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來自於人性?臺藝大林榮泰從工程到藝術的設計之路

林榮泰讀過設計,學過管理,探討過人因工程。曾任明志技術學院校長、長庚護理技術學院校長、「臺灣創意設計中心」董事長。他的一生,都參與臺灣設計史的推進,從設計師、藝術家到教育家,對於設計領域有著獨到之見。
攝影/林俊孝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這是一句無論科技業、設計師、一般民眾都耳熟能詳的一句話,然而,真的是如此嗎?科學是否總是來自、甚至服務於人性?引領時代潮流的技術如何平衡、融合人文藝術及傳統文化?是林榮泰一直持續思考的問題。

臺藝大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的林榮泰教授,曾任明志工專、明志技術學院、長庚護理技術學院校長,穿梭於工程/工業與人文/藝術之間,擁有設計師、藝術家、學者與教育家等多重身分,他對設計領域有著獨特而深刻的理解。

「先有儀式,才有形式」:傳統文化與創新的原則

林榮泰認為,傳統文化與創新之目的有兩個:保存人們歷史的「記憶(memory)」以及生活的「技藝(skill)」,也就是無形文化資產(儀式)與有形文化資產(形式)。因此,文化創新設計的目標,是經由創意,營造一個「感性場域(形式)」,提供一個「感動體驗(儀式)」,架構一個「感質生活情境」。

就生活中的技藝(skill)而言,其目的是以無形資產來激發創意,再把來自文化意涵的創意,利用科技再現於現代生活之中。例如:臺灣多元民族,尤其原住民的生活習俗與信仰,一直是臺灣引以為傲的文化特色,亦滋養著設計圈的靈感與創意。林榮泰曾在臺藝大帶領研究生團隊,設計「馬丁尼連杯」,榮獲國際關注,即是以原住民文化精神為元素創作。

此設計的創意發想,來自排灣族的傳統飲酒器具——「連杯」。族人稱之為「linnak」,通常為木製雕刻,杯體並排。除了頭目使用單只杯,還有雙連杯與三連杯,提供婚禮、祭典儀式等場合多人共飲酒水使用。

連杯(linnak)為木製雕刻、杯體並排,提供多人同時飲酒的傳統器具。有頭目使用的單只杯,也有雙連杯、三連杯,在排灣族飲酒文化扮演重要角色。
攝影/W. Xiang

這樣的器具不會憑空出現,而是原住民本有的「飲酒習俗」所造就。林榮泰說明,共飲一杯酒,或可以顯示兩人親密的盟約關係(如:結婚儀典)、亦可作為領袖比拚酒量的場合,寓含飲酒者雙方建立友誼、合作,甚至隱然的競爭關係。因此,連杯不只是飲酒器具,更反映了排灣族傳統文化的深厚意涵,用以傳達友情、親情,促進族人情感交流。

「先有儀式,才有形式」,林榮泰以此說明設計產品流程。「儀式」是指無形資產、文化型態,形式則是有形的產品、科技展現。以連杯為例,原住民有喝交杯酒以表達情感的「儀式」,因此族人創造了杯口獨立但酒液連通的產品——「連杯」,即為「形式」。又如婚禮新人宣告誓約時,為表敬重會有頭目證婚,發展成三人共飲的「儀式」,此時,可以供三人同時使用的「形式」——「三連杯」便因應而生。

因此,設計師欲以傳統文化作為發想時,首先必須辨認「形式」背後所代表的「儀式」:使用者如何行動、有何文化意涵,準確了解其中的藝術精神,才能運用新科技做出更好的現代產品設計,也避免轉譯文化特徵時,產生錯誤解讀。

在此基礎上,林榮泰認為人們的生活情境、型態,是由「使用者(User)」、「形式/產品(Form/product)」、「儀式/文化 (Ceremony/culture) 」三大要素所構成。

設計師欲以傳統文化作為發想時,必須辨認「形式」背後所代表的「儀式」,林榮泰以原住民連杯為題,說明使用者、形式(產品)與儀式(文化)的設計發展過程,並建立一套完整的文化創新架構。
資料來源/林榮泰 製圖/林柏希

設計師在針對產品形式做出改良與創新時,必須同時兼顧「使用者」的習慣,而「人因工程(Human Factor Engineering)」便是在研究如何結合人類身體與心理的運作原理,幫助設計師開發更親人性而方便使用的產品。同時,還要對「儀式/文化」有敏銳觸角,瞭解特定顏色/圖樣、或者如飲酒等特定行為在不同族群中所蘊涵的精神與意義。

