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中的生死、創傷與歧視,馮品佳:「疫情像一個缺口,讓所有議題冒現出來。」

「其實,文學和醫學是息息相關的,生老病死是人生最基本的過程,也是文學與醫學共同的主題」。

作為一位人文學者,國立交通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終身講座教授馮品佳從事醫療人文研究的初衷既是個人的,也是學術的。「從我自己與親人的醫病經驗來說,我瞭解到如果醫學教育能注重人文關懷會更好。同時,我也希望帶入前瞻性的研究議題,讓人文觀點進入醫療領域」。

回顧疫情爆發的2020年,馮品佳說:「這波疫情不只關係到醫療救護和疫苗發展,還有許多政治和社會的議題。COVID-19像是一個缺口,讓所有東西冒現出來。」她提醒我們,或許此刻疫苗被視為救命神針,但如何面對生離與死別、疾病與歧視、創傷與療癒,可能更是伴隨我們一生的重要功課。

馮品佳投入醫療人文研究,從文學作品與圖像敘事中探討生死、疾病與創傷。
攝影/黃詩茹

醫院也瘋狂:圖像醫療在臺灣

圖像,作為最直觀的溝通方式,成為即時回應疫情蔓延的創作媒介,也是馮品佳探究醫療人文的入口。尤其醫療漫畫常以諷喻方式批判局勢,用詼諧手法包裝防疫知識,「和封城日記與疾病小說相比,醫療漫畫的視覺呈現更能迅速捕捉當下,特別是經由網路擴散,具有很強的即時性與傳播性」。

從馮品佳蒐集的COVID-19系列醫療漫畫,可看出這些圖像創作試圖回應或批判各種複雜議題。「例如孩子必須在家學習的教育議題、群聚感染和群聚免疫力的討論、嘲諷政治人物言行,還有描繪全球醫護人員打擊病毒、無助奮戰的故事」。

圖像醫療成為即時回應疫情的創作媒介,並透過網路迅速傳播。
圖片來源/Unsplash

這種用漫畫藝術表達醫療人文理念的敘事,稱為圖像醫療(graphic medicine)。馮品佳很早便注意到醫療圖像在臺灣的蓬勃發展,「我發現許多臺灣醫護人員會用圖像創作,有的從學生時期就開始畫漫畫並投稿校刊,一路累積很多作品」。

馮品佳指出,雖然早在1960年代,臺灣的醫生和醫學生就以畫漫畫作為紓解壓力和教育大眾的途徑,但直到2013年《醫院也瘋狂》出版,才真正開啟臺灣圖像醫療的新紀元。作為臺灣第一部原創醫院漫畫的《醫院也瘋狂》,由精神科醫師林子堯(筆名雷亞)與漫畫家兩元共同創作,以詼諧圖文描繪醫院日常,不僅深受讀者喜愛,並於2016年獲得文化部漫畫最高榮譽「金漫獎」首獎。

臺灣的醫療敘事常以戲劇或動漫呈現,《醫院也瘋狂》即以詼諧圖文描繪醫院日常。
圖片來源/林子堯(雷亞)提供

馮品佳說,《醫院也瘋狂》帶動臺灣圖像醫療的蓬勃創作。其中,魏智偉醫師創作的《急診鋼鐵人Dr.魏的進擊》,融合美漫英雄和功夫文化的隱喻,描繪他與同事每日在急診室面對的挑戰。

從書櫃取出一本本醫療漫畫,馮品佳表示,臺灣的醫療圖像敘事很大程度受到日本動漫文化的影響。例如《醫院也瘋狂》的人物形象帶有日本漫畫家手塚治虫《怪醫黑傑克》的風格,情節發展則遵循傳統日本四格漫畫(Yonkoma manga)起、承、轉、合的架構。

