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員們分組圍坐,拿著彩色筆、便利貼,一邊腦力激盪,一邊在海報紙上寫寫貼貼,努力在限時內完成主講人交付的「任務」。協作員在一旁聆聽學員們的討論,準備在大家卡關時即時救援。
學員們有二十多歲的新進教師,也有師資數十年的高中老師。但在這裡,沒有資深或資淺,他們都是為了讓自己增能。
不同於傳統教師研習的臺上講、臺下聽,108課綱上路之際,強調實作練習的教師增能活動如雨後春筍般展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陳斐卿教授走進上百場教師研習,觀察108課綱實施6年來,高中教師們如何接招!
108課綱實施至今已超過六年了,陳斐卿實地體察教師如何因應。
攝影/楊秉騏
設計新課程、公開觀課,教師專業的新挑戰
教育改革推動至今,經歷過數個階段,有人笑稱「教改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課綱的變動每隔若干年就會『騷擾』教師一次,而108課綱的改變相對來說動作是很大的」,陳斐卿說。
108課綱企圖整合國小至高中12年國民教育課程,最明顯的改變在於降低高中學科的必修時數,增加選修學分,其中6學分的「多元選修」需由教師自尋教材。同時,各高中必須發展特色課程,設計4至8學分的「校訂必修」,強調跨領域的專題、實作、探索。
過去教授單一科目的教師,必須跨出學科邊界,設計和教授新的跨領域課程。加上108課綱中規定,每位教師每學年至少要進行一次「公開授課」,讓同儕觀摩、提供專業回饋,這些都讓行之有年的教師專業操作面臨挑戰。
「以前各科教師只要教他教師證的那一科就好,現在他必須去開『校訂必修』、『多元選修』。要老師去教不熟悉的課,他會很忐忑,而且這些科目都沒有書商提供教材,不像以前帶一本課本就能上臺」。
陳斐卿解釋道,以核心素養為主軸的108課綱,強調自發、互動、共好,簡稱「自動好」的理念,希望培養學生將知識實際運用於生活情境的能力。不同於過往以升學為目標的精熟學習,也讓教師陷入新舊教學策略的拉鋸。
於是,一場場教師增能活動在全臺遍地開花,根據陳斐卿觀察,這些活動是由下而上、草根式的,而且教師們趨之若鶩,往往一開放報名就瞬間搶空。
從「聽」到「做」,操作型研習帶老師輕鬆上手
過往的教師研習,臺上站的通常是專家學者,教師們則坐在臺下看著投影片聽講。講座式研習的重點在於「聆聽」,因此教師們常將習作本、考卷、聯絡簿、紅筆等物品帶到現場,順便處理教學事務,僅以「局部的身體」投入研習。
108課綱的教師增能活動強調「實作」,現場樣貌也截然不同。首先,主講人多是各高中的「領頭羊」教師,他們對於新課綱有高度熱忱,既是各校內推動課程改革的領導人物,也是各研習爭相邀請的熱門講師。
現場不見排排坐的座位規劃,取而代之的是小組討論形式的桌椅。學員會帶著108總綱、領綱、課本等文件和筆電,桌上備有各色便利貼、彩色筆、海報紙,一旁還有海報展板,準備張貼小組的實作成果。
陳斐卿提到,這類操作型的研習模式通常是「聆聽講解說明—討論書寫張貼」。主講人講解完一個段落後,教授同一科目的學員會聚集成小組,針對這個階段的任務進行討論,將回覆寫在便利貼,並張貼在海報展板上。
研習現場促進教師彼此討論、增能,進而達到自發、互動、共好的理想目標。
圖片來源/詹青蓉提供
走在前頭的圈內人:領頭羊和協作員
不同於過往教師參加研習多是由學校指派,或因輪值而必須出席,陳斐卿觀察到教師們對108課綱研習是有所期待的,其中一個關鍵在於主講人的魅力。這些領頭羊教師都是「圈內人」,他們既能同理學員的困境,也具有迎向新課綱的使命感,而且和學員們有相同的學制教學經驗,教學案例隨手拈來,吸引學員願意聆聽。
另外,主講人分享的不再是教育理論,他們擅長將新課綱的內容用「接地氣」的方式進行轉譯或化約,「繞過」拗口的學術詞彙,將108課綱政策文件中各種專有概念放回學員熟悉的教學現場脈絡,用彼此共通的語言為學員排除障礙。「這樣的功力對學員來說更有說服力,也更快得到學員的信任」。
操作型的研習,強調「聽懂」之後的「產出」,也就是大量的討論、書寫與張貼。陳斐卿提到,過去學員只要聆聽,現在要將知識外化,而且公開給大家看,教師們對於自身專業可能被質疑、被挑戰其實是焦慮的。而現場數名的協作員就扮演了重要角色,陪伴學員跨過這個難關。
協作員會觀察各組討論,在大家卡住時適時提供引導,讓實作順利進行下去。當協作員發現學員不理解主講人的意思時,他們會抽絲剝繭找出學員不懂之處;當學員思路撞牆或前後任務「歪掉」時,他們又要發揮「剪裁」與「聚焦」的能力,幫助學員在限時內理出頭緒。有時也要傾聽各種意識形態的學員意見,做為緩衝者,搬開各種阻礙小組實作的石頭。
「物」的促動:五顏六色的便利貼
