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設計」友善高齡化社會——雲科大李傳房談「高齡者的設計需求」

關注高齡者的產品設計發展多年,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李傳房教授指出,往往提及這類產品時,大家會率先想到的「關鍵字」可能是:字體放大、操作簡單。但與這些標準相符的產品,就真的適合高齡者嗎?有沒有可能他們根本就不喜歡使用這些會被貼上「老人」標籤的東西?近年,標榜為高齡者而設計的產品已減少,取而代之是通用設計的產品增加了。

根據李傳房的研究,「隨著年齡增長,高齡者的身心機能與其生活型態各有不同,造成高齡者對產品需求的差異化非常大。例如喜歡嘗試使用新產品的高齡者,會特別關注操作說明內容是否看得清楚?若健康欠佳或不喜歡運動的高齡者,則更在意日常生活用品的操作便利性。尤其高齡退休者會因不同階段而衍生不同問題,並且實體產品的需求還可能延伸到對高齡者心理層面的關懷照護。」

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李傳房教授。
拍攝/陳顯讓

當人類用「設計」解決問題

在正確理解高齡化產品的特殊性之前,李傳房認為我們得先對一般產品設計的歷史有所了解才行。他娓娓說道:最早的史前人類也沒什麼工具,就是用石頭、貝殼等堅硬、銳利的自然物作為工具。後來開始專業化分工,便有了「職人」的出現。這時,若一位雕刻家有需要的雕刻器具,他不會自己動手做,而是找專業的鐵匠。農夫的鋤頭不好用了,他也會跑去跟鐵匠反映。隨著製作經驗逐漸累積,鐵匠打造出來的刀具會越來越精良、實用。

到了工業革命(Industrial Revolution, 1760 –1840),工廠生產取代手工生產,剛開始的產品不講求設計品質,只重視量產。但進入20世紀後,現代主義(Modernism)興起,在維持功能的情況下,人們開始思考能不能再把物品的造形做得簡潔、具美感一點。

當時,美國著名建築師蘇利文(Louis Henri Sullivan, 1856-1924)提出了「形隨機能」(Form follows function)概念,深刻影響後續各設計領域的發展。簡單來說,物品的造形就應該跟它的功能相符。例如:咖啡杯的把手,一看就知道是為了方便握持;傳統電鍋只有一個開關按鍵,壓下去就能煮飯。

過去經驗的累積,我們已有足夠能力在滿足量化生產的條件下,製作具美感造形且實用的產品。因此,除了「形隨機能」,現代的產品再強調「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亦即要能夠解決人類的問題。設計師開始思考,除了鋤頭和雕刻刀,人類在生活與工作場景中會使用到的刀具,應有更多不同種類才對。以裁剪功能為例,於是出現了理髮剪刀、省力剪刀、廚房剪刀、裁縫剪刀等裁剪用具。

人類在「裁剪」功能的需求上,發明了形形色色的剪刀,滿足了不同使用情境的需求。
圖片來源/李傳房

「自行車也是個很經典的例子。」李傳房繼續說道,自行車的發明已有兩百多年,以前只作為代步工具,如今更多了休閒娛樂、運動和環保等功能。像是淑女車、折疊車、電動自行車、公路車,以及專為改善臺灣城市交通而打造的YouBike。

回顧設計的發展演變,李傳房說:「此刻,無論是針對不同使用時機、或不同使用族群,可供我們挑選的產品種類繁多。這不光是因為消費者生活水準的提升,更是因為我們解決問題的意識與意願變強了!」

看見高齡者的設計需求

當設計目的逐漸以「解決問題」為導向,從設計師到使用者,人人都在思考還有哪些待創新、再優化的產品?很明顯地,隨著我們對公平、正義日漸重視,近幾年對高齡者、身心障礙者與孩童等弱勢群體的需求,受到了很大的關注。

