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頂尖之後,他們陪運動員繼續逐夢

2017年世界大學運動會風光落幕,臺灣選手創下史上最佳奪牌成績。隔天,身為吉祥物的熊讚,失業了。運動員的黃金時期也如一瞬花火,我們只見站上國際舞臺的「臺灣之光」,其他人去了哪裡?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的陳美燕教授,談起投入「運動員生涯發展」研究的契機,「我們很多學生都是運動員,能到達頂尖、參加奧亞運的其實很少,這些從小被當成運動員訓練的孩子,他們接下來的生涯規劃是我們很關心的。」

陳美燕與研究團隊探究運動員生涯發展的臺灣經驗。
攝影/汪正翔

Wylleman等學者提出「整體性運動員生涯模式」(Holistic Athletic Career Model),將運動員分為起始期、發展期、精熟期和退役等四個階段。「運動員生涯發展」研究團隊則對應青少年、大專、職業和退役四個時期,結合運動管理學和運動心理學,以過往研究少見的時間跨度探究運動員生涯發展的臺灣經驗。

尤其,研究團隊不只關注選手退役到轉職的過程,也關心如何從運動員養成時期就讓他們對未來的職涯地圖有想像和準備,陪伴他們勇敢前行,面對彎路依然自信。

是學生?還是運動員?

「進入體育班的國高中生被稱作『學生運動員』或『體保生』,這個身分跟著他們一路到大學、研究所,我很好奇這個詞對他們的生涯有什麼影響?」

國立嘉義大學體育與健康休閒學系許雅雯副教授從運動心理學出發,探討「自我複雜度」和「刻板印象」如何影響高中選手。根據心理學研究,「自我複雜度」較高的人較能緩解壓力和負面情緒。當「學生運動員」成了這群孩子唯一的角色,他們的自我認同是否過於窄化?

尤其她發現,問到未來的工作,體育班學生通常很快地回答:念體育系、當體育老師、當教練。「這個明確答案的背後,其實有點類似『認同早閉』,他們應該沒有探索過其他角色的可能性,而且家長和老師都這樣告訴他。」

許雅雯的研究探討「自我複雜度」和「刻板印象」如何影響學生運動員。
圖片來源/Unsplash

許雅雯也提到,即使近來諸多研究證實運動改造大腦、運動後的認知反應更好,運動員仍常被貼上「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標籤,而學生運動員從青少年時期就必須和這樣的刻板印象搏鬥。

研究中,她讓兩組學生運動員進行刻版印象威脅的實驗情境操弄,分別閱讀描述運動員正負面印象的短文,接著進行數學測驗。結果閱讀正面印象組的成績明顯優於另一組,而且閱讀負面印象組在試卷上留下不少空白。「表示他們接收到負面刻板印象後,在不擅長的領域可能連嘗試都不願意就選擇放棄。」

12至18歲正是青少年建立自我認同的時期,許雅雯認為,學生運動員不見得會在此時就確立未來的生涯發展,但若能在消弭刻板印象或單一排他的自我認同,他們對未來就不會只有一種想像。「也許這條路走著走著發現你當不了教練,如果是一個自我複雜度比較高的人,還有辦法很快切換,趕緊走另外一條路,或是對其他事情還有信心。」

許雅雯、陳美燕、陳龍弘、呂宛蓁(由左至右)組成「運動員生涯發展」研究團隊。
攝影/汪正翔

除了打球,我還可以……

國立臺灣大學體育室呂宛蓁副教授平時接觸的多是進入一般大學的優秀運動員,這些擁有運動專長的學生為何選擇一般大學就讀?學生告訴她,「我不想一直打球,不希望大學生涯只有球隊,想學新的東西。」

高中升大學是臺灣體育選手養成的關鍵轉折,這時的選擇幾乎決定他們未來是往專項運動訓練邁進,或朝職業導向的普通科系發展。呂宛蓁的研究從「生涯適應力」(career adaptability)切入,她發現越是以運動員身分為傲的大專甲組運動員,往往對生涯適應充滿信心,相信能將場上的卓越表現延續為職場技能,順利成為職業選手或教練。

另一方面,運動員身分認同較低或逐漸淡出運動員身分的選手,當他們開始想像未來職場樣貌時,若能從旁提供相關資源,給予一些「線索」,就能幫助他們拼湊出清晰的職涯地圖,進而擁有較高的生涯適應力。

呂宛蓁指出,就讀運動專業與一般大學的運動員最大的差別在於環境和同儕。「很明顯,選擇就讀一般大學的運動員,目標通常很少是進入奧運培訓隊,所以他會很主動搜尋其他領域的工作前景。而且身邊的同學大三就開始討論交換學生、考研究所或實習,受到的刺激較多元。」

呂宛蓁的研究從生涯適應力切入,探討運動員如何開創職涯地圖的多元性。
圖片來源/Unsplash

此外,她也注意到國內外運動員養成制度的差異。「臺灣選手從國小到大學是一條鞭的養成制度,尤其體育班學生從小學就知道念哪一所國中,再對接哪一所高中和大學,但這些學生可能相對缺乏環境刺激。」

相較之下,國外運動選手通常就讀一般科系,離開訓練場就是一般學生,而且被要求達到一定的學業成績才有資格出賽。「所以國外很多頂尖選手的學業成績是很好的,例如林書豪。你先是一位『學生』,再來才是一位『運動員』。」

呂宛蓁觀察,進入一般大學就讀的運動員在學業上可能比較辛苦,但他們覺得自己獲得更多資源,因此多不後悔。她也試圖提問,「如果我們的訓練體系能容許學生在國中小階段不要這麼快進入專項訓練,讓他們有更多時間接觸外界和同儕刺激,未來生涯選擇是否會更多元?」