在轉化傳統元素時,可以發揮「儀式/文化」的精神意涵。林榮泰以原住民連杯為題,探討如何將這種巧妙的設計與文化內涵的飲酒器具,再現於現代生活成為日常生活用品。林榮泰的設計團隊,提取連杯文化 — 「共飲一杯酒表達情感」的精神,結合西方調酒使用的馬丁尼杯(V字錐形高腳杯)形式。將原本橫向並排的連杯,轉為垂直的「上下對稱」,把傳統連杯「傳達友誼」的意涵,運用在以夜店為背景的現代都會生活中。

馬丁尼杯是一種常用的V字錐形高腳杯,用以盛裝雞尾酒。林榮泰帶領設計團隊,以原住民「連杯」寓含「傳遞友誼」的精神為核心,結合現代夜店的交友文化,完成具跨文化意義的設計——〈馬丁尼連杯〉。
攝影/林俊孝

〈馬丁尼連杯〉獲得2006 年臺灣區龐貝馬丁尼杯設計競賽金賞獎,並代表臺灣區參加義大利米蘭的國際比賽。 林榮泰也將研究心得寫成論文,發表於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2007),引起學界迴響。

除了將傳統視為創意的來源,設計師對文化還可能有更積極的影響力。原住民的編織手藝逐漸沒落,瀕臨失傳,林榮泰替泰雅族傳統編織箱設計尺寸縮小、便於收納攜帶、操作性更舒適的現代編織盒。正因為珍惜原住民的編織文化,林榮泰在「形式/產品」方面做出現代性的轉化,希望提升族人使用編織箱的意願,期許現代編織盒的設計能協助傳承、維護珍貴的「儀式/文化」。

編織是原住民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林榮泰希望透過更親近、操作舒適的設計,方便初學者使用,將編織文化和基本技藝推廣至更多區域與民眾。
圖片來源/林榮泰

創意設計的養分:文化的親身經歷

對原住民傳統文化有著深刻的體會與認識,由此作為創意發想的設計主題,既是林榮泰作為設計師、設計教育學者的職責與關懷,更來自於個人特殊的生活與職涯經歷。

林榮泰其實是臺灣剛開始推動設計教育,第一代學習工業設計的學生。當時臺灣經濟還在起飛階段,他就讀的明志工專,是由臺塑企業創辦人王永慶捐資,為培養工業幹部人才發展而設立。

林榮泰在畢業後持續深造,並再度回到明志,獲聘擔任校長,任職期間學校因應扶助弱勢的辦學理念,特別針對臺灣當時最缺乏資源的原住民族成立專班,其實他在就學時曾獲學校補貼,於是將收到的幫助,回饋給下一代學生。

林榮泰對原住民傳統文化的深刻體會,來自於擔任明志工專校長期間,他與妻子李仙美一同跑遍全臺大小原住民部落的獨特體驗。
攝影/W. Xiang

明志工專學生須全體住校,因此林榮泰與原住民學生有密集相處的機會,特別了解學生的需求與習慣。為關心學生,夫妻二人還利用春節期間到各部落拜訪,從屏東到臺東、宜蘭、桃園等地,在這趟接近「環島」的行程中,還在各部落留宿多日。

「其實我以前和原住民生活在一起,他們都叫我『頭目』!」林榮泰笑著回憶,因爲完全融入了族人生活,甚至常被詢問自己來自於哪一族。他與學生感情深厚,因著實際的接觸與交流,逐漸了解族人的文化精神。雖在工業專長的學校求學、任教,他對「人」有著真切關懷,亦對傳統文化抱持敬意及尊重,無意間積累了日後創意設計的養分。

素人藝術,推展全民美學

林榮泰認為,藝術應該是人類重要的本性之一,或者說每個人其實都是一位「藝術家/設計師」。人人都具備「美感」,儘管沒有經歷藝術訓練,在走進壯闊的繪畫、雕塑與建築時,內心也會產生微妙的感受。

因此,面對高齡社會的來臨,許多人退休後開始習畫,也許一開始只是打發時間,當作休閒興趣之一,但林榮泰認為,這些素人畫者從習畫到自我創作的過程,是一項值得深入探討的議題。

為此,林榮泰說服原本完全不懂藝術創作的夫人李仙美女士,嘗試投入素人繪畫,並完成策展 ——「仙雲之美油畫習作展」,藉此深入探討「素人藝術」相關議題,並發表了AR技術(擴增實境,讓螢幕上的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結合)應用在繪畫展覽的可行性與其限制,該研究從人文角度出發,探討科技如何協助人文發展,也嘗試讓平面繪畫走進現實世界與人群互動。

