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接觸是和解還是誤解? 中研院吳重禮談你我的「中國印象」

2013年開始,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所長吳重禮帶領研究團隊進行「中國印象調查」,致力理清臺灣、中國間的千頭萬緒。
攝影/林俊孝

臺灣每個人心目中的「中國」樣貌也許不盡相同:是政治經濟上的合作夥伴?是同文同種的手足同胞?或是應該避而遠之、戒慎恐懼的潛在敵人?無論如何,臺灣民眾看待中國的方式足以影響兩岸關係走向,對我們未來至關重要。而你的「中國印象」怎麼樣呢?集體來看,臺灣民眾的中國印象又是如何?世代間存在差異嗎?背後原因又如何?

2013年開始,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現任所長吳重禮帶領研究團隊進行「中國印象調查」,致力蒐集具代表性的大樣本資料,嘗試理清臺灣、中國之間的千頭萬緒。除了探究臺灣民眾中國印象的變化趨勢,以及影響因素,更透過巧妙的問題設計,突破人們接受調查時因議題敏感而築起的心牆,取得更貼近人們真實想法的數據。

根據吳重禮調查顯示,2018年前臺灣民眾對於中國印象呈現五五波,但到2020年,抱持正面印象為30%,高達68%呈現為「不太好」或「非常不好」。
圖片來源/Pixabay

根據調查資料,臺灣民眾近年對中國的觀感明顯惡化。2018年前,臺灣民眾對中國整體印象偏向正面者約佔45-50%,與印象偏負面的比例呈現五五波。但到2020年,對中國抱持正面印象的人為30%,認為對中國印象「不太好」或「非常不好」的比例總和甚至高達68%。

「中國印象變差,意味著兩岸關係將越來越緊張,令人憂心。」吳重禮進一步思考,企圖從兩岸歷史、人民日常互動中,尋覓化解敵意的線索。

戰後的兩岸:從嚴守界線到開放互動

1949年,國民政府於國共內戰失利遷臺,兩岸處於劍拔弩張的態勢,甚至偶有零星戰火。長期分治下,臺灣海峽仿若一道界線,明確區分兩個群體,群體成員之間幾乎毫無交流,頂多透過國家教育、媒體宣傳,來認識海峽對岸的另一個國度。直至九〇年代兩岸政治氛圍轉趨開放,政府、民間才陸續展開對話與互動,並且漸趨熱絡。不相往來到頻繁互動,也讓兩岸人民對彼此的關係、觀感,有了微妙轉變。

日益增加的「接觸」究竟會改善兩群體之間的關係,讓雙方變得更加緊密、和諧;還是會適得其反,造成更多摩擦、衝突,助長敵意的滋生?吳重禮指出,「兩岸互動」長遠來看只會越來越頻繁,這些問題顯得格外重要。

兩岸人民的頻繁「接觸」,究竟會帶來和解,還是誤解?
圖片來源/Unsplash

「接觸」是解方,還是一把雙面刃?

「接觸」會如何影響群際關係?在紐奧良大學取得博士學位的吳重禮,借鑑美國種族政治與族群關係的歷史演變,舉出兩個對立的理論觀點:接觸理論(contact theory)與威脅理論(group threat theory)。

群體之間的接觸存在兩面性,既可能增進相互理解,也可能助長敵意滋生。吳重禮由此切入,觀察兩岸人民日益頻繁的接觸如何影響中國印象。
企劃腳本/林義宏  美術設計/林柏希

接觸理論認為,接觸將能促進不同群體之間的相互理解,進而讓社會更加和諧,消弭敵意。「美國總統甘迺迪積極推動跨種族互動,並強力撤除黑人就學限制,提升大學校園中的種族多樣性,就是基於這一個觀點。」

然而,1950年代開始成為學界主流的接觸理論,卻在1970年代末期受到挑戰。「後來學者漸漸發現,一旦接觸發生在社會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群體之間的敵意很可能不消反漲。因為人們會更切身感受到:對方正在跟我們爭奪所剩不多的資源。」吳重禮說道。

接觸可以增進理解,也可能衍生成為雙方爭搶資源的零和賽局。吳重禮提到,香港曾出現醫療資源、民生用品及奶粉被大陸遊客「搶購」的爭議,便是一個例子。

回到美國,如果說接觸有助於社會和諧,種族多樣性越高的社區,照理來說會具備越良好的社會信任,但吳重禮指出,美國政治學家Robert Putnam在《獨自打保齡:美國社區的衰落與復興》一書提到的數據卻呈現相反趨勢:「這份研究調查20幾個城市,囊括30,000多名受訪者,發現一個社區越是融合不同種族,人們彼此間的信任反而越低,且越不願意參與教會活動。」再度證明接觸雖然有用,卻不是消弭群體對立的萬靈丹,甚至可能成為助長敵意的雙面刃。

那麼,臺灣人與中國的接觸會有什麼效果呢?

接觸的頻率與意願,如何影響中國印象?

