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地球表面的一場地理學搖滾:臺大簡旭伸暢談「天/空/氣」的量體新視野

臺灣大學地理與環境資源學系簡旭伸,深入淺出帶出一種嶄新的地理學3D(甚至是4D)視野。
攝影/林俊孝

地理課本書頁上平面印刷的區域地圖、等高線圖、各種「圈」的理論概念(邱念圈、商品圈、都市圈),在臺灣大學地理與環境資源學系簡旭伸教授眼中,已不足以掌握人與環境之間複雜、立體、多樣且持續演變的關係。「山、海、風、光、空氣、地底──人類與周遭一切空間元素之間的互動,都能視為嚴肅的地理學課題。」坐在研究室書牆前,簡旭伸將音響播送的古典樂調低音量。

畢業於倫敦政經學院的簡旭伸,致力從政治經濟學的宏觀角度,關注人與環境的關係,從永續發展到國際援助都在其研究主題之列。為了完整捕捉人與環境的關聯互動,他積極推動「加入Z軸」的量體地理學觀點,帶我們看見三維空間與人的關聯互動。

量體觀點的地理學研究拒絕將空間化約為平面,而是將人「放回」三維、立體、流動的空間/環境,瞭解兩者之間繁複多重的互動關係。
企劃腳本/林義宏  美術設計/林柏希

當代地理學家不僅關心大地,更關照「量體」(volume),這樣的視野如何豐富我們對人與環境的理解?簡旭伸以地理思想史為經,實際研究案例為緯,最終扣回人對環境、天氣、地域的身體與情感經驗,深入淺出講解嶄新的地理學3D(甚至是4D,XYZ+ Time 時間)視野。

量體轉向:地理思想的躍進與蔓延

過去,地理學研究習慣以「土地」思考人與環境的關係,關注農業、土地、產權、商業圈等主題。「土地是平面、固定,且可精密切分的。人能夠擁有並且控制土地,進而認為一切事物都能以理性進行劃分歸納,這其實承自啟蒙時代與現代化的思維。」簡旭伸解釋,「當我們被這種想像給限制,就會忽略人與空氣、海洋、地底的關係,產生許多盲點。」

他以一個簡單比喻說明「量體」與舊時地理觀點的差異:人在開車,靜止不動的路面彷彿固定的背景;而當人在駕駛帆船,移動的不僅僅是人與船,下方的海流、周遭的風也共同造就帆船馳騁海上的場景。人類與環境的關係,不只是與靜態土地之間的關係,更是身處於偌大、立體且流動的「量體」中,與其交織互動的動態過程。

哲學家、地理學家們認為,人與環境的關係,就是人與「地球系統」各元素間的關係,所以過去被歸為「自然科學」的大氣、海洋、地底等議題,近來逐漸納入地理學的研究範圍。
圖片來源/Unsplash

除了注意到認識論上的差異,近年的氣候變遷也是量體轉向的關鍵因素。長久以來的人文地理學教科書提到「人與環境關係」議題,雖有土地、農業、自然、地景等章節,卻很少針對地球系統進行深入討論。大學課堂上教授地理思想史與區域地理相關課程,同時任職於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學位學程的簡旭伸指出,直至20世紀末,人類驚覺自己正對地球造成嚴重的氣候變遷與生態災害,才意識到大氣系統、季風與洋流、萬物滋長的生態系,都並非人類所能一手掌控。哲學家與地理學家相繼主張,人與環境的關係,就是人與「地球系統」各元素間的關係。過去被歸為自然科學的大氣、海洋、地底等議題,急需在「人類世」(Anthropocene)下納入人文地理學研究範圍。

量體轉向的學術省思,源於氣候、生態議題,後則開拓出更加寬廣的可能性。浩瀚空中有雲霧、天氣、飄散的花粉、酸雨甚是是核子塵;看似穩固地面下潛伏地下水層、地洞、坑道、地下管線等;由陸地向外望,還有流動的海洋與季風;水在固、液、氣三態之間轉換,化作河流、蒸氣、雲霧、冰川,以及冰雹。生活其間的人們如何與環境互動,進而產生什麼身體、情感經驗,甚至引發政治鬥爭、殺伐?

「量體地理學不只是三維的、立體的,更是流動的、開放的、政治的、情感的。」簡旭伸自己的一大經典研究案例,就在探討「中國雲水政治」。

天上的「雲」成為「水資源」,「天氣」也成為一種「政治」

傳統中國宇宙觀相信「天人感應」,天象若有異變,會被視為地表人間事務的體現、徵兆。這種為自然現象賦予世俗意涵的觀念,在現代科學思想普及後早已退卻。然而隨著科技進步,「人造雨技術」問世,讓中國政治、人民與天氣的關係,再次發生微妙轉變。

藉由降低雲層溫度以製造降雨的人造雨技術,通常用於乾旱、火災等特殊狀況,簡旭伸卻觀察到,這項技術在中國創造出意想不到的社會與政治效應:中國地方政府不僅頻繁使用人造雨技術來解決當地生態與農業問題,「今天有沒有下雨」甚至成為「面子工程」的一環。

