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物多樣到學習多樣,顏瓊芬用地方本位教育跨越文化代溝

曾經有一位愛鳥人,遠渡重洋到美國,深情追尋知更鳥的足跡。返臺後落腳臺中,耕耘科學教育和環境教育,近年則投身地方本位教育、生物多樣性研究。「自己回頭看,覺得還滿浪漫的」,靜宜大學生態人文學系終身特聘教授顏瓊芬說。

一路看似轉了幾個彎,不變的是熱愛環境的心念,這也促使她踏入原住民科學教育的研究領域。顏瓊芬說:「原住民對待環境的態度是很好的,他們跟著山走,跟著太陽生活,他們是最貼近地方本位教育的一群,這完全符合我的心。」

扎根環境,教孩子生活中的知識

地方本位教育(Place-Based Education,PBE)近年來多運用在多元文化教育、偏鄉教育和原住民教育,顏瓊芬指出其中的兩大重點。第一,讓學生成為環境中的一份子。這個理念可以回溯到教育學家杜威,「杜威認為,老師要教『生活上的知識』,讓孩子知道這些知識是可用的,在生活中找尋教學的可能」。第二,課程教學必須對環境議題作出回應,「所以很多學教育的人提倡戶外教育,讓孩子自己去經驗,學習解決問題」。

顏瓊芬投入地方本位教育研究,思考如何將偏鄉學生的環境弱勢,轉化為學習科學的優勢。
攝影/黃士航

從這個角度看原住民的科學教育,顏瓊芬卻發現其中的深刻鴻溝。文化斷層與拉扯,生活經驗未受重視,加上師生間的文化差異,讓原住民孩童學習科學時,經常面臨與主流族群學習方式不同的價值衝突。顏瓊芬提到,「原住民的生活到處都是科學,所謂的自然經驗、自然體驗,他就在裡面」。然而,當轉化成西方的科學語言進行教學和考試,卻不利於原住民孩子學習,更遑論燃起興趣、獲得成就。

顏瓊芬希望透過課程設計,納入原住民的文化探討,撐開孩子的世界觀。她相信透過地方本位教育,能陪伴原住民孩子認識自我,摸索建構出自己的眼界,未來說出「我」的故事。

生物多樣,文化多樣,學習多樣

談到原住民科學教育,顏瓊芬提起加拿大著名的科學教育學者Glen Aikenhead。他從哈佛大學畢業後,就在加拿大的薩斯卡通(Saskatchewan)發展原住民科學教育至今,「他安安靜靜的在一個地方,從來沒有離開過那片土地,長久跟著原住民發展語言教材」。

Glen Aikenhead認為,原住民學習主流西方現代科學一定相對弱勢,因此他採取另一條途徑,讓原住民文化進入主流科學。顏瓊芬說:「Aikenhead觀察原住民怎麼生活,怎麼養兒育女,如何和自然互動,讓這些傳統生態知識融入課程。他發展一套完全使用原住民語言的科學教材,還有一套融入原住民文化的科學教材,讓兩種方式並陳。」

教育的收穫不在一時半刻,Glen Aikenhead的作法累積將近三十年,如今已成為全球科學教育的典範,也讓顏瓊芬看見更多可能,「這就是聯合國說的『生物多樣』,物種多樣、基因多樣,而且文化多樣」。

2020年被國際間稱為「生物多樣性超級年(super year)」,顏瓊芬也長期以地方本位教育發展生物多樣性課程。
圖片來源/Unsplash

「以前有人說原住民沒辦法學科學,那都是錯的。依循天地作息,就是他們認識自然的方式,只是主流科學教育教的不是他的語言,這些轉換對他們來說有困難」。

於是,顏瓊芬帶著研究團隊走進南投的賽德克族部落,展開她笑稱「使盡洪荒之力」的研究歷程。拜訪校長、尋求有合作意願的原住民教師,即使來回車程就要三小時,依然每個週末往部落跑,盡量參與社區大小事,助理甚至就住在當地。既然要作地方本位教育,了解族人的觀點,「浸在裡面」是她認為非常重要的第一步。

一株苧麻,串起西方現代科學和原住民傳統生態知識

男性勇敢善獵,女性精於編織,是賽德克族期許個人的理想形象。女性的織布手藝象徵她的社會地位,會織布的女子才有資格論及婚嫁,死後才能通過彩虹橋與祖靈相會。雖然這些觀念已經逐漸改變,織布文化仍在部落中具有重要意涵。顏瓊芬的研究團隊如何和原住民教師攜手建構課程,發展出以賽德克族文化為優先,又能回應生活環境,讓孩子想學的科學呢?

他們從一株苧麻開始。

當苧麻變成線,由線織成布的過程,就能發展出橫跨「藝術與人文領域」、「綜合領域」、「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的課程單元。先介紹原住民的織布歷史、禁忌、傳統服飾,再加入認識纖維植物、植物染與化學染、染布的創新方式等課程。同時搭配專題式導向學習法(Project-Based Learning,PBL)與戶外教育法,帶著學生在校園中探索纖維植物,動手種苧麻,親自體驗割麻、剝麻、捻紗和煮線等步驟。

顏瓊芬長期關心環境保育,她認為「保育」就是維持生態棲地的完整性。而地方本位教育的課程設計精神,也是希望培養學生成為環境中的一份子。
教案出處/洪萱芳、姚宗威、林淑芬、顏瓊芬,(2017)〈以地方為基礎之文化融入科學教育課程研究-以泰雅族和賽德克族傳統編織文化為例〉,圖表美化/Chloe Liao