職業球員,和他們的另一伴

相較於前兩個階段關注學生運動員的自我認同和生涯適應,國立體育大學休閒產業經營學系陳龍弘教授聚焦職業球員的工作家庭衝突議題,揭露出截然不同的生涯挑戰。他訪談七對職棒球員夫妻,探究職棒球員特殊的工作性質如何形成家庭衝突的壓力來源,進而影響夫妻相處。

訪談發現,高薪、高知名度也高壓的職棒球員會刻意避免把場上的不如意帶回家,他們選擇獨自承受,形成個人的保護機制。陳龍弘也觀察到,球員的另一伴雖然知道先生的壓力來源,也多半選擇不說破。

陳龍弘的研究聚焦職業運動員回歸家庭場域的工作家庭衝突議題。
攝影/汪正翔

其次,財務憂慮無非是職業運動員的壓力核心,包括受傷、表現不佳導致減薪或解約,以及新秀擠壓。如何維持自己在球場上的位置以保持穩定收入是他們首要關切,也因此,很少有球員在職業顛峰有餘裕思考退役後的生涯發展。

陳龍弘也發現,職業球員雖然高薪,財務規劃卻相對壓縮,家庭財務的不確定性常成為夫妻間隱而不宣的焦慮來源。另外,與原生家庭的關係也常導致職業運動員和伴侶發生衝突,「大部分原生家庭都會要求他們付出較多的財務支援,我們發現太太和先生原生家庭的張力是緊張的。」

針對工作家庭的衝突,陳龍弘建議職業運動團隊導入「正念技巧介入」(mindfulness-based interventions)預防或降低個人工作壓力,而家庭也可以尋求「角色平衡介入方案」(role-balance intervention program)增進個人的角色壓力因應。

同時,陳龍弘也點出職業運動的結構性問題,「職業運動就是求勝,企業在經營球團時,也應該展現企業社會責任,為球員安排更全面的規劃和教育訓練,把這些人才培養吸納到事業體。」

追求卓越之後,還有其他美好

卸下職業光環,運動員如何繼續逐夢?陳美燕先提到兩個成功的轉職案例,前統一獅投手張志強,是少數擁有碩士學歷的職棒選手,退役後回家鄉培育基層棒球,同時投入有機耕作,自創品牌「班長米」。還有COSTCO亞太區總裁張嗣漢,從職籃球員轉戰商場,不僅晉升管理階層,更在事業體中提供退役運動員就業機會。

離開運動場,不代表能力歸零,陳美燕建議運動員培養「就業力」,透過專業加乘闖出另一片天。
圖片來源/Unsplash

陳美燕的研究從「就業力」出發,探究退役運動員獲得第一份工作和轉換工作角色的能力。她認為,求勝心、耐力、專注、擅長團隊合作、有紀律都是運動員的優點,若能將這些特質轉換為就業力的優勢,同時進修專業知識、學習其他技術,透過「再增能」就能開拓新局。

她也發現,有些選手轉職後會刻意隱藏運動員身分,「等他爬到主管階層,才會很驕傲地說:『我是運動員』,把成功歸因於運動員的自信和毅力,是滿有趣的反轉。」陳美燕建議,運動員就業力的培養,應該在養成階段就透過教育和輔導融入,「讓運動員知道,退役後追求的不一定是勝利,而是其他的美好。」

為臺灣運動員打造產業加速器

「運動員生涯發展」研究由人文和社會科學的視角出發,透過呈現運動員生涯發展的完整歷程,研究團隊希望讓學生運動員和職業運動員想像未來、退役運動員看見成功轉職典範,也讓不同階段的運動員知道未來的路其實很多元。尤其身分認同的議題,從學生運動員到退役轉職都對運動員心理產生深刻影響,因此,這樣的研究視角既是前瞻,也希望回溯,期待在學生運動員時期就陪伴他們做好準備。

回到是學生,還是運動員的討論,陳美燕以「邊界管理」(boundary management)的觀點回饋,「這兩個角色孰輕孰重,應該整合還是區隔,研究上其實沒有定論。」她認為重點是身分切換的彈性和穿透性,因此確立志向和多元探索沒有絕對的好壞,無論是學生運動員或退役轉職,如果擁有較好的轉換能力,不固著在單一認同,生涯適應會比較好,「所以適性發展是滿重要的。」

關注運動員生涯發展,不僅涉及個人身心照顧,也關乎訓練成效和產業發展。包括國際奧會(IOC)已於2018年宣布建立「運動員365產業加速器」(Athlete365 Business Accelerator),透過線上課程、研討會和專家輔導等方式促進運動員增進創業知能,發展個人創業計畫。

走在國際之前的研究團隊,也希望打造屬於臺灣選手的產業加速器,陪運動員走完最後一哩路。陳美燕說:「我們的任務是提出研究發想,希望有助於策略成型,真正應用在實務上幫助選手。」

 

採訪撰文/黃詩茹
編輯/黃詩茹
攝影/汪正翔

研究來源
許雅雯(2016)。(運動員生涯發展:子計畫一)我是……、我以後……以及我們……-學生運動員生涯探索:自我模式與社會比較理論的觀點。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一般研究計畫)。
呂宛蓁(2016)。(運動員生涯發展:子計畫二)大專運動員生涯轉換期之生涯適應歷程: 主動動機模式的觀點。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一般研究計畫)。
陳龍弘(2016)。(運動員生涯發展:總計畫暨子計畫三)職業運動員的壓力與生涯適應:資源保存理論的觀點。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一般研究計畫)。
陳美燕(2016)。(運動員生涯發展:子計畫四)運動員就業力對心理適應與生涯適應的影響:工作資源與要求的觀點。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一般研究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