簡旭伸回憶說:「疫情前,我去過一次武漢。搭計程車和司機聊天時,他跟我抱怨:市長昨天沒做事。我問為什麼?他說:昨天我們辦馬拉松,結果下了大雨。」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簡旭伸指出,相信政府有能力「馴服」並「操作」天氣、將雲朵變為雨水,已是深植中國人心的想法。如果一個省份先將雲水給打下來,等於其他地方的雲水被瓜分,這也使中國各地方政府出現「競爭空中雲水」的現象。

「我原本做中國政治經濟學研究,看見非常多地方政府競爭中央資源與關注的現象,只是沒想到,連空中的雲水都能成為競爭目標。」簡旭伸分析道。

話題轉到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做為少數夏季也能辦奧運、冬季也能辦冬奧的城市,北京並非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而是政治、面子的考量,加上國家動員之人為力量使然。

2022北京冬季奧運開幕式。
圖片來源/wiki

「北京是一座缺水的城市,哪來足夠的雪舉辦冬奧?」沿著南水北調系統一路追蹤,簡旭伸發現北京的水源大量引自長江中游,橫跨湖北、河南二省的丹江口水庫。

而丹江口水庫如何確保水量不僅足供當地使用,還能穩定北送?「只要有雲飄過來,就把雨水打下來。」他補充解釋,使用人造雨技術的國家,多是碰到需求才調度機器上場,但丹江口水庫周圍的人造雨設備,卻是採取「定點化」、「常態化」設置。

「湖北省空中的雲,被人工力量變成水庫內的水,透過南水北調送到北京,再用技術變成冬奧所需的人造雪。」對比2014年南京青奧開幕式卻是下雨天,除了天氣條件不同,兩地的政治層級差異更是關鍵。北京市長是中國最重要的中共政治局委員之一,政治權力足以調度北京軍區空域,讓渡資源來影響天氣;南京則只是江蘇省十三個地級市之一,市長的政治份量顯然不足。

這便是中國辦理國際賽事背後的量體地理與政治:水,在中國經歷長程旅行與種種人工操作,反映特定政治體制如何結合當代技術,形塑人類與環境的關係。「中國是少數把雲水政治做到淋漓盡致的國家。」簡旭伸感嘆,「然而,不受民主治理節制、資訊不夠公開透明的天氣工程,乃至地球工程,未來可能帶來無法想像的後果。」

值得一提,簡旭伸「中國人工影響天氣運作」的文章,發表在國際期刊《地球論壇(Geoforum)》後,受到國際媒體如:美國CNN、華盛頓郵報 (Washington Post)、亞洲自由電台 (Free Asia Radio) 、英國衛報 (Guardian) 、印度Down to Earth等媒體報導 (詳閱請至文章下方「延伸閱讀」。) ,顯示利基臺灣的中國治理相關研究,若能兼具議題即時、原創觀點,仍可創造一定國際能見度。

「因為空汙看見風」──空氣的流動與政治

對比土地與水,「空氣」更加無形無色、自由穿梭流動、充滿不確定性,如今也備受地理學家、社會大眾重視。2018年臺中市長選舉,空氣汙染就成為熱議焦點,顯示「地方治理」的意涵不再只是治理疆界內的土地,更要管理好圍繞市民周遭的「空氣」。然而,無形的空氣如何治理?當人民碰到空氣與風的難題,又該怎麼因應?

簡旭伸曾指導研究生深入高雄大林蒲社區,當地除了西南側在填海造陸後尚未開發,四周幾乎全被工廠包圍。居民的日常生活充斥清除粉塵、隔絕空汙等勞動,更練就一身以感官辨認當下空氣品質的本領。唯有夏季從海那方吹來的西南季風,能夠帶來短暫的清淨空氣。

因此,當高雄市政府推動在填海區打造遊艇產業園區的「南星計畫」,馬上遭到社區民眾強烈反對,成為臺灣第一個,也可能是唯一一個以「保護風」為宗旨的社會運動。「保衛西南風」運動不僅成功阻止開發案,更催生「西南瘋音樂祭」,深化當地人與風之間的關係。

「空汙議題凸顯了:流動的空氣與風,其實早就跟當地人的生活緊密糾纏。」簡旭伸說,「海風的鹹味,連結到居民過去港邊生活的歷史記憶,彷彿可以跨越感官,藉由風的氣味望見海洋。」簡旭伸從量體觀點省思高雄大林蒲的空汙議題,發現居民與天氣世界相互呼應、緊密的動態關聯。

風能吹走汙染,卻也可能吹來威脅暗影和死亡氣息。簡旭伸指出,2019年香港佔中運動,政府用以驅離鎮暴的「催淚瓦斯」,便是政權利用空氣流動特性管理人民的鮮明案例。而催淚瓦斯的始祖,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德軍襲擊法軍領地施放的毒氣(氯氣),只是用途、攻擊性至今經過調整,「馴化」為針對國內人民使用的低濃度化學武器。

