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黃崇修隻身前往東京大學,發現走向「定靜工夫」的研究之路。
攝影/林俊孝
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黃崇修教授在大學時代是個一心求道的青年,經常參加各種宗教活動,甚至奉行素食。儘管處於社會運動興盛的年代,他仍認為提升個人修為,強化對經典的理解,獲得內在的心靈力量,才足以改變社會。所以他經常讀書、打坐,有時進入非常深層的境界,一坐都是好幾個鐘頭,頗覺得世間一切都沒甚麼好執著,對自己的「虛靜」工夫深感自得。
有一天黃崇修在道場打坐,出定後覺得神清氣爽,簡直悟到了「無我無人」的奧義,他笑道:「這時考驗就來了。樓下走上來一位阿伯,我很有禮貌跟他打招呼,他卻『啪』的一聲給了我一巴掌。」原來阿伯剛剛跟人吵架,餘怒未息找他出氣。黃崇修只得躲進房間,哭了十幾分鐘。但這是個轉捩點,它使黃崇修覺悟到,光有「虛靜工夫」是不夠的。他需要更高段的真理。
於是他從原本就讀的機械系,轉入哲學領域。大學和碩班學習儒道思想和氣化身體觀,後來就隻身一人到東京大學的人文社會系就讀博班,研究虛靜工夫,博論還做了朱丹溪的醫學哲學。回臺灣之後,循著這條路往上走,終於找到了「定靜工夫」。
甚麼是定靜工夫?
甚麼是「定靜」?黃崇修說,白話來講,就是要鎮定、要冷靜。我們每天都遇到非常多的事情,會讓我們心浮氣燥、意志消沉、甚至暴跳如雷,如果無法管好情緒,不但會誤事,更會傷及人際關係,自己的身心也會受損。所以必須有「定靜工夫」。但要怎樣鎮定?如何冷靜?就需要哲學思考了。
學界談「定靜」,通常講《大學》的「定靜安慮得」,也就是當人了解要「止於至善」,心就因為有定向而平靜,於是能安於其中,能有良好的思慮,而有所成就。但黃崇修要談的不是這個路數,而是以宋代周敦頤(1017年—1073)為中心而展開的工夫論。
周敦頤被視為宋明理學家的開山祖師,他的《太極圖說》提到,「太極」產生「陰陽五行」,人的身體也有五行,稱為「五性」,五性感動,人產生情感,就會區別好壞善惡,於是世界就會發生各種各樣的好事壞事,紛紛擾擾。聖人要怎麼處理五性感動的問題呢?周敦頤說:「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
甚麼意思呢?就是面對各種紛紛擾擾,心緒波動難安時,我們要用兩個法寶來面對,一是「中正仁義」,也就是言行舉止不偏不倚、符合仁義;二是「靜」,周敦頤說「無欲故靜」,也就是沒有私欲,大公無私,這樣內心就會平靜。回歸身心最純正的狀態,就可以讓自己「定靜」下來。
周敦頤是北宋宋明理學的創始人之一,他提出「無欲故靜」,即回歸身心最純正的狀態,就可以讓自己「定靜」下來。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黃崇修認為,周敦頤的說法,可以上溯到《管子》,書中有一段話,大意是說:「人的本性是『平正』的,會失去平正的本性,是因為產生各種情感和憂患。」所以他認為:「應物時能『敬』,不應物時能『靜』,人就會恢復『平正』,就會安定下來。』」這與周敦頤的想法不謀而合。
但周敦頤是宋朝人,《管子》卻是戰國時代的書,他們的學問也大不相同,怎能連結起來呢?說到這個,黃崇修興致盎然:「這是我獨創的經典還原法。歷史學者要有文獻才能論述,中文學者要有文本考據,我們哲學學者則有義理,可以根據思想家的思維結構,去追溯其來源。」
甚麼是「中正之道」?
找到了周敦頤和管子的連結後,黃崇修就循著周敦頤的脈絡,發現宋朝張載、程顥、程頤、朱熹,甚至王陽明、劉宗周等人,對於「定靜」都有深入的討論。他也由此進一步探討「中正」的思想。
甚麼是「中正」?黃崇修解釋:「中正是『定』的核心概念。就理來講,中正就是『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就功夫實踐來講,就是『中靜形正』。」
「不偏不倚」就是《中庸》說的「發而皆中節」,也就是言行舉動都能節制不過份。至於「中靜行正」,《管子》認為:「外形不端正,就不會生發德性;內在缺乏平靜,心就不會平定。端正外在,涵養德性,天地的仁義自然就會充盈身心。」
黃崇修分析說:「中正是『定』的核心概念。即『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就功夫實踐來講,就是『中靜行正』。」
攝影/林俊孝
換句話說,要做到「定」,就要「中正」,也就是內心平靜,外在端正,並實踐道德,如此就會成為一個仁義之人,「浩然之氣」充盈身心。這樣面對任何事物都不會動搖,做事也能不偏不倚。
因此「定靜」工夫是從內在貫徹到外在的。不但內心要有靜,外在也要端正,也就是容貌、氣色、言行舉止,都要不偏不倚,且符合仁義。能經常做到「中靜行正」,處理事情,甚至遇到變故,就不會把持不住,而是能鎮定平靜。
黃崇修進一步解釋:「王陽明說『定者心之本體』,真正的定是要進入到你的本體,『良知』顯現才是真正的定,不然只是『氣』之定。所以不是心不動、氣不亂就可以,要修到『天仁地義』才行。」
如何防治憂鬱症?