只不過在眾多待解決的設計問題中,李傳房又為何對高齡族群特別留意?他說,這和他在日本的經歷有很大的關係。「我在日本完成碩博士學位,有很長一段時間可以觀察日本的設計發展。眾所皆知,他們的產品設計一向很用心與重視設計品質,加上日本又是個很早便邁入高齡化社會的國家。在多數國家還未意識到高齡化問題以前,日本已經面臨挑戰,以至於有太多發人省思的案例讓我們參考。

以電動自行車、電動代步車來說,近年全世界流行起電動自行車,讓許多體力衰退的高齡者能騎著電動自行車外出活動。甚至在疫情期間,由於大眾運輸停駛,臺灣乃至於歐美國家的電動自行車都賣翻了,出現越來越高檔的設計,且使用者也並非都是高齡者。

但李傳房笑著說,電動自行車最早是日本因應高齡化社會而衍生出來的產品。早在1990年代,高齡化跡象浮現時,日本人便發現在市區有許多高低起伏的道路,不便於高齡者騎乘自行車外出活動、媽媽騎自行車載小孩去幼兒園或購物。這時開始有廠商推出電動自行車,為上坡路段增加動力。

李傳房指出:「當面對高齡化社會的問題時,高低起伏的市區道路,是研發電動自行車的契機。」
圖片來源/李傳房

然而,另一個問題緊接而來。儘管電動代步車大幅提升了高齡者的移動便利性與安全性,卻礙於多數場所仍對高齡者駕駛電動代步車不友善。日本著名的便利商店Lawson,在本世紀初就看見了商機:在全日本擁有數千多家分店,把其中五分之一位於住宅區附近的店面,改造成高齡者友善環境。不僅研發與販售適合銀髮族牙口、營養需求的食品;同時加寬店內走道適合電動代步車行走,並預留空間和座椅,讓住在附近的高齡者騎著電動代步車就能進入超商;商品的陳列安排,自然也符合高齡者能直接拿取的高度。

李傳房解釋:「這樣的設計,不光是做到了從家裡到戶外的全面無障礙。更重要的是,各家的高齡者能騎著電動代步車外出活動,獨立採買東西,並在便利商店一邊吃午餐一邊聊天,達到與鄰居互動交流的目的。另一方面,店家獲得了商機,同時也做到在高齡化發展中的企業社會責任。即店家提供完善的硬體設備,除了獲得商品銷售的商機之外,還提供了高齡者心理上的社交滿足,這不就是現今盛行的體驗設計、服務設計嗎!」

換位思考,為高齡者而設計

要回應高齡化的產品設計需求,無非是用他們的角度,去發掘生活中的各種不友善問題。「高齡者和年輕人的差別是什麼?體力不好、視力減退、反應遲鈍、記憶力差⋯⋯。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許多針對高齡使用者的產品,都會主打操作簡單、色彩鮮豔、字體放大、音量提高等。然而,這些特色僅是降低了使用門檻,卻沒有真正回應銀髮族的使用需求。」

李傳房提到,有次上課坐在第一排看投影畫面,還看不清楚學生的簡報內容,便問其他同學簡報內容看得清楚嗎?同學回答:「看得清楚。」李傳房分析其中原因,由於簡報的文字與背景的明度對比太小,自己因眼睛退化而看不清楚,但對年輕的學生來說並沒有問題。

同理,現在的設計師大部分都是年輕人,必須了解高齡者的身心機能退化,或換位思考去了解他們的問題點,方能設計符合高齡者需求的產品。舉例而言,科技進步快速,包括高齡者在內,任何人無法避免不使用資訊產品。現在使用資訊產品時會產生的問題,已不在於外觀造形設計,而是使用者介面設計與其產生的體驗設計。

李傳房回憶道:「我之前也不使用line,要找我打電話就可以。但環境變了,身旁的人誰沒有line?有什麼通知,一鍵發佈到群組裡所有人都會知道,效率很高的優點。更別說親朋好友間相互傳送照片、有趣的資訊等等。我才感悟,不可逆的趨勢就是要去面對它。」

