,但多以手抄曲本的形式出現,罕有劇本傳承。加上南戲長期被視為難登大雅之堂的庶民文化而未受到重視,乃至於晚近西方劇作帶來的衝擊等多方影響,現存的南戲文本近乎凋零。
1986年,在日本天理大學任教閩南語期間,王三慶有幸於圖書館內第一次看到了明代嘉靖本印版的潮泉腔南管戲文。而後因緣際會,他又獲得了明朝崇禎6年(1633)的《新選合併明朝三春演義大全》刻本,並將之重新整理成現代化的書籍。
《新選合併明朝三春演義大全》中的戲曲屬於閩南的南音,傳到臺灣後被稱為「南管」,是早期南戲的遺存。
拍攝/馬藤萍
「這是海內外僅存的孤本,收錄了多齣未曾出現在其他著作中的佚失戲文,如前面提到的《劉瑾戲文》,以及講述明武宗正德皇帝風流豔史的《正德戲文》等等。能有更多文本被發現,可以讓我們對過去的中國民間表演藝術有更立體的認識。」
儘管一部分的南戲以南管樂曲的形式被傳唱了下來,但如果要徹底了解過去的搬演形式,仍是需要借助文字內容。「欣賞表演藝術的關鍵在於親身參與。一旦不在現場,我們便很難想像當時的演出即景。但透過閱讀這些稀珍文本,再我們憑藉對戲劇規則的理解,可以更好地將古人所搬演的南戲稍作還原。」
因此,在努力不懈地蒐整文本之餘,為了讓南戲更容易被人理解,王三慶也持續與指導的學生魏金泉君合作,將由中國傳統工尺譜所編排的南管曲簿,改以五線譜形式重新呈現。他認為,保存南戲的職責,不僅要挖掘它的過去,更要讓這門藝術能被現代人所欣賞。那麼不論是針對文字本身,抑或樂曲化形式的演出,都不該排斥將這些珍貴的南戲適時地進行現代化的處理和保存。
拍攝/馬藤萍
「這二十年來,由於聯合國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推動,崑曲和南管先後都被列在保護名單當中。各界對文化藝術的保存意識,不僅僅是因為這些傳統樂曲有其歷史價值,更說明了它們在當代社會尚有一席之地。」
相較於看得見、摸得著的藝術作品,「表演」顯得十分抽象。哪怕使用同一本戲文,十個人來演(唱),就會有十種詮釋方式。但換個角度來看,一齣戲在不同時代應該都有不同呈現的可能。這也是為什麼到了今天,依舊有不少傳統戲曲持續在舞臺上搬演著,仍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採訪撰稿/李佳芳
攝影/馬藤萍
編輯/馬藤萍
研究來源
王三慶(2019)。閩南戲劇《新選合併明朝三春演義大全》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學術性專書寫作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