在研習現場,陳斐卿看見的不只是「人」,還有「物」,包括白板、研習手冊、彩色筆、便利貼、海報紙,甚至是零食、便當等物品。她從「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Network Theory,ANT)出發,洞見這些人與物連結之後共同產生的力量。
例如便利貼,就是促使學員在「聽」之後,還能夠「懂」的物件。即使擔心寫出來的內容不夠好,但只要有人願意表達想法,讓空白的便利貼寫上文字,至少就完成任務,進度沒有落後其他組別。陳斐卿認為,在這個需要群策群力的現場,便利貼有一種「靜默的促成力量」,迫使學員「有事要做」,讓學員把「理解」的意願維持下去。
一日的研習,大約會進行10至15回的討論,張貼25至30張便利貼,因此也被戲稱為「貼貼貼」的研習。
圖片來源/陳斐卿提供
因此,便利貼、海報板等物件不再只是工具,「不是人用它,它也可能會指使人。便利貼上是白的、白板上也是白的,你能無動於衷嗎?」透過人與物的連結,學習效果也陸續顯現,「主講人也會從學員的便利貼知道這場的效果好不好?為什麼會歪掉?這都是人與物不斷交織的結果」。
但她也發現,「貼貼貼」並非受到所有學員的歡迎。「使用便利貼的方式如果沒有抵達真正有效的目標,只是腦力激盪,想法好多、問題好多,但後面沒有收尾,久而久之教師們就不喜歡」,她笑說,「所以有一段時間只要在研習現場拿出便利貼,大家就『哀啊,又是這個?』」。
教師的自我實現與多元成就
近兩年,臺灣學生在國際學生能力評量(PISA)、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研究(ICSS)、國際國中科學奧林匹亞競賽(IJSO)等國際評比表現不俗,許多人歸因於108課綱推動有成。
陳斐卿提醒,「一定是有很多行動體在其中作用,才讓傑出成為事實」。作為研究者,她認為可以追問,相較於國際,臺灣的教師有什麼特別之處?「相較許多國家的師資培育,臺灣教師的素質是高的,而且他們有很高的自我期許,會在意、追求成功經驗」。
過去數十年來,顧好班級、學生考得好是教師最重要的責任與功績,但在因應108課綱,教育現場必須集體轉變的過程中,教師開展出多元角色,「有部分的老師們衝了出來,進入一個新的境界,我認為是他們自我實現的驅使」。
「他們可能是全臺教師增能研習的明星主講人,或共備社群中很受歡迎的人。他被看到了,不再只是某某國中的老師而已,他在工作上的被需要性變得更多元,成功也不再只是單一指標」。尤其是那些積極參與研習,甚至願意用週末時間前往的教師,明顯表現出內心的認同,「這些教師有一些真正想做的自我實現,而且做了會開心」,陳斐卿認為這些都是讓108課綱內部能量持續醞釀的因素。
此外,「圈內人的認同」也展現出108課綱推動的草根特質,研習現場的人氣熱絡就是最好的佐證。「圈內人說這樣做很好,其他徬徨、觀望的人也會有一定比例開始認同這件事是有意義的、是對學生好的」。這樣的認同感讓教師們在面對新課綱,必須採取行動位移時,有一個對錯清楚的正確解,讓他能夠安心跨出這一步。
即使領頭羊教師可能各有主張,陳斐卿也觀察到他們的彼此支持,「他們不會公開論辯攻擊別人,而是為別人的成就按讚,是很和諧的。這種共榮包容也讓這股能量能夠維持住,這是我在過程中看到很欣欣向榮的畫面」。
陳斐卿強調課程改革一如社會運動,教師必有不同的步速。
攝影/楊秉騏
背負著教育改革的期待,教師往往是備受衝擊、被嚴格檢視的一群,很容易被貼上「不願意改變」的標籤。「有人會說政策叫你變,你為什麼不變?教改不成功都是老師不肯改,好像教師應該整齊劃一,而且立刻做到,這對他們其實是不公平的」。即使是領頭羊教師,在符合新課綱精神與顧好升學成績之間也難免糾結,「教師其實也是充滿無奈,不是放下舊的、迎向新的那麼簡單」。
陳斐卿說,教育的問題往往是難解,甚至無解的。一波波的教育改革就像各種社會運動的眾聲喧嘩,每個人有各自的步速。「不可能讓學校裡各種價值觀的人都馬上跟你走,但一定有一些人會跟上,那就這些人先出發吧!」
採訪撰文/黃詩茹
攝影/楊秉騏
編輯/張傑凱
陳斐卿(2018)。教師如何「自動好」– 高中教師社群面對新課綱的網絡效果。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一般研究計畫)。
陳斐卿(2021)。新課綱課程實施中的普通高中教師學習:行動者網絡理論觀點。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一般研究計畫)。
陳斐卿(2021)。操作型教師研習的網絡效果:行動者網絡理論視角。《教育研究集刊》 67:4期 (2021/12) Pp. 39-79。
陳斐卿(2021)。普通高中如何轉譯108課綱:政策促動觀點。《課程與教學》 24卷1期 (2021/01) Pp. 149-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