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教育越來越不公平?從多元入學到偏鄉教育,北大陳婉琪用證據打破迷思

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陳婉琪長期關注教育公平性,並且用實際證據回應臺灣教育議題的輿論焦點。
攝影/林俊孝

教育是國家百年大計,但如果只從媒體報導接收訊息,難免會對臺灣教育產生負面印象:「多元入學=多錢入學」、「教改失敗」、「學生競爭力下降」、「重考趨勢飆升」⋯⋯同時,多數國家也容易遺忘城鄉教育差距所帶來的不公平,且大多只流於批評,難以釐清改善之道。

多元入學比考試更不公平嗎?臺灣重考生真的越來越多?招募培訓熱血青年投入偏鄉教育的非營利組織「為臺灣而教(Teach For Taiwan,簡稱TFT)」,有怎樣的成效?在臺灣,每當這些教育議題成為輿論焦點,經常流於憑印象、憑感覺的口水戰。然而,這些問題其實都可以用客觀的證據來具體回答。

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陳婉琪長期關注教育公平性,研究選題瞄準社會大眾對臺灣教育的種種迷思,也向來樂於分享研究成果,從事社會溝通。這次她將結合行政資料庫的串聯、偏鄉學校師生調查、嚴謹的研究設計與統計分析,從實際數據重新敘說一段關於臺灣教育的故事。

多元入學vs考試:誰比較「公平」?

「申請入學」是臺灣現行最主要的大學入學管道,在大學招生名額中總佔比超過五成。申請入學第一階段依學測分數進行初選,但與「分科測驗(原指考分發)」不同的是,到了第二階段,申請入學涉及書面資料審查與面試,而非僅由考試分數定生死。如此制度設計本意是提供多元入學管道,保障學業表現較不突出的弱勢學生,卻常遭受社會大眾質疑為「多錢入學」。

畢竟,擁有優勢社經背景的學生往往坐享更豐富的資源、機會,更容易堆砌亮麗的履歷表。加上坊間常見的備審資料輔導代辦、模擬面試等收費服務,似乎都呼應多元入學等於「多錢入學」,反而可能加劇教育不平等的說法。問題是,這個「說法」符合事實嗎?

臺灣多元入學是否公平?
圖片來源/Microsoft Bing(AI). Prompt: A Taiwanese high school student wore a high school uniform and went to a university for an interview with two professors. Watercolor style.

陳婉琪指出,若要談多元入學的教育公平性,首先必須釐清「比較基準(跟哪種制度進行比較)」。事實上,除非採取極端的抽籤入學,否則幾乎不存在一種可行制度,能保障不同社經背景的學生擁有完全均等的入學機會。「所以正確的提問應該是:『書審面試』是否比『考試』更不利於弱勢學生?」

陳婉琪運用行政資料庫分析方法,串接2014至2020年度的大考中心、招聯會資料,也就是直接分析臺灣大學招生入學的運作實況。結果發現,在申請入學第一階段,中低與低收入戶學生的通過率都低於一般家戶學生,背後原因不難猜,是因為經濟弱勢生的學測分數較低,反映其學習資源劣勢。

然而,情況到了第二階段有所轉變。「進行統計控制後,數據顯示在學測相同級分的前提下,經濟弱勢生透過書審面試獲得正取的機會,反而高於一般家戶生。」也就是說,申請入學二階書審與面試,比起只看學測分數,實際上更可能保障經濟弱勢生的入學機會。

申請入學管道中,考試以外的機制發揮了增進教育公平性的效果。這項研究打破了臺灣流行多年「多元入學=多錢入學」的迷思,卻也再次印證考試制度隱含的教育不平等。而除了家庭社經背景的差異,教育不平等亦可能來自區域性的城鄉差距。

社會學看大學多元入學。
影片來源/YouTube

當學者遇上為臺灣而教

教育部統計,目前臺灣國中小共有超過千所「偏遠地區學校」,交通不便、規模較小、缺乏社會文化刺激、教師人力不足且流動率高,都為學生權益帶來隱憂。儘管政府提供薪資加給,仍難以填補偏鄉教育的師資缺口,這些學校經過一招二招三招,甚至有到九招都尋無教師的困境,「為臺灣而教(TFT)」就在此脈絡下誕生。

TFT以使命感與教育熱情號召願意投入偏鄉教育的大學畢業生,結合面試篩選、持續性督導與培訓的支持系統,向合作學校提供可執行兩年期教學任務的師資人力。陳婉琪回憶道,當TFT前來談合作,第一印象是「這個團隊好年輕呀!」而後慢慢發現他們的特色,除了重視且擅長行銷,也十足展現自我評估與研究發展的意識,組織架構上配置「研究追蹤組」,是她與TFT溝通合作的主要窗口。

非營利組織「為臺灣而教(Teach For Taiwan,簡稱TFT)」號召願意投入偏鄉教育的大學畢業生,透過篩選、持續性督導與培訓,向合作學校提供兩年期教學任務的師資人力資源。
圖片來源/陳婉琪

陳婉琪指出,當初TFT找上門,是想尋求學者協助評估組織成效。正好透過他們引介,接觸到全臺各地偏鄉學校,也趁此難得機會進行主題更廣泛的偏鄉地區教育調查,最終選定35所學校,總共141個班級、近300名教師、800多名學生接受調查。為了實行標準化的研究程序,同時避免由班級導師代為發放問卷可能導致的干擾效果,陳婉琪先在校內招募大學生,訓練30多名訪員出隊到校執行調查,也透過預試先行掌握在針對國中小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時,可能碰到的狀況。

「開始填問卷前,要先跟孩子約法三章,別把自己的答案唸出來,影響別人作答;題目結束的問卷最後,加入一些小迷宮、小遊戲給比較快填完的人安靜地玩,以免他們開始找隔壁同學聊天。」陳婉琪笑著細數預試過程中,團隊一步步發掘的調查秘訣。

