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屈原,各自表述——政大廖棟樑揭開屈原的百變面紗

屈原從古到今不斷被人們討論,既是文學,還成為戲劇、繪畫的題材,你心中的屈原又有著怎樣面貌?圖為明代畫家陳洪綬(1598年-1652年)筆下的屈原,寬大的袖袍突顯屈原身姿消瘦、面容枯槁憔悴,又以空蕩的下坡地形作為背景,呈現屈原走向人生絕境之路。
攝影/林俊孝

現今人們對屈原(約西元前343年-約前278年)的印象,不外乎是一心為國卻不得君王歡心,最後絕望投江「死諫」的「愛國詩人」。近年來,更有許多人在「愛國」基礎上,關心起屈原是哪一國人,以及他愛的又是哪一國?但是古人眼中的屈原,其實與現代很不一樣。

「學術史總有個生命藏在裏頭。」政大中文系廖棟樑教授笑說。不同於做文學作品、作者的研究,廖棟樑關注的卻是「讀者」。學生時期,廖棟樑就對「讀者」相關的文學理論、批評特別感興趣,從字句間感受背後的時代氛圍、生命故事。爬梳相關史料時,他注意到漢代有著一場對屈原及《楚辭》的爭論,由此展開《楚辭》學研究之路,也從中揭開屈原從古至今的百變面紗。

廖棟樑長時間埋首古今文獻,觀察《楚辭》在中國成為經典的建構歷程,以及讀者們如何藉由詮釋屈原,展現他們各自關心的議題。
攝影/林俊孝

當不當怨VS忠君愛國

漢武帝獨尊儒術後,儒家思想幾乎成為官方意識形態,廖棟樑進一步說明:「當時儒家思想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規定了研究者、評論者的立場與價值觀念。」

屈原在漢代掀起的論諍,有別於現代聚焦愛國、國籍,而主要落於「怨君」。廖棟樑認為,這場爭議來自於屈原情感表現,以及和儒家思想間的衝突。

儒家對情感表達的理想是「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中庸之道,不贊同情緒上過度宣洩、露骨。但屈原在〈離騷〉、〈九章〉有著歌淚式的表達,甚至激烈而悲壯的付出生命,這些都與儒家的中庸之道產生了劇烈拉鋸。

漢代對屈原歷史定位的論諍,採正面看法的有漢代淮南王劉安(西元前179年-西元前122年)、臣子王逸(約西元89年-158年)等人,他們試圖建立屈原和《楚辭》的經典地位,以注解儒家經書的方式注《楚辭》、認為屈原和《詩經》一樣的「怨悱而不亂」,甚至可以與日月爭光。

反對看法的有班固(32年-92年),他認為屈原既不懂得明哲保身,讓自己身陷奸臣群小的讒謗、多次責怨楚王,甚至自裁,「露才揚己」,這些行爲均不符合儒家對知識分子的期待。

「楚辭」一詞有著三種含義,可作為詩體、作品或書名。楚辭詩體來源於楚地,以使用「兮」字為明顯特色。楚辭作品經過先秦至漢,逐漸流傳增補,西漢時劉向將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編輯成集,並命名為《楚辭》,而為後世熟知的詩歌總集名稱。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然而,喜愛屈原、同時又服膺儒家價值的廣大讀者,該如何處理這些爭議呢?

廖棟樑指出,在宋朝,有一條新的詮釋策略被提出來,即「忠君『愛國』」。當時代屢遭北方外族侵門踏戶,中華民族對自己文化的情感從中被激發,文人士子關心的不再只是君臣關係,還有國家、民族興亡的憂慮。

這時期的《楚辭》讀者不同於漢代文人,只將屈原的情感擺放在忠君脈絡裡,宋代知識分子洪興祖(1090年-1155年)、朱熹(1130年-1200年)另闢戰場。轉而強調屈原憂國憂世、忠君愛國之心,將屈原的情感放進「當怨與否」的倫理內涵中,並且,也進一步提高到國家民族興亡的精神大義,由此確立屈原情感的正當性。