吳重禮指出,依目前調查證據,「接觸」(因經商或旅遊前往中國,不含港澳地區)原則上能部份改善臺灣人的中國印象。不過細究起來,接觸頻率如果一年至少接觸1次或1次以上,且長達五年,對中國的印象反而又會慢慢變差。「這可能是因為熟悉了中國當地的實際狀況,於是重新修正態度。但是整體而言,對中國印象最差的群體,仍然是從來沒有前往、親自接觸中國的民眾。」吳重禮強調。

吳重禮調查顯示,因經商、旅遊前往中國,不含港澳地區,原則上能部份改善中國印象,但若接觸頻率頻繁,對中國的印象反而逐漸變差。
圖片來源/Unsplash

除「接觸頻率」外,接觸的「品質」和「意願」更是關鍵。吳重禮針對涉及個人主觀的接觸意願進行調查,題目如:「如果你有兒子或女兒,願不願意讓他們到中國大陸讀書或求學?」、「你願不願意讓自己的兒女跟中國大陸人結婚?」結果發現,主觀接觸意願對中國印象的預測力,甚至比客觀的接觸頻率還要更強,顯示正面印象與接觸經驗,兩者相輔相成。

呼應接觸理論的觀點,臺灣民眾對中國的負面看法似乎能透過接觸而減少,但與此同時,中國的政經動向,也對臺灣形成與日俱增的威脅。吳重禮細數近年中國逐漸被視為「威脅」的緣由,包括:2019年香港反送中運動、Covid-19疫情等,都使得臺灣人對中國的看法更趨負面,而這些影響,顯然不是光靠頻繁接觸便足以抵銷。

年輕人更討厭中國?後物質主義的因素

「我們有一個調查題組,詢問在哪些條件下,你對中國的印象會變好。例如:中國提供臺灣更多經濟利益、撤除對臺飛彈等,大多屬於經濟或國防面向。」吳重禮說道,「沒想到,有次跟研究助理聊天,他竟然說這些條件對他而言,其實都沒那麼重要。」相對而言,年輕人似乎更重視基本人權、網路自由、性別歧視、環境汙染等面向,也就是所謂的「後物質主義」價值觀。

吳重禮解釋,後物質主義是由美國政治學家Ronald Inglehart提出,由於每個世代的成長過程身處不同的時空背景與物質環境,造成「資源稀缺性」的感受差異,衍生出不同的價值觀。「像我們這些傳統世代,Inglehart稱為物質主義,會比較著重經濟發展、國安外交等實質需求;至於年輕世代,因為在基本需求獲得保障的時代下成長,傾向發展成後物質主義的意識形態,更重視非物質性的價值信念。」

吳重禮認為,傳統世代較為追求「物質主義」,特別注重經濟發展、國安外交等;年輕世代則在基本需求獲得保障的時代下成長,轉而傾向「後物質主義」,強調基本人權、網路自由、性別歧視等概念。
圖片來源/Unsplash

觀察世代差異,吳重禮發現,年輕世代(生於1979年後)的中國印象比起中年世代(生於1954-1978年)與更年老的第一世代(出生於1953年前)都更加負面;儘管在中國提供物質性,或者後物質性的條件下,仍難以提升年輕世代的中國印象。只有較年老的第一世代會受到物質性與非物質性的條件影響,從而提升對中國的好感。

這調查結果,凸顯年輕世代對中國的負面印象相當堅定,就算針對後物質主義價值觀進行遊說也不為所動。「長期來看,年輕世代的中國印象,將越來越傾向負面。」吳重禮語重心長地說,「這對兩岸關係的長遠發展是個隱憂。」如何找出應對之道,則是往後政治學者、政治人物們的功課。

調查研究的小巧思,探測人們真實的對中態度

對很多臺灣民眾來說,談論「中國」勢必挑動敏感神經。受到大環境影響,人們可能不大情願在調查中表露自己真實的態度,這時社會科學「間接測量」的技術便能夠派上用場。

「一個人口頭宣稱的態度,與他的實際行為、真實想法,可能存在落差,」吳重禮解釋,「像在中國印象調查,受訪者可能會猜測研究團隊的政治立場,或者去順應社會的氛圍,也就是受到社會期許(social desirability)影響,進而改變回答,造成問卷調查的偏誤。」

為瞭解決這個問題,吳重禮運用了名為「項目計數法」(item count technique)的技術。這項技術不會直接詢問:「你認為中國是臺灣的朋友或敵人?」而是將受訪者分成兩組,一組詢問「你認為美國、日本、韓國、中國,其中有幾個是臺灣的朋友?」另一組則只詢問「美國、日本、韓國」三個國家。藉由兩個組別的數據差異,即可推估「將中國視為朋友」的真實比例。

「項目計數法」能夠間接偵測群眾對於敏感議題的真實態度,操作方式是將受訪者隨機分派至實驗組、對照組,實驗組接受的問題比對照組多出一個「敏感選項」,而兩組都只需回答符合問題描述的「選項數量」,不必實際勾選。如果實驗組的選項數量明顯多於對照組,代表有些人暗自同意「中國是我們的朋友」,儘管直接詢問的話他們不一定會表示同意。
企劃腳本/林義宏  美術設計/林柏希

吳重禮指出,在臺灣社會近年對中國較不友善的整體氛圍下,如果直接詢問,只有25%民眾把中國視為朋友;但如果利用「項目計數法」來間接推估,竟有近55%民眾將中國視為朋友。「臺灣居然有四分之一的民眾會受到社會期許影響。」他坦言自己相當訝異,不過,這項結果也暗示兩岸關係仍存在改善的潛力。

當然,戰爭或者和平,絕非僅取決於我方的態度。「勿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也。」吳重禮提醒我們必須留意國際政治的多變,隨時準備好面對潛在風險。身為一名政治學者,他也持續將自己的研究關懷,投注於對兩岸政治變化的觀察與守候。

「勿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也。」吳重禮提醒須時刻留意國際政治的多變。

採訪撰稿/林義宏
編輯/林俊孝
攝影/W. Xiang、林俊孝

研究來源
吳重禮(2016)。中國印象調查研究,2016-2019。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一般研究計畫)。
吳重禮(2013)。中國印象調查研究。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一般研究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