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苦學華語數年的老外,在臺灣參加華語文能力測驗,題目寫道:「『咬傷農夫的狗很壞』,請問受傷的是農夫,還是狗?」,老外淚流滿面,交白卷回國了。
這是一則「老外學華語」的網路笑話,強調外語人士學習華語的困難。以華語為母語的我們,在會心一笑之餘,應該也能體會有時這樣的敘述確實很棘手。
模稜兩可的歧義句,令人又愛又苦惱!
上面這則讓老外打退堂鼓的題目,便是所謂的「歧義句」(ambiguous sentences)。也就是一個句子會因為詮釋方式不同,而產生不同的意思。
模稜兩可的歧義句,常讓學習華語的外國人士吃盡苦頭。
圖片來源/Unsplash
不只在中文,許多語言都有歧義句,而廣告創意也常運用歧義打造金句,吸引消費者目光。例如因為「語音」形成的「紙有春風最溫柔」(也可指面紙品質佳);因「詞義」形成的「用大金,省大金」(也可指冷氣省錢),或變化「句法」的「好險!有南山」(也可指保險產品品質好)。
不過,歧義有時也會造成溝通上的困擾,像新聞標題寫著「全臺大停電」,讓人忍不住想,究竟是全臺灣停電,還是臺灣大學停電?身為母語者的我們,想理解這些句子也要轉一下腦袋,更不用說正在學習華語的外國人有多頭痛。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陳純音教授說:「造成歧義的可能有兩種,一種是因為『語詞』本身,例如:『很花』,可以是視力變差,也可以形容人很風流。另一種是因為句法結構的關係,例如『省略』或『語詞和語詞排序或組合』所造成。」
這兩種歧義類型,可以從華語中最常見的三種歧義句:刪略句(ellipsis sentences)、量化句(quantificational sentences)與花園幽徑句(garden path sentences)看出。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陳純音教授。
攝影/黃詩茹
沒有對錯,只是偏好不同
刪略句的歧義,陳純音舉了一個例子,小美喜歡她的朋友,小莉也是∅。小莉喜歡的人是誰呢?這句話中,「喜歡」的賓語被省略了,小莉喜歡的到底是小美的朋友,還是小莉自己的朋友?其實兩者都有可能。
刪略句之所以產生歧義,正是因為句子中某個部分被省略了。例如「她是六月生的」,這句話一樣可以有兩種解讀,當省略的是「生」的主語,指她在六月生產,如果省略的是「生」的賓語,則是指她的生日在六月。「這樣的歧義不是某個語詞造成的,而是句法結構中的主語或賓語被省略了」,說到這裡,陳純音笑說,「這些問題是不是讓人很暈?」
尤其華語的表達比較婉轉,講者和聽者常「心照不宣」,只要知道彼此的含意,常會省略某些語詞,有時是主語(例如:∅來了嗎?),有時是賓語(例如:你找到了∅嗎?),有時甚至主賓語同時省略(例如:∅抓到了∅嗎?)。
至於語詞和語詞先後排列順序所造成的歧義,量化句是一大代表。這類歧義句最常見的大概是句中有「每」和「一」的組合了。例如下圖,每隻貓咪要喝一碗牛奶加餅乾。究竟是三隻貓咪一起喝一碗,還是三隻貓咪一隻喝一碗?