一般人的刻板印象是高齡者不喜歡使用資通訊產品,但根據大衛·馬爾(David Marr,1945-1980)的研究,只要該產品具備有用、好用等條件,其實就會讓人產生使用意願。所以,李傳房除了帶領研究團隊探討高齡者在使用產品的知覺與認知相關的議題,並認為教導高齡者學會使用資通訊產品,甚至於使用桌遊教導高齡者學習健康飲食知識、或利用互動遊戲促進高齡者的社交活動,也是設計的一環。

李傳房補充道,如何以有效率地讓高齡者學會一項新的資通訊產品,「問題導向」的教學方式十分有用。例如在社區教導高齡者使用手機的拍照功能之後,會請他們將自行練習拍照的相片,用line將相片傳給朋友等。高齡者不僅能在任務中獲得成就感,也有助於透過群體互動創造社會連結。「設計師可以跟樂齡大學、社區學習中心合作開課,教導高齡者使用資通訊產品,這是個很好的切入點。同時,設計師也能在真實的情境中,了解高齡者在產品使用上的問題點。」

高齡者也會有對資通訊產品的需求與渴望。
圖片來源/李傳房

與高齡者共享「通用設計」

近年,標榜為高齡者而設計的產品已減少,取而代之是「通用設計」(Universal design)的產品增加了。這反映了隨著對不同年齡階段需求的日益重視,也體現了我們認為設計應具有包容性和普遍適用性的觀念逐漸加深。

所謂「通用設計」,指不受能力或身心障礙程度的影響,所有人皆能夠使用的產品、建築或空間的設計。如果在設計初期,就考慮到高齡者的身心特性,設計高齡者容易使用的產品,相信一般人也能容易使用該產品。

李傳房分享:「在日本,洗髮精的瓶子上普遍帶有凸紋標示,潤絲精則是光滑面。除了方便高齡者和視覺障礙者判別,其他人同樣不需要特別查看,用手觸摸瓶身就知道是洗髮精或潤絲精。這原本是日本花王公司的專利,但它放棄了專利,讓所有業者都能將此設計運用於自己的產品上。」

洗髮精的瓶身有凸紋標示,適合所有使用者用觸覺辨識
圖片來源/李傳房

李傳房語重心長地說道:「日本政府十分重視『通用設計』,早於2008年就頒布了《無障礙通用設計推廣指引》,陸續也再提出相關配套法規。從政府單位、民間企業,乃至於學校教育,打造一個高齡友善環境的觀念已深植日本人的心裡。」

「反觀臺灣,我們也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換言之,對於業者來說,高齡產品既有需求、也有市場。但最重要的力量,仍是政府如何完善相關政策和法規。當業者有了更多的誘因與支持,才能投入相當研發資源。別忘了我們也曾有『輪椅王國』的稱號!」


李傳房將高齡化產品設計的要點劃分成四大面向:從符合設計標準與身心機能、解決使用者問題、到提供產品操作訓練等,缺一不可。
原圖出處/李傳房(2006)。高齡使用者產品設計之探討。設計學報,11(3),72。圖片美化/馬藤萍

「回到最開始說的,如今的『設計』,是要能解決問題、滿足需求。且隨著技術進步、觀念轉變,我們對產品的期待不僅止於好看、好用,還希望它足夠『人性化』——尤其是對於弱勢群體而言。」

李傳房總結道,所謂的「人性化」,既包含了降低因身體限制而帶來的不便利,更希望在使用的過程中,不會因此產生被區別對待的感受。「這是一個仍需要努力的理想,但我們已經在路上了!」

 

採訪撰稿/曾郁茹、張傑凱
攝影/陳顯讓
編輯/馬藤萍

 

研究來源
李傳房(2020)。高齡者學習科技產品與社交互動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 (一般研究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