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理科生物背景的陳憶寧,將臺灣人對災害的感受化為研究材料,用科學數據討論人們面對災害與風險的心境與憂慮。
從美國牛肉、頂新餿水油、日本核食到近來的疫苗爭議,擁有理科生物背景的政大廣告系陳憶寧,他的研究議題與臺灣社會息息相關。身為傳播學者,陳憶寧的研究熱情,來自於他對人與世界的關心,探索人如何看待周圍的環境,又是怎麼透過媒體來認識世界。
「臺灣給我的感覺,從小到大都好像有許多災害、不安及憂慮」,陳憶寧將臺灣人對災害的感受化為研究材料,來分析民眾對食品安全、風險的了解程度、不確定感,以及所產生的恐懼。根據多年調查,陳憶寧說道,臺灣人性格謹慎,相較於其他國家有極高的風險意識。
臺灣人普遍重視養生,對於添加物的要求與標準,明顯高於各國民眾。
圖片來源/Unsplash
以食品安全為例,或許因為傳統飲食文化重視食療、養生等觀念,臺灣人對食品添加物、農藥殘留等污染物的檢測標準相當嚴格,外國檢驗合格的食品到了國內,民眾卻不一定能接受,一點點超標都不可以。
除此之外,面臨疫情時代,臺灣民眾普遍願意因風險而犧牲個人權利,從邊境封鎖、口罩政策,都可窺見謹慎小心的性格。然而,陳憶寧同時注意到,面對這些災害、風險,在這小島上,人們容易傳遞彼此緊張的氣氛,過度的憂慮並感到不安。但這般緊張的情緒,對於解決問題,卻幫助有限。
新聞看越多,就覺得自己越危險?
在人口、媒體密集的臺灣,容易彼此散播緊張、恐懼情緒,但這些無益於解決問題,又該如何預防?
圖片來源/Unsplash
人們大多無法讀懂醫院、檢調中心的資料,若想要了解國家、世界所發生的大小事,或者與自身健康息息相關的最新科學成果,大多選擇打開電視、滑動手機來了解世界。新聞媒體成為人們感知風險的重要管道,甚至比面對面傳播更具影響力。
「閱聽人越常接觸媒介,便覺得世界危險」陳憶寧擔心的說,臺灣的新聞媒體常有過度呈現風險的傾向。風險傳播有兩大面向,一是為了警示大眾,二是為了使大眾冷靜。然而,臺灣媒體選擇報導的事件及視角,對於降低民眾的憂慮,卻不一定有幫助。
從美牛事件來看,媒體並非聚焦於科學化研究數據呈現,反而著重狂牛症風險的報導,促使民眾人心惶惶。
圖片來源/Unsplash
以美牛議題為例,臺灣媒體在告知大眾狂牛症風險的同時,也提升了民眾的擔憂。新聞作為主要的資訊管道,警示大眾卻沒有減低恐慌,反而火上加油、助長火勢蔓延。
你所看到的是科學,還是政治?
政治信任、政治態度及陰謀論,都是民眾感知風險重要的預測變項、主要因素。
圖片來源/Unsplash
其實你支持或反對美豬、美牛進口?這些表態都和我們對風險的判斷有關。陳憶寧點出「政治」因素在風險議題中的重要性,在美牛、核食等食安議題研究中,「政治信任」可以顯著且快速的預測民眾的擔心程度、風險態度,甚至是實際的行為。簡單來說,民眾對「政府信任程度」越低,對於事件的「擔憂程度」便越高,對待風險也更謹慎。
你是否有這種經驗?食品安全事件爆發後,不用幾天,報導焦點便從科學、有害數據與實際受害案例的呈現,最終淪為政治人物間的唇槍舌戰。
企劃腳本/徐平 美術設計/林柏希
「政治如果進來了,大家就很難心平氣和的接受科學議題。」陳憶寧反思媒體所採用的報導視角,她認為科學議題報導,應該讓專家學者有更多發言權,使科學證據能適當傳達給人們。
但實務運作上,新聞點閱數、收視率與廣告收益彼此掛鉤,媒體記者傾向報導對於人們會感到新鮮的事件、題材,並重視「時新性」,政治場合正有著豐富爭論畫面、戲劇化題材,便隨之成為政客們角力的修羅場。反觀科學研究不像政壇每天都有新進展,便容易受到媒體冷落。
從食品安全到近來疫苗爭議,媒體、閱聽人應注意科學家、學者的研究數據與成果,避免過度聚焦政治發展。
圖片來源/Unsplash
從日本核食進口,到人們思考要打哪支新冠(COVID-19)疫苗,陳憶寧意外發現說:「在感性與理性之間,感性的說服力、影響力,往往遠勝過理性。在危急人體生命安全的議題上,知識的力量顯得有些微弱,」儘管深入了解背後科學知識、歷史緣由,卻不影響對風險、恐懼的感受程度,反而感性、煽動性言論,發揮著顯著的影響力。
也許這項成果,會讓致力於科學普及的媒體人感到灰心,但陳憶寧也提醒,這代表媒體得思考「說服傳播」的方法。
媒體的說服策略與傳播
四萬分之一的機率、染色體變異蛋白……科學上的術語、數字,雖能在學界達到精準的溝通,但民眾卻看得「霧煞煞」,很難真正理解詞語與數據的意義。顯示科學普及寫作須瞭解老百姓的感受、想法。
