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張佑宗運用調查數據、社群媒體等取徑,洞悉當代民主政治的困境與轉機。
攝影/林俊孝
「民主」的政治理想曾經風行全球,甚至被政治學家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Yoshihiro Fukuyama,1952-)視為「歷史的終結」,但目前卻面臨重重困境。它的聲望正在下滑,定義受到挑戰,越來越多人開始懷疑:民主制度真是人類政治的最終解答嗎?1987年解嚴後逐步自由民主化的臺灣,一路來也不乏類似聲音,質疑民主選舉比起威權統治更沒效率、不公平,甚至「更不民主」。
我們該如何理解全球民主倒退的現象?臺灣民主的未來何去何從?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張佑宗運用調查數據、社群媒體、實驗方法等多樣取徑,指出歐美各國陷入民主危機的共通因素,更針對臺灣的地緣政治與歷史脈絡進行精彩剖析,同時點出「媒體」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洞悉當代民主政治的困境與轉機。
話說回來,「民主」究竟指什麼?中國是民主國家嗎?中國人理解民主的方式,是否和臺灣人截然不同?張佑宗透過大型調查不斷探究兩岸認知差異,推敲臺灣、中國,以及全球民主的未來發展。
全球民主退潮,為什麼?
民主自由,並非理所當然。綜觀全球政治發展,民主制度是人類歷史的新生兒,到近半世紀才成為主流。1970年代開始,由葡萄牙康乃馨革命肇始的「第三波民主化」席捲全球,從南歐蔓延至南美、東亞、東歐等區域,包括臺灣在內,許多國家紛紛脫離威權、獨裁、軍政府等形式的高壓統治時期。
然而,踏進網路科技、社群媒體發達的21世紀,人民似乎取得更多發聲權,民主卻逐漸失寵。
張佑宗指出2016年川普當選美國總統,是歐美國家面臨民主危機的重要跡象。
圖片來源/Unsplash
「2016年川普(Donald John Trump,1946-)當選美國總統,是歐美國家面臨民主危機的重要跡象。不認同現行制度,甚至願意接受強人威權統治,這樣的民意越來越高漲。」張佑宗說,「川普敗選卸任時,他的支持者不服選舉結果、進攻國會,就顯示對國家體制的不信任。」
在歐美,非法移民、工作機會流失、貧富差距擴大等問題,使人民的不滿情緒水漲船高,催生出「民粹主義」,對民主體制帶來危害。張佑宗解釋:「所謂民粹主義,指的是一群人覺得被國家忽視、邊緣化,自己的聲音不再被尊重,權益也不受體制保障了。所以他們殷切盼望一個克里斯馬型(charismatic;透過個人魅力吸引群眾支持)的領袖登場,起身改變或推翻當前體制。」美國的川普、英國的強森(Alexander Boris de Pfeffel Johnson,1964-),亞洲也出現菲律賓的杜特蒂(Rodrigo “Rody” Roa Duterte,1945-)等。
歐美世界因非法移民、貧富差距擴大等社會問題,催生「民粹主義」,對民主產生巨大挑戰,衝突隨時一觸即發。
圖片來源/Unsplash
張佑宗指出,由憤懣不滿而生的民粹主義,會製造出一種極端化的社會狀態:「如果我認同一名政客,覺得他和我屬於同一團體,他提出任何主張我都會舉雙手贊成;但如果我不認同這名政客,認為他是敵對群體的一員,不論他說什麼我都反對。」只有黑白,不容許中間意見的存在;只有我們和我們以外的其他人,缺乏有效溝通。這種民粹主義造成的「情感極化」,正是歐美與臺灣民主所面臨的最大警訊。
同溫層X假消息:社群媒體如何斲傷民主
政治權力與經濟資源分配不均,是群眾激情的根源;但在背後推波助瀾,最終促發民粹主義崛起的關鍵,則是「社群媒體」。臉書等網路平臺讓人與人之間得以隨時隨地遠端連結,卻諷刺地造成「同溫層」與「假消息」現象,推升民粹主義與情感極化,對民主造成危害。
「社群媒體」熱絡發展下,加劇「同溫層」、「假消息」現象,也危害到民主價值。
圖片來源/Pexels
同溫層體現在特定政黨、理念的支持者,在Facebook、Instagram等社群上振振有詞的發表言論,然後看到無數按讚與回文,便認定這就是民意,但實際上卻只在自家圈子內轉來轉去,難以跨出同溫層之外,不過也因為一次次首長大選,加劇著社會、種族與世代間的對立。
社群媒體的同溫層現象可能妨礙民主發展,另一個惡名昭彰的是猖獗的「假消息」。張佑宗調查發現,臺灣有九成以上民眾接收過假消息,多數人也都認為假消息應該受到管制。但問題在於,一旦這些假消息牽涉政治立場,人的判斷難以避免地會陷入偏誤。
「政治議題的假消息,比醫療、生活等其他主題的假消息更容易取信於人,尤其當政治消息的立場和受眾一致,會變成信者恆信的情況。」張佑宗說,「如果是醫療類的假消息被指出錯誤處,一般大眾會感謝你;但如果是政治類的假消息被糾正,相信的人反而會生氣,罵你多管閒事。」
一則訊息就算錯誤百出,也能成為滋養既有政治立場的肥料。當社會大眾的政治心理陷於信念固著(belief perseverance),張佑宗認為應該優先訴諸媒體自律:「網路平臺業者都應該建立事實審查的機制,發現假消息就要下架或標註修正。目前業者都還沒盡到該有的責任。」
張佑宗認為,政治議題的假消息,比醫療、生活等其他主題的假消息更容易取信於人,容易演變成信者恆信的情況。
攝影/W. Xiang
民主即將走到盡頭,或者絕處逢生?
