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院士邢義田著手整理石刻文字、拓片,同時走訪現場考察,嘗試拼湊那些被人們所遺忘的過去。
攝影/林俊孝
1970年代,古文物不斷重見天日,著名的戰國曾侯乙墓、睡地虎秦墓、長沙馬王堆漢墓、銀雀山漢墓等大量出現,震驚全世界。這些文物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我們對歷史、諸子思想、文化史的看法,極其珍貴。然而中研院院士邢義田當時還是學生,儘管深感興趣,卻只能間隔兩地,難以一探究竟。
後來在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任職,赫然發現所內竟藏有「居延漢簡」。那是1930年在內蒙古居延地區出土的一萬枚漢朝竹簡,輾轉從香港、美國等地運抵台灣,由於保存文物條件不足,1965年後一直堆在考古館的倉庫裡,遲遲無法開箱研究。
圖片來源/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所幸蓋了新庫房,有了恆溫恆濕的條件,邢義田於是聯合志同道合的同事們一齊整理,校正簡號,核對釋文。還向日本學者取經,利用紅外線儀器,將很多原本被風沙磨去的字跡重新辨識出來,經掃描、存檔與出版,才完成過去前輩學者難以完成的工作。
中研院還有很多石刻文字、畫像的拓片,邢義田再組成團隊,成立文物圖像研究室,將這些拓片拍照、編目、出版。竹簡、圖像,都是實地的文物,與文字記載的歷史大不相同,邢義田認為:「歷史只是文字的呈現,畫像卻是視覺的。很多文字無法表達的東西,圖像才能表達,比起文字,還有更多的深意。」於是兩岸開放之後,他又花了20多年功夫,在中國到處參訪、考察,新舊結合,完成了許多重要的研究。
企劃腳本/梁偉賢 美術設計/林柏希
其中最吸引他的題目,便是漢墓中的「孔子見老子」畫像。
漢人為何重視孔子見老子畫像?
《孔子見老子》為主題的畫像,至今出土大約70幾件,這幅畫有什麼意涵?又有哪些秘密藏在裡面?
圖片來源/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在《畫外之意──漢代孔子見老子畫像研究》這本書中,邢義田提到,根據他蒐羅所見,以孔子(前551年-前479)見老子(前571年-前471年)為主題的畫像,至今出土大約有70幾件。由於山東一代崇尚儒教,所以在他們的墓葬最為常見。畫中有時也會加入其他角色,如:孔子的弟子、晏嬰、周公等等,但主要人物是孔子、老子,以及站在他們之間的一個小孩。
先秦的書籍頗見記載「孔子問禮於老子」的故事,不管實際上兩人是否見過,這個故事在漢代相當流行,而且流傳至今。歷來關於孔子和老子的研究,多半集中在「老子先於孔子?還是孔子先於老子?」的問題。但邢義田看著這些畫像,心想:「有沒有可能跳脫窠臼,不要問這些問題?」
漢人很顯然相信孔子見過老子,所以邢義田將探究的焦點轉向:這樣的故事對他們有甚麼意義?為甚麼會大量出現在漢朝的墳墓石刻裝飾?反映了怎樣的文化現象?怎麼從這個畫像來了解漢人對這個故事、甚至是對儒道和孔老的理解?
老子在先秦典籍一直是位富有智慧,較孔子高明的人物。不僅《莊子》這麼寫,《韓非子》也將老子所說的「無為」視為法治的最高境界。漢初崇尚黃老,老子地位之高自不待言。漢武帝(前156年-前87年)以後,雖然號稱「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漢儒卻幾乎無人不讀《老子》(又名《道德經》),邢義田說:「《老子》被當時的人遵奉為「經」,這是除了孔子以外,其他諸子都沒有的待遇!」
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宋朝《繡老子像》。
這種待遇與漢人對生命的焦慮與期待有關。漢人努力研究養生、煉丹、練氣的長生之道和神仙之術,也留下無數的重要著作。他們相信來世,所以主張厚葬,把甚麼都埋到墳墓,希望死後還能享受;他們更希望在世時遇到神仙,可以長生不老,或到另一個世界,繼續修練成聖。
這些期待,儒家無法滿足,道家卻可以。儒家學說主張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但道家、道教重視超脫物外,成仙不死,無疑更具吸引力。東漢以後,老子的地位愈加提升,甚至勝過孔子。老子的形象逐漸被神仙化,而且載入《列仙傳》,成為擁有長生不死之術,能在古今之間幻化無常,還能統御日月星辰的超級仙人。
於是孔子見老子一事,在儒生口中是去「問禮」,在方士或好道者口中,就變成問神仙之術了。這倒也不是漢人杜撰,《莊子》已記載老子跟孔子說「生死的意義」了。邢義田指出:「不少漢人相信,孔子及弟子早已成了神仙,就是因為他們認為,孔子一定跟老子請教過神仙之術!」
漢代的墓室或祠堂中的孔子見老子圖,是否顯示,當時的儒生在人生的最後階段,也要像孔子一樣,向神人老子詢問最後的歸宿,尋找心靈的慰藉呢?邢義田相信,這就是漢墓裝飾在無數的孔子故事中,選擇「孔子見老子」的關鍵理由。
用畫像幽孔子一默?
孔子見老子圖中,時常有個七歲小孩,站在孔子、老子之間。他是誰呢?為甚麼是一個老人一個小孩?孔子在請教哪一位、問甚麼呢?還是孔子跟小孩都在跟老子請教?
