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良基:工程數學沒辦法引發孺慕之情,但生命故事可以

「唯有不安於現狀,才能不斷超越自己,開創更好的人生。」這是科技部部長陳良基著作《創新的人生》副標題,也是他對人生的註腳。陳良基出身雲林農家,他從小揮鋤至田地播種,半工半讀獲得博士學位後,則是提筆來到學術的田野耕耘科技田,從台大、工研院電子所、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部,到產學合作推手乃至創業者,這些經驗都成為陳良基的養分,他說:「我是出身雲林的農家子弟,但我沒去種田,我相信一定是要我能夠對社會有不一樣的貢獻。」

創造價值,回應需求

「在做研究時,我看的是二、三十年後的需求,並且早一步將它做出來。我認為,『從事科學工作思考的是未來,不是現在。』」—《創新的人生》,陳良基

1993 年,陳良基曾赴美國貝爾實驗室擔任客座研究員,當時的經驗影響他對學界與產業界的看法,他發現真正好的研究是可以被落實,變成真正的產品,讓大眾所使用。可以說,在國外,學術界的下一步是將研究成果移轉到產業界,幫助業界提升。然而在臺灣卻窒礙難行。「問題不在技術層面,而在於『人』。我的農家經驗告訴我,想要種出好的作物,要從翻土開始。台灣的產業界要革新,教育是第一步。良師,才能興國。」陳良基發現台灣業界有產品製造的能力,卻沒有創造力,因此他在臺大開辦創意創業學程,希望培養學生創新及應用所學的能力,他說:「這件事情以色列二十年前就在做了,也就是我們落後了以色列二十年!」

但這樣學習方式,學生都可以接受嗎?陳良基笑稱,真正的困難來自老師,學生反而都很喜歡。「自從我開始教學程,每年都拿教學獎!」由此可見,學生的需求與時俱進,他們都渴望新的知識,但需要老師的幫助。因此,在創新創業學程之後,陳良基開辦協助學生創業的平台「臺大車庫」,提供六個月免費進駐的場地、團隊間的交流、專家的協助和諮詢,希望讓有想法的團隊能夠得到最好的支持。「臺大學生享受了最好的資源,你不該只是 Take a job,而應該 Create a job,這就是社會責任。」創意創業學程發展了十幾年,在陳良基看來,能不能成功取決於創業核心是什麼?其中關鍵在於兩點:第一,你不是創辦了一個公司,而是創造了一種價值;第二,社會有需求,所以你用自己的能力去幫助社會。

2017 年,科技部推動「人文沙龍」計畫,規劃並邀請人文領域的學者,進到各縣市校園分享,這也是陳良基對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期許的實踐之一:透過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讓社會有更多元的人文價值;更進一步關照其他領域,科技會推動社會改變,人文研究也需要改變,因此希望能夠引入科技來輔助,邁向新開始;同時創新和實踐需要並重,才能與國際連結;最後,實踐上述這些想法時,需要有人來帶領,但怎樣才能將人才留在人文社會學科,進行深耕?是下一步需思索的問題。

科技部部長陳良基接受人文·島嶼平臺訪問。
攝影/朱先敏

等待時間賦予意義

「每一件事情的意義,都需要一段時間後回頭看,才會知道你做這件事、擔任這個職務的意義。」在人生歷程中,陳良基不斷自我探問,能否對社會有所貢獻?

回憶起過去自己與工研院電子所的三次緣分,陳良基提到,工研院電子所曾經對臺灣的產業很有貢獻,在他第三次有機會接所長的時間點,因為產業轉型,電子所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和價值。「我覺得這個時機很關鍵,因此我想要去幫助他們。」基於這簡單的想法,陳良基在擔任電子所長兩年期間發起許多計劃。直到任滿離開後,回頭一看,竟發現電子所近幾年得的獎都是自己任內制定的計畫。

「工作能不能做好,其實不只是能力,而在於自己的心有沒有準備好。沒有準備好就上路,那一定是小孩開大車。」也許是否接受一份工作,需要思考的並不只有職務本身,而是應回到「人」本身。當命運一次又一次帶來轉折的關鍵時機,陳良基並非一味加速往前衝,反倒留給自己餘裕省思。將每一個行為「意義化」,讓行動背後有都動機支撐。因為有動機、有價值、有意義,每一個選擇不再是只是當下的判斷,反而回歸到個人,扣問對自己、社會及世界的意義。

照片提供/科技部

「未來的趨勢、客戶的需求、新的點子、新的產品…,不只是行銷或業務人員的工作,每個人都可以懷抱無限熱情,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努力地盡一份心力,這種『利他』的做法,也是一種對社會的貢獻。」—《創新的人生》,陳良基

不斷實踐、推動創新的陳良基,對於「新創」的看法,一言以蔽之可謂「新創無他,求利他而已」。如同今年開始推動的「人文島嶼」平台,便是有感科技部人文司補助了國內學術機構與學者許多學術計畫與活動,對於人文發展的方向有著重要的影響,但一般大眾缺乏瞭解的管道。這些辛苦研究、積攢的知識,若能讓更多人了解,想必受用無窮。陳良基也期許「人文島嶼」能夠講出動人的故事。他提到,在擔任台大電子所的所長任內曾辦過 「Pizza Talk」的活動,每次邀請一位老師來說自己的人生故事。很多教授背後都有激勵人心的生命經驗,但學生平常很難有機會接觸到這部分。「工程數學沒辦法引發孺慕之情,但一個人的生命故事可以。」

採訪/林啟屏、曾國峰
撰稿/朱先敏
編輯/陳怡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