林榮泰教授的夫人李仙美女士,因著丈夫對人文藝術的關注,曾以「素人藝術家」身分創作繪畫提供研究使用。
影片來源/youtube

「請盡情觸摸」——科技拉近藝術與大眾的距離

近來科技飛躍性的成長,技術的不斷突破,不禁使人疑惑,人應該如何面對瞬息萬變的科技場域?當電腦、人工,變得更加「智慧」,人與機器的界線為何?人是否可能被機器取代?這是當代的大議題,林榮泰秉持科技服務於人的理念,對這些時代的焦慮,則站在更樂觀的立場。他從觀展體驗入手,認為科技其實可以拉近大眾與藝術的距離。

「許多展覽,都會在展品旁放一個『請勿觸摸(Don’t Touch)』的標示,然而,這是否無形中割裂了觀眾與展品的關係呢?」林榮泰說明,雖然這樣的標示是為了保護展品,但對於觀眾的美感體驗,卻非常「殘酷」。

「請勿觸摸(Don’t Touch)」標示,對觀眾的美感體驗非常「殘酷」,林榮泰期許透過虛擬現實等現代科技,可以將展場的『請勿觸摸』改為『請盡情觸摸』。
圖片來源/Unsplash

「我們或許可以將展場的『請勿觸摸』改為『請盡情觸摸』。」林榮泰幽默說明,期待透過虛擬現實等技術,讓觀眾有機會與作品進行零距離互動。

AI人工智慧如何改變人與藝術的關係

林榮泰亦透過研究實驗探討AI人工智慧(後稱「AI」)、人類藝術的差異,他認為AI可以在「技法(Skill)」有很好的學習力,但卻很難體會到人類對色彩、意象等心靈感受,例如:AI繪製「甜蜜的家庭」為主題的作品,卻可能使用強烈顏色,讓人遠離了對「甜蜜」的想像。

對觀賞者而言,雖然技術高低難易,很容易被辨識、評價,但卻不是衡量畫作是否「動人」的主要因素。AI只能就技術層面模仿人類技巧,卻不像人類一樣從情感出發,能聯結真實生活情境、記憶,引發觀者共鳴,因此,AI作品相較於人類畫作,較難觸動生命,給人們安全、幸福與歸屬等情感體驗。

「創作者源自生活的觀念與構想,才是作品的靈魂」,林榮泰認為,所謂「專業」的藝術家,其實也是「觀賞者」,只不過比一般民眾更懂得創作過程、傳播效果,並具備各項「技法(Skill)」訓練。現在,就算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人,也能藉由AI克服技巧的門檻。

人類豐富的精神生活,是專業職人與一般民眾共同具備的條件,未來結合AI與電腦輔助繪圖工具,人人都可以成為藝術家,運用自身對美的直覺,加入藝術創作的行列。

「人性還是比科技重要」,這是林榮泰總結多年橫跨人文、藝術領域,探索設計本質的心得,他正面看待科技的進展,也期望理性的技術能夠更好地盛裝人文世界寶貴的精神資產,並且與時俱進。

採訪撰稿/徐平
編輯/林俊孝
攝影/林俊孝、W. Xiang

採訪後記

拜訪林榮泰住處,他將住宅設計成「蒙德里安」風格,客廳使用直線、直角做電視牆,還有以紅、黃、藍原色的方形小沙發。林榮泰會設計這樣的家具,即是來自於學生的提問:「老師,你有作品嗎?」設計學院更關注創作,他便以身作則,直接將自己的家化為作品集。

蒙德里安(Piet Cornelies Mondrian,1872—1944),在美術史上被定位為抽象藝術的先趨。1917年,他參與了荷蘭風格派運動(De Stijl),並以「新造型主義」(Neoplasticism)指稱他幾何抽象藝術的原則。圖為其作品〈紅黃藍的構成II (Composition II in Red, Blue, and Yellow)〉。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進入藝術大學設計學院以後,校風更加活潑,學生更在乎師長思想上的啟發。因此住家有多處可以書寫的白板、討論空間,都是因為林榮泰時常在課外時間提供學生創意發想的幫助,也將教學需求納入自己的生活空間。因為對他而言,設計、教學並不只是工作,而是源自生活、同時也創造生活。

「設計是理性和感性的結合。」正如林榮泰具備工業工程的專長,利用理性的技術、思考邏輯,裝載自己對於人文藝術的感性關懷。

談起林榮泰最喜愛的設計風格,他認為,「蒙德里安」簡約、善用幾何的線條與稜角,就像是設計當中的理性,是紮實的技術與框架;然而,色彩就如設計感性的層面,鮮豔的原色可以調出各樣色彩,就如同人有豐富而複雜的情感、需求。蒙德里安只用最簡單的要素,卻能呈現和諧的視覺效果,就如同他拋棄豐富的物質生活,追求簡約而豐盈的人生,正是這種「少則得,多則惑」的簡約思維。