根據資料,這個小孩應該是傳說中的「項橐」。在畫像中,孔子與項橐、老子相對,似乎顯示孔子是同時跟兩人請教問題。
先秦兩漢的典籍中,都有「七歲的項橐是孔子老師」的記載。項橐到底教了孔子甚麼呢?雖然有各種各樣的傳說,但具體內容已不可考。漢世民間有一些孔子與小童問答,遭到小童奚落的故事,如《列子》記載:
孔子出門,聽到兩個小童爭論,孔子一問,原來他們在吵「太陽上山時離人比較近,還是中午比較近」的問題。一個童子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時像車蓋那麼大,所以比較近;中午時像盤子這麼小,所以比較遠。」另一個童子說:「太陽上山時天氣陰涼,所以比較遠;中午時天氣很熱,所以比較近。」他們請孔子裁決,孔子啞口難言,於是就被取笑了。
這個故事在漢代很受歡迎,逐漸產生許多不同的變型,小孩從兩個變成三個,問的問題也愈來愈多。孔子曾把人分成「生而知之者」、「學而知之者」和「困而學之者」,傳說中項橐不用學習就可以知識豐富,即「生而知之者」,也就是所謂的「天才」。
孔子把人分成「生而知之者」、「學而知之者」、「困而學之者」,傳說中項橐即「生而知之者」,也就是「天才」。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理論上,聖人無所不知,孔子又以博學多聞著名,這個故事卻告訴我們:好學不倦的孔子,其實不如「生而知之」者。漢代畫像裡的孔子見老子和項橐,顯示孔子雖然是大聖人,也有不如老人和小孩之處。邢義田笑道:「漢儒一生崇敬和師法孔子,在人生最後眼見自己成聖無望,挫折之餘,或許就用這種阿Q的方式幽孔子一默,來安慰自己的人生挫敗吧!」反正就算成了聖人,也還是不如人啊,自己無法成聖,似乎也並無大礙了。
一般人可以「學而成聖」嗎?
邢義田指出,孔子見老子、項橐的畫像,背後的思想因素相當複雜,不只求仙求長生、問禮、傳達「聖人無常師、不恥下問」的教育意義,也許還包含「聖人可學而成」的意思在內。
儒家主張「人皆可為堯舜」,也就是每個人有成為聖人的可能,這個說法帶給漢儒很大鼓舞,「成聖」是他們普遍的夢想。然則,聖人是「生而知之者」呢?還是可以「學而成聖」?
這是漢儒熱烈討論的重要課題。雖然他們普遍相信聖人可學,但也有人傾向聖人天生、不可學而至。聖人生來與一般人不同,所以必有「異相」。在漢朝的書籍中,經常記載聖人的奇怪長相,比如:伏羲是牛頭龍身,堯的眉毛有八種顏色,舜有兩個瞳孔等;孔子則是頭頂凹陷、方面大口、牙齒重疊、身長十尺。似乎要成為聖人,必須要有異乎常人的長相,換句話說:聖人是天生的,與常人不同,是不可學而至的。
但在畫像中,孔子、老子或項橐並不是以這種異相來呈現的,因此邢義田推測,在漢儒心中,多半還是相信一般人能「學而成聖」。而畫像更顯示:「他們希望自己像孔子學老子一樣,從學而為聖人,進一步學仙,超脫生死之外!」由此看來,漢人的企圖心,真的非常大呢!
企劃腳本/梁偉賢 美術設計/林柏希
畫像提供書上沒有的視角
圖像材料,可以帶來文字材料所沒有視角。而這種視角有如不同角度的錄影機一樣,讓我們可以對歷史做出不同的判斷或詮釋。
邢義田以「荊軻刺秦王」為例。荊軻把樊於期的頭裝在箱子裡,再帶著一卷藏有匕首的地圖去見秦王。跟秦王說明燕國要怎樣割讓土地時展開地圖,「圖窮匕見」,結果一擊不中,失敗身亡。──這是司馬遷告訴我們的故事。邢義田語帶神秘地說:「但是我看過的所有漢代畫像裡面,卻只有那個箱子,沒有地圖。一個都沒有!」
「荊軻刺秦王」,在圖像紀錄與文字記錄出現很大的差異。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邢義田推測,用絹帛所製的地圖來包裹一根匕首,太容易漏餡了,這個記載是可疑的;而畫像中不同的故事情節,其實是漢代的另一個口傳版本。畫圖的畫工也許不識字,也看不到宮廷深藏的《史記》,卻可能聽到荊軻刺秦王的不同版本,於是就畫在壁畫上,留給現在的歷史學者一筆珍貴的資料。因此邢義田認為,圖像材料的「畫外之意」,讓學者在研究歷史時,能在書本的文字之外,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彌足珍貴。
邢義田認為,圖像材料的「畫外之意」,可以讓學者跳脫書本、文字,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攝影/W. Xiang
採訪撰稿/梁偉賢
編輯/林俊孝
攝影/林俊孝、W. Xiang
研究來源
邢義田(2001-2003)。漢代畫象專題研究1/3-3/3。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
邢義田(1999)。數位博物館專案先導計畫-不朽的殿堂(漢代的墓葬與文化)。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
邢義田(2018)。《畫外之意──漢代孔子見老子畫像研究》。三民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