所幸在民主患難時,政治學家反而從中看見轉機。除了剖析民主危機,學界近年也提出相應的積極概念:「民主韌性」。
「歷史向來不是直線發展,而是不斷擺盪的過程,民主也一樣,有時稍微偏往威權化的方向,有時又能擺盪回民主化的正軌。」張佑宗說,「民主制度會不斷受到衝擊,但又能從中習得教訓,往前推升,形成起起伏伏的發展動態。」
民主制度不同於威權體制,透過定期選舉與權力制衡,具有「自我修復」功能。
圖片來源/Pexels
首先,雖然世界各國對民主的質疑增長,支持民主的聲音仍是主流。張佑宗根據調查資料指出,近年臺灣民眾支持自由民主觀念的比例仍持續上升,尤其年輕族群的支持程度更大幅提升,「臺灣社會對民主的支持其實有越來越穩固,還沒出現消退狀況。」
其次,民主制度不同於威權體制,定期選舉與權力制衡,讓民主具備「自我修復」的功能。當執政出現問題,在野黨和人民能透過許多管道檢討、改變、甚至反轉執政黨的作為,這是威權或極權國家所缺乏的自我矯正機制。
特別在臺灣,張佑宗發現「情感極化」不如預想中嚴重:「雖然政治菁英出現明顯的極化,例如一言不合就被退黨;但臺灣民眾似乎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主流意見一向趨中,不會輕易被政治菁英帶往極端。」
「臺灣還有一個特色,就是海峽對岸有個中國。」張佑宗解釋,正因如此,民主和威權的體制差異對臺灣人而言可以說歷歷在目。「反觀歐洲國家,很多年輕人根本難以想像什麼叫威權統治。我們多出一個對照的觀點,不論香港或臺灣年輕人,都更能深刻體會自由民主的意義與價值。」
民主發展並非一條直線,而是在歷史動盪中起起伏伏──當社群媒體的同溫層、假新聞現象助長民粹主義與社會分裂,臺灣民眾基於地緣政治與戒嚴歷史的借鑑,仍能對自由民主抱持堅定信念,這是臺灣民主韌性的特殊來源。
研究來源/張佑宗 企劃腳本/林義宏 美術設計/林柏希
這個問題有點敏感:中國夠民主嗎?
2021年底,中國外交部副部長一句「中國是當之無愧的民主國家」,為此國際間掀起一片爭論。也浮現一項值得省思的議題:民主該由誰定義?
「民主(希臘語:δημοκρατία)」最早來自於希臘文,被用來形容西元前五世紀,希臘城邦中的一種政治制度。當今的民主又該怎麼定義?
圖片來源/Unsplash
張佑宗指出,如自由之家等跨國機構大多委請專家來評鑑一個國家的民主程度,但這和人民評估自己國家的民主程度,兩者間可能存在落差。「如果由專家評鑑,臺灣一定比中國民主,但如果由中國人民來評分呢?」
過去普遍認為歐美國家注重民主的程序與制度面,將民主選舉、允許競爭、投票權等制度形式視為界定民主的要素。「但這也許只是西方傳統對民主的理解。」張佑宗說,「相對而言,東方社會可能更重視實質民主,追求實現一個均富、公平、人民生活美好的社會。」
只不過,張佑宗實際進行調查,發現兩岸人民對民主的理解並沒有明顯差異,不論程序面或實質面皆然。進一步分析來自超過80個大學、4,000多名樣本的中國大學生資料,更發現他們其實知悉自己國家民主程度的實情:「他們自評的民主程度跟俄羅斯差不多,比臺灣和美國低了一階。」
更重要的是,中國學生其實也重視「程序」民主。張佑宗使用列表實驗法(list experiment)發現中國學生對「政黨競爭」真正的同意度超過八成,只是因為民主議題在中國高度敏感,直接詢問僅能得到兩成多的同意度。「在一黨專政的中國,人民內心期望政黨競爭,卻不太敢直接表達。」張佑宗也點出,相對而言,中國學生對「人民直選」的認同程度就沒那麼高。
「列表實驗法」是一種特殊的研究方法,用來調查人們對敏感議題的真實想法。受訪者要從既有的問題選項中,提出他所認為「民主必須特徵」的數量,但不必勾選出他認同的確切選項。藉由實驗操弄,有一半受訪者(實驗組)會比另一半的人(對照組)多看到一個敏感選項,如果實驗組提出的選項數量明顯多於對照組,就代表人們其實暗自同意這個選項,例如「最高領導人的選舉應該允許政黨競爭」、「最高領導人應該由人民直選」等。
企劃腳本/林義宏 美術設計/林柏希
先重視競爭,之後才來追求直選,這正與西方國家的民主發展進程若合符節:先從政治菁英的競逐,再到20世紀開放全民普選。中國人民對民主的想法,隱約與全球民主發展歷史的普遍軌跡遙相呼應。
後記:臺灣民主的未來航向
自由民主化迄今約30年,臺灣歷經三次政黨輪替,也通過了民粹主義的挑戰。談到臺灣民主的未來,張佑宗表示樂觀:「時至今日,根據臺灣民眾這些年來在實踐民主過程中累積的信念,很難想像臺灣民主會倒退或崩潰。」如果人民繼續保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意識到同溫層與假消息、民粹主義與情感極化的危險,將更能維繫臺灣民主的未來發展。
張佑宗也正帶領研究團隊打造「臺大動態民意調查平臺」,能跨介面且兼備效率與系統性地蒐集全國資料,時時觀測比對,幫助政治學研究者繼續推進對臺灣民主與政治的瞭解,同時指引著臺灣的民主航向。
圖片來源/Unsplash
採訪撰稿/林義宏
編輯/林俊孝
攝影/W. Xiang、林俊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