由數據一窺臺灣偏鄉教育現狀與TFT成效

陳婉琪訓練30多名訪員深入偏鄉,選定35所學校,總共141個班級、近300名教師、800多名學生,深度探查臺灣偏鄉教育現況。
圖片來源/陳婉琪

TFT將培訓教師的教學任務期設定為2年(4學期),配合此期程,陳婉琪分別在任務頭、尾的時間點進行共2波調查。結果發現,偏鄉學校常見的高教師流動率現象,確實會對學生產生不利影響。在那些有更換導師的班級,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動機、自我價值都比較差。

陳婉琪指出,師資不穩定的負面影響,正反映偏鄉教育一大困境:儘管學校好不容易找到代理教師,教師仍可能基於生活機能、未來發展等私人考量不願久待,導致片斷化的師生關係與教學經驗。這正是TFT設定任務期為2年的主要緣故。

話說回來,TFT究竟為偏鄉學校帶來什麼幫助?陳婉琪深知,如果只是針對TFT合作學校做調查,2年前後若有任何改變,都可能被認為是伴隨時間的自然變化,難以推論為TFT的影響。為了追求更嚴謹的研究評估,陳婉琪採取「擬實驗設計」,將「與TFT合作」視為一種實驗介入,同時調查2年期間與TFT完全合作、部分合作、無合作的偏鄉學校。透過三組數據比較,便可有力排除時間效果的影響。

結果發現,2年期間都有TFT導師的班級學生,比起沒遇到、或僅部分期間有TFT導師的其他班級,「自我效能(self efficacy)」更加明顯提升。「這凸顯了TFT教師訓練的特色,不只侷限在課業或認知能力,同時也重視培養孩子的非認知能力。」陳婉琪解釋,「他們希望讓孩子對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夠好好的、有系統的完成一件事情。」

更有趣的是,陳婉琪發現TFT教師竟可發揮「外溢效果」,影響校內其他的教師同事。經過2年教學實戰,不只是TFT教師本身從菜鳥蛻變,其教學效能感從低於一般教師提升至與一般教師無異,辦公室裡的其他教師們,也因為加入新血與伴隨而來的新資訊,教學效能感一起升高。

過去TFT曾面臨若干質疑聲音:未接受體制內正規師培的教師,可以上第一線教書嗎?從美國Teach For America沿襲而來的做法,是否適用臺灣?歷經2年的調查追蹤,研究證據明確指出TFT對於臺灣偏鄉教育有正面效益。事實上,TFT的成效評估也同樣需要思考「比較基準」的問題。「這些教師本來就是去填補那些沒有人要去代理的缺呀!」陳婉琪感慨地說。

以證據打破迷思,由社會深層邏輯思考問題根源

每個念過書的人,都可能對教育政策有自己一套看法,但在教育學領域,最重要的是「循證治理(evidence-based governance)」原則,秉持「用證據說話」的科學精神。舉例來說,如果聽從迷思,誤以為多元入學比考試入學更不公平,反而會導向更不利弱勢的決策。

可靠證據的來源,則要仰賴政府部門在兼顧個資隱私與透明化之下的資料開放措施。陳婉琪坦言,與健保、財政等領域相比,教育政策相關資料的開放程度仍相對不足。所幸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願意支持,才促成一系列考招資料分析計畫。「但考招資料庫終究只到大學考試與入學階段,如果到了入學乃至畢業以後的事,目前就苦無全國性的完整資料了。」

陳婉琪提醒,當社會價值過度單一進而激烈競爭,就會引導人使用錯誤的方法,扭曲真實自我、抹煞學習熱情,不僅沒有培育到人才,反而挫傷了其他領域未來的明日之星。
攝影/W. Xiang

除了期待更多具社會意義與學術意義的資料開放措施,陳婉琪更期許未來教育政策相關討論「少一點口水戰」,把批評的力氣改用到提出「怎麼做會更好」的建議。從大學入學方式、城鄉教育落差,到範圍更廣的教育改革,都值得更多建設性、有創意的討論。

陳婉琪提到,過去幾年新聞報導臺灣重考趨勢飆升,但從實際的考招資料來看,重考率並未大幅提升。進一步描繪重考生輪廓,更會發現大多是高分群、明星高中學生,為了擠進醫牙電資而重考。換言之,重考現象並非反映教改失敗導致學生「找不到興趣與志向」,而是「社會競爭邏輯」持續增強,使下一代越來越傾向進入社會期待的人生框架。

這或許正反映了臺灣教育問題的癥結所在。「只有升學、讀明星學校,才會有成功的人生──這始終才是關於教育,最可怕的迷思。」陳婉琪感嘆,「無論教育制度如何改變,只要社會價值過度單一進而激烈競爭,就會誘導人使用錯誤的方法,扭曲真實自我、抹煞學習熱情,這種教育無法培育人才,而是造成人才傷害。」

採訪撰稿/林義宏
編輯/林俊孝
攝影/林俊孝、W. Xiang

研究來源
陳婉琪、陳易甫(2024)。為臺灣而教:偏鄉教育問題及TFT介入成效評估。當代教育研究季刊,32(1),77-117。
陳婉琪、王淑貞、許哲維(2022)。不考試,公平嗎?以全國考招資料檢視多元入學公平性。臺灣社會學刊,71,57-90。
陳婉琪(2021)。社會複製還是社會流動?以行政資料檢驗臺灣高等教育公平性。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一般研究計畫)。
陳婉琪(2018)。偏鄉地區短期教育追蹤調查後續計畫 。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一般研究計畫)。
陳婉琪(2017)。偏鄉地區短期教育追蹤調查。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一般研究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