娛樂之外,這些醫療漫畫還提供了知識點和批判性。例如,《急診鋼鐵人》調侃急診醫師的「爆肝人生」之餘,也不忘提醒讀者到急診室前必須知道的基本常識。許多作品也試圖為基層醫護發聲、揭露醫療崩壞等社會問題,讓大眾在幽默中省思醫療議題。

醫護人員化身功夫小子,以「我們不是葉問,卻常要一個打十個!」反諷1:6才是理想的醫護比例。
翻攝自《急診鋼鐵人Dr.魏的進擊》(三采出版,2014),攝影/黃詩茹

將死亡放在心上:敘事醫學與《最後期末考》

不同於圖像醫療的詼諧風格,「敘事醫學」(narrative medicine)連結文學與醫學,述說動人的反思故事。鑄造「敘事醫學」一詞,且擁有醫學及英美文學雙博士學位的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夏倫(Rita  Charon),倡導醫護人員傾聽病人故事,從中幫助病人、家屬面對疾病,打破醫病間的階序關係,提供更具同理心的醫療照護。

有別於虛構的醫療小說,敘事醫學強調敘事者的真實經驗,包含運用敘事能力表達、接收與詮釋疾病的故事,以及受到這些故事所感動的醫療實踐。馮品佳強調,「病人、家屬、醫師、護理師,甚至在醫院工作的清潔工,都可以是敘事者,都能分享自己的經驗,發揮說故事的力量」。

其中,馮品佳注意到華裔美籍醫生陳葆琳(Pauline W. Chen, 1964-)的回憶錄《最後期末考》(​Final Exam: A Surgeon’s Reflections on Mortality),身為第一線的醫療工作者,需要承受超乎常人的壓力與圍繞著死亡的情感衝擊,這本書細膩又深刻地體現出書寫與療癒在敘事醫學中的重要性。

華裔美籍醫生陳葆琳將她的醫學訓練與行醫歷程寫成《最後期末考》。
攝影/黃詩茹

「我們的雙手深入病患軀體,用戀人做不到的方式撫摸他們」,專攻器官移植陳葆琳寫道。原本想像自己從事的是治癒疾病、救死扶危的專業,後來卻發現必須一再面對死亡。陳葆琳自述從老師及同僚身上學到,「面對瀕死病患時,必須將所有人類共有的情感抽離或壓抑住,好像這麼做會讓我成為更好的醫生」。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長期否定自身感受、忽略人性連結,讓陳葆琳不自覺陷入壓抑的創傷中。「直到某次她替一位亞裔女性摘除器官時,產生了一個奇異的鏡像認同時刻,好像躺在手術檯上的就是她自己」,馮品佳描述道,「她覺得必須寫下來,才能將那一刻揮之不去的創傷感抒發出來。書寫過程中,過去存放在她記憶中的『病例』一一湧現,變成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故事」。

「書寫本身就是一種抒發自身情感的方式與媒介」,馮品佳解釋,「從精神分析的角度來說,陳葆琳醫師透過書寫達到某種釋放與自我療癒,是一種 writing cure」。

書寫療癒的同時,陳葆琳也對西方醫學教育進行反思。「她尤其對醫學訓練中的隱藏課程(hidden curriculum)提出批判,例如公開討論病患死因的『死亡及併發症討論會』(M&M),往往在眾人討論後就如例行公事結束,但死亡本身並不會消失,她認為其實更多是為醫師帶來儀式性的『團體赦免』,反映醫學教育的冷漠和壓抑情緒」。

如何面對逝去的生命,也是醫護人員「最後的期末考」。
圖片來源/Unsplash

從描述雙手放進病人體腔的私密觸感出發,陳葆琳希望醫護人員能用另一種方式面對死亡,在病患臨終前提供真誠的關懷與照顧。對此馮品佳感性地說,「逝去的患者,在醫護人員的生命中也扮演重要的角色,只有去關懷與思考一個生命為何流逝,才能真正釋懷。誠實面對自己與死亡,這是醫護的『最後期末考』,也是醫學教育改革的開始」。

