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情趨緩,國境開放成為民眾最期待的事。根據調查,臺灣民眾「最想去的國家」,不意外由日本奪冠;而日本「哈臺族」渴望來臺旅遊的心情,也早已蠢蠢欲動。
其實,臺日間的旅遊往來早在百年前就已十分熱絡。日治時期,日本作家紛紛來到殖民地臺灣旅遊,從北到南,甚至深入東部,並留下散文、報導、小說等作品記錄所聞。輔仁大學日本語文學系黃翠娥教授,便從這些作品爬梳他們如何遊臺灣、寫臺灣。
輔仁大學日本語文學系黃翠娥教授。
攝影/黃詩茹
從日本文學啟蒙,走進日治時期的臺灣史
回顧走上日本文學研究的機緣,黃翠娥的思緒彷彿飄回日本東北大學。
就讀輔仁大學日文系期間,山崎陽子修女鼓勵她赴日從事川端康成的研究,「這是我學術生涯痛苦的開始」,黃翠娥笑說,「川端康成的文學是非常抒情性的,主題與故事情節並不明顯,我真的讀得很辛苦」。
從川端康成、芥川龍之介、中島敦,乃至更早的夏目漱石,黃翠娥在東北大學奠定了近現代日本作家及其作品的研究方向。「但是回臺灣後,我感覺當時有一股氛圍,大家會問:『你的研究對這塊土地有什麼貢獻?』」。
因此,除了譯介日本文學,黃翠娥也另闢研究途徑,「我想知道近現代的日本作家如何詮釋中國典籍?如何描寫中國歷史人物?我也想知道他們實際去了中國覺得如何?」
回顧當時的亞洲局勢,臺灣自是不可錯過的參照點,於是黃翠娥探究日本作家中國遊歷的同時,也想了解他們又是如何看待臺灣?從日本作家的中國印象,轉向他們的臺灣經驗,她也因此重新學習臺灣史,「我之前對臺灣歷史是一無所知,進入這個研究領域後,才有機會重新認識這段過去」。
從賣臺到遊臺,日本人的臺灣初體驗
許多人都聽過日本曾想以一億日圓把臺灣賣給法國的故事。「因為臺灣太難治理了!氣候炎熱,地震颱風不斷,瘧疾、天狗熱頻傳,還三不五時和原住民發生衝突,拿這塊殖民地得不償失」。
然而,第三任總督乃木希典「賣臺」的想法終究沒有實現,「因爲對日本來說,臺灣是它的第一個殖民地,象徵他們擠入列強,是何等驕傲的事情」。從幕末被迫結束鎖國,到今日擁有殖民地,臺灣再難治理,終究是難以割捨。
往來神戶與基隆的大阪商船株式會社蓬萊丸,是日治時期日人來臺的重要交通工具。
圖片來源/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原件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典藏
隨著歷任總督的治理,除了移居屯墾的日本人,也陸續有政治人物、企業家和日本作家來臺旅遊,「對日本人來說,因為是殖民地,所以等於是『國內旅遊』」。
需要掌聲的總督府,透過日人的遊臺初體驗,將治理臺灣的成果展現給國內,而這些日本作家的旅遊報導亦成為現在研究日治時期的重要文獻。其中,黃翠娥便以佐藤春夫、德富蘇峰、佐多稻子與野上彌生子等四位日本作家為例,回溯他們筆下的臺灣風土。
殖民地的療癒之旅:佐藤春夫、德富蘇峰與佐多稻子
四位作家中,最早來到臺灣的是佐藤春夫(1892-1964)。1920年的夏天,28歲的佐藤春夫踏上基隆港,走過臺北、高雄、臺南、嘉義、臺中等地,共停留約三個月。
這一趟旅行,或許是佐藤春夫的療傷之旅。因為與谷崎潤一郎的換妻事件而失戀的他,受到在打狗開設牙科診所的同學邀請,展開這趟散心旅行。
期間,在總督府官員和蕃地警手的協助下,佐藤春夫到訪日月潭、霧社等原住民部落,並將其遊歷寫成〈日月潭遊記〉、〈霧社〉、〈女誡扇綺譚〉、〈殖民地之旅〉等十多篇作品。不僅對日本的治理政策傳達隱晦批判,也豐富了日人對殖民地旅遊的想像。
佐藤春夫在總督府官員,也是人類學家的森丑之助建議下走訪霧社。
攝影/黃詩茹