定靜工夫,除了用在心性修養,也能貫徹於醫學治療。黃崇修的博論研究元代名醫朱震亨(號『丹溪』,1281年—1358年)。朱丹溪為「滋陰派」的創始人,其醫學主張滋陰、養血、清熱,與劉完素(1100年—1180年)、張從正(1156年—1228年)、李東垣(1180年—1251年)並列為「金元四大家」。
對古人而言儒家的『敬』跟道家的『靜』,是穩定情緒的妙方。
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吳觀岱繪,《民國吳觀岱老子擊罄軸》(1912年,局部)。
黃崇修說:「儒家的『敬』跟道家的『靜』,是穩定情緒的好方法。朱丹溪在醫學承繼劉完素一派,在儒學上則接續朱熹。他的《格致餘論》談靜和敬,將朱熹和周敦頤的理論,融入『鬱病』的治療,是一位哲學醫生。」
中醫學主張,人的身體是由「氣」和「血」運轉的,氣是「陽」,血是「陰」。朱丹溪則認為人是「陽常有餘,陰常不足」,也就是人經常會產生「火氣」而傷害身體,但是修復身體的「精血」往往接繼不上,於是就生病了。
為甚麼人經常有火氣呢?因為我們有「情志」,也就是喜、怒、思、憂、恐。人產生情志時,就會影響「氣」的流動;情志太過了,「氣」就會過動,過動就會有「火」。火氣沒有得到適當的宣洩,就會「鬱」,影響五臟六腑的機能,人的身心就會生病。因為五臟六腑不只運作身體的器官,還掌管情志,情志太過,就會傷及臟腑,人就會生病。
臟腑的氣血失調,就會引起性情抑鬱、情緒不寧、悲傷、愛哭、胸脇脹痛等等複雜症狀。現代醫學所說的精神官能症、憂鬱症和更年期症候群等疾病,在中醫學來看,多為「鬱症」所致。
而朱丹溪認為,要防治鬱症,就要節制這些他稱之為「相火」的火氣。人的身體有來自「心」的「君火」,和來自肝腎脾肺的「相火」。相火跟隨君火,人的身心就會健康,而能生生不息;相火過旺,就會耗傷身體的真陽和真陰,造成血氣兩虧,人就會生病。要防止「火」過旺,就要有「水」,而要「生水」,人就要能「靜」。人能靜下來,相火聽命於君火,身心就會恢復健康。這就是朱丹溪的「滋陰派」理論。
那人要怎樣靜下來呢?方法就是「主靜」和「人心聽命於道心」,前者是周敦頤的學說,後者是朱熹的。人能靜下心來,不要產生過多的私欲(人心),而能追求「仁義中正」(道心),陰陽自然就會平衡,身心就會健康。當然,還必須配合服藥和休養才能痊癒,但在醫學思想上,朱丹溪強調的就是「定靜工夫」。
為甚麼要修持「定靜」?
針對這個問題,黃崇修淡然說道:「修持定敬,就是要成為強者。一般人不想成為強者,所以他們不想學。」他認為「聖人」就是古代的強者,聖人之道就是強者、王者的學問。以前日本人很崇拜宋明理學家,直到現在他們的文化還有朱熹、王陽明、朱舜水等人的影子。尤其要帶兵打仗的將軍,更需要強大的心性修養,才能夠在戰爭的恐怖壓力下,有那個氣勢與心靈力量來克敵制勝。
現代人雖然未必要打仗,但面對各種內外交雜的高度壓力,很容易就會罹患精神疾病。黃崇修認為,「內靜外敬」的定靜工夫,實在是解鬱良方。如果從青少年就開始學習聖人之道,長養浩然之氣,不但可以免於各種精神疾病,還能身心健旺,成為真正的「強者」,這樣無論面對甚麼,都能通達而無所畏懼。
黃崇修指出,「內靜外敬」的定靜工夫,仍為現代解鬱良方。且從小學習聖人之道,養浩然之氣,將有望成為「強者」,無論面對甚麼,皆無所畏懼。
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清,胡桂繪,《清胡桂冬巖貞靜─松靜坐讀》(局部)。
採訪撰稿/梁偉賢
編輯/林俊孝
攝影/林俊孝、W. X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