空氣與風的量體議題,折射出經濟開發與社區福祉的拮抗,國家與人民的對峙關係,以及戰爭殺伐的型態轉變。這都是過去探討人與環境關係研究相對忽略的觀點。

1912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使用毒氣做為戰備武器,在人類歷史產生重大改變,從此只要改變敵人周遭的環境,無須肉體接觸,就能控制對方行動。「德國哲學家Peter Sloterdijk(1947-)甚至認為,人類在真正意義上邁入20世紀,並非紀年上的1900年,而是1912年。」
圖片來源/wiki

打造「有感」的「天空/氣之環境舒適度」

踏出地理學專業圈,一般人如何感受和理解自身所處的環境?簡旭伸也與校方、社區合作,結合公民科學理念推動「環境知情權」,並嘗試運用量體地理知識,改善人們的學習與生活。

當代地理學處理的問題具高度複雜性,必須仰賴跨領域合作才能透徹瞭解。簡旭伸強調,這不只是指社會科學內部的跨領域,更要跨及自然科學、人文學,以及諸多實踐與田野場域的多方合作。
企劃腳本/林義宏  美術設計/林柏希

「以前學生上課睡覺,都是老師怪學生、學生怪老師。」簡旭伸笑著說,「我們跟臺大教務處合作,在各大型教室安裝微型感測器,發現重點是二氧化碳濃度太高,也就是通風問題。」另外,包括路燈啟閉時間點的設定,校園各處的噪音監控,皆能透過感測器加以測量評估。

結合風、光、濕(度)、溫(度),空氣質量、噪音等偵測儀器的微型感測器,是簡旭伸的秘密武器。透過微型感測器,可得知哪些地方又髒、又吵、又熱、又暗,再透過資訊開放,有助於建構一套在地化的「環境舒適度」指標,幫助居民快速掌握。

這個環境舒適度健檢系統,包含:機器研發、量測校正與資訊系統建置等,可見環境(量體)議題需要自然科學、機械工程、資訊管理、社區營造等跨領域合作。簡旭伸興奮地說:「難度高卻有樂趣無窮,很難想像竟然有機會和其他老師跨領域合作,還共同申請了一個專利案!」。

跨域合作,開展人與環境的創新知識體系

跳脫傳統、持續開創新方向的研究能量,並非只憑一人之力。簡旭伸回憶,當初會從政治經濟研究轉向「加入Z軸」的量體地理研究之路,源自於臺大地理系屬於理學院,同時有地球科學系所的制度背景,才有機會接觸大氣系學者,以及相關學問,進而在中國霧霾、雲水議題上有所交流。

「人與量體環境議題,還有太多研究題目,必須跨領域合作才能實現。」簡旭伸說,科學中「三維量體」這類詞彙,其實就像人文地理學常提及的「空間」,不止具有自然科學意義,還蘊藏更豐富的人文社會科學意涵。例如:大氣(atmosphere),可以是空氣污染作為一種大氣自然特徵 (nature atmosphere) ,也可以是因為空污議題在選舉過程中造成兩造「政黨氣勢 (political atmosphere)」消長。這些都需要透過自然科學、人文學科的交匯,才能一同攜手開展人與環境的創新知識體系。

採訪撰稿/林義宏
編輯/林俊孝
攝影/林俊孝、W. Xiang

研究來源
簡旭伸(2011-2014)。中國環境治理:統合協力治理觀點──子計畫四:權力、資本、論述與生態城市:以中國為個案。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一般研究計畫)。
CHIEN, Shiuh-shen*, Dong-Li HONG and Po-Hsiung LIN (2017), Ideological and Volume Politics behind Cloud Water Resource Governance- Case of Weather Modification in China, Geoforum, Volume 85, pp 225-233, https://doi.org/10.1016/j.geoforum.2017.08.003
簡旭伸(2019)。再理論化量體政治: 以臺灣與中國霧霾治理為例。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一般研究計畫)。
廖昱凱、簡旭伸(2019)。地理學中的量體轉向:領土立體化、地球物理政治與環境中的情感氛圍。地理學報,92,1-29。
張怡婷、簡旭伸(2021)。量體流動與風的時空政治-以大林蒲的空氣污染為例。臺灣人類學刊,19,147-188。
潘怡帆、鄭毓瑜、李育霖、周泰立、簡旭伸 (2022)「生之動」的跨域共感:時空意識、認識體系與描述的關鍵性. 中國文學學報第十二期,1-16 頁。
延伸閱讀
01.印度/Down to Earth
Weather modifications by China need more discussions on its ethics
02.美國/華盛頓郵報
The Winter Olympics could highlight China’s innovative — and troubling — efforts to control the weather
03.美國/CNN
China to expand weather modification program to cover area larger than India
04.美國/自由亞洲電台
中國冬季奧運
綠色情報員:北京穹蒼(上) “冬奧藍”的運動進行式
綠色情報員:北京穹蒼(下)改變天氣顧得了面子?
05.英國/衛報
China plans rapid expansion of ‘weather modification’ efforts
China ‘modified’ the weather to create clear skies for political celebration – 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