不同於佐藤春夫,1929年來臺的德富蘇峰(1863-1957),是由總督府邀請來臺。德富蘇峰是當時著名的媒體人,也是《國民新聞》的發行人,「當時他離開一手創立,工作將近40年的《國民新聞》,抱著挫折失落的心情來到臺灣」。
擁有高知名度的德富蘇峰來臺「視察」,自是總督府宣傳的大好機會。因此,他的旅行路線多由總督府規劃,沿路受到日本官員、地方知事與仕紳,如板橋林家、鹿港辜家的禮遇招待,相關行程也被刊登在《臺灣日日新報》。「他來臺不過短短一個月,前前後後有80多篇報導,你看有多風光!」
圖片來源/《臺灣日日新報》(昭和4年2月9日)
德富蘇峰來臺前就寫過〈大日本膨脹論〉、〈台灣占領意見書〉,支持統治臺灣以「殖產興業」的戰略意義。而這趟旅行,他由北到南貫穿臺灣西半部,除了草山、日月潭、鵝鑾鼻等名勝,也行遍嘉南大圳、臺北帝國大學、臺北醫院、臺糖製糖會社等建設成果。
德富蘇峰回國後,將其見聞寫成《台灣遊記》出版。既然是視察之旅,他的筆下自然著重殖民地的治理政績,黃翠娥提到,「他筆下都是稱讚總督府的建設,甚至一一記載各項建設的經費,肯定臺灣是宜居樂土,不是瘴癘之島」。
同時,德富蘇峰也對治臺政策,例如臺北帝國大學的科系設立提出建言,「他認為臺灣是日本的『南進』基地,臺北帝國大學的科系設立應該符合南進策略,不應該疊床架屋,複製日本國內的傳統」。黃翠娥認為,這些觀點顯示出德富蘇峰的帝國主義思維,然而也提供今日著眼南向政策的臺灣借鑑。
至於日本普羅文學作家佐多稻子(1904-1998),則是在1942年太平洋戰爭期間受《日本新聞社》之邀,以文藝講習會的名義來臺,回國後書寫了〈台灣之旅〉一作,作品中透露出與臺灣作家楊逵為舊識關係。
佐多稻子曾發表〈牛奶工廠的女童工〉、〈幹部女工之淚〉、〈台灣之旅〉等作品。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黃翠娥提到,在〈台灣之旅〉中,佐多稻子不僅關注臺灣民眾的生活,也關懷在臺工作的日本女性,有明顯的人道關懷精神。而她也透過這趟旅行,回顧過往的人生點滴,並反思殖民政策對臺灣人的影響,「她認為本島人被訓練成內地人是文化的失落,也是一種悲哀」。
「她在〈台灣之旅〉寫道,在臺東的電影院裡,高砂族青年團看到天皇的影像,起立高呼『天皇萬歲!』。她覺得這些人被訓練得很有紀律,但想到他們不久就要到南洋戰場,看到原住民孩子被捲入戰爭,她覺得很難過,這就是文人的悲天憫人」。
野上彌生子的母子環島之旅
在來臺旅遊的日本作家中,野上彌生子特別吸引黃翠娥的目光。「她帶著兒子從臺北搭火車抵達宜蘭蘇澳,再換乘汽車跑了40餘里的臨海道路(今日的蘇花公路),進入花蓮。又步行3里多的山路到達蕃界,更在臺東坐著『蟹駕籠』的人力轎子在懸崖峭壁的山路間行進」。
野上彌生子(1885-1985)是夏目漱石門生野上豐一郎的妻子,在這樣的契機下投入寫作,可以說是家庭主婦兼作家。1935年,她受邀來臺參加「始政四十週年記念」的慶祝活動,並以特立獨行的方式展開20日的環島之旅。從基隆、臺北、宜蘭、花蓮、臺東,再從鵝鑾鼻沿西海岸北上,途中行經霧社,當時距離霧社事件也不過五年。
「始政四十週年記念台灣博覽會」名信片,圖中的建築物為臺灣博覽會南方館外觀。
圖片來源/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原件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典藏
野上彌生子在花東的「蕃地見學」,深入觀察到原住民經濟生活改善的「後遺症」。黃翠娥說:「她看到蕃女使用日本的『飯盒』(はんごう)深感擔憂。她認為原住民在山林間採食生活,為了得到這個飯盒,要付出什麼代價?她擔心原住民文化會因此流失。」