一個屈原,各自表述

光從屈原的怨情合理性切入,我們即可以看到中國古代的讀者,對同一位作者、同一批作品,有著非常不同的眼光及評價。事實上,這些討論屈原身為一個「忠臣」、其情感表述的「倫理」爭議,還不是中國「《楚辭》學」的全部。

廖棟樑總結《楚辭》學的三大面向有「倫理、歷史與藝術」。除忠君愛國外,部分評注者把作品當成線索,考定其年代、社會背景,替屈原整理年譜、外傳,從「歷史」面向,還原屈原在字裡行間的真實想法、情感。

宋代以後還有些讀者,放了更多注意力在《楚辭》「作品」本身,從想像力、虛構性、寓言手法等角度,去賞析作品的藝術特點,因此,更為深化屈原的詩人形象。

楚辭學仰賴歷代讀者們重新閱讀、詮釋,擴及倫理、歷史與藝術三大面向。
企劃腳本/徐平、林俊孝  美術設計/黃嬿羽

其實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除了作品本身帶來吸引力之外,還仰賴歷代讀者們的閱讀、詮釋。一代又一代的讀者,不斷挖掘作品的意味、賦予經典意義,逐漸建立起一座龐大的知識系統,甚至成為文化傳統。

「屈原已經成為一個符號和象徵。」廖棟樑說道。屈原至今已成為在華人圈中被知識分子、普羅大眾廣為熟知,且深入學術、生活、政治與文學等各個領域的文化符號。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屈原問題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屈原問題。」廖棟樑神采奕奕地說道。屈原的「愛國」形象在宋代以後會被提舉出來,與南宋面對北方外族威脅,士大夫普遍關心國家興亡大事有一定關聯性。

屈原形象在20世紀的變遷,與中國現代社會文化語境有密切相關,面對抗戰,屈原愛國的面向也一樣在戰爭背景下被重新加強,尤其隨著端午節被確立為詩人節,屈原便成為重要的文化現象,學者聞一多、郭沫若、梁宗岱、李長之等人莫不對「詩人何為」的話題,展開演繹,在這裡我們看到文學與政治的關係。從同個屈原的不同表述中,可以看到在當代大環境的影響,人們藉由屈原關心著,同樣或不同的時勢議題。

民國以後面對對日抗戰,屈原的愛國形象也從中獲得加強。圖為日軍攻佔當時國民政府首都南京。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屈原的作品具有很強烈的生命性,所以很多研究屈原都無法純粹的、冷靜的從學術考量思考。」廖棟樑認為,正由於《楚辭》體現了知識份子現實生活中的困境,因此,讀者們的評論、解讀,也帶有個人的感情、印記在裡頭。

《楚辭》學並不追求找到一位真正的屈原,或者屈原到底多愛國、多忠貞的那一個標準答案,而是探索屈原如何影響一代又一代的讀者,而這些讀者們眼中的屈原都是什麼樣子?又為什麼是這個樣子。

廖棟樑舉例,班固曾奉命撰集具有法典性質的《白虎通德論》,內容之一就是在討論君臣綱紀,書中認為臣子應「諫而不露」,即諷諫不可過於激烈直白。

其實班固早年曾被告發而入獄服刑,後來雖重蒙帝王重用,但在面對君臣關係的相關論述時,因之前經歷,選擇更加謙恭謹慎。知道這樣的背景以後,也就可以理解班固為什麼責備屈原不懂得明哲保身,站在偏向官方的立場,且認為臣子不應如此抱怨君王。

東漢歷史學家班固(32年-92年),以自身經歷與屈原對話,認為臣子應「諫而不露」,即諷諫不得過於激烈直白。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明代政治人物黃文煥(1595年-1664年),因曾蒙冤下獄,在獄中著作《楚辭聽直》,書名化用《楚辭》中的「命咎繇使聽直」,象徵黃文煥將自己比喻為「咎繇」這位正直司法官,透過文字道出屈原的冤情,更爲屈原的忠義之心辯護。廖棟樑進而分析,《楚辭聽直》的寫作,來自黃文煥對屈原不被理解的痛苦感同身受、希望同樣有人能像他對屈原一樣,替他的冤屈昭雪。

《楚辭》不只呈現屈原的生命,詮釋者也拿自己的疑惑、困境叩問經典。藉由閱讀、詮釋與評價等,既可以是嚴肅的學術議題,同時也是一代代讀者生命故事的展現。

一切上乘的詩都是無限的

一首偉大的詩就是一個永遠洋溢著智慧與歡欣的泉;一個人和一個時代既經汲盡了,他們底特殊關係所容許他們分受的它那神聖的流瀉之後,另一個然後又另一個將繼續下去,新的關係永遠發展著,一個不能預見也未經想像的歡欣的底源頭。-雪萊(Percy Bysshe Shelley 1792-1822)〈詩辨〉

「偉大的文學作品就是一本大書、聖書,像源泉一樣永遠挖掘不完。」廖棟樑笑著談論文學經典的意義,經典本身具有的豐富性會召喚讀者,然後帶著時代、個人的印記來理解經典、叩問經典。當然,經典也總是會回答他們,否則它也就不會流傳下來。

屈原以生命書寫的作品,在中國後代成為不斷被汲取的泉,不同的讀者拿著不同的杯子盛裝,然後因自己的際遇、感觸,從中飲出不同味道。

廖棟樑認為,屈原以生命書寫的作品,在中國後代成為不斷被汲取的泉,每個人都能在偉大的泉水中挖到自己想要的意義與價值。
攝影/林俊孝

對現代的讀者來說,屈原與《楚辭》的價值,已經不再教導我們如何當一個稱職的愛國忠臣。經典之於我們的意義,自然也與古代的讀者不同。

「屈原的作品可以作為觸媒,帶人們進入更大的、永恆性的命題。」廖棟樑進一步舉例,對於屈原的愛國情結,人們可以將國家、君主,抽換為自身認同的價值。

當理想遭遇挫折,就像屈原不被楚王理解、長才無處發揮,這時候該不該執著?要怎麼執著?可以藉由屈原不願同流合污、舉世皆濁我獨清的心緒,思考理想與原則和世界的衝突。或者可以從《九歌》篇章中的上古神祇湘君與湘夫人,體驗「等待」一個人的期待與失落。

不只文學家、政治家可從屈原的經歷體驗其中酸甜苦辣,明代畫家陳洪綬也從文學作品中汲取養分,以中國人文畫少見的「背影」,呈現湘夫人等待之情。
攝影/林俊孝

廖棟樑形容說:「屈原的書寫就像一封瓶中信。」屈原不被當時的君王與世界理解,他選擇結束生命,將他那些不被理解的情感、理想寫入信中,在時代的漫漫長河、蒼蒼大海中漂流,然後被歷代許許多多讀者撿起,再度將它裝入不同瓶子、或者留下新的訊息與詮釋,重新丟入大海中。屈原的瓶中信,最終成為了所有人的瓶中信,這些瓶子乘載著歷代讀者曾經的存在記號,在洋流中載浮載沉,期待下個沙灘上,有一個願意打開瓶子的人,拿著自己的生命,與信裡的生命相遇。

一封屈原的瓶中信,歷經時代洪流,被不同世代的人們重新開啟。
企劃腳本/徐平、林俊孝  美術設計/黃嬿羽

採訪撰稿/徐平
編輯/林俊孝
攝影/林俊孝

研究來源
廖棟樑(2005)。檮杌說:從「詩史」的角度論晚明清初的《楚辭》研究。科技部(原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
廖棟樑(2006)。「文」的譜系:論明清學者對屈辭藝術性的認識。科技部(原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
廖棟樑:《倫理.歷史.藝術:古代楚辭的建構》,台北:里仁出版,2008年。
廖棟樑:《靈均餘影:古代楚辭學論集》,台北:里仁出版,2010年。
廖棟樑(2010)。從古典到現代:近現代《楚辭》研究。科技部(原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