拋棄豐富的物質生活,追求簡約而豐盈的人生,這種「少則得,多則惑」的簡約思維,正是林榮泰秉持的設計理念與風格,並徹底落實於《蒙德里安的家》。
圖片來源/林榮泰 製圖/林柏希

研究來源
林榮泰(2007),〈來自原住民連杯的文化創意產品〉,《藝術欣賞》第三卷第二期。
林榮泰(2014)。設計思維應用於展覽體驗模式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
林榮泰、John G. Kreifeldt(2014),《Do not touch 請勿觸摸——設計與人文藝術的對話》,林榮泰出版。
林榮泰(2016)。泰雅族編織箱之文化人因工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
林榮泰(2021-2023)。藝術家介入人工智慧藝術創作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
Lin, C. L., Chen, S. J., Hsiao, W. H., & Lin, R. (2016). Cultural ergonomics in interactional and experiential design: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case study of the Taiwanese twin cup. Applied Ergonomics, 52, 242-252.
Lin, C. L., Chen, S. J., Hsiao, W. H. & Lin, R. (2016). Cultural Ergonomics in Interactional and Experiential Design: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Case Study of the Taiwanese Twin Cup , Applied Ergonomics, 52, 242–252.
Taru, Y., Kreifeldt, J., Sun, M. X., & Lin, R. (2016). Thoughts on Studying Cultural Ergonomics for the Atayal Loom. I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ross-Cultural Design (pp. 377-388). Springer, Cham.
Munro, Lizzie (2016). “The Life and Death of the Martini Glass”. Punch Drink. Retrieved 2 October 2023.
Kreifeld, J., Gao, Y., Yang, G., Yen, H. Y., Taru, Y., & Lin, R. (2019). A Study of Cultural Ergonomics in Atayal Weaving Box. I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pp. 170-183). Springer, Cham.
Lin, C. L., Chen, S. J., & Lin, R. (2020). Efficacy of Virtual Reality in Painting Art Exhibitions Appreciation. Applied Sciences, 10(9), 3012. [SCI, Impact Factor: 2.480 (2019)]
Lin, C. L., Chen, S. J., & Lin, R. (2020). Efficacy of Virtual Reality in Painting Art Exhibitions Appreciation. Appl. Sci., 10, 3012. doi: 10.3390/app10093012
Lyu, Y., Lin, C.L., Lin, P.H., & Lin, R. (2021). The Cognition of Audience to Artistic Style Transfer. Appl. Sci., 11, 3290. doi: 10.3390/app11073290
Sun, Y., Lin, P.H., & Lin, R. (2021). From Data to Wisdom: A Case Study of OPOP Model. Educ. Sci., 11, 606. doi: 10.3390/educsci11100606
Chiang, I.Y., Lin, P.H., Kreifeldt, J.G., & Lin, R. (2021).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An Adaptive Development of Design Education. Educ. Sci., 11, 673. doi: 10.3390/educsci11110673
Yang, C.H., Sun, Y., Lin, P.H., & Lin, R. (2022).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Local Culture Industries: A Case Study of Taiwan Aboriginal Communities. Sustainability, 14, 3404. doi: 10.3390/su14063404
Sun, Y., Yang, C.H., Lyu, Y., & Lin, R. (2022). From Pigments to Pixels: A Comparison of Human and AI Painting. Appl. Sci. 2022, 12, 3724. doi: 10.3390/app12083724
Sun, Y., Lyu, Y., Lin, P.H., & Lin, R. (2022). Comparison of Cognitive Differences of Artworks between Artist and Artistic Style Transfer. Appl. Sci., 12, 5525. doi: 10.3390/app12115525
Lyu, Y., Wang, X., Lin, R., & Wu, J. (2022). Communication in Human–AI Co-Creation: Perceptual Analysis of Paintings Generated by Text-to-Image System. Appl. Sci., 12, 11312. doi: 10.3390/app122211312
Sun, Y., Yang, C.-H., Lou, Y., & Lin, R. (2022). From Pigments to Pixels: A Comparison of Human and AI Painting, Applied Sciences, 12(8), 3724.
Lin, R., Chiang, I.Y., Taru, Y., Gao, Y., Kreifeldt, J.G., Sun, Y., & Wu, J. (2022). Education in Cultural Heritage: A Case Study of Redesigning Atayal Weaving Loom. Educ. Sci., 12, 872. doi: 10.3390/educsci12120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