隨著旅行的見聞,野上彌生子逐漸面對眼前的現實,也對理蕃政策產生疑問。她對原住民文化的敏銳觀察與尊重,讓黃翠娥印象深刻。文中隨處都能看到野上彌生子讚嘆原住民的外貌與體魄,她也敏銳地觀察出原住民迫於現實向統治者妥協時的無奈。
野上彌生子返日後,發表〈蕃童〉一文。
圖片來源/《讀賣新聞》(昭和10年11月7日)
此外,野上彌生子對「內臺融合」的問題也有所觀察。特別是有一次,她到臺南參加女校友人的餐會,出席的都是內地人,住在附近的臺灣同學卻沒有受邀,「雖然已經始政四十年,日臺間依然存在嚴重隔閡,她對於內地人與本島人的生活並未融合感到很驚訝,我覺得野上彌生子非常有文人求真的精神」。
殖民地臺灣的懷舊與新生
從佐藤春夫、德富蘇峰、佐多稻子到野上彌生子,他們不僅在臺灣感受異文化的刺激,也回首人生、療癒挫折。對這些日本作家而言,殖民地臺灣有著與家鄉相似的影子,例如野上彌生子搭乘蓬萊丸接近基隆時,看著波浪上的島嶼身影,不知為何升起一股看見家屋門柱的安心與懷舊。
初次踏上的土地,何以懷舊?黃翠娥說:「所謂的懷舊之情可能有兩種情感。一種是臺灣質樸的風景讓她彷彿回到童年的故鄉;另一種情懷是她也『回家』了,臺灣也是她的土地,回到『另一個家』的感覺」。也因此,這個勾起懷舊情懷的土地,成為作家療癒和找尋生命意義的重要象徵。
透過短暫的旅途停留,作家記錄下最直覺的觀感,同時也透過對殖民地的感受和批判,反映自身文化與文人良知。回到研究初衷,黃翠娥認為從這些作品,得以看見他人眼中的自己,還有當時臺人尋求被理解、被認同,同時捍衛自尊的處境。
攝影/黃詩茹
百年前日人遊臺的經歷,對當代的臺灣讀者有什麼樣的啟發?黃翠娥認為,閱讀這些作品有助於理解日治時期的治臺實況,從字裡行間一窺當時的庶民生活,另一方面也透過日人與臺人的相互觀看,理解自己的歷史與土地優勢。
翻開這些作品,彷彿隨著日本作家的腳步遊歷百年前的臺灣。黃翠娥笑說,現代人旅遊時常走馬看花,這些日本作家卻更接近知性之旅,「他們大多數的篇幅都在描寫當地人如何生活,他們會在旅途中做很多調查,甚至文化比較,我覺得這是日本人的知性」。
第一個殖民地,第一趟殖民地之旅,黃翠娥也從作家筆下讀出他們的感性,「他們對臺灣有一份很深的感情,是很溫暖地看待臺灣,所以會對總督府提出批評。這一份溫柔,是我在研究時很享受的一點」。
採訪撰稿/阮芳郁
攝影、編輯/黃詩茹
黃翠娥(2010)。日本近現代文學中的中國形象之研究—以中國遊記為中心—。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一般研究計畫)。
黃翠娥(2011)。日本近現代文學中的中國形象之研究-以明治時期的中國紀行文學為中心-。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一般研究計畫)。
黃翠娥(2012)。「中國形象」研究-以日本近現代《中國見聞錄》為探討中心。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一般研究計畫)。
黃翠娥(2010)。佐藤春夫の批判精神-日本統治時代の台湾ものを中心に-。日本語日本文學,35,頁144-161。
黃翠娥(2017)。徳富蘇峰の眼差しと台湾の記憶–『臺灣遊記』をめぐって。台大日本語文研究,33,頁81-102。
黃翠娥(2017)。佐多稲子の眼差しと台湾の記憶–「台湾の旅」をめぐって。日本語日本文學,46,頁1-14。
黃翠娥(2018)。野上彌生子の台湾観について–「台湾」を中心に–。台大日本語文研究,36,頁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