陳葆琳的所思所想,也是醫療人文(medical humanities)的核心關懷:將人文素養融入醫學教育,打造有人情溫度的醫療。馮品佳說,「醫療人文發源自20世紀西方醫學教育的自我反思,認為過於強調客觀與抽離的醫學訓練,會使醫護人員忽略病患的需求與人性化的照顧,所以主張在醫學訓練中加入人文關懷」。

封城故事,寫在病毒蔓延時

自疫情蔓延以來,以往的自由遷移也發生重大變化。馮品佳觀察,過去建構的「全球化模式」幾乎被翻轉,「以前想去哪裡,坐上飛機就能出發,但現在哪裡都去不了,所謂『不能出國讓人生無可戀!』,於是出現『偽出國』這樣奇怪又有趣的現象」。

經歷封城隔離,各地也出現許多相關創作。郭晶的《武漢封城日記》、方方的《方方日記》與張翎的《一路惶恐》可說是華文創作的代表。馮品佳一路追蹤這些作品的發表,發現這些寫在極端時期的封城故事,最常見的元素反而是日常瑣事。

創作於封城時期的華文作品,以記錄日常瑣事突破地理與資訊封鎖。
攝影/黃詩茹

「《武漢封城日記》和《方方日記》最初是網路日記,在封城時寫給親友看的,主要是關於日常生活與自我表達。郭晶的紀錄還有些社會運動的層面,因為她本身是女權運動者,會關注封城時的家暴問題。此外就是記錄日常生活,例如每天吃什麼、做什麼,並上傳大量照片」。

馮品佳形容,封城時身體被禁錮在特定空間,但透過網路又能接觸到外界,於是形成「網路日記」這種透過私密的生命書寫進行公共敘事的「矛盾空間」,「一方面呈現自己的生活,另一方面也引人質疑其中的表演性」。於是,這些封城書寫,不僅成為突破地理與資訊封鎖的電子傳音,也引發不少政治爭議。

當理性遇見感性,醫療階序如何翻轉?

長期研究離散文學的馮品佳,在這波疫情中最關注的還是亞裔離散族群的艱難處境。她語重心長地說:「就像SARS流行被視為『新黃禍』,對於亞洲的歧視帶著疾病的想像。這次COVID-19的快速變異與全球蔓延使得新黃禍論述再度爆發,歐美的亞裔族群越加被疾病化、妖魔化。」

圖像醫療也出現呼籲全球團結對抗病毒,拒絕歧視的創作主題。
圖片來源/Unsplash

回到研究醫療人文的初衷,馮品佳仍強調兩者並非壁壘分明的專業,「人文教育最重視的開放思考與批判能力對醫療而言也很重要」,醫生判斷病症,就像偵探收集線索、分析歸納,才能對症下藥;「傾聽病人的故事,也像文學研究的分析文本,這也是人文學科的基本訓練」 。

儘管醫療人文課程在臺灣已推行有年,教育現場仍充滿挑戰。翻開最新的醫療人文教學現場調查,馮品佳苦笑地說:「『國考不考』、『沒有標準答案』、『不太科學』、『沒有立即可用的知識』等,都是醫學院學生對醫療人文課程的評價。」但她相信,人文研究不是為「理性」增添「感性」的調味品,而是啟動跨領域間質變的催化劑。她希望未來透過跨學科的研究與人才培育,開拓出新的研究視野與路徑,從根本提升醫療人文教育。

 

採訪撰稿/翁筠婷
編輯/黃詩茹
攝影/黃詩茹

研究來源
馮品佳(2018)。以文淑世:醫療人文跨領域研究。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推動規劃補助計畫)。
馮品佳(2021)。醫者仁心:《最後期末考》的華裔美國敘事醫學。載於馮品佳主編,文學、視覺文化與醫學:醫療人研究論文集(頁265-284)。臺北:書林。