圖片繪製/鄭喬尹
陳純音說,如果有母語人士解讀成三隻貓咪應該有三碗點心,代表他是採用「個別詮釋」(distributive reading);認為三隻貓咪一起喝一碗的,則是採用「集體詮釋」(collective reading)。根據文獻記載,中文母語者的語感較多是個別詮釋,但也有少數人有集體詮釋的語感。
英文也有類似的歧義,例如A teacher likes every student,是某位老師喜歡每位學生,還是不同的老師喜歡不同的學生呢?這都是因為全稱量化詞(每)與存在量化詞(一)在句子中的先後順序,讓讀者產生不同的解讀。
至於花園幽徑句的歧義,也是另一個因為句法結構造成的歧義,這樣的句型因為像花園的曲折小徑而得名。乍看會覺得是某個意思,仔細思索後,發現另一個意思才是。
例如前面提到「咬傷農夫的狗很壞」,如果將「咬傷」視為主動詞,「農夫的狗」視為賓語,「咬傷農夫的狗,∅很壞」,受傷的是狗。如果將「咬傷」視為關係子句的動詞,「咬傷農夫的狗很壞」,受傷的就是農夫了。
陳純音進一步說明,三種歧義句產生的原因不同,牽涉的理解層次也不一樣,刪略句是因為「句法層」的省略,量化句是因為兩個量化詞的順序在「邏輯層」移位所造成的,而花園幽徑句則是句法層的「句構重組」。
光是歧義句就有這麼多學問,難道華語語法真的是外籍人士的夢魘嗎?陳純音笑說,「人有DNA,句子也有DNA」。每個句子的DNA排列組合不同,相互碰撞後,看起來就是不一樣,有些人看到這一面,有些人則是被另一面吸引。所以她強調,「歧義句就是有點模稜兩可,沒有真正的對錯,只是每個人的『偏好』不同」。
從精熟母語到學習外語,其實我們沒有那麼不一樣
研究之初,陳純音很好奇不同母語背景的外籍人士對華語歧義句的詮釋是否會受到母語影響?臺灣學童又會如何詮釋這些歧義句?研究觸角從英語教學延伸至華語文教學,她也好奇,兩者是否有共通之處?「我一直覺得小朋友的語言學習歷程和外籍人士其實很像」,陳純音說。
仰賴臺師大國語教學中心得天獨厚的資源,讓她有更深入的觀察視角,「英語是我們的外語或第二語言,華語對很多外籍學生而言也是。既然是第二語言,用教臺灣學童學習母語的教學法,未必能提升外籍學生的學習成效,運用英語教學法可能更能幫助他們」。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編撰出版的華語文教材。
攝影/黃詩茹
不過,研究有時也像花園中的幽徑,她笑說:「本來以為是研究的問題是yes or no,探討歧義句後變成yes and no,沒有絕對,只有相對。」
原本預期歐美學生和日韓學生因為母語不同,對於華語歧義句的詮釋應該會有明顯差異,且東亞語系學生的詮釋應該更接近華語人士,「沒想到研究發現其實他們滿相似的,而且日韓學生的詮釋有些地方並沒有顯著優於歐美學生!」
研究也發現,學習母語的臺灣學童和學習華語的外國人士,確實有不少相似之處,「這兩群人的錯誤類型很相似,也就是說他們會在類似的地方跌倒,例如量詞」。陳純音說,小小孩常把「個」用到底,他們會說一個人、一個球、一個碗,初學華語的外籍人士也有類似的偏誤,「而且兩者在語言發展的過程都有階段性,無法在短時間內速成」。
所以她笑說,不同母語背景的外籍人士之間,或者外籍人士和母語學童之間的確有不一樣,「但也沒有那麼不一樣!」
陳純音的研究發現,不同母語背景的外籍人士對於華語歧義句的詮釋「沒有那麼不一樣!」
圖片來源/Unsplash
語感也會越來越有彈性?
這個現象的背後,牽涉到語言學家很關心的議題:母語會不會影響第二語言或外語學習?