「只提『群體免疫』,民眾並不會覺得與自己相關。但若以『大家安全,你就安全了』來說明,人們或許便較能夠接受。」陳憶寧認為,當我們發現理性層面難以有效說服,傳遞知識亦無法降低讀者憂慮時,可以考慮用感性方式,從民眾角度思考「對我來講」,此事件有著怎樣影響、關聯,以達到說服傳播的效果。
考慮將同樣資訊,以不同方式包裝,或者深入報導、用圖文懶人包,使不同教育程度、閱讀傾向的讀者,都可以接觸到這些科學訊息。雖然是同樣的科學研究成果,但還是需重複且多次播報,才能將正確觀念傳達給大眾。
近來臺灣民眾也懂得主動查詢資料,透過臉書、Instagram等社群媒體,以自己的經驗、知識,透過影片、即時動態與文字和周圍朋友圈互相影響,進一步產生共同想法,亦或者查證訊息真偽。
同時越來越多專家、醫護人員也投入社群媒體的經營,成為各領域youtuber、podcaster、達人與網紅。陳憶寧對此現象樂觀以待,認為專業知識有更多管道流通是件好事。同時,傳統媒體亦有責任在風險議題上,呈現不同的角度、做適當媒體佈局。
更多專家、醫護人員等網紅投入社群媒體,將幫助民眾多出更多可靠訊息來源。
圖片來源/Unsplash
以COVID-19疫情為例,媒體除了可以傳達政府、疫情指揮中心的官方訊息,還可以再匯集專家與學者們的不同專業見解,傳達給大眾。甚至是搜集市井小民發布且有意義的貼文、看法,來呈現各種觀點,民眾將能更瞭解自己處境及風險。
資訊焦慮、風險恐慌下,我們該怎麼做?
「當我們打開新聞,不同電視臺、網路平臺,都不斷傳送有人因打疫苗而死亡的醒目消息,自然會造成很大恐慌。」陳憶寧說,風險傳播的恐慌與資訊爆炸的焦慮,是當代的重要問題。針對媒體報導,她建議應注意不要過度呈現風險。
何謂適度呈現風險?新聞事件呈顯的愈透明,將有助於舒緩民眾不安的心,像是更完整地討論死亡個案的個人習慣、疾病史等。又或者可以調整標題,以及降低播報頻率,同時注意和其他相關報導的平衡播送比例。
企劃腳本/徐平 美術設計/林柏希
根據各國研究顯示,電視新聞屬於線性媒介,有聲音、又富色彩,畫面一個接著一個,讓讀者無暇冷靜思考,所以收看電視容易因感官衝擊而感到混亂,且愈接觸愈焦慮。相較之下,報紙、雜誌與網路平臺屬於「文本型」媒介,閱聽人較有機會仔細反芻,來回閱讀。陳憶寧建議,無論對媒體從業人員或讀者,科學議題應儘量選擇以文字形式,來呈現、閱讀。
對於社群媒體的使用,陳憶寧以自身經驗建議,閱聽人應嚴控「上網時間」,不要過度關注社群,並且對於社群演算法的「同溫層」現象應有所意識。儘管對每個人來說跨出同溫層,是件相當費勁,且具挑戰性的工作,畢竟要跳脫自我舒適圈,去接觸全然陌生,甚至原先富有敵意、刻板印象的領域與觀點。
但一般民眾或許可以先從認知開始,意識到自己所看到的意見並不是全世界,社會中還有一大群人,與自己抱持完全相反的見解,才助於幫助自己,對於不同觀點保持一定彈性,以及冷靜、理性。
面臨疫情時代,以及氣候、國際的巨變,陳憶寧提醒:「應適可而止的接收資訊,不要過度使用社群媒體或長時間關注新聞」,避免使自己長時間暴露在相關風險事件的播報中,較有機會降低憂慮、緊張。同時,人們不應該對社會上的其他角色期待過高,以及希望政府能替我們解決所有問題。學習不過度憂慮,心平氣和的接受社會現況,以及將注意力轉向生活中其他美好的事物,是未來人們將不斷面臨的心理議題與功課。
陳憶寧提醒,應適可而止的接收資訊,不要過度使用社群媒體,或者長時間關注新聞,將有效降低憂慮、緊張。
採訪撰稿/徐平
編輯/林俊孝
攝影/林俊孝、W. Xiang
研究來源
陳憶寧(2011)。美國牛肉進口臺灣危機中的媒介使用、政治信任與風險感知的關係。傳播與社會學刊 第十七期。
陳憶寧(2012)。環境、安全與健康議題的風險中的危機傳播:訊息產製、 媒體表現、專家與民眾的風險感知。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
陳憶寧(2014)。食品安全及傳播。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
陳憶寧(2014)。福島危機中臺灣民眾對核能的風險感知與態度:政黨傾向、核能知識、信任與科學傳播的角色。中華傳播學刊 第二十六期。
陳憶寧(2018)。傳統媒體與社群媒體上呈現的食安危機比較:頂新餿水油事件的個案研究。傳播與社會學刊 第四十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