過程中,原住民教師扮演串連兩種文化的關鍵角色,協助學生跨越原住民傳統知識和西方現代科學的「文化邊界」;部落耆老也是教學的協助者,帶著學生動手實做。孩子開始了解傳統在地知識的智慧與環保,從更深入的角度欣賞部落織品,也認識媒染劑的作用與不同的染布技巧。透過地方本位教育的課程建構,一株苧麻就把這些知識串了起來。

在學習染色的實驗課程中,以傳統織布文化的植物染為主題,同時融合西方科學的實驗方法,比較不同媒染劑的劑量如何影響染色效果。學生能夠融合兩種文化,建構出自己的知識系統。顏瓊芬提到,「這就像Aikenhead說的,西方科學無法取代原住民文化蘊涵的科學知識,但是能豐富它的內涵」。

原住民教師也回饋,透過這樣的課程設計,學生學習科學的動機與信心都提升了,「孩子不會覺得那是科學,他覺得那就是日常生活就會發生的事情!不會覺得太難、太深」。

而且顏瓊芬有深切的感觸,除了師生,地方本位教育的教學現場也需要社區的力量。「在部落,是社區在養這個孩子,而學校是社區的中心。我們不可能不去了解學生的文化背景,如果只是去課堂觀察他們怎麼學科學,是沒有意義的」。

從地方出發,讓學生成為知識的創造者

地方本位教育是以個人為主體,從經驗出發,連結真實世界體驗的學習模式,從文化探討、課程設計到現場教學,每個環節都需要精心建構。「我們希望學生做『有意義的學習』,就需要很多策略安排,但完全不能給老師額外的負擔」。

地方本位的教育現場,需要許多策略安排,才能不增加教師的負擔,同時帶領學生進行「有意義的學習」。
圖片來源/顏瓊芬提供

如果教師需要專家協助,研究團隊就幫忙連結外部資源,例如邀請專家帶學生觀察植物、在社區調查土地狀態。顏瓊芬希望作長期的溝通,提供連結的機會,「要讓他們知道我們不是拿了東西就走,『共好』的做法就要花很多力氣」。

回顧自己的學習經驗,顏瓊芬直言有些痛苦,她不是能一直坐在臺下聽課的學生,赴美求學時才終於「開竅」。「我相信知識不能只用嘴巴傳承,要動手做,所以我在進行這些研究時,心中的信念是滿強的」。

無論是地方本位教育、專題式導向學習法或戶外教育法,對教師而言都頗有挑戰,「老師要有研究的sense,要有多元文化的素養,還要有吸引力,對學生才有感染力」。顏瓊芬也發現,當教師想把學習主導權「交」給學生,學生卻不一定有辦法「收」,「老師設計專題,讓學生去觀察一個自然現象,但孩子會一直想確認,一直問老師:『這樣對不對?』」

也有孩子開心地上完課後反應,「這好像不是自然課要學的內容?」學生對於將過去非主流的原住民文化納入正式課程,將原住民知識定義為科學知識產生懷疑與衝突,顏瓊芬認為這是後續值得探究的議題。

她和研究團隊在部落待了四年,建構出地方本位的環境教育課程,記錄下師生成長,也累積階段性的研究成果。顏瓊芬希望這樣的模式,不只應用在部落或偏鄉,每一個社區中的學校都有機會發揮創意。

下課後,我們要為環境採取什麼行動?

2010年,《環境教育法》通過,當時「永續」的概念尚未廣泛傳播。從動物生態學投身科學教育,再轉向環境教育,顏瓊芬有一番體悟。「我花了好幾年才弄清楚,環境教育和科學教育的不同。科學教育是教老師如何教科學,讓學生概念清楚、學會科學;環境教育是學習環境的知識,但不是到此為止,最後你要知道採取什麼行動」。

假設問題、觀察探究、驗證結果,顏瓊芬以地方本位教育結合專題式導向學習法,鼓勵孩子「像科學家一樣做研究」。
攝影/黃士航

顏瓊芬說,過去學科學是science for all,現在則是science for all culture。全球的環境教育走了三十多年,她歸結成一句話,「解決現在的環境問題,預防未來的環境問題,維持永續發展的運作。環境教育的精髓就是如此而已」。

所謂的永續,包括環境永續、經濟永續,這也延續到她關心的保育和生物多樣性,「大自然是我們的母親,人類只是生物之一。一個健康的族群要包容不同的聲音,支持各種學習」。自謙不擅長鏗鏘有力、高聲疾呼,顏瓊芬期許自己發揮扎根環境教育的使命,繼續傳遞自然的療癒力。

 

採訪撰稿/黃詩茹
編輯/黃詩茹
攝影/黃士航

研究來源
顏瓊芬(2012)。Gaya 與科學的對話—原住民族國小永續課程之發展與實踐–Gaya 與科學的對話—原住民族學童「生物多樣性」課程之發展與實踐。科技部(原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一般研究計畫)。
顏瓊芬(2013)。藉由地方本位永續實踐方案提升偏鄉學童之科學學習--以生物多樣性為核心。科技部(原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一般研究計畫)。
洪萱芳、顏瓊芬、張妤萍、洪韶君,(2016)。以偏鄉國小為場域之地方本位環境教育課程省思。科學教育學刊,24(3),299-331。
洪萱芳、姚宗威、林淑芬、顏瓊芬,(2017)。以地方為基礎之文化融入科學教育課程研究-以泰雅族和賽德克族傳統編織文化為例。科學教育學刊,25(3),245-276。
洪萱芳、林英杰、顏瓊芬,(2019)。偏鄉學生面臨科學探究式專題導向教學法之學習挑戰。科學教育學刊,27(2),121-145。
顏瓊芬(2019)。實踐地方本位戶外教育課程:以環境教育場域與小學課程共構為例。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一般研究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