要探討這個問題,就不能不提到美國語言學家杭士基(Chomsky)。陳純音說:「杭士基認為人一生下來,就擁有『普遍語法』(Universal Grammar)。」當父母開始對幼兒說話,就是不斷輸入語料,普遍語法啟動後,會輔助幼兒在短時間內形成「母語語法」,「這條路徑形成後,通常兩三年,不超過六年,就能精熟母語」。
杭士基認為人生而俱來的「普遍語法」,會輔助幼兒在短時間內習得母語。
圖片來源/Unsplash
於是很多人好奇,母語習得的路徑形成後,是否會直接延續到第二語言習得?根據研究上的佐證,陳純音的答案是肯定的,「像剛接觸英語的臺灣學生,他們的英語表達常常會有母語的影子,而且從母語到第二語言的這條路走起來確實有點辛苦,可能九年、十年都不見得能學好第二語言。但母語的影響會隨著第二語言的接觸頻率、學習動機或學習態度等因素慢慢弱化」。
如果用電腦做比喻,普遍語法就像電腦中的操作系統(operation system),當系統中的參數接受語料輸入後,就形成設定值。等母語語法的設定值設定完成,要學習第二語言時,必須更新母語設定值為第二語言,才能暢通無阻,過程中難免會出錯當機的現象,很可能就是受到母語的影響。
「例如我們會說,『臺灣小吃我喜歡吃臭豆腐』。在句子前面放一個主題『臺灣小吃』,但是歐美人士的母語因為沒有主題,所以剛開始會刻意避開主題,他們會說『我喜歡吃臺灣小吃,我喜歡吃臭豆腐』」。
之後他們才會開始嘗試說有主題的句子,例如「關於臺灣小吃,我喜歡吃臭豆腐」,到最後階段才會拿掉「關於」,說出道道地地以名詞當主題的句子。陳純音說:「這一路走來,他們一直在修正自己原來的假設,也就是原來的參數設定值。」
不過隨著地球村的語言接觸,單一語言的使用者越來越少,再加上文化薰陶、個人閱歷、外語涉獵,這些因素都會讓人的語感越來越有「彈性」。所以陳純音認為,母語對第二語言學習確實有影響,但同時也會受到許多環境因素介入,這也就是為什麼不同母語背景的外籍人士之間雖然有不同,但也沒有那麼不同的原因。
「語言本來就是會改變的,所以遇到歧義句,很多因素都會影響你怎麼去詮釋,已經不是標準答案的問題,而是偏好的問題」。
歧義怎麼教?讓「語境」來幫忙!
當一個句子的詮釋有多種可能,對語言教學有什麼樣的啟示?
陳純音說,學生對語義的詮釋不同,教師不妨多讓「語境」(context)來幫忙。「多元的活動設計是必要的,讓學生知道在這樣的語境下,個別詮釋沒有問題,在那樣的語境下集體詮釋也沒錯,讓兩群人互相理解」。
這一點也呼應十二年國教課綱強調的素養導向和情境脈絡化的學習,「所以現在的語言教學,已經不再是一句一句獨立學習,而是放在情境中,幫助學生理解」。
陳純音分享,教授語義時,教師的「提問技巧」也很重要,不妨讓學生多想一下,有疑問就會有省思。
攝影/黃詩茹
除了引起學習動機的主題、活潑生動的教材與教法、合適的評量方式,陳純音也提醒,關鍵還是了解學習者的需求是什麼?學習華語的外國人士大多是想通過華語文能力測驗,未來要在臺灣求學、工作,教學的內容和方式要依此設計,「教師教學有溫度,充分理解學生的需求,端出來的料理才會可口」。
對於學習者,陳純音也建議廣泛閱讀,「語料輸入越多,語感和詮釋會更有彈性,也更能理解語言的美」。她感性地說,「語言的世界就像人的世界」,每個詞就是一個個體,當詞組合成句子,詞和詞產生互動、相互碰撞,句子的詮釋就變多了,語言的大千世界,就是這麼美。
採訪撰稿/許逸如、黃詩茹
攝影、編輯/黃詩茹
研究來源
陳純音(2013)。台灣學童與外籍學生的三個華語量化詞習得之比較。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一般研究計畫)NSC100-2410-H-003-102-MY2。
陳純音(2015)。台灣學童與外籍學生之句法與語意介面三連拍:華語歧義句的實證研究。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一般研究計畫)NSC